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堆肥中高效纖維素降解菌的篩選與鑒定

2015-10-28 21:35李丹花等
湖北農業科學 2015年16期
關鍵詞:生長特性

李丹花等

摘要:從邯鄲地區堆肥中分離出5株具有纖維素降解能力的菌株,纖維素降解能力的初步鑒定結果顯示,M1菌株具有較強的纖維素降解能力。對M1菌株進行分子鑒定和生長特性的初步鑒定,結果表明,M1菌株應當歸屬于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sp.),菌株的溫度生長范圍為10~45 °C,最適生長溫度為30 °C,pH 6~8菌株均可生長,最適條件為pH 6。

關鍵詞:土著菌;纖維素降解;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sp.);生長特性

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6-388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13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ellulolytic Bacteria for Composting

LI Dan-hua, QIAO Li-juan, YUE Dan,ZAN Li-feng, DUAN Bao-ning, BAI Lan-suo

(College of Biology Science and Project, Handan College, Handan 056005,Hebei, China)

Abstract:Five cellulolyt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composting of Handan region. Cellulose degradation ability was preliminarily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M1 has strong ability of cellulose degradation.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then we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M1 should belong to the Pseudomonas sp.Growth temperature ranged from 10 ℃ to 45 ℃. The optimum growth temperature was 30 ℃. The strain could grow under the pH value from 6 to 8, the optimum growth pH value was 6.

Key words:indigenous bacteria;cellulose degradation;Pseudomonas;growth characteristics

當前,農村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尤其是農村生活垃圾、畜禽養殖廢棄物及農作物秸稈等主要農村固體廢棄物已成為污染農村環境的主要因素,影響著農村建設的進程。堆肥化處理技術是解決農村固體廢棄物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目前使廢棄物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關鍵技術[1]。在高纖維含量的堆肥或者添加秸稈、木屑等調節劑[2]的堆肥處理中,其成分和結構復雜,難以被大多數微生物直接作為碳源物質而轉化利用,已成為縮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效率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纖維素的生物降解成為堆肥技術處理有機固體廢棄物的關鍵,一些研究者就堆肥纖維素分解菌進行了研究,篩選出很多高效的降解菌株[3,4]。

有研究表明,在堆肥過程中強化接種高效微生物菌株可以增加堆體中的微生物數量,利用微生物菌群間的相互協同作用促進堆肥材料的腐熟,提高堆肥效率,但是由于堆肥物料成分復雜,接種外源微生物菌株與堆肥土著微生物之間有時也存在競爭,致使二者均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5,6]。因此,如能將土著菌的高效菌株強化接種到堆肥中,將能更好地發揮微生物菌劑的作用,加快固體廢棄物中有機物的分解,提高堆肥腐熟度。

本研究從邯鄲地區堆肥中篩選到一株降解纖維素的高效土著菌,并對其進行分子鑒定,初步研究其生長特性,旨在為堆肥提供優良纖維素分解菌株,加快堆肥中纖維素的分解,以進一步優化堆肥進程。同時也為構建土著菌組成的高效微生物菌劑奠定基礎[7]。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的采集和處理

豬糞堆肥樣品采自邯鄲市種豬場常年堆肥車間。取腐熟堆肥發酵物帶回實驗室。取腐熟發酵物1 g放入無菌錐形瓶中,加入9 mL蒸餾水稀釋至0.1 g/mL,加入玻璃珠振蕩培養1 h備用。

1.2 培養基配方

羧甲基纖維素鈉培養基組分為:CMC-Na 10.00 g、KH2PO4 1.00 g、NaCl 0.10 g、MgSO4 ·7H2O 0.30 g、NaNO3 2.50 g、FeCl3 0.01 g、CaCl2 0.10 g、瓊脂 18.00 g、蒸餾水1 L;剛果紅纖維素瓊脂培養基組分為:CMC-Na 10.00 g、KH2PO4 1.00 g、NaCl 0.10 g、MgSO4 ·7H2O 0.30 g、NaNO3 2.50 g、FeCl3 0.01g 、CaCl2 0.10 g、剛果紅 0.20 g、瓊脂 18.00 g、蒸餾水1 L;LB培養基組分: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5 g,NaCl 10 g,瓊脂15 g,蒸餾水1 L,pH 7.0。所有培養基于121 ℃下滅菌30 min備用。

1.3 菌種的分離純化

發酵物菌液按照梯度稀釋法稀釋,取稀釋度為10-2~10-5的懸濁液200 μL分別涂布于羧甲基纖維素鈉分離培養基中培養,培養物放入28 ℃恒溫箱培養,將長出的菌落接種至LB培養基上進行劃線純化。

1.4 分解纖維素能力鑒定

將純化好的菌株點接到剛果紅纖維素瓊脂培養基上,28 ℃恒溫箱培養5 d,量取透明圈直徑(D)和菌圈直徑(d),并計算出比值HC(D/d),從而判定菌株的纖維素分解能力。

1.5 菌株的分子鑒定

用細菌DNA提取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提取細菌基因組DNA,以基因組DNA為模板,27F和1 492R為16S rDNA引物進行分子鑒定。PCR產物瓊脂糖凝膠回收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大約1.5 kb的目的條帶,連接到pGM-T載體(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上,轉化至E. coli DH5α感受態細胞中,將陽性重組子送北京擎科新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測序。將測定得到的16S rDNA序列通過BLAST軟件與GenBank中相關序列進行比對,并利用MEGA 5.0軟件進行聚類分析構建進化樹。

1.6 不同溫度對菌株M1生長的影響

將M1菌株的菌液以1%的接種量接種于5 mL LB培養基中,分別培養于10、15、20、 25、30、35、40、45、50、55和60 ℃系列搖床內,搖床轉速為100 r/min,2 d后測定菌株的生長量。每個處理重復3次。

1.7 不同pH對菌株M1生長的影響

將M1菌株的菌液以1%的接種量分別接種于pH 2.0、4.0、6.0和8.0的5 mL LB培養基中,置于30 ℃、100 r/min 的搖床上培養,2 d后測定菌株的生長量。每個處理重復3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菌株分解纖維素能力鑒定

腐熟發酵物樣品經羧甲基纖維素鈉培養基分離培養和LB培養基劃線純化培養后共得到5株形態不同的菌株,分別命名為M1-M5。5株菌都可以在羧甲基纖維素鈉培養基上生長,具有降解纖維素的能力。同時測定菌株在剛果紅纖維素瓊脂培養基中生長時的HC值(D/d),對篩選到的菌種進行分解纖維素能力的初步鑒定,結果如表1所示。

M1-M5菌株的HC值表明,M1菌株的HC值最高。前人研究表明[4],HC值超過2.50的菌株纖維素酶活性高,M1菌株的HC值為2.50,具有較強的纖維素降解能力。

2.2 菌株鑒定結果

將菌株M1的16S rDNA測序結果用BLAST軟件進行同源性比較,菌株M1的系統發育樹如圖1所示。結果表明,M1菌株序列與多個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sp.)菌株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都達到99%,與Pseudomonas sp. JC5菌株處在同一個分支上,因此,將菌株M1歸屬于Pseudomonas sp.。

2.3 M1菌株生長特性

M1菌株生長特性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菌株的溫度生長范圍為10~45 ℃,最適生長溫度在30 ℃左右,當溫度高于45 ℃時,菌株幾乎不能生長。pH 6~8條件下菌株均可生長,最適條件為pH 6,pH<4或pH>10,菌株均不能生長。

3 小結與討論

本試驗從腐熟堆肥發酵物中篩選到5株形態不同的菌株。分別命名為M1-M5。5株菌都可以在羧甲基纖維素鈉培養基上生長,具有降解纖維素的能力。同時測定菌株在剛果紅纖維素瓊脂培養基中生長時的HC值,M1菌株的HC值最高(2.50),具有較強的纖維素降解能力。

對菌株M1進行分子鑒定,結果表明,M1菌株序列與多個假單胞菌屬菌株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都達到99%,與Pseudomonas sp. JC5菌株處在同一個分支上,因此,將菌株M1歸屬于Pseudomonas sp.。對假單胞菌屬菌株降解性能的研究多集中于降解有毒有害物質[8],如降解蛋白質、淀粉及脂肪等[9],但對該屬中纖維素降解菌的研究較少,因此,該菌在菌株綜合應用中具有較大的潛力。

初步測定菌株M1的生長特性,結果表明,菌株的溫度生長范圍為10~45 ℃,最適生長溫度為30 ℃,高于45 ℃時菌株幾乎不能生長,可以據此判定此菌為中溫型細菌。pH 6~8條件下菌株均可生長,最適條件為pH 6,pH<4或pH>10時菌株均不能生長。

本研究著眼于篩選邯鄲地區堆肥中具有較高纖維素降解能力的土著菌,并對高效的土著菌菌株進行分子鑒定和生長特性的初步鑒定。此研究為具有高效纖維素降解能力的土著菌的堆肥應用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同時為制備高效的新型微生物菌劑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 巖.養殖業固體廢棄物快速堆肥化處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 鄧 強,楊向科,王慧杰.微生態調節劑對豬糞堆肥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7(8):75-77.

[3] 黃 翠,楊朝暉,肖 勇.堆肥嗜熱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鑒定及其強化堆肥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10,30(12):2457-2463.

[4] 王志超,陸文靜,王洪濤.好氧堆肥中高溫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及性狀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2(2):259-264.

[5] 席北斗,孟 偉,劉洪亮,等.三階段控溫堆肥過程中接種復合微生物菌群的變化規律研究[J].環境科學,2003,24(2):152-155.

[6] 徐 智,張隴利,張發寶,等.接種內外源微生物菌劑對堆肥效果的影響[J].中國環境科學,2009,29(8):856-860.

[7] 辛世杰,李 劍,王 濤.不同微生物菌劑對豬糞堆肥效果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1(23):141-144.

[8] HONG H B,NAM I H,MURUGESAN K,et al.Biodegradation of dibenzo-p-dioxin, dibenzofuran, and chlorodibenzo-p-dioxins by Pseudomonas veronii PH-03[J]. Biodegradation, 2004,15(5): 303-313.

[9] GROUDIEVA T, KAMBOUROVA M,YUSEF H, et al. Diversity and cold-active hydrolyticenzymes of culturable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arctic sea ice, Spitzbergen[J]. Extremophiles, 2004,8: 475-488.

猜你喜歡
生長特性
梨的生長特性及其遺傳育種研究進展
桉樹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研究
荷葉鐵線蕨生長特性及繁殖技術研究
提升檸檬品質的措施
五強溪太湖新銀魚春群和秋群生長特性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