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跪倒在金錢面前的“狀元”

2015-11-16 02:17李偉明
人生十六七 2015年28期
關鍵詞:書樓高考狀元狀元

李偉明

跪倒在金錢面前的“狀元”

李偉明

上網看新聞,一條報道引起了我的興趣:7月25日,山西晉城,皇城相府2015年全國高考狀元敕封典禮在此盛大舉行。來自甘肅、吉林、內蒙古、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的10名高考狀元接受“康熙皇帝”敕封。高考狀元們身穿狀元服,肩批大紅花,騎著高頭大馬,進入皇城相府御書樓廣場,“康熙皇帝”敕封他們為“第一甲狀元賜進士及第”,每人賞“詔書”一冊、人民幣10000元,《康熙字典》一函。敕封畢,眾狀元披紅騎馬,在陳廷敬府第儀仗隊的帶領下,由御書樓進入城內,經大學士第、東書房、明清街,舉行了盛大的狀元游街儀式……

報道說的并不是什么多大的事,卻引得眾多網站紛紛轉載。我相信,很多人看了之后,和我一樣,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怪怪的滋味。這一點,有大量的網友跟帖為證。

現在是講究“有圖有真相”的時代。報道同時配發了多張圖片。在第一張圖上,充當“皇帝”的人高高地站立著,“狀元”們則趴在地上,誠惶誠恐,看起來甚是可憐。我惴測,當然不是這個扮演皇帝的人有多大的威嚴,真正起作用的,應該是那區區10000元人民幣。為了這筆數目并不算很大的鈔票,不惜放下尊嚴,大庭廣眾之下扮演一回奴才,唉,這不由得讓人擔心:我們的“狀元”們將來如何擔當社會發展的重任?

高考政策改革十多年來,盡管大學生的“身價”在大擴招中已經完全不能和過去相比,可是,每年高考結束之后,關于“狀元”的故事還是層出不窮。一些地方想方設法拿“狀元”來做文章,一些媒體孜孜不倦地在第一時間全方位報道“狀元是怎樣煉成的”,一些著名高校也不惜自貶身價上演“狀元”爭奪戰,讓旁觀者在看熱鬧之余難免發出聲聲嘆息。而山西晉城這一幕,則讓人在嘈雜當中更是聞到了一絲變味的腐朽氣息。

策劃方借獎勵“狀元”之機達到某種商業性的宣傳效果,這個做法不算過分,可以理解。問題是,濃墨重彩地以極端形式展現這個過程,甚至變相地為早已進入歷史垃圾堆的封建物事招魂,這就讓人看得不舒服了。參與者不倫不類的裝扮讓人忍俊不禁,還有點滑稽效果,而“康熙皇帝”、“敕封”、“第一甲狀元賜進士及第”、“詔書”等等之類的名堂,就讓人搞不清楚這是現實生活還是演戲了——或者說,生活中還有這般演戲的?

形式倒也罷了,更重要是,為什么總是有人熱衷于這種形式?當前影視界大量的宮廷戲,已讓人對某些思維發出質疑,如今在生活中上演活生生的“皇帝戲”,能不讓人看成一種推波助瀾?在這絲腐朽氣息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會不會是進入民主法制社會這么多年了,仍有些人在潛意識里對封建皇權、人身依附等戀戀不舍?如果有機會,他們是不是很想穿越到那個時代,當不成皇帝的話,當個奴才也好?

說這話,不是想對誰扣帽子,實在是歷史進程當中經常出現的開倒車現象,讓人不得不多慮。一百多年前,中國剛剛沒有皇帝,很多民眾為此很是不習慣,這尚可理解;一百多年后,世界潮流早已奔向民主法制,某些人還留戀皇權,向往舊制度,那是太說不過去了。今天,他們只是玩玩這種形式小過一把癮還好說,怕就怕這種微不足道的想法像病菌一樣對人群產生感染,以致社會肌體因此染上小恙,那可就說起來沒這么輕松了。

生活不拒絕表演,表演的方式有多種,選擇味道清新的、廣受人們歡迎的類型,豈不更美?特別是想把自己的行為秀通過網絡告訴大眾時,先評估一下網民的反應,再來決定采取何種形式,對自己應該會有好處的。那些和社會潮流格格不入的想法做法,就不必大聲嚷嚷了,還是關起門來自娛自樂更妥帖些。

關上網頁,最后想說的是,所謂“狀元”,只是一次考試中的第一名而已,踏進大學校門之后,一切都將重新開始,當初那個分數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不再產生其他作用。更何況,有關調查報告表示,恢復高考幾十年來,暫時還不見“狀元”們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表現特別優異的現象。這不就更有力地說明了考試分數不能代表一切嗎?如果學子們在生活中有困難,給他們提供相應幫助,那是一種美德;而把那些考出高分的年輕學子“收買”成自己的表演工具,那就讓人感到很不厚道了。

猜你喜歡
書樓高考狀元狀元
宋善嶺:立秋
詠菊
如果你在明朝考狀元
狀元餅
高考報道,不追“狀元”追什么
今年我們為什么不追狀元?
高考狀元經驗分享:虔誠耕耘 淡定收獲
“高考狀元”的沖刺經驗
書樓尋蹤二集(上)
請別再捧殺“高考狀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