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的配套工程:農村社區建設

2015-11-29 15:31許經勇
北方經濟 2015年8期
關鍵詞:城鎮化社區農村

許經勇

(作者系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隨著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社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農村人口結構急劇變化,部分地區非戶籍居民大幅度增加,社會融入問題凸顯;部分地區出現農村“空心化”,農村“三留”群體持續擴大;農村利益主體多元,農村居民服務需求多樣等,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難以適應,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這種背景下,強化農村社區建設,有利于推動戶籍居民與非戶籍居民和諧相處,促進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與農村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相互銜接,增強農村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包容性發展。農村社區的基本屬性是社區成員的生活共同體。農村社區建設是依靠政府和社區的力量,整合農村社區資源,完善農村基層各項服務設施,增強農村社區各項服務功能,促進農村社區各項服務事業協調發展。農村社區建設內容包括健全社區組織、發展社區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完善社區社會保障體系、改善社區生產生活環境以及調解民間糾紛等。農村社區建設屬于社會建設,農村社區是該社區成員的生活共同體,這就必須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放在突出的位置。農村社區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大致包括基礎設施、基礎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養老保險等等。在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中,首先要保證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以利于迅速改變農村落后面貌。與此同時,在配置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時,應當貫徹因地制宜原則,從各地區實際情況出發,沒有現成模式可以搬用。

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配套工程。伴隨著新型城鎮化向縱深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必然要被提到重要議事日程。2006年以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國已有不少農村、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都加快了社區建設。新型的農村社區已經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15年6月,中央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實踐證明,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配套工程?!鞭r村社區建設依靠全體居民,整合各類資源,強化社區的自治服務功能,促進農村社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和文化素質,努力構建新型鄉村治理體制機制。新型農村社區既不同于傳統的行政村,也有別于城市社區,它是由一個較大的行政村建設而成的,或由若干行政村組合起來,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建設而成的。首批建成的新型農村社區,一般都是位于人流、物流較為便捷、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地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是簡單的村莊合并或人口集聚,而是營造一種新的生活共同體,讓農民過上類似城市人的生活,享受類似城市人的公共服務,實現就地城鎮化的目標。這是一種無形的城鎮化。農村社區建設的終極目標,是全方位消除城鄉間的本質差別,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這種新型城鎮化可以做到不把農民遷入城鎮,而是把“城鎮”植入鄉村,可以稱之為無形城鎮化。推進新型城鎮化不僅要重視進城農民工的市民化,把農民工化為市民,也要著力推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實現就地城鎮化(即無形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過程,并不完全是人口和產業向城鎮的空間轉移,還包括用城鎮生產生活方式來改變農村。與其相聯系,在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重點解決農民的就地就近城鎮化問題。這樣做既可以降低城鎮化成本,又能符合農民的意愿,也不會造成日益嚴重的城市病。既不必進城,又能享受城市文明,就是農村社區建設的真諦。

伴隨著村莊改造成為新型社區,農民也就轉化為社區居民。這不僅僅是身份上的轉變,更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轉變?!按甯木印笔切滦统擎偦l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的必然結果。農村社區建設的重點是社會建設,但是,經濟建設是社會建設的基礎,農村社區建設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發展的程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農村社區建設和農村產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農民生產與生活方式轉變和農村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以及農業現代化同步提升有機結合起來。農村社區是農民就地城鎮化的重要載體,產業園區是農村社區的重要支撐。有了可以容納農民充分就業的高效益產業園區,農民才有可能在農村社區安居樂業,逐步把生活水平提高到接近城鎮居民的程度。這就要求把產業園區規劃與現有產業基礎以及農村社區規劃有機結合起來。每個產業園區都應當從實際出發,選準主導產業,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隨著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農業的功能呈現多元化的特點,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健身需求等等。農業功能拓展得越充分,農業資源開發得越全面,農業產業體系就越健全,農民增收的渠道就越通暢。農業的首要功能是食品農業,是從農業中從事植物性產品和動物性產品生產的特殊部門派生出來的,為的是滿足城鄉居民的食品需求,通過發展鮮活農產品,直接供應城鄉居民,被稱為“菜籃子”、“果盤子”、“奶瓶子”;其次是生態農業,是從農業所特有的調節氣候、凈化環境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派生出來的,通過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促進人居環境的改善,讓城鄉居民清晨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白天能看到藍天白云,晚上能仰望滿天星斗;再次是休閑農業,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讓城鄉居民旅游、觀賞、度假等等。通過這些途徑,促進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有機結合。

新型城鎮化的模式,既不是純粹的城市,也不是純粹的鄉村。新型城鎮化應當是在克服城鄉分離的同時,實現城鄉融合或城鄉統一?,F代城市注重園林建筑、城市綠化、森林公園,建設園林城市,除了解決城市綠化問題,還應該通過將鄉村元素植入城市,使城市獲得家園感。城市人對鄉村的回望,告誡人們,在農村社區建設中,一定要注意留住“鄉愁”。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指出,一些農村地區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區模式建設新農村,簡單以城市元素與風格取代傳統民居與田園風光,導致鄉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必須引以為戒。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農村社區建設既要注意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又要重視鄉土味道,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村風貌。未來城市與鄉村的生態,既不是純粹的鄉村,也不是純粹的城市,而是兩者之間的相互融合。無論是鄉村人渴望城市,還是城市人回味鄉村,都意味著這兩者對于人而言,都有同等的重要性。當今生活于城市的人,往往通過園林公園和園林筑造,為自己營造鄉居生活的幻境,留住鄉愁的思緒。與此同時,現代城市中的“園林城市”理念,其目的不僅僅是簡單地解決城市的綠化問題,而是要借助將鄉村元素植入城市,使城市獲得家園感。如何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留住文脈、記住鄉愁,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在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個性,凸顯獨特性。要著力培養特色文化村,充分發掘和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樹名木和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遺產,優化美化村莊人居環境。把歷史文化底蘊雄厚的傳統村落,培育成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特色文化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發展各具特色的農村社區文化,豐富農村居民文化生活,增強農村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特別是挖掘傳統農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為弘揚農村生態文化的重要基地。我們要注意保護古村落,尤其是保護好“景觀村落”?!熬坝^村落”的特點是:有優美的山水環境、上百年的建村歷史、一定存量的傳統建筑和人文景觀,村落的布局與自然和諧共融,不僅構筑了一個有利于子孫后代和諧生存繁衍的社會空間,而且營造了一個富有詩意和哲思的精神家園。它們在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中,承載著村落乃至農耕社會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豐富歷史信息。

猜你喜歡
城鎮化社區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對構建新型城鎮化的觀察思考
如何積極應對社區老年抑郁癥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