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15-12-06 16:41王威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20期
關鍵詞:籃球運動身體素質群體

王威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襄陽 441021)

群體合作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導入主題、示范動作、小組探討、舉行比賽以及合作交流一系列的流程,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在籃球教學中采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熱情和動力,從而提高籃球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在學校教育中學生的體育教學并沒有得到重視,致使學生的身體素質降低。而籃球作為一項能調動學生身體各組織的運動,在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順應目前體育教學的改革潮流,就需要加強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充分地發揮該教學模式的促進作用。

1 群體合作教學模式的內涵

1.1 群體合作教學模式的解析

群體合作教學模式主要是指通過將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設置的學習目的的指引下,經過小組內的探討協商,完成教學學習的過程,最終達成學習目的,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F階段,群體合作教學模式被廣泛地應用到學生的學習階段中,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種教學模式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1.2 群體合作教學模式組成要素

組成群體合作教學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自我評價、社交能力、個人責任、雙向互動以及互相合作等。自我評價主要是指對小組成員進行定期的自我評價,并將評價的結果總結出來上報給教師,保持小組內的良性競爭,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而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中,學生的社交能力的高低影響著教學過程能否順利的完成,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學生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指導下,需要維持個體責任和整體目標的平衡,增強個體責任意識的培養。其雙向互動主要是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可以實現師生共同發展,學生和學生間的互動可以互相進步,實現良性競爭。相互合作是建立在相同的學習目的的基礎上,在完成個體任務時,為小組提供一定的幫助,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2 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1 提高體育運動的認知能力

在籃球教學中采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其最大的優勢就是讓教學充滿了樂趣,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能力。首先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籃球技能水平制定了相應合理的學習目標,在通過外部的環境影響拓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轉化到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熱情和動力,在提升了學生籃球運動技能的水平的同時,也促進其他科目的學習水平的提升。

2.2 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下,片面的追求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的培養,過度地縮減學習的體育教學時間,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家長上期的溺愛,缺乏一定的戶外運動活動,使學生的身體機能下降。因此,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球作為一項能夠調動學生全身機能的運動,為學生身體素質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指導下的籃球教學更加有效地吸引了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興趣,最終實現增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的目的。

2.3 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

籃球教學過程中采取群體合作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力,實現個人成績和團隊成績完美結合,為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摒棄了學生自身的懶惰性和個人主義,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助于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更好地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

3 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一些比較知名的籃球聯賽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刮起了學習籃球運動之風。相比其他運動項目來說,籃球運動的所需要的運動設施比較簡單。將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從而促進體育教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下面是對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各方面應用介紹。

3.1 健全籃球教學的評價體系

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指導下,籃球教學的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對小組內部成員個體的評價體系,結合個體對自身的評價和小組內部其他成員對其評價,適當地實行獎懲制度,從而促進個體成績和團隊成績的共同進步;對整個小組的評價體系,對小組完成教師規定學習目標的實際情況以及完成的時間和質量綜合進行評價,從而達到小組成員見得良性競爭和合作,提高完成教學目的的效率和質量。健全的評價體系,有助于激勵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培養合作和良性競爭的意識。通過對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技能水平具體分析,為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籃球教學計劃提供可靠的依據。

3.2 重視學生間的相互幫助

只有提高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小組整體能力的提升。在籃球教學中采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重視學生間的相互幫助,在進行分組對抗比賽時,要注意把籃球技能水平高的學生和水平低的學生混雜到一起編排,實現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學生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制約,在融入小組的時候,比較困難,喪失了學習籃球運動的興趣。因此,就需要老師及時地進行勸導,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小組中,鼓勵成員之間互幫互助。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的發展,為學生之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3 教學時間的高效利用性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體育教學課時被縮減很少,其課時與課時之間相隔的時間比較長。因此提高教學時間的高效利用性,是提高學生學習籃球技能效率的重要保證。在籃球教學中采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類問題的發生,有效地增強了籃球教學的互動性,在學生互相的幫助和合作中,為籃球運動的教學賦予了更大的空間,從而達到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提高了籃球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與此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實現了籃球教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4 鼓勵性教學方法

在籃球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力量,鼓勵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籃球運動中,指引著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由于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時間較短,對籃球運動的相關規則了解不夠成熟,缺乏一定的技術指導,因此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下的籃球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教師采用合適的鼓勵性行為和語言,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并在講解籃球相關規則時,示范籃球動作技能,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制定出有層次的教學方法。在籃球教學中采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不僅需要加強學生和學生互動合作,也需要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教師應該為學生學習籃球技能創造良好的環境。例如,積極安排一些小組之間的對抗比賽或者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籃球比賽,才促進學生籃球技能的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前的合作互動,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制定出比較有層次的教學方案,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在籃球教學中,采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為提高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而推動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應該廣泛應用群體合作教學模式,進而充分地發揮出籃球教學的有效性,帶動籃球教學的穩定發展。

[1]郭文彬.群體合作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11,18(2):94-96.

[2]任雪凌.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5):110-111.

[3]李金娥.群體合作教學策略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少年體育鍛煉,2011(Z1):201-202.

[4]萬良華.高校體育專業籃球課程的合作教學模式[J].體育學刊,2001,8(6):117-118.

猜你喜歡
籃球運動身體素質群體
論籃球運動的本質、特征及規律
幼兒籃球運動
針對性身體素質訓練在標準舞技術中的應用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關愛地球,學生成主流群體
認清虧欠問題——對參與近期香港暴亂的青年群體之我見
鍛煉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鞍山市第五中學籃球運動開展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
足球專項身體素質練習與足球技能學習成效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