?

促紅素對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影響的前瞻性臨床研究

2015-10-24 08:08儀征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蘇揚州211400
中國醫藥指南 2015年14期
關鍵詞:紅素尿毒癥低劑量

潘 珺(儀征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蘇 揚州 211400)

促紅素對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影響的前瞻性臨床研究

潘 珺(儀征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蘇 揚州 211400)

目的 研究分析促紅素對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的影響。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選擇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0例尿毒癥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高劑量促紅素(12000 U/W)組和低劑量促紅素(6000 U/W)組;進行為期1個月的動脈血壓測量和監測分析,計算患者血壓升高的發生率;并監測患者的血紅蛋白值。結果 高劑量促紅素組和低劑量促紅素組的血壓升高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促紅素的使用劑量控制在治療劑量范圍之內,尿毒癥患者在使用促紅素1個月之內動脈血壓無明顯變化,血壓升高只是部分患者的個別現象;尚未排除在促紅素使用1個月之后對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的影響。

促紅素;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血紅蛋白;影響

給予尿毒癥患者促紅素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尿毒癥患者的貧血癥狀,提高尿毒癥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伴隨著促紅素使用劑量和使用范圍的逐漸擴大,有人提出促紅素的使用會出現高血壓等不良反應,并因此導致促紅素的減量或停用。為了提高促紅素在尿毒癥患者中的臨床使用水平,造福更多的尿毒癥貧血患者,本院在臨床診療工作中開展有關促紅素對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的影響的相關分析,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現將資料及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次臨床研究分析選擇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0例尿毒癥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高劑量促紅素(12000 U/W)組和低劑量促紅素(6000 U/W)組;每組20例患者。高劑量促紅素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在23~80歲,平均年齡為(60.15 ±16.45)歲;低劑量促紅素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在25~83歲,平均年齡為(55.55±16.05)歲;本次研究分析的40例患者根據病史、體格檢查、血肌酐水平、PTH、估算腎小球濾過率、泌尿系統B超等診斷指標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患者,均伴有貧血現象?;颊呷朐褐委熐?個月之內未使用促紅素,均接受透析治療,血壓控制平穩。對比兩組患者的例數、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給藥方法:高劑量促紅素(12000 U/W)實驗組的20例患者,每次給予促紅素上臂皮下注射6000 U,每周給藥2次。低劑量促紅素(6000 U/W)實驗組的20例患者每次給予促紅素上臂皮下注射3000 U,每周給藥2次[1],或者每周給藥1次,每次6000 U。

兩組患者均每日進行兩次動脈血壓測量,早1次晚1次;觀察并記錄患者的動脈血壓變化情況,并計算尿毒癥患者血壓升高的發生率。在實驗前和實驗后分別測量兩組尿毒癥患者的血紅蛋白水平,分析促紅素在治療尿毒癥患者貧血癥狀上的作用。

1.2.2 測量方法:研究人員在為尿毒癥患者測量動脈血壓時,患者保持平臥位,選擇非動靜脈內瘺側上肢測量肱動脈血壓,氣袖應位于患者肘前間隙2~3 cm處。首先測量最大充氣水平,將氣袖重啟到最大充氣水平后立即釋放,使汞柱的下降速度保持在0.2 kPa/s。氣袖放氣至汞柱回零點后間隔至少2 min,然后再進行下1次測量,讀數應精確到0.17 kPa[2]。每次測量3次,計算平均值記并記錄;共測量30 d[3]。1.3 統計學方法:本組實驗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實驗前后尿毒癥患者的血紅蛋白水平:從本次研究分析的結果上看,高劑量促紅素(12000 U/W)組和低劑量促紅素(6000 U/W)組尿毒癥患者在使用1個月的促紅素之后,血紅蛋白水平與治療前相比,血紅蛋白水平均有顯著提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尿毒癥患者觀測前后血紅蛋白水平對比(n,g/L)

2.2 血壓升高的發生率:高劑量促紅素(12000 U/W)實驗組和低劑量促紅素(6000 U/W)實驗組,兩組間血壓升高的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 三組患者血壓升高的發生率(n,%)

3 討 論

尿毒癥患者易并發貧血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質量,加重患者的痛苦。臨床研究表明,給予尿毒癥患者促紅素上肢皮下注射,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患者的血紅蛋白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尿毒癥患者的貧血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從本次研究分析的結果上看,高劑量促紅素實驗組患者及低劑量促紅素實驗組患者在接受為期1個月的皮下注射促紅素后,血紅蛋白水平均有明顯提高;由此可見,促紅素在治療尿毒癥患者貧血癥方面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有人指出,尿毒癥患者注射促紅素,會對患者的動脈血壓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高血壓等并發癥。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上看,高劑量促紅素(12000 U/W)實驗組和低劑量促紅素(6000 U/W)實驗組,兩組間血壓升高的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在尿毒癥患者使用促紅素1個月之內,促紅素的使用不會對患者動脈血壓升高造成影響;但并不排除潛在的不良反應[4]。有些臨床醫師曾指出,尿毒癥患者在使用促紅素1個月之后會不會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從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促紅素使用1個月后對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的影響還有待研究和觀察。有些國外相關資料中指出,促紅素引發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升高最早兩周,最晚可以推遲到4個月以后。

從現階段國內臨床研究的結果上看,尿毒癥規律血液透析患者并發高血壓的發生率可以高達85%。由此可見,尿毒癥患者無論是否使用促紅素治療,發生高血壓的概率都是很高的。因此,在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診療中,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也是重要內容。綜上所述,尿毒癥患者使用促紅素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貧血癥狀,短時間之內是很安全的[5]。

[1] 孫雪峰,周希靜,王力寧,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壓升高的機制及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2,31(3):168-171.

[2] 梁翠霞,吳麗霞.促紅素對維持性血透伴高血壓患者動脈血壓的臨床藥學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0):165-168.

[3] 黃安石,陳燦,陳建英,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大動脈順應性對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綜合臨床,2006,14(4):103-106.

[4] 林曉明,張訓.促紅素對尿毒癥患者動脈血壓影響的前瞻性臨床研究[J].海南醫學,2004,15(2):3-4.

[5] 辛華玲,劉亞非,蔣莉,等.紅細胞生成素對尿毒癥血透病人的腎性貧血、脂質代謝影響的臨床觀察[J].沈陽部隊醫藥,2002,15(5): 389-390.

;R692.5

B

1671-8194(2015)14-0166-02

猜你喜歡
紅素尿毒癥低劑量
雷公藤紅素下調NF-κB信號通路延緩肝細胞癌發生的作用研究
治療尿毒癥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劑體外實驗研究
比較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在尿毒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術對低劑量CT冠狀動脈支架顯示的初步研究
薔薇
16排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在腹部中的應用
雷公藤紅素對腎透明細胞癌786-0細胞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低劑量輻射致癌LNT模型研究進展
聽聞某大佬尿毒癥洗腎有感
非遠處轉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狀腺癌的低劑量碘-131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