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環境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證研究

2015-10-24 02:09戴日新彭宣紅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第二課堂商務英語學習者

戴日新 彭宣紅

(1.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44;2.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

信息化環境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證研究

戴日新1,2彭宣紅2

(1.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44;2.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

針對信息化環境下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必要性,此研究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現狀進行調查,并隨機抽取20名學生、10名老師進行網絡跟蹤調查。以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討了信息化環境下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有利發現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環境的獨特優勢,開辟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第二課堂,從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和自我評估六個方面對高職生的自主學習加以輔導和指引。

信息化環境;英語自主學習;高職學生;商務英語

一 引 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成為必然趨勢,也是高職院校培養高質量的應用性人才的必然選擇。教學實踐表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適應市場經濟需要,掌握商業貿易運作以及國際商貿業務,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從事交際和商貿活動的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要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就要大力培養高職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筆者所在學校開設了“雅信達”英語教學平臺,建立了英語自主學習網站,為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充分利用信息環境的獨特優勢,培養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他們成為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 理論基礎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

“自主學習”(self-access ability)這一概念自19世紀80年代初由Holec提出。Holec(1981)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自主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他指出這種能力是“潛在的、在特定環境中可以實施的能力”,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確定學習目標;2)確定內容進度;3)選擇方法技巧;4)監控學習過程;5)評估學習進程。Dickson(1987)認為,學習者自主是學習者完全為與其學習相關的決定的一種狀態,學習者具有負責有關學習的所有決策以及這些決策的實施的一種能力。Littlewood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不依靠老師獨立做出選擇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學習能力是特指學習者自己具備為其學習做出選擇的技能,并有圍棋選擇承擔責任的動機和信新。

因此,信息環境下英語自主學習可以理解為在信息環境下以自主的方式實施自己英語學習的能力。學習者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學習內容,制定適宜的學習計劃,按照自己的學習方法實施學習過程,并監控和管理學習過程的實施,以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二)課堂內外與自主學習

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無疑,學校的第一課堂是主要的,但決不能忽視第二課堂的作用。重視培養學生技能的高職教師更應該要科學處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關系。例如,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課堂里學習商務英語語言知識點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在模擬的商務環境下進行商務英語交流的技能。如果說第一課堂側重于學生智力開發和專業知識積累,那么,第二課堂在學生情商的開發和提高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情商和智商同樣決定著學生未來職業上的成敗。

因此高職院校應在重視第一課堂的同時,重視第二課堂的研究,探求第二課堂的有效形式,制定與第一課堂相配套的第二課堂計劃,設專門的機構、場地和人員實施第二課堂的育人作用,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三)信息化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特征

信息化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有著獨特的優勢及特點。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具有內容時效性強、生動直觀、信息輸入渠道多樣等優勢,能提供學生更大的空間、調動學習興趣、想象力和參與熱情。高職學生在虛擬環境中能夠克服自己的害羞和自卑心理,積極主動的學習。在信息化環境中的英語自學,教師和學生角色都發生了多元轉換。學生的角色轉換成:(1)信息技術的學習者;(2)語言信息的采集處理者;(3)語言交流者;(4)商務活動合作者;(5)學習自主者; 而教師從單一的授課者轉化為(1)學習活動的組織者;(2)學習策略與方法的傳授者;(3)學習效果的評價者;(4)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與激勵者。

那么,在網絡環境下,高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是否利用了其獨特的優勢,幫助其達到了高職教育的目的?高職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中的英語自主學習是否還存在著問題?筆者就信息化環境下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狀況展開了調查。

三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某職業院校2012級和2013級進校學習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共160人。另外,筆者還分別對10名不同年齡、不同職稱的英語教師和20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訪談和網絡跟蹤觀察。

(二)研究目的

通過調查,獲取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和信息化環境下自主學習平臺使用狀況的系統信息,增強高職教師對于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理解,探求高職教學第二課堂的有效開展形式,預測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空間。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調查問卷的設計綜合了語言學家Holec和Dickson對自主學習的定義和研究,同時借鑒了Littlewood和其他學者所做研究的部分內容。因此,問卷內容分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和自我評估六個方面。問卷選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級,根據不同問題,問卷選項從“非常同意”到“很不同意”等。(見表1)

表1.信息化環境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狀況問卷調查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很不同意

9、在網絡環境中,我隨意尋找英語內容自學。 ( ?。?2、在網絡學習過程中,我學有所收獲。 ( ?。?0、在網絡環境中,我無法選擇合適的英語學習內容。( ?。?3、在網絡學習過程中,我能夠學以致用。 ( ?。?1、我認為我有能力在網絡環境中自學好英語。 ( ?。?4、我認為英語學習的好壞關鍵在于自己。 ( ?。?2、我知道如何找到有效的英語自主學習方法。 ( ?。?5、我認為英語學習的好壞和老師有很大的關系。( ?。?3、網絡學習中遇到疑難時,我選擇跳過問題。 ( ?。?6、學習中,我積極學習,很少進行其他的網絡活動。( ?。?/p>

(四)數據分析

通過每個數據按評價等級的分值進行權重處理(選A者乘以5,選B者乘以4,選C者乘以3,選D者乘以2,選E者乘以1),最后計算出每個等級的平均分值。如果該項的平均得分為5,就說明學生百分之百地填了“非常同意”;如果該項的平均得分為1,說明學生百分之百地填了“很不同意”;如果該項的平均得分為3,說明學生處于一種中立的態度。標準偏差值是通過Excel軟件計算得出,它反映出學生選擇是否一致。學生的選擇越是一致,數值則越小,學生的選擇越是不同,則數值越大。表二是問卷調查中各項的平均分值。在我們所調查的26個項目中,平均分在4分以上的有5項,占19.2%;平均分低于3分的有12項,占46.1 %(見表2)。

表2.問卷調查統計結果

四 結論和啟示

(一)結論

1. 信息環境下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有利發現

通過此次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學生已經樹立學習目標意識。在問卷調查中,第3、4、5、6、7題的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上。從這幾項反映出,高職學生認識到了自主樹立學習目標的重要性。大部分同學把網絡自主學習和未來職業發展聯系到了一起。95%以上的同學認為網絡環境有利于英語自學。

網絡自學英語中遇到疑難時,一半以上的學生采取積極的態度來應對。與課堂發言不活躍的狀況相反,高職學生非常樂意和主動地通過網絡來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忙。

關于網絡自主學習過程的調查表明,49%的同學認為他們學有所獲,能夠學以致用的學生比率為10%,高達97%的同學意識到英語自主學習的關鍵在于自己,56%的同學認為在網絡環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中,老師的指導舉足輕重。

2. 信息化環境下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現存問題

調查中發現,雖然大部分的高職學生有較為清晰的學習目標和職業素質目標,但是,在信息化環境下,學習者信息化英語學習在學習內容的選擇、學習進度的把握以及學習方法的使用上不同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難以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在學習內容這一方面的調查中,在信息化環境下,學習者難以發現和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學生的最高平均得分為3分,最低平均得分只有2.01分。

(2)無法很好地把握學習進程。在學習進度方面的調查顯示,參與調查學生中,定期自我檢查英語學習進程的學生不足17%,而信息化環境中自主學習的效率高的學生不足13%。高職學生們通常被動接受學習進度安排,這在某種程度上消磨了學習熱情和興趣。

(3)沒有適合的學習方法。多數高職學生他們不是學習策略的有效使用者。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中,高職學生并不善于使用多種學習方法來尋求和學習有效英語資源,他們對英語學習沒能抱有持之以恒的心態。

(4)不能很好地監控學習過程。在信息化環境下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受到其他網絡信息的吸引,僅有14%的同學能夠在信息環境中堅持全程自主學習而不進行其他的網絡活動。如果沒有老師的監控或者網絡的限制,多數同學無法專注于英語自主學習。

(5)不能科學地自我評估。自我評估方面,高職學生們大多了解自己專業英語學習的優勢和不足所在。調查結果顯示仍然有約45%的同學不能做出科學的自我評估,他們希望由老師來對自己的學習做出評價。在網絡跟蹤中,幾乎所有的高職學生都片面相信專業測試結果。例如,學生的某次英語測試不成功,他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就大大降低。

同時,通過訪談和跟蹤觀察的形式,筆者發現:多數教師贊成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自主學習英語,并樂意提供指導和幫助。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受到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和現實教學條件的制約,而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和作用?;趯W習效率和學生基礎較差等方面綜合考慮,他們單方面制定教學計劃,決定學習方法、內容及進度等學習因素。

(二)啟示

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校園網絡,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研究,筆者發現,高職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教學理念的影響,同時也受到現有學習條件、學習氛圍、和學習習慣的制約。要培養高職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語言職業潛能,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 開辟第二課堂的有效途徑,建構校園網絡資源庫,指導學生選擇自主學習內容。根據學習者個體的差異,校園網絡資源庫應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相對應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內容。信息化環境下,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搜索并分析信息,引導他們根據學習的需要尋找實用性強、質量較高,難易適宜的學習資源。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在信息化環境學習過程中學會選材的分類和儲存以及建立個人資料庫的能力,便于自學時反復使用。

2. 結合信息化自主學習目標和個體差異,引導學生自覺執行學習進度。信息化自主學習目標的制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制定個人計劃,實行彈性學習進度。在制定學習計劃時要做到盡量詳細,具有較強的操作性,這樣學生能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習進度隨時進行調整,從中學會自我決策、自我管理。

3. 利用信息環境的社會性、情景性強的特征,幫助學生尋求有效學習方法,發展語言應用能力。在信息環境下的語言自主學習,語言學習者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具體構建過程為:提出主題;進入情境,如進行情景模擬、商務談判等;獨立探索,為解決疑難,學生要通過信息資料的搜集,探知語言結構,分析語言的特點和規律;協作學習,共同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在信息環境下,教師應有步驟有計劃地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組織他們協作學習,鼓勵他們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如通過世界大學城、學習交流群組、愛課程網、BBS、電子郵件等途徑與學生討論,激發學生思考,鼓勵網絡間的語言情景交流等。

4. 重視信息化英語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在信息化環境下,開展自我評價,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習者需要有意識地培養自我評價能力,才能自覺地從事學習活動。自我評價常見的形式可以是:記錄自己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學習興趣和態度,學習活動的參與意識和參與程度,學習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學習效果,并對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而全面的評價;小組討論、評價;對照學習目標自我反思與總結;對于自我評價,教師要發揮、示范引導的作用,給以正確的指導和監督,使學生盡快掌握科學的評價方法,總體把握學習情況,逐漸提高學習效率,最終使學生成為自我激勵和自我監控的學習自覺執行者。

五 結 語

信息化環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需要學習者明確學習目的,選擇學習內容,掌握學習方法和策略,把握學習進度,進行科學客觀的自我評估。筆者相信,只要有意識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就能用好豐富的信息學習資源,達到職業教育的目標,培養出具有較強的職業競爭力的高職學生。但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只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第二課堂的其中一種形式,第二課堂還可以通過其它多種形式開展,如開展商務英語沙龍,舉辦英語社團活動,建立校內實訓基地,開展校企合作,通過電臺電視等校園媒體加強專業技能交流等。如何將第二課堂的各種形式相互結合,互相促進,這也是高職教育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1]Holec.H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1981.

[2]Gardner D and Miller L(eds).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范玲玲.影響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因素及措施[J].外語教學與研究:考試周刊,2008,(4):87-89.

[4]李海燕.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8,(2):136-137.

[5]彭金定.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研究[J].外語界,2002,(3):15-19.

[6]陳琳.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循環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07-110.

[7]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8]周蘭.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初探[J].外語教學與研究:考試周刊,2008,(4):93-94.

(責任編校:劉志壯)

G640

A

1673-2219(2015)01-0154-04

2014-10-10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青年專項資助課題“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國際比較研究”(項目編號XJK 012QZJ001)。

戴日新(1976-),男,湖南平江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和翻譯研究。彭宣紅(1969 -),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和翻譯。

猜你喜歡
第二課堂商務英語學習者
高?!叭斯ぶ悄堋钡诙n堂建設探討
第二課堂
商務英語通用語研究:現狀與反思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任務型”商務英語教學法及應用
基于SPOC的商務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
晉江“四點鐘學?!?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高校學習者對慕課認知情況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