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寄生蜂對甘蔗螟蟲寄生情況的初步調查

2015-11-25 08:41潘雪紅黃誠華魏吉利商顯坤王丹
中國糖料 2015年6期
關鍵詞:蔗區寄生蜂崇左

潘雪紅,黃誠華*,魏吉利,商顯坤,王丹

(1.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南寧530007;2.廣西大學,南寧530007)

卵寄生蜂對甘蔗螟蟲寄生情況的初步調查

潘雪紅1,黃誠華1*,魏吉利1,商顯坤1,王丹2

(1.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南寧530007;2.廣西大學,南寧530007)

為了保護和利用本地卵寄生性天敵克制甘蔗螟蟲的為害,對廣西蔗區甘蔗螟蟲卵寄生蜂的種類分布以及發生動態進行了調查研究。2011—2014年調查結果表明,甘蔗生長前期在不同蔗區調查的赤眼蜂寄生率均較低。2011年和2014年調查的南寧、崇左和來賓3個蔗區,在甘蔗生長中后期赤眼蜂對甘蔗螟蟲的寄生率均明顯高于甘蔗生長早期寄生率;在崇左蔗區,黑卵蜂寄生率較高,甘蔗生長早期和甘蔗生長中后期黑卵蜂對甘蔗螟蟲的寄生率相差不大。

甘蔗螟蟲;赤眼蜂;黑卵蜂;分布;卵寄生蜂

在廣西蔗區,甘蔗螟蟲分布較廣泛,種類多,世代重疊,鉆蛀性危害,隱蔽性強,難以控制。在通常情況下,天敵的多樣性能夠有效地控制大部分害蟲,避免害蟲成災。從害蟲與天敵種群的特征分析,天敵種群在多方面都比害蟲種群要脆弱得多,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波動最終將導致平衡的破壞,往往使天敵種群對害蟲種群失去控制能力。近些年來,大量、頻繁地使用廣譜性化學殺蟲劑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把蔗螟壓下去,但它也殺滅了天敵,極大地削弱了天敵的控害潛能,因此過不多久蔗螟為害情況又出現報復性反彈、為害更甚。由于化學農藥帶來的負面影響,使用生態學的方法調節天敵進行害蟲生態治理受到越來越多關注[1-3]。

甘蔗螟蟲的天敵很多,卵寄生蜂主要有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和黑卵蜂Telenomus sp.[4]。赤眼蜂和黑卵蜂作為一類卵寄生蜂,能將害蟲殺死在卵期,可有效地阻止害蟲的幼蟲期對作物的危害。它們是影響螟蟲種群數量的重要生態因子,也是蔗田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天敵組分。有關蔗田甘蔗螟蟲卵寄生蜂的調查較少,PAN等調查在廣西蔗區甘蔗螟蟲(二點螟和條螟)卵寄生蜂有3種,螟黃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和黑卵蜂Telenomus sp.[5]。劉志誠提到,在黃螟、條螟及二點螟卵中,發現有兩種卵寄生蜂,一種是赤眼蜂,此蜂在3種螟卵中均有發現;另一種是黑卵蜂只寄生于條螟及二點螟的卵上[6]。同時研究表明天敵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在不同生態型蔗區優勢天敵的種類也不同[7]。認識廣西蔗區甘蔗螟蟲卵寄生蜂發生規律,對于今后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保護天敵使其迅速繁殖,利用天敵克制甘蔗螟蟲的為害具有重要的意義。作者于2011—2014年對廣西蔗區甘蔗螟蟲卵寄生蜂的寄生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地點和時間

于2011—2014年在廣西幾個主要蔗區進行甘蔗螟蟲卵塊的廣泛采集。二點螟和條螟是廣西大部分蔗區主要的甘蔗螟蟲,黃螟在部分蔗區發生嚴重。在本文中,二點螟和條螟為主要研究對象。

于2014年甘蔗生長早期(4—5月)和甘蔗生長中后期(8—9月),在廣西3個蔗區進行甘蔗螟蟲卵塊采集,進行寄生蜂種類分布統計。由于天氣原因影響了甘蔗螟蟲卵寄生蜂的采集調查,本試驗僅進行了部分調查。

1.2 調查方法

寄生蜂寄生率調查:根據預測預報結果,在螟卵發生期田間隨機采集甘蔗主要螟蟲(二點螟和條螟)卵塊,分別統計采集到的二點螟、條螟卵塊數。對于新鮮的卵塊用蘸水棉花保濕蔗葉,每天觀察卵塊情況,變黑后即裝入大試管待蜂羽化,沒變黑的觀察至出蟲,統計未被不同寄生蜂寄生的卵塊數。

2 結果與分析

2011—2014年調查結果表明,在廣西蔗區甘蔗螟蟲卵寄生蜂有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和黑卵蜂Telenomus sp.。

2.1 甘蔗生長前期甘蔗螟蟲卵寄生蜂的發生

于2011年至2014年甘蔗生長前期(4—5月)對廣西蔗區甘蔗螟蟲卵寄生蜂的寄生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從表1可以看出,在甘蔗生長前期不同蔗區調查的赤眼蜂的寄生率均較低。而2014年南寧橫縣良圻蔗區赤眼蜂寄生率高達49.06%,則是由于2013年在橫縣蔗區進行赤眼蜂田間釋放的原因。在崇左蔗區,2011、2012和2014年度均采集到赤眼蜂和黑卵蜂,而在2013年度僅采集到赤眼蜂,未采集到黑卵蜂;在南寧吳圩蔗區,2011和2014年度均采集到赤眼蜂和黑卵蜂,而在2012和2013年度則未采集到黑卵蜂;在防城港上思蔗區,2014年度甘蔗生長前期黑卵蜂寄生率較高,達31.25%。

2.2 不同時期卵寄生蜂對甘蔗螟蟲的自然寄生率調查

2014年在南寧、崇左和來賓蔗區進行了甘蔗螟蟲卵寄生率的初步調查(表2)。在南寧、崇左和來賓3個蔗區,甘蔗生長早期(4月)和甘蔗生長中后期(8—9月)赤眼蜂的寄生率分別為3.79%和80.00%,22.05%和40.00%,6.82%和84.62%;而3個蔗區兩個不同時期黑卵蜂的寄生率分別為7.58%和0%,48.82%和40.00%,0%和0%。在南寧、崇左和來賓3個蔗區,均表現出甘蔗生長中后期赤眼蜂的寄生率較甘蔗生長早期寄生率高。

南寧蔗區,在甘蔗生長早期黑卵蜂寄生率為7.58%,較赤眼蜂寄生率(3.79%)高;而到甘蔗生長中后期,未采集到黑卵蜂,赤眼蜂寄生率高達80.00%以上。來賓蔗區未采集到黑卵蜂。在崇左蔗區,甘蔗生長早期和甘蔗生長中后期兩個時期黑卵蜂寄生率分別為48.82%和40.00%。

表1 甘蔗生長前期不同蔗區卵寄生蜂對甘蔗螟蟲寄生率

表2 2014年3個蔗區卵寄生蜂對甘蔗螟蟲的田間寄生率

3 結論與討論

本文結果表明,赤眼蜂在廣西蔗區廣泛分布,是廣西蔗區甘蔗螟蟲的本地自然優勢天敵;而黑卵蜂僅在廣西部分蔗區分布,在崇左和防城港上思蔗區寄生率較高,而在調查的其他蔗區,黑卵蜂寄生率較低。同時結果也表明,在崇左蔗區,2011、2012和2014年均采集到赤眼蜂和黑卵蜂,而在2013年僅采集到赤眼蜂,未采集到黑卵蜂;在南寧吳圩蔗區,2011和2014年度均采集到赤眼蜂和黑卵蜂,而在2012和2013年度則未采集到黑卵蜂。即在不同年份,由于同一蔗區氣候特點不同,天敵種類分布及其作用效果亦不相同。地理環境、氣候特點、地貌和植被特征等均是影響天敵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生態區域,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不同,天敵種類分布和作用效果自然也不同。姚艷霞等[8]得出同樣結論。

本文結果表明,在甘蔗生長早期,赤眼蜂寄生率較低,而在甘蔗中后期赤眼蜂卵寄生率則較高,試驗結果同Pan等[5]調查結果一致。在甘蔗生長前期,寄生蜂寄生率較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經過冬天后,由于寒冷的天氣寄生蜂種群密度較低;也有可能是經過冬季收獲或種植,利于寄生蜂生存的良好環境被破壞,導致了蔗田生態環境的再破壞。赤眼蜂在自然界中一般以老熟幼蟲或前蛹狀態在寄主卵內越冬,翌年春,經過2~4次轉主寄生之后才進入農田在害蟲卵內繁衍,形成農田中的赤眼蜂種群。而中后期由于生態環境的恢復利于天敵的繁殖,因此赤眼蜂種群密度上升。赤眼蜂對田間生態環境有明顯的選擇性[9]。作物高大、茂盛、植被復雜的地方有利于赤眼蜂活動和寄生[9],靠近山林、果園、樹木茂密的農田,赤眼蜂自然寄生率就高。本文調查表明甘蔗生長初期卵塊寄生率較低,甘蔗生長中后期是赤眼蜂寄生的高峰期,這說明其與甘蔗生長狀況形成的生態環境有關,即甘蔗生長中后期,甘蔗生長高聳、旺盛而形成了一個利于赤眼蜂活動和寄生的生態環境。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寄生蜂對甘蔗螟蟲的寄生率與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2014年調查結果均表明,在崇左蔗區黑卵蜂對甘蔗螟蟲的寄生率較高,并且甘蔗生長早期和中后期寄生率基本保持一致。2014年在防城港上思蔗區,甘蔗生長早期黑卵蜂寄生率也較高。這一結果可能是由于黑卵蜂受冬季低溫影響程度較赤眼蜂低,翌年天氣回暖則快速恢復繁殖。這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驗證。

參考文獻:

[1]李世功,劉愛芝,劉素梅.麥蚜與天敵相互關系研究及麥蚜防治指標初報[J].植物保護學報,1994(1):15-18

[2]Holland J M,Thomas S R.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polyphagous invertebrate predators incontrolling cereal aphids and in preventing wheat yield and quality reductions[J].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1997,131:375-397

[3]Elliott N C,Kieckhefer R W,Walgenbach D D.Effect of constant and fluctuation temperature ondevelopmental rates and demographic statistics for the corn leaf aphid(Homoptera:Aphididae)[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88,81(5):1383-1389

[4]潘雪紅,黃誠華,辛德育.甘蔗螟蟲主要優勢天敵及其生物防治意義[J].廣西農業科學,2009,40(1):49-52

[5]Pan,X.H.,Huang,C.H.,Shang,X.K.,et al.INVESTIGATION ON EGG PARASITOIDS OF SUGARCANE BORERS IN GUANGXI PROVINCE,CHINA[C].Proc.Int.Soc.Sugar Cane Technol.,2013:28:140

[6]劉志誠.甘蔗病蟲害及其防治[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

[7]潘雪紅,黃誠華,商顯坤,等.桂中、桂南蔗區甘蔗條螟卵寄生蜂調查[J].南方農業學報,2012,43(6):784-787

[8]姚艷霞,楊忠岐,趙存玉.小興安嶺落葉松毛蟲卵寄生蜂的調查[J].中國生物防治,2005,21(2):88-90

[9]包建中,陳修浩.中國赤眼蜂的研究與應用[M].北京:學術期刊出版社,1989:63-65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Parasitic Effects of Egg Parasitoids on Sugarcane Borers

PAN Xue-hong1,HUANG Cheng-hua1*,WEI Ji-li1,SHANG Xian-kun1,WANG Dan2
(1.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07;2.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7)

The distribution and occurrence dynamics of egg parasitoids against sugarcane bor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sugarcane planting areas of Guangxi so as to protect and utilize local egg parasitoids.The survey showed that from 2011 to 2014,the parasitism rates of Trichogramma sp.had been low at early stage.The survey in 2011 and 2014 showed that in the three sugarcane areas of Nanning,Chongzuo and Laibin,the parasitism rates of Trichogramma sp.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the middle-late growth stage of sugarcane than those in early stage.The parasitism rates of Trichogramma sp.were high in Chongzuo,and those at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middle-late stage were of little difference.

Trichogramma sp.;Telenomus sp.;distribution;egg parasitoid

S435.661

A

1007-2624(2015)06-0053-03

10.13570/j.cnki.scc.2015.06.020

2015-05-27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項目(CARS-20-2-3);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項目(200903004);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4GXNSFBA118117)。

潘雪紅(1979-),主要從事甘蔗害蟲生物防治研究工作,E-mail:panxuehong218@163.com

黃誠華(1974-),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甘蔗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研究工作,E-mail:chenghuahuang@sina.com。

猜你喜歡
蔗區寄生蜂崇左
廣西崇左大力推動糖料蔗產業集群發展
廣西糖料蔗種植區干旱遙感時空分析
境外蔗區(緬甸佤邦勐波縣)土壤理化狀況分析與評價
紅色的路
瓜實蠅2種蛹寄生蜂生防潛能比較
巧用寄生蜂防控中蜂巢蟲
第二屆廣西牛羊產業發展大會在崇左成功舉辦
發現山水崇左愛上甜蜜邊關
寄生蜂適應性生殖行為策略的研究進展
廣西蔗區農藥廢包裝回收處理的現狀、成效及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