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網絡環境下大學生信仰的現狀及教育對策

2015-11-14 10:19張婷陳明林冬冬
學理論·下 2015年9期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

張婷 陳明 林冬冬

摘 要:網絡通信技術帶來了社會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提升,而網絡環境監管的復雜性也頻繁地導致信息傳遞的失真和差異化,對青年大學生群體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產生較為明顯的誤導。以大學生的信仰建設作為研究對象,從網絡發展和該青年群體信仰變化的現狀出發,研究網絡環境帶來的雙面效應,得出大學生信仰危機與網絡對信仰的推動作用相伴發生且呈現日益擴大化的趨勢。通過對信仰引導內容、網絡建設、情感疏導和法制完善等四個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以期為強化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進大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積極的指引。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信仰塑造;信仰危機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7-0186-02

信仰作為人類思想與行動緊密結合的思想紐帶,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機融合的集中體現,并成為推動個體、組織或階層實現精細化選擇和堅定性遵從的精神動力與基本保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社會發展成果是突出的,社會結構的優化和社會體制的轉型升級催生了信仰的多元化發展,也為社會主義信仰做出了有力的論證,但同時存在于過渡時期的個人功利主義和大數據時代信息傳播的散亂性也越來越導致更為嚴重的信仰危機,尤其是作為網絡知識接納和信息傳播龐大載體的大學生群體,這種新媒體帶來的影響顯得尤為明顯。當前的網絡運營環境已無疑成為研究大學生信仰變化狀態的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如何做好新型網絡背景下的大學生信仰引領工作將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點。

一、當前大學網絡環境現狀分析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人數為6.49億,普及率達到47.9%,其中20—29歲之間的人數占比最高,約為31.5%,這個年齡段也正是大學生成長活躍階段。單從學歷結構上看,大學生已逐漸成為我國互聯網應用的中堅力量,2014年我國大專學歷網民比重約為10.4%,較2013年上升了0.3個百分點,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網民比重為11%,較上年增長了0.2個百分點。

從網頁開發情況來看,我國2014年有網頁數量1 899億個,較2013年的1 500億個增長了26.6%,是2007年的近22倍,是2010年的3倍;其中,靜態網頁有1 127億個,占到網頁總量的59.36%,動態網頁有772億個,占到40.64%。就網民主要互聯網應用的使用率來看,及時通信達90.6%,搜索引擎達80.5%,網絡新聞達80%,網絡視頻達66.7%。20—29歲網民網上信息分享比例約為61.4%,網上參與評論比例也達到46.6%。隨著網絡的深化推廣,學歷程度與互聯網依賴比例之間的正相關關系越發明顯,2014年這種依賴比例在大專網民中達到60.2%,在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網民中達到了63.9%。

網絡既是一種強化辦公效率和娛樂效果的工具,也是一種信息傳播的環境,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內容豐富、傳播形式虛擬和傳播風險難控等特點。大學網絡的普及帶來了學習方法和學術研究成果的及時共享,拓展了廣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和學習興趣,其在帶來大量干擾性信息的同時也有效地提升了大學生對不良信息的辨識能力,時政熱點的迅速推送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大學生群體的社會道德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網絡進步帶來的交流方式的便捷化增強了同學或朋友間的聯系和問題的解決效果。

二、網絡發展給大學生信仰塑造帶來的積極影響

1.網絡建設為大學生信仰的建立與堅持搭建了更為公平、寬廣的平臺。網絡具有信息發布和獲取的平等性與及時性等特點,這種新媒體淡化了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身份地位的差別,克服了不同個體或群體間思想引導上的時滯性和隱蔽性。傳統的高等教育中,老師和學生、長輩和晚輩、信仰堅定者與其學習者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會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恐懼感、信任感等造成信仰教育效果和質量的削弱,而網絡社交軟件的多元化和便捷性將使得信息的傳遞在身份地位、階級屬性、時間地域上的限制盡可能縮小,輕松、平等的溝通環境更容易帶來思想火花的碰撞和個人信仰體系的構建。

2.網絡環境已逐漸成為大學生信仰培養的一項重要工具。信仰的形成、發展甚至轉變是貫穿在人成長過程的始終的,大學之前受家庭環境和家庭成員的影響較大,是重要的發展時期,但真正形成穩固下來并用于指導后期人生實踐的應該還是青年時期。大學生作為知識的接納者和創造者,學習的狀態也更多地由過去的被動轉變為主動,對經典和新生事物積極探索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成為科學信仰最為集中的,也是極為關鍵的培養群體?;诖?,網絡在大學生信仰引領的教育中也在不斷地充當著工具的角色,它能夠及時測評和匯總每位大學生當前的信仰狀態,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和接受能力,通過網絡自身這種自由、平等、及時的方式對適合他們的信仰體系和元素進行推廣,在推廣策略上達到了有針對性的創新。

三、新時代網絡環境下大學生信仰面臨的主要問題

1.信息的自由流動推動了信仰的日益多元化,也導致大學生信仰確立的盲目性、隨意性和波動性。大學生當前對信仰的選擇主要是道德信仰、國家(民族)信仰和政治信仰、法律信仰、生命崇拜等。對信仰的追求應該要建立在充分的社會實踐和理論認知比對的基礎之上,這就要求起思想引導作用的信息在數量和質量上有所保證,而當前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很容易造成缺乏扎實判斷能力的大學生在思想上的混亂,加劇其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目標設立的模糊性和隨意性,信仰根基的不穩直接影響到他們對信仰執行的意志力。

2.科學的信仰體系遭受質疑,信仰迷失加劇。當前復雜的網絡文化環境和社會競爭壓力催生了以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為標志的極端個人主義腐朽思想,部分網絡媒體在商業利益刺激下對低俗事件的刻意炒作正在不斷弱化大學生的傳統價值觀念和人際間的誠信依賴關系,使大部分大學生對信仰產生了懷疑和不堅定。

3.網絡文化的滲透直接導致當代大學生對人生信仰的拋棄。各種適應信息化發展而開發出來的硬件和軟件網絡載體成為大學生豐富其精神世界的替代品,擁有流暢運行主流應用程序的較高配置的手機、電腦幾乎成為大學生群體的普遍性需求,也讓他們的課后閑余時間更多地沉溺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中,部分同學甚至無時無刻脫離不了手機網絡的存在。從一定程度上講,這種網絡生活的豐富正是當前大學生精神世界空虛的誘因之一。網絡在帶來充滿偽裝色彩的思想交流虛擬空間擴張的同時,也正在進一步削弱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正常的人際交往水平,情感日漸冷漠。網絡上西方文化的滲透和本土糟粕文化的活躍進一步模糊了校園和社會的界限,功利性信息占據思想決策的主導性地位,這將一方面帶來主流價值觀嚴重退化,另一方面部分無法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傳統型信仰模式,諸如個人主義、封建迷信、巫術占卜、宗教崇拜、權力和金錢崇拜等在某些學生群體里甚至出現流行化趨勢,信仰被異化的現象較為明顯,而這些非理性的意識形態嚴格意義上是對時代價值觀念的背離。

四、網絡環境下強化大學生信仰引導工作的對策建議

1.高校、家庭和社會各界應積極合作交流,構建大學生信仰教育內容的規范化體系。大學網絡文化建設應該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將中華傳統經典文化作為信仰教育的思想源泉,將馬克思主義作為大學先進文化教育的主導力量。在授課方式上要靈活多樣,保障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考核形式不能拘泥于試卷,可以通過師生交談、集體討論、感悟記錄、理論體系歸納等多種教育形式增強大學生信仰培育的效果。

2.繼續完善網絡平臺建設,發揮校園網絡在大學生價值觀引導方面的工具性作用。當前大部分高校網站都設置了專門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板塊,微信公眾號和QQ群等新媒體形式也在跟進宣傳,對黨建動態和時政熱點都有比較及時的更新。但是這些方式起到的宣傳效果并不明顯,這主要歸結于宣傳內容單一化、程序化和形式化,另外對產生信仰危機的原因和不同的信仰需求也缺乏準確的定位。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引導,各大高校應有效落實,在大學生價值觀網頁板塊更多地發布一些客觀的時事評論、思想理論溯源等,網絡推廣方式可以擴展到論壇、微博、博客等,內容發布的形式可以采用故事敘述、名人傳記、專家點評、觀點激辯、視頻制作、語音錄制、有獎競猜、征文評比等,力求照顧大學生信息接受習慣,推動宣傳手段的多樣化和簡潔明了。

3.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增加情感關懷。大學生之所以迷戀網絡是因為網絡世界的虛擬和廣闊的信息維度能夠成為他們回避現實社會挫折和填補心靈空虛的有力途徑,如果鼓勵老師和學生、長輩和晚輩、信仰堅定著與意志動搖者之間進行高頻率的心理疏導和情感安慰,應該會在大學生人生方向迷茫和信仰動搖的起步階段就能夠很好降低網絡對信仰的這種侵蝕作用。

4.加快安全性網絡技術開發,對虛假信息傳播者實施法律懲戒。大數據時代的信息歸類推送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通過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發,保障在傳播渠道上剔除掉具有偏誤和極端化的言論。通過網絡運營誠信法律法規的制定,劃分獎懲類型,明確獎懲幅度,落實獎懲職責,通過法制的權威來確保信息傳播者對信息推送的慎重和責任意識,保障大學生價值觀建設的健康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馮天策.信仰在人生中的地位和意義[J].齊魯學刊,1989(4):127-129.

[2]曹文■.網絡生活方式對大學生信仰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3(1)313.

[3]馮天策.略論信仰本體的起源、分類和本質[J].東岳論叢,2007,28(1):147-153.

[4]孫海亮.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信仰危機表現及對策[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1):96-98.

[5]危薇.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4,27(5):47-49.

猜你喜歡
網絡環境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探析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