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區征地補償安置績效評價

2015-10-28 08:41田思思何多興楊姝漫等
湖北農業科學 2015年19期
關鍵詞:征地重慶市績效評價

田思思 何多興 楊姝漫等

摘要:運用層次分析法、熵值法和最優組合法對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區征地補償安置績效進行了評價,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區征地補償安置政策總體績效為良好,征地補償安置和保障狀況良好,被征地農民生活較好,征地補償安置基本達到目的,并提出了提高征地績效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征地;補償安置;績效評價;最優組合法;對策;重慶市

中圖分類號:C922;F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9-490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9.064

Abstract: By the use of AHP, entropy method and optimal combination method,the land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performance of Chongqing Yufu industrial park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policy of Chongqing Yufu industrial park have good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the security of land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was in good condition,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 havea better life, the land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basically achieved the goal, and then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and expropriatio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land;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performance assessment;optimal combination method;countermeasure;Chongqing

征地補償安置績效是指政府相關部門在征地過程中為保障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保證良好的生存環境,促進被征地農民發展能力而提供的公共服務的質量評估。征地補償安置績效指標體系的建立是否科學全面,評價方法的選取是否合適,都直接關系到評價結論的正確與否。目前,國內關于征地補償安置績效評價的研究主要有學者周鈞[1]提出的從征地補償安置和保障狀況、被征地農民生活狀況、政策的社會影響效果3個方面建立指標體系,利用多因素綜合評價法評價征地補償安置的績效評價;學者王延強[2]提出的地方政府土地征用制度的績效主要通過結構效應、經濟效應和公平效應三大目標層體現,采用德爾菲法確定指標權重然后進行綜合評價。筆者參考以上研究,結合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實際情況,嘗試建立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政策績效評價體系,并采用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方法確定權重,對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征地補償安置政策績效進行評價。

1 魚復工業園及征地補償安置概況

魚復工業園位于重慶市江北區東部,是兩江新區與江北區共同出資開發的工業園,園區包含江北區的郭家沱、魚嘴和復盛鎮,規劃建設用地66 km2,是兩江新區最先啟動修建的園區。自2010年8月至2013年底期間,魚復工業園區共征地4 576.77 hm2,征收了魚嘴、復盛、郭家沱3個街(鎮)共266個合作社的全部土地,涉及被征地農戶10 895戶,被征地農民32 434人,拆除房屋242.230 4萬m2(表1)。

以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區被征地農戶為調查對象,走訪調查問卷法收集數據。將征地績效評價問卷隨機發放給被調查農戶,讓其獨立完成,并對問卷進行有效性審查。共發出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98份,有效率為99%。

2 魚復工業園區征地補償績安置效評價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征地補償安置績效參考了學者周鈞的征地補償安置績效評價體系[1],并加以完善。從征地補償安置和保障狀況、被征地農民生活狀況、政策的社會影響效果三維度來反映,將三維度繼續進一步劃分為9大目標。進而根據指標體系設立的綜合性、可操作性、數據可比性及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選擇了15個具有代表性指標對征地補償安置績效進行評價(表2)。

2.2 原始數據來源與指標性質

原始數據來源及各指標性質如表3所示。

2.3 指標數據的基本處理

2.4 確定指標權重向量

2.4.1 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 設層次分析法(主觀法)各指標權重系數P=(P1,P2,…,Pi)T,采用YAAHP層次分析軟件確定因子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根據層次分析法計算出的權重見表4。

2.6 評價分級

采用德爾菲法進行評價分級,指標評分值滿分為100分,將其分為5個等級(表6)。

2.7 評價結果及分析

根據上述權重的確定、指標標準化計算,得到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區征地補償安置的績效評價的最終得分為83.388(表5)。對照征地補償安置績效評價等級標準(表6),可判定為良好,可以認為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區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基本達到目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2.7.1 征地補償水平與社會保障狀況良好 通過測算得出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區征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分別為159 525元/hm2和24 384元/人,均低于《重慶市江北區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補償安置未達到標準。征地補償費發放率為89.52%,通過問卷調查方式,發現有少數農民反映征地補償費用發放不完全或者拖延時間發放。

社會保障方面,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開展比較順利,養老保險率達90.01%,被征地農轉非人員依法登記為城鎮居民,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體系,按照市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和重慶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渝府發〔2008〕26號)的規定執行。

醫療保險方面,自重慶市2012年頒布《重慶市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實施辦法》以來,該地區醫療保障水平較高,被征地農民參保率已達到100%水平,超過重慶市“十二五”規劃目標值。

被征地農民就業率一般。評價結果顯示該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率達到68.87%,被征地農民在失去土地的情況下,部分愿意并積極接受就業指導,但是部分老年人由于年齡較大,學習能力不強,實現就業較難。

2.7.2 被征地農民生活狀況較好 被征地農民生活狀況得分為89.85分。被征地農民人均收入仍低于重慶市 “十二五”規劃的目標值,人均年收入變化率為19.58%。由于重慶市魚復工業園區非農業經濟發達區,農民兼業程度較高,農業生產對家庭收入貢獻度較低,而征地后農民動遷房的租金將作為新收入形式。恩格爾系數較標準值40%相比提高到45.36%,是由于征地后,農民失去口糧和菜地,糧食和蔬菜都必須通過購買獲得,食物支出必定較以前增加,從而導致恩格爾系數變大。

被征地農民居住狀況較好,按照重慶市現行的拆遷政策,被征地農民原來的房屋拆遷后,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0 m2。被征地農民住進動遷小區后,生活環境質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日常生活方式逐步融入城市。

2.7.3 政策的社會影響效果合格 政策的社會影響效果得分為64.45,是征地安置績效評價三方面得分較低的,對當地農民而言,屬于基本滿意程度。在調查的過程中,農民仍有著主觀不滿的情緒。被征地農民對現行征地補償安置水平的滿意度為61.28%,被征地農民對現行社會保障政策的滿意度為63.67%,這說明現行征地安置政策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完善。被征地農民對補償安置資金到位的滿意度和政策的透明度分別為68.34%和65.95%,說明重慶市兩江魚復工業園區被征地農民安置政策實施機構的工作取得了基本的效果,但還需要繼續努力完善。

3 魚復工業園區征地安置補償對策建議

綜合此次調研結果分析,被征地農民對整個征地政策和實施普遍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現有征地補償偏低,雖然實現了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但沒有達到所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水平;二是在征地實施過程中實施的透明度沒有得到被征地農民的認可,征地實施工作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加強。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3.1 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征地補償標準

通過引入市場定價機制,讓被征地農民享有部分土地增值收益;通過在現行征地補償項目范圍內調整擴大征地補償項目的范圍,提高農民出讓土地的補償價值;同時提高和完善失地農民的各項社會保障費用,增加就業補償費,等等。

3.2 積極探索新型征地模式

構建土地市場城鄉統一,允許農村土地特別是建設用地進入市場,國家采取租賃的方式獲取農民集體土地,這樣就有效避免了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同時又能增加農民收益,保證農民合法權益[5]。

3.3 加強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監管

首先,重視社會和媒體的監督作用,加強征地補償安置政策宣傳,讓廣大被征地農民了解征地補償安置政策的全部內容,充分尊重農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并做到征地補償公開透明化[6]。其次,嚴格執行征地補償公告制度,做到征地公告、征地補償方案公告、征求意見公告和實施公告;進行征地補償跟蹤調查,及時了解征地補償安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切實解決被征地農民的現實利益問題,以提高他們對政府的信任度。

3.4 構建獨立完善的征地績效評價標準

目前中國關于征地績效的評價僅處于學者探索階段,并未形成統一標準,對不同地區征地績效評價的適用性不強。因此,加強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跟蹤測評,評估征地效率,及時了解征地補償安置政策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已經恢復和提高,構建獨立完善的征地績效評價標準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周 鈞.蘇州高新區征地補償安置政策績效評價[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9):34-36.

[2] 王延強.地方政府土地征用制度的績效評價——以南京市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18(1):55-56.

[3] 席榮賓,黃 鵬.組合賦權法在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中的應用[J].廣東土地科學,2010,9(2):25-26.

[4] 蔣慧峰,朱文杰.一種最優組合賦權算法[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07,22(5):78-79.

[5] 錢忠好,曲福田.中國土地征收制度:反思與改革[J].中國土地科學,2004,18(5):9-11.

[6] 趙文元,楊慶媛,林雪梅.重慶市現行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相關問題討論[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30-35.

猜你喜歡
征地重慶市績效評價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鑄造輝煌
——重慶市大足區老年大學校歌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遷管理系統
南方CASS結合Excel在茅坡水庫征地量算與統計中的應用
基于BSC的KPI績效評價體系探析
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重慶市關工委舉行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大會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顧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