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胎來了?

2015-11-23 01:02撰文耿秋
中國新時代 2015年12期
關鍵詞:二孩夫婦生育

撰文>>>耿秋

二胎來了?

撰文>>>耿秋

這應該是意料之內的一項政策,“也標志著獨生子女政策退出了歷史舞臺。把生育決策權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到夫妻之間?!?/p>

2015年10月29日,為期4天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全會公報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意味著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將允許普遍二孩。有專家曾預測,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后,全國符合再生育條件的夫婦有近一億對。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天的微信、微博被二孩話題瞬間刷屏。事實上,這個話題在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后也曾經熱議一時。二胎全面放開是繼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的又一次有力政策調整。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生育政策已走過了一個漫長的變遷之路。中國人口學會副秘書長陸杰華認為,這應該是意料之內的一項政策,“也標志著獨生子女政策退出了歷史舞臺。把生育決策權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到夫妻之間?!?/p>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政府全力支持和鼓勵人口增長和獎勵多子女母親,1950年朝鮮戰爭的打響,更催生了獎勵生育的政策,“光榮媽媽”帶來第一個生育高峰。新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大陸人口總數達到了58260萬人。在1949年到1953年的短短4年里,全國凈增人口4600多萬;在1949年到1957年的8年間,人口凈增1.05億。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人口曾非正常減少,災害過后,強烈的補償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長進入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初。

1971年國家制定“四五”計劃,提出“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1973年第一次全國計劃生育匯報會提出“晚、稀、少”政策;1978年中央提出“提倡一對夫婦生育子女數最好一個,最多兩個”。然而,這些措施并未能阻擋人口增長的速度,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人口增長的速度加快,每5年~7年即可增長1億人口,如此龐大的人口將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壓力。1980年黨中央發表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

1982年十二大,計劃生育被確定為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堅持優生優育,提高人口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百年大計,對中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

但計劃生育同樣是計劃,計劃并非一成不變。從1980年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農村適當放寬生育兩孩的條件,然后是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的通過,再到今年的全面放開二孩,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一直處于動態調整的“進行時”。

事實上,中國的人口紅利也正面臨著“拐點”。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單獨兩孩政策在全國全面鋪開。

在“單獨二孩”放開之前,衛計委前期開展的生育意愿調研顯示:“單獨”二胎政策全面落實后,在全國范圍內,將影響1500萬~2000萬人。這些夫婦中,大約50%~60%愿意生育第二個孩子。

然而,“單獨二孩”的實際申請狀況與大眾的熱議程度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反差:據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大概有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了再生育申請。到2015年9月底,再生育申請達176萬對。這一數量與此前預計每年約200萬對夫妻申請的差距較大。更出乎意料的是,在“單獨二孩”政策啟動之后的2014年,我國出生人口1687萬人,較2013年僅多了47萬人,并沒有出現預計中的生育小高潮。

但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趨勢性下降,從每年2000多萬人下降到2003年的1600萬人以下,之后一直在1600萬人上下波動,最低達到1584萬人。2014年比2013年增加47萬人,逼近2001年1702萬人的高點。

而另一方面,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3年下降。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從2012年首次出現下降,當年減少了345萬人,2013年減少了244萬人,2014年則減少了371萬人。

在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比例雙雙下降、生育小高潮并未如預期般來臨的同時,中國老年人口的數量和比重卻在持續攀升。數據顯示,2013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0243萬人,占總人口比例14.9%,2014年則增加為21242萬人,比例升為15.5%。

人口是經濟社會的生命載體,從十年前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告中“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到五年前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告中“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措辭表述的細微變化,也表明計生的色彩在慢慢褪去,對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視逐漸上升到人口發展的高度上來。從獨生子女到單獨兩孩,再到全面放開兩孩,政策在發生著重大變化。

然而,翹首期盼的二孩政策終于迎來了全面放開,但生還是不生,對于很多夫妻來說,成了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有很多現實問題擺在他們面前,比如說年齡太大,經濟條件能否支撐兩個孩子的開銷,有沒有人幫忙帶孩子,對妻子的職業生涯有無影響……

此前,在新浪樂居發布的“2015年或將全面放開二胎”的調查中,過半網友表示非常愿意生兩個寶寶,然而,45.7%的網友考慮到自身經濟條件,不太愿意生兩個寶寶。

事實上,非單獨的夫妻以70后居多,今天才放開的二孩政策對于不惑之年的70后來說顯得稍微有些晚,高齡受孕、妊娠、生產及此后的教育問題對于他們來說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年富力強的80后卻面臨著經濟、事業等客觀因素。時至今日,生育小高潮是否會如期來臨仍是個未知數。生育高峰并不會來臨

馬力(國務院參事):全面放開二孩后,隨著之前積累很長時間的生育需求的釋放,近期可能會出現生育小高潮,但長期來看不會出現大的生育高峰,也不會造成中國人口的大幅增長。一是因為當前生育成本高,人們想生生不起;二是隨著近年來人口政策逐步放開,全面二孩放開前大約只剩下15%的人不能生第二個孩子,因此缺乏形成大的生育高峰的基礎;三是隨著經濟發展,社會保障不斷完善,人們的觀念會從“養兒防老、多子多?!鞭D變為更多要求自我實現,這種經濟發展造成的“少子化”觀念也影響著人們晚生晚育、少生優生,生育率也將保持低位。

梁建章(人口專家、攜程網創始人):調整人口政策的結果是中國每年新生兒數量的增加。從“單獨二孩”政策實行一年多的實際效果來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幾十萬新生兒。再加上本次進一步放寬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據估算,未來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規模預計將在250萬左右。但全面放開二孩后,達到平衡的總和生育率不太現實,低生育率趨勢難以改變,尤其是“80后”和“90后”,生育觀念發生了根本改變,所以需要觀察政策的效果,如果達不到預期目標,可能會有第三步調整,比如調整社會撫養費或者鼓勵三孩等。

王廣州(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在這次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八九千萬對夫妻中,女性絕大多數是70后。她們中間,最大的已經45歲,最小的也已經36歲。對于其中有再生育意愿的女性來說,如何做好備孕準備、孕育健康寶寶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黃文政(人口學者):全面放開二孩后每年新增人口最高峰不會超過500萬。而從單獨二孩在全國的實踐看,全面二孩后的新增人口可能會大大低于預期。需要更多的扶持政策

姚美雄(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全面二孩政策放開是中國人口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但如果只有允許生的政策,沒有任何扶持的政策,可能并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政府需要做好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服務,營造一個愿意生二孩的社會氛圍。比如,可以把幼兒園納入公立教育,把產假延長到6個月,幫助再生育夫妻減輕負擔。

李建新(北京大學人口學者):由于生育的主體80后、90后的生育觀念與上代人完全不同,而且婚育的機會成本和生養的撫養成本都很高,因此,政府和社會應當采取積極措施鼓勵生育,廢除現行的一切不利于生育水平回升的法律法規。

陸杰華(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出臺之后,相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盡快跟上。首先是公共衛生資源,其次是教育,再往后是就業。即使我們一個階段付出得比較多,但這也是我們調整政策應該付出的正常成本,對于未來發展大有助益。政策出臺說明中央對生育意愿和行為有比較科學的把握,這是調整的基礎。下一步各地、各部門應根據中央精神,適當進行政策的調整。如何把好的政策落實好,讓老百姓既能生得起,還能養得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猜你喜歡
二孩夫婦生育
工地上的一對夫婦
兩地分居夫婦春節備孕、避孕有講究
數字
決不允許虐待不能生育的婦女
應對生育潮需早做準備
不能生育導致家庭破裂
醫改和生育 兩大重點有看頭
貴州遵義新蒲楊價夫婦墓
成本高,許多夫妻放棄“二孩”
“二孩”政策,城里人沒那么熱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