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兒與母親的五場戰爭

2015-11-29 05:15文_宋
讀者·原創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戰爭女兒母親

文_宋 涵

女兒與母親的五場戰爭

文_宋 涵

1

每個男孩心里都有一個英雄,每個女孩心里也都有一個她想要成為的女性形象。比如,想要成為像可可·香奈兒那樣的大膽新女性,或者是日劇里插花、養貓的小清新主婦,又或者是公司里那個自己買房買車的優雅女上司。

而在她的一生中,她最不想成為的女人,就是從她出生之日起就與她的生活緊密相連的女性—她的母親。

我相信女人們一定知道我在說什么,在她們漫長的一生中,一直都在和一個女人進行斗爭,或明或暗。

男性讀者也許會嚇一跳,畢竟母親對他們而言,是最初也是最持久的“女神”,是生命早期安全感的來源,是包容一切的溫柔,是永恒的愛。性別的不同增添了神秘的崇拜感,他們永遠不能想象母親是如何孕育出生命的。但對女兒來說,女性身份的神秘感蕩然無存,母親的身體所經歷的一切,她都會經歷。從青春期開始,兩個女人之間的對峙就開始了。

2

幾乎所有的女兒都抱怨過母親的“控制欲”。從年少時期的不穿秋褲絕對不準出門、偷翻抽屜偷看日記,到工作以后的連環奪命call,“我安排了老同事的兒子和你相親,你一定要去”……我的許多女性朋友都能如數家珍地道出母親給自己留下的心理陰影。有個女性朋友至今看見牛奶就反胃,因為中學6年,她媽媽每天雷打不動地為她準備一盒牛奶,無論她多么強烈地表達她討厭牛奶的腥味??棺h無效后,她妥協了,然后每天在上學路上把牛奶偷偷倒掉。我的另一個朋友一到周五晚上就情緒崩潰,必須要上館子吃一頓來撫平心緒,因為她媽媽每到周五就會給她打電話:“你都32歲了,還一個人,你以后要怎么辦喲!還能不能生出孩子喲!”有些母親還頂撞不得,女兒一頂嘴就以淚洗面,甚至絕食,讓戰爭的另一方憋了一肚子氣沒地方撒。這讓很多女兒暗暗下定決心:以后絕對不做像她這樣專制的媽媽。當然,能不能做到,那是后話了。

女兒和媽媽的戰爭,還存在于對“美”的爭奪上。進入青春期,女兒開始特別在意自己的臉蛋、發型、身高、體形,并對漂亮衣服和飾品蠢蠢欲動,母親將這一切視為危險的信號。我親眼看見一個14歲女孩讓父親買了一條略顯隆重的裙子去參加同學的生日party時,她母親恐慌地問:“她還那么小,為什么就這么虛榮?”我也親耳聽見一個媽媽對她即將上大學的女兒說:“你要穿得破爛一點兒?!边@些行為都顯示了母親的兩種心理:一、她難以接受女兒從一個天真無邪的女孩成為一個可能具備性感特征的女人,在許多父母眼里,子女永遠都是“小孩”,而不是“人”;二、她擔心女兒被男性傷害,于是用一種最保守的方法—裹住女兒美的可能性,來隔絕傷害源。當她這樣做時,她無時無刻不在傳達一種潛意識:男人是可怕的,美麗是罪惡的。

第三場隱性的戰爭緊隨著前一場戰爭而來。漸漸長大的女兒開始發現,母親不僅沒有太多的女性魅力,還有作為一個女人最致命的弱點:她得不到男性的,尤其是丈夫的愛。無論女兒多么叛逆,她內心深處都會不自覺地將母親的命運視為預測自己未來的鏡子,畢竟她們血脈相連。女兒發現眼前的這面鏡子是黯淡又落寞的—這對滿懷羅曼蒂克期望的女兒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她并非不愛母親,因此她為母親感到委屈,同時也深懷恐懼:害怕將來成為像母親那樣沒有愛情滋潤的中年女人。所以,當母親苦口婆心地給女兒關于如何挑選男人以及經營婚姻的建議時,大多數女兒都像裝上了一扇堅固無比的鐵門,將母親所有的建議反彈回去,不僅僅是因為她們在叛逆期,更是因為在長久的婚姻中,還能維持愛情之光的母親太少了—母親的那一大筐說辭太蒼白無力了。

許多女兒在工作、成家以后,與母親的關系也沒有多大的緩解,總是夾雜著些許不快。最大的一個原因是當女兒有能力也有意愿讓母親享受更好的生活時,母親總會以最掃興的方式澆冷她的一腔熱血。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在美國留學期間,給實驗室導師打工賺了點兒錢,就興沖沖地把父母接到美國,計劃了半個月的游玩行程:路線、旅店、餐廳、景點都規劃好了。然而如同往常一樣,在這半個月中,她幾乎每天都在和媽媽舌戰或冷戰。她每付一次賬,老太太都會像一只老鷹一樣緊緊盯住她的錢包,然后感嘆:“這么貴!嘖嘖!”面對最美的風景,老太太也不去欣賞,只是不停地念叨剛才又花了多少錢。我的同學在最后一天晚餐時終于爆發了—老太太每責怪她一句,她就點一道昂貴的菜,直到點了十幾道菜,老太太終于閉嘴了。她以這樣殘忍的方式贏得了表面的勝利,內心卻難過不已:無論她多么想去理解自己的媽媽,她也不得不接受這個頑固的老太太這么多年來一次又一次對她美好期待的毀滅。

是的,最后一場戰爭才是最曠日持久的:對抗母親的嘮叨。不知為何,在男性作家的文章里,母親的嘮叨總是與母愛天然聯系起來的,是愛的證明。女兒對母親的嘮叨卻常常不耐煩,因為她們很敏銳地感知到(有些人要到許多年以后才感知到),這是對她個人自信的一種凌遲。嘮叨的本質是不信任對方的智商與能力,更何況中國母親的嘮叨通常伴隨著指責。大大小小、事無巨細、瑣碎無邊的嘮叨與貶低,像一把微型的削皮器,日積月累,把女兒的自信與自我削得連骨頭都不剩。男性在社會上還有另一種力量鼓勵他們去爭取,女性的張揚卻一再被挫敗,當許多成年女性在掙脫自我壓抑的過程中艱難前行時,她們會在自我貶低的源頭,隱隱約約看到那熟悉的身影,聽到那熟悉的嘮叨。

3

與兒子不一樣,在母親老去、女兒長大的過程中,女兒會以天然的女性視角,來觀察她眼前這個女人的命運,母親是她了解“女人”是怎么一回事的最直接的模板。不得不承認,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中,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處境并沒有那么樂觀。她們大多有無力感,她們或多或少受過男權的傾軋,她們很容易放棄自我努力,在庸常、嘮叨、抱怨與毫無安全感的路上一路滑下去。是的,她們大多勞累而辛苦—面對這樣勞累而辛苦的母親,兒子想的是:“媽媽如此辛苦,我將來要好好報答她?!迸畠合氲氖牵骸皨寢屓绱诵量唷覍硪欢ú荒芟袼菢?,絕不!”

女兒與母親的戰爭的本質,是女兒害怕自己陷入像母親那樣的生活中,是她不認同母親作為一個女性的生活狀態(如果一個女兒深深認同母親的生活,她們之間肯定可以和平相處)。她希望從中掙脫出來,創造一個有美的、有愛的、有自由的、有接納的新世界。她容易被母親惹怒,恰恰是因為她對自己并沒有太多信心,她害怕這個對自己一生最有影響力的女人真的影響了自己,并在潛意識里恐慌自己終究會變成她。她在用憤怒來抵御這絕望和恐懼。

在母親與女兒的戰爭中,我通常站在女兒這一邊。紀伯倫對父母說:“你可以庇護子女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會在過去停留?!?/p>

好的母親應該是可以跨過無形的時間界限,常常站在女兒的那一邊去打量自我與世界的女人。

(選自宋涵即將上市的新書《不可慢待的孤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猜你喜歡
戰爭女兒母親
象牙戰爭
和女兒的日常
給母親的信
戰爭催生的武器
悲慘世界
戰爭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女兒愛上了串門
我給女兒取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