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 “溫暖”的冰川

2015-11-22 09:09撰文圖片陳婷
中國新時代 2015年12期
關鍵詞:莫雷諾浮冰冰川

撰文/圖片>>>陳婷

阿根廷“溫暖”的冰川

撰文/圖片>>>陳婷

冰川,像巨人般臥在綠色的山巒間,似在沉睡,寂靜無聲。變幻的白云無休止地演釋時光的流逝,神秘的力量暗藏在深不可測的冰山中,默默地等待著使命的召喚。

1937年成立的阿根廷國家冰川公園于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作為阿根廷第二大景觀,它帶給我的驚喜遠超出伊瓜蘇瀑布。雖然已經到過5次南極,6次北極,但是,站在阿根廷的莫雷諾冰川(Perito Moreno Glacier)面前,我還是感到一種震撼。這是一座“溫暖”的冰川,由于太暖和了,冰川前沿經常融化塌落,巨大的聲音響徹天宇,掀起軒然大波,引起人們一陣陣驚呼。

探秘世界第三大冰川

飛機即將降落時,我看到了和同處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高原上的火地島截然不同的風景:河流縱橫交錯,切割著蕭瑟孤寂的大地。綿延無邊的安第斯山脈巍然聳立,自南向北,縱貫南美大陸,其西側群山紛紛沉入大海,于太平洋中撒落無數島嶼;東南方向,則延伸為巴塔哥尼亞高原。

機場所在的卡拉法特(El Calafate)是一個為冰川而生的童話小鎮。小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然而真正發展起來則是從十年后,國家冰川公園的誕生開始。如今每到夏季,這里便喧囂沸騰起來,游客如織。

第二天,我們沿著阿根廷湖的公路向冰川方向開去,沿途風光讓我想起了西藏,崎嶇高聳的山脈和冰湖,雪峰倒映著翠綠泛藍的湖水。這個季節也是阿根廷人旅游的旺季,游船碼頭已經排起長長的隊伍。游船行駛的路線是在阿根廷湖(Lago Argentino)上,藍天白云下,兩岸綿延著荒涼孤寂的山脈,很快,視野中便出現了浮冰,靜靜地漂在水面上,那是怎樣一種藍,心都融化了。

一道彩虹懸在空中,指引著我們走入巴塔哥尼亞冰原區,這里是除了南極和北極格陵蘭島以外的第三大冰原。冰蝕的山峰和峽灣,仍然是地球上最為蠻荒的地帶之一,只是絡繹不絕的游人打破了這種寧靜,人們帶著贊嘆而來,試圖觸摸地球的脈動。

沿途經過幾個著名的冰川,像巨人般臥在綠色的山巒間,似在沉睡,寂靜無聲。風越來越大,但溫度并不低,陽光很強烈。變幻的白云無休止地演釋時光的流逝,神秘的力量暗藏在深不可測的冰山中,默默地等待著使命的召喚。

其中可以近距離觀看的有斯佩嘎齊尼冰川(Glacier Spegazzini)和烏普薩拉冰川(Glacier Upsala)。前者高達80多米,淡藍色的冰川從安第斯山脈上緩緩流淌下,形成一堵厚實的“冰墻”,最終融化、碎落在阿根廷湖里。

烏普薩拉冰川較前者的氣勢更加宏偉,蔓延在整個山上,巨大的冰山聳立于正午的陽光中,從遠處看,圣潔的冰藍色與黑色的山體纏綿在一起。然而,當船靠近,冰川表面的泥土紋路清晰可見,像染上了一層攝人心魄的黑色,轉而又變成了灰色,這是典型的冰磧地形,冰川滑過山巖帶動泥土流動的結果。

冰川前沿的冰塊塌落,巨大的聲音響徹天宇,掀起軒然大波,那一刻,我從骨子里感受到地球的脈搏有多強勁??磥淼厍蛏蠜]有任何一處地表可以安于一隅,偉大的自然之力不停地以鬼斧神工塑造山河。我很幸運,可以在這里見證大自然的神奇。

藍色“魔冰世界”

湖面上風很大,尤其是船頭,一會兒功夫便吹得人站立不穩。然而,貪戀美景,讓我一次又一次迎風而立,大口呼吸著純凈清冷的空氣,體驗著船艙內無法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威力。

這片湖叫Lago Onelli,位于3座冰川的交匯處。冰川走到湖上,塌落下來的冰塊落入湖中,就形成了美麗的冰山,從船舷兩側靜靜漂過,形狀千奇百怪,但都泛著神秘的藍光。航行在浮冰之間,危險刺激,又讓人著迷。

船在湖上漂,緩緩駛向大冰川。漂浮在湖面上的藍色浮冰,似乎有種魔力,注視久了,便覺魂魄墜入其中,現在回想起來,似乎還可以呼吸到那寒冰氣息。距離越近,浮冰也越來越多,無窮無盡、千變萬化,有的壯觀,有的精致,有的嶙峋,有的猙獰,有的嫵媚,有的安寧。明媚的陽光下,每一分,每一秒,每塊冰都在慢慢變化,水面上只是冰山一角,湖水下面想必會更熱鬧吧。

兩側巍峨聳立的山體濃重如墨,更映襯著藍冰世界的魔幻,數十萬年以來,這些因終年積雪不斷擠壓所致的結晶,是任何華麗的詞藻、雋永的詩詞,都無法表現出來的,我能做的,只是從心底不斷發出驚嘆。

相比“冰墻”的美在氣勢,蔚為壯觀,浮冰美在晶瑩剔透,好比大自然的“琉璃”,純凈無瑕。因為浮冰的含氧量不同,冰在受擠壓過程中,含空氣量越高,其色澤越是湛藍。于是,既可以看到濃烈的蔚藍色,也有清爽的湖藍色。冰山慢慢在湖中消融,在這里,時間仿佛都靜止,而巨大的生命力卻又在其中醞釀。

游船在湖上繞了一圈,我們從各個角度欣賞了冰川的壯闊,偶爾與浮冰的邂逅,若即若離。返程中,船員小心翼翼地打撈上一塊浮冰,晶瑩剔透。游客們競相抱著合影留念,有的還掰下一塊放入口中,興奮得像個孩子?!澳П笔澜绲募儩?,讓成年人也回到了童年。

帶著冰涼的氣息回來,我似乎還未從夢中驚醒,我不知道,前方,一次生平難忘的冰川徒步正在等著我。

徒步“活冰川”莫雷諾

當莫雷諾冰川出現在視野中,剛好一道彩虹懸在上面。靜謐神秘的乳白色冰川,寬大的冰舌從安第斯山脈上緩緩流下,從兩山之間伸入湖中,有種讓人不寒而栗的威嚴和神秘。

航拍圖上,看到這個巴塔哥尼亞冰蓋的產物,生生將阿根廷湖隔成兩半。這堵巨大的“冰墻”高聳于阿根廷湖之上,綿延30公里,4.8公里寬,近70米高。它是世界自然遺產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冰川國家公園的49個巨大冰原之一,大自然研磨和重壓的影響力覆蓋了257平方公里,可謂世界上最壯觀的冰川之一。

國家公園特意修了一條棧道,直達壁立萬仞的“冰墻”跟前,犬牙相錯的冰峰歷歷在目,能夠如此近距離地觀看巨大冰川,世間罕見。皚皚冰川連綿起伏,使人豪氣頓生。

夏季氣溫較高,冰川加速融化,10分鐘里便看到數次房屋一樣巨大的冰塊落入湖中,轟鳴陣陣,海面上頓時出現新的藍色浮冰,最終融化、碎落在阿根廷湖里。據說1833年,達爾文乘坐英國軍艦“小獵犬”號路過此地,莫雷諾冰川斷裂發出的巨大響聲,被他形容為“軍艦通過航道時的萬炮齊鳴”。

世界上的冰川大都處于停滯狀態,但莫雷諾冰川卻還在生成,每天都在向前推進約20厘米。于是這個年齡只有20萬年,屬于“年輕”一族的莫雷諾冰川成為了冰川國家公園中惟一的“活冰川”。前赴后繼,才“走”到人們面前,但不管怎樣前進,由于冰川前沿不斷墜落,始終無法靠岸。這樣的距離,才可以讓我們安心地隔岸相眺吧。

移步莫雷諾冰川的另一側,那里連接著山巖,是冰川徒步者的起點??梢愿宄乜吹酱蟊ㄊ侨绾蝸韯菝土?,步履緩慢而堅定地向南方的麥哲倫海峽“走去”。將生存了數百年的Guaitecas柏樹連根拔起,又如同巨大的推土機,將遍生苔蘚的平地犁為荒原。為何能夠挺進得如此之快?唯一的解釋是安第斯山脈依然在不斷隆起,使得冰川因為重力作用而滑向大海。

安第斯山脈自南向北,縱貫南美大陸。在那錐形的頂端,其西側群山紛紛沉入大海,于太平洋中撒落無數島嶼;東南向方向,則延伸為巴塔哥尼亞高原,因為地近南極,終年苦寒。然而莫雷諾冰川由于地處南緯52度附近的溫帶,冰舌推進至湖面的常溫地帶,夏天氣溫平均在10攝氏度到17攝氏度。于是冰川與森林相依偎,這樣的奇觀只有在巴塔哥尼亞才可以看到吧。這里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倫卡樹,山毛櫸,還有披滿林間樹枝上絲絨般的松蘿,只有在寒冷純潔的空氣中,松蘿才能得以生長。

我站在冰川邊緣,眼前出現一個冰川和雨林相遇的狼籍戰場:大冰川一頭扎進森林的底部,慢慢地將森林頂到一旁;沿著這短兵相接的林線邊緣,上百年樹齡的巨大柏樹靜靜地翻倒在地,虬根扎向天空,樹冠被折斷,樹干犬牙交錯;粗大的冰巖似在暗自涌動,上面覆以苔蘚和模樣猙獰的沼澤植物。

一次冰川徒步會讓你更好地了解這座“活冰川”。生平第一次穿戴上冰爪,雖然有些笨拙,但立刻發現它的好處:牢牢地抓住冰面,絕不打滑,即使沒有太多戶外經驗的人也能很快在冰川上行走自如。

踩在萬年冰川上,腳下“咯吱作響”,置身于一片閃爍著淡藍光芒的晶瑩世界中,美得讓人心碎。注意腳下那些剔透玲瓏的“藍洞”,深不可測,如果一腳踏空,還是很危險的。阿根廷冰川向導很有型,身手矯捷,一路談笑風生,途中遇到陡峭的冰面不時用冰鎬砸出坑洞。

徒步地位于冰川邊緣,褶皺狀飄逸的線狀紋飾,像樹木年輪一般,線條美麗而清晰,動人心魄。頭頂的陽光很刺眼,逆光中的冰川白中透綠,綠中帶藍,晶瑩剔透,耀人眼目,與恬靜的冰蝕湖相交輝映。

此刻,萬籟俱寂中只有間或冰柱墜落發出的悶響,將這一刻的感受,連同萬年冰川的藍一起,私藏在記憶中吧。

猜你喜歡
莫雷諾浮冰冰川
Pollution reaches new height 污染到達新高度
為什么冰川會到處走?
冰川會發出聲音嗎?
莫雷諾 海派傳奇
越來越暖是咋回事兒?
長途跋涉到冰川
奧馬爾·莫雷諾
冰水兩相流中浮冰運動特性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dipose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fat transplnio
獨角鯨的“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