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生命中的苞谷元素

2015-11-17 09:54李光彪
吐魯番 2015年3期
關鍵詞:豬草苞谷回家

李光彪

在我身體的細胞里是否含有苞谷的基因?歷經無數次病檢,那些具有高科技手段檢測化驗的報告單上,卻從沒有提及到苞谷對我身體的健康、疾病是否有關。

但我始終相信,在我生命的血液里,甚至在我身體的每一個器官、每一個部位,肯定蘊藏著只有我才知道的苞谷元素。

敢妄自下這樣的結論,是緣于我來自高寒山區,緣于我從小吃過很多以苞谷為主的五谷雜糧。是苞谷度我性命,支撐著我的魂魄。

苞谷又名玉米,我的老家卻稱它為苞麥。在老家那方寸土地上,不知種了多少年?也不知養育了多少代人?連我也說不清。而對苞谷的眷戀之情,卻永遠埋在了我生命的土壤里,像一粒種子伴隨我成長、收獲。

苞谷屬旱糧,夏種秋收。每年春后,地里的豌豆、蘭花子、小麥收上場,翻耕細垡的土地一坡坡等待種植,苞谷因不能與那些水稻、烤煙媲美,只能生長在沒有水保障的旱地瘦田里。于是,為了趕早,在栽插水稻、種植烤煙前,沉睡了一冬的苞谷種子,有如放在罐缸里,不如及早播入地,等待第一場雨水。此時,農家的活計先從種苞谷開始,老幼婦孺,大人小孩,碎垡平地,挖塘下種,掩土蓋糞,幾乎都要上陣。等水稻栽插完畢,地里的苞谷在幾場雨水的滋潤下,早已發芽,冒出土皮,綠油油地在風中搖頭晃腦。而那些與苞谷“寸土必爭”的雜草,也不甘示弱,簇擁在苞谷的周圍,競相爭長。再不薅鏟,就會欺死苞谷,減少來年收成。為了多有苞谷吃,農家常選太陽爆辣的天氣“薅苞谷”除草,等苞谷長到膝蓋高時,又要忙著“壟苞谷”,邊鏟草,邊給苞谷施肥,邊往苞谷樹腳壟土,以防“螃蟹根”漏在外面,水肥流失,樹稈倒伏,苞谷減產。

轉眼,苞谷開始抽穗“開天花”、“戴紅帽”孕苞。饑餓的我早已迫不及待,跑到苞谷地里東瞄西瞅,總是要悄悄剝開剛癟須的苞谷,一看還是“耗子牙齒”,只好沮喪地跑回家。一直盼??!盼!盼著那斷糧的季節,苞谷快長快熟,救我一命。而有度荒解饑經驗的母親,每年都會在水源充足的菜園邊上,“插花”種上一些苞谷,提早讓我既“嘗新”,又度饑荒??刹恢裁丛??那個年代,十多歲的我,就像是“鬼抹腸子”,肚子也仿佛是個填不滿的坑,總是餓的時候多,飽的時候少。每年青黃不接的夏末初秋,都會不知天高地厚,去偷幾苞青苞谷,要么煮吃,要么燒吃,甚至生吃。后來,慢慢的我才知道,村里曾經發生過偷苞谷命案:吃“伙食團”的年代,村里有個飼養員,因餓得無奈,上山放牛時,偷了生產隊的三苞青苞谷生吃,被守苞谷的民兵逮個正著,匯報給隊長,準備開群眾大會對飼養員破壞“大集體”的行為進行批斗,殺雞給猴看,警示眾人“要餓一起餓”。結果,那個飼養員被當成破壞社會主義的反面人物,認為是羞祖宗八代的事,還沒等“批斗大會”召開,就吊死在松樹上。

可每年青苞谷成熟的時候,我常選擇中午守苞谷的民兵回家吃飯,或是黃昏時,溜進深深的苞谷地里,以找豬草為名,渾水摸魚,偷一兩苞青苞谷捂在豬草籃里,順手牽羊背回家吃,明知故犯。但當我背著豬草,走出苞谷地時,腦海中總會浮想起那個傳說中的“偷苞谷命案”,常令我毛骨悚然。所以我到苞谷地里找豬草,都要主動與守苞谷的人“套近乎”,甜嘴甜舌地喊守苞谷的人幾聲,征得同意,方能“行動”,才幸免于難。

終于熬到秋收,大多數人家無米糧下鍋,生產隊不得不安排人把青苞谷掰回家,分給各家各戶“吃青”。母親生怕讀書的我餓,煮飯時,常把苞谷放在甑腳下的鍋里,待飯蒸熟時,剛好放學回家的我,也就能吃到香甜的苞谷了。除此之外,母親隔三差五,常把青苞谷一粒粒剝下,像磨豆腐似的磨成糊,然后加點蔥、鹽,焙煎“苞麥粑粑”當大米飯,哺食全家人。不知不覺,大片大片的苞谷在民兵們日夜廝守中一天天成熟,收苞谷的那幾天是全村人最高興的日子,收苞谷的活計也是全村人最樂意的事。原因很簡單,人們背著籃,穿著羊皮褂去收苞谷時,可以順便把苞谷藏在身上帶回家。高明的像挎手榴彈一樣別在后腰間,或是把衣服扎進褲帶,揣在內衣里?;蚴峭妗罢涎鄯ā?,藏在砍倒的苞谷稈堆里,地埂的草叢中,夜里再反偷回家。即便是最誠實的人,也會往衣袋里、褲兜里揣兩三苞。雖說是偷,其實人人都心知肚明。與男人相遇還相互取笑:“小心褲帶墜斷了,鳥飛出來呢!”。見到女人更風趣:“又懷上孩子了?”。只要不過分,誰也不會揭發誰,而且上陣的人多,生產隊長、會計和保管員幾雙眼睛,也盯不過來,也只好睜只眼,閉只眼。就連我們讀書娃娃,放學回家也要擰把鐮刀,跑到苞谷地里,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像砍甘蔗一樣,幫大人邊砍邊嘗苞谷稈,甜的一根根斷下。最后悄悄摸摸揣兩、三苞苞谷,扛著一捆苞谷稈光明正大地回家,既可以吃火燒苞谷,又可以像吃甘蔗一樣,幾天都有甜苞谷稈吃。

苞谷收上場,稻谷也隨之收進倉??梢蛩吞锔?,田少地多,大米少,苞谷多,一年到頭,除過年過節,或家有來客的那幾天外,每頓飯都少不了要吃雜糧。母親要么把苞谷簡單磨成碎米粒狀與大米一起混煮、混蒸成苞谷飯,要么把苞谷面蒸在墊甑底的少量米飯上面做成“面裹飯”,或用少量麥面摻苞谷面做成苞谷粑粑,換著口味料理生活。在所有的苞谷、小麥、蕎面、高粱等雜糧中,我最怕吃的要數苞谷飯、苞谷面。它總是沒有麥面、蕎面那樣細膩、爽口,既難嚼又難咽,總是滿嘴竄。此時,本來很喜歡吃青苞谷的我,就會莫名其妙地恨那苞谷,為什么不像大米一樣好吃。所以,遇上吃苞谷飯,我總是泡上菜湯,或開水,像吃藥一樣,眨著眼睛,稀里嘩啦喝進肚里,根本就不知道苞谷飯是什么味。但有時,我又非常喜歡那可愛的苞谷。每年冬天,早晨上學,衣襟單薄的我們都要提個火盆,悄悄從家里偷捧苞谷裝著,在上學的路上三五成群燒吃。一不小心就偷吃了來年的苞谷種,常挨母親斥罵:“餓死老娘,莫吃種糧”。臘月里,常有人來炸米花,一角錢一炮,苞谷柴火由各家帶去。我們一群娃娃像看電影一樣高興,都要端著苞谷去炸苞谷米花。師傅往往會用糖精水與苞谷粒一起放進小鋼炮一樣的“米花機”里,在火苗上轱轆轱轆轉烤?;鸷虻搅?,提下來,“嘣”的一聲,白花花、香噴噴的苞谷米花瞬間飛出來,我們高興地帶回家,當糖白天吃,晚上吃,直到吃得咽喉腫痛,牙齦上火,不斷咳嗽。

土地承包給各家各戶耕種以后,田地里的莊稼“忽如一夜春風來”,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大多數人家已不再為吃飽肚子而發愁,每頓都能吃上大白米飯,那些以苞谷為主的雜糧,都全部用來飼養催驃下蛋的家禽六畜。幾年時間,真讓人意想不到,農家的日子“馬打滾”似的在變,過上了吃不愁穿不愁的日子。從此,幸運的我也走出鄉村,遠離了那些度我性命的苞谷。

可進城二十多年來,每當青苞谷上市,我總要買上幾苞,炒吃、煮吃。進出餐廳酒樓,也少不了要點蘸煉乳吃的苞谷粑粑,青黃豆和青苞谷混炒的“兩畝地”,總有一種憶苦思甜、對苞谷割舍不去的感覺。而從小就天天吃大白米飯,挑肥揀瘦,衣食無憂的女兒,也許是遺傳了我的“苞谷基因”,也愛吃苞谷。尤其愛吃那茶樓酒吧里的“爆米花”和老家母親每年用苞谷喂養的豬肉火腿。

猜你喜歡
豬草苞谷回家
背苞谷
打豬草
扯豬草
回家的路(外一則)
1670天后,回家
搓苞谷芯治愈腸胃病
過年回家,他們在路上
打豬草
山高不算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