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克飛:我們給了孩子一個怎樣的世界?

2015-12-03 04:41
記者觀察 2015年2期
關鍵詞:丁克家長孩子

日前,廣州一位媽媽在網上發帖,表示“我女兒在天河區一所公辦小學讀一年級,上周五進行了數學測試,全班45人,我女兒99分,已經是倒數第三名了”,引起熱議。她表示,起初她覺得女兒考得還可以,但老師在班級家長群里公布了考試結果,全班45人均在90分以上,100分的有30人,全班平均分99分,最低分96,99分是倒數第三的分數。她的女兒為此十分失落,為了語文能考100分,整晚都在讀拼音。對此,這位媽媽表示孩子的壓力實在太大了。眾多網友紛紛表示認同。

前段時間,高中文理不分科一說沸沸揚揚。我曾撰文認為,在現行教育體制下,任何改革都換湯不換藥,類似“素質教育”之類的好詞,最后都會異化為另一種教育陷阱?!安晃ǚ謹嫡摗币彩且粯?,目前大多數地方都已不允許小學公布學生排名,但學校要不就將排名告知家長,要不就按照分數采取等級制,同時還告訴家長每個等級的人數,這樣一來,家長仍可估算孩子的排名,“99分卻倒數第三”便是一例。

壓力大的不僅僅是孩子,也包括家長——而且不僅僅是中學生、小學生的家長,也包括幼兒園孩子的家長?!坝H子”之類的詞匯早已被異化,使得家長也被拖入泥潭。我一個朋友的兒子在一家價格高昂的雙語幼兒園就讀,親子活動頻繁到嚇人,如復活節等洋節都免不了折騰。其他幼兒園也輕松不到哪里去,各種活動都要排練,家長也被要求參與,化妝換裝跟孩子一起跳舞唱歌,許多所謂作業都成了家長而非孩子的工作。

劉遠舉先生曾在大家頻道撰寫《老師憑什么給家長布置作業》一文,指如今老師通過QQ群、微信群或電話給家長布置各種預習、聽寫、簽字、勞作、手工、作文的事情已經非常普遍,這種老師轉嫁本職工作的行為顯然有違職業操守。同時,它也意味著一種不公平,因為學生家長的素質存在差異,隨著功課的加深,許多家長未必有能力輔導。幼兒園里也是一樣,即使做手工也有手巧與否的差異,至于唱歌跳舞之類更非每個家長均可勝任,即使有此能力,也需考慮性格因素。一個朋友就曾對幼兒園的各種集體活動苦不堪言,她說自己的親子活動并不少,與朋友的集體親子活動也挺頻繁,但學校強制性的組織卻讓她頭痛,因為她跟其他家長實在沒有共同語言。

這種種問題都說明在中國養育孩子絕非易事。它不僅僅與金錢有關,即使是財務自由的群體,也會在教育上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比如說,當你理想中的價值觀與學校灌輸的價值觀有沖突時,你該怎么辦,這是所有具備一定文化層次的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而且越是高素質群體,在這一點上面臨的沖突就越大。又如紅包問題,送的話會教壞孩子,不送卻又擔心老師刁難,畢竟,這年頭缺乏師德的教師不在少數。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快樂,但面對“99分卻倒數第三”的現狀,除了督促孩子拿100分外,你又有什么辦法確保孩子的快樂?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常常建議比我年輕的人選擇丁克。我所認識的丁克家庭,夫妻素質往往都極高,不少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并非生不起養不起。有些老人認為丁克夫妻缺乏責任感,我反而覺得丁克夫妻才真的具有責任感,因為“養”大于“生”,既然把孩子生下來,就有責任養育他,丁克夫妻選擇不生,未必是逃避,也未必是自私,而是一種基于責任的考量。一個丁克朋友就曾說:“看看這個社會,食品不夠安全,道德極度滑坡,讓孩子出生在這樣的社會里,對他是一種傷害?!?/p>

一個孩子降生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并非他個人的選擇,而是父母的選擇。如果父母在生下孩子的同時,還給了孩子一個糟糕的世界,那才是真正的缺乏責任感和失職。從這一點來說,我們都是不合格的父母。

自由奔跑和無拘無束的玩耍,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都是頗為奢侈的事,因為身處的社會危機四伏。不守交通規則的車輛、鬼魅般的電動自行車,還有并非傳說的人販子……許多因素都讓我們有所顧慮。

我曾在捷克布拉格見到這樣一幕,在一個咖啡館里,一個年輕媽媽獨自去了洗手間,將嬰兒車留在座位旁,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就躺在里面咿咿呀呀,毫無丟失之虞。我在奧地利薩爾茨堡曾見過一輛路邊的嬰兒車,寶寶躺在里面,小車旁拴著一條狗,權當看守,孩子的父親去了旁邊樓里辦事。在德國埃爾福特的一個小公園里,孩子們歡快地玩沙、玩單杠,他們的父母在遠處低頭看書。德國有一種特制的雙輪嬰兒車,可以拴在自行車后,人們就這樣帶著孩子,在喧囂城市中騎行,機動車會自行避讓……

在我們身處的社會里,你無法想象上面這樣的圖景。有一次,我在某商場的公廁里見到這樣一幕:一個父親想必是內急難耐,沖進了廁所,但兩歲左右的兒子正是愛亂跑的時候,于是他連門都不敢關,只是虛掩了一半,不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一邊解決腸胃問題,一邊還將手伸出門外抓住孩子,告誡他絕不能亂跑。這個父親過慮了嗎?作為一個父親,我想當我面臨這樣的問題時,也只能這樣做。

這個社會還遠遠不夠好,它不能讓孩子無憂無慮成長,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吃喝,亦很難不抹殺孩子的創造力和天賦,即使我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它甚至還不能包容孩子的善良無邪,不能讓孩子毫無后患地扶起摔倒的老人。我們都是這社會的幫兇,往往對孩子苛求,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的年紀,成熟世故,卻不知揠苗助長,害的終究是孩子。

作為一個父親,我亦無法免俗,我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后孤身對抗這社會的暗面,因此難免會對他有所苛求。所以,為人父母者,最痛苦的莫過于因為不想看到孩子受挫而親手去磨掉他的棱角,試圖讓孩子以圓潤姿態面對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甚至要犧牲孩子的個性、創造力乃至善良——比如在扶不扶倒地老人、遇到扒手是否聲張之類的問題上。最可怕的是,我們這樣做未必會讓孩子獲得世俗眼中的成功或安穩,長遠來說也許還會害了他。

這種兩難局面,恰恰是許多丁克家庭的顧慮所在。

何況,大多數中國家庭都并不具備養育孩子的合理條件。與發達國家動輒一年乃至三年的產假時間不同,國人的產假僅有幾個月,這還僅限于公務員系統和事業單位,私企甚至更少,許多媽媽面臨著一兩個月就得上班的局面。因此,隔代撫養和保姆撫養成為主流,在孩子最應該與母親廝守的啟蒙階段里,除了少數有條件的家庭外,大多數中國孩子都只能依靠老人或保姆撫育。

教育學家普遍認為,隔代教育危害很大,必然造成觀念上的沖突和過度溺愛等問題。但這個問題放在中國,無疑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它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受害者不僅僅是孩子,也包括父母,更有被耽誤了一輩子的老人。

當下的中國老人是被政治運動耽誤的一代人。相比他們的上一代,他們缺少了傳統道德的教育,也缺少了中西文化碰撞的浸淫,無論知識層次、道德修養,還是視野都存在先天不足,同時因為成長時期的紛亂,他們習慣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思維,習慣上綱上線,主觀先行;相比他們的下一代,他們普遍經歷過物質匱乏,又因為年輕時的種種缺陷,在網絡化時代顯得笨拙,甚至舉步維艱。也正因此,當下社會的代際沖突十分激烈,廣場舞和倒地老人訛詐都是沖突的典型例子。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因為他們是被耽誤的一代人,使得他們也成為了最可憐的一代人。前些日子與一位前輩喝茶,在世俗觀念中,他已功成名就,旁人看來大可頤養天年,可他卻感慨道: “我們這代人從小沒機會讀書,塞了一腦子的階級斗爭思維,白白荒廢了青年時光,還吃了不少苦。八十年代讀夜??即髮W,總算闖出一條路,九十年代眼見著大批大批同齡人成了下崗工人,甚至衣食無著。從當年幾十塊錢的工資開始慢慢積攢,把孩子養大,看著她工作、結婚,以為可以休息一下了,又得幫忙帶外孫,一折騰就七十歲了,這輩子也差不多了。我們這代人,年輕時都干過違心的事兒,甚至千過壞事,但我們也可憐啊,要是我晚生二十年,我起碼能在該讀書的時候好好讀書?!?/p>

作為年輕人,你又忍心讓這一代老人在被耽誤了一輩子之后,還把晚年時光用于幫你帶孩子嗎?

以上所說的種種艱難處境,都使得“養孩子”成了中國家庭面臨的最大難題,受害者也絕不僅僅是孩子。而且,這問題似乎無解,它關乎太多領域,如社會保障、教育、治安等等。

那么,我們是不是就這樣束手無策,給孩子一個如此糟糕的世界?相比立場堅定的丁克,我們也許才是真正不負責任的人吧,如果我們不能盡自己力量去改變這個社會的話。但不妥協又談何容易,它往往會使你和孩子一起碰壁,即使闖出自己的路,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犧牲。在這個國家,這樣的教育案例并不罕見。你無法要求大多數人放棄利益和安穩,換取很難達到的理想狀態,尤其是在功利主義盛行的傳統之下。

如果我們無法給予孩子一個相對美好的世界,那么,我們也許只剩下兩個辦法來確保自己的責任感:一是有一個美好愿景作為目標,然后用腳投票;二是不要讓無辜的孩子誕生于骯臟的社會里,丁克就是一種選擇。

猜你喜歡
丁克家長孩子
家長錯了
有趣的“影子戲”
家長請吃藥Ⅱ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犯錯誤找家長
我們所期待的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