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醫學專業生物化學實驗課和道德教育的創新結合

2015-12-15 22:14唐文如周若宇張繼虹賈舒婷吳曉明羅瑛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48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

唐文如 周若宇 張繼虹 賈舒婷 吳曉明 羅瑛

摘要: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使臨床醫學專業的青年學生較為關注個人價值的實現,普遍淡漠了集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這給醫學生德育教育帶來了問題與挑戰,也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結合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及心理特點,在生物化學實驗課中創新地融入德育教育和醫學內容。結果使生物化學實驗課更貼近醫學生專業的同時,促進了他們的道德提升并初步塑造醫德,由此得出結論,開辟了基礎醫學實驗課德育教育的新途徑。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生物化學實驗課;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8-0121-03

醫學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培養對社會有用、醫術精湛、醫德優秀的醫學人才,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建設服務。在社會和醫學高速發展的今天,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較為關注個人價值的實現,普遍淡漠了集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1]。不論是基礎醫學,還是臨床醫學課程,實驗教學都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實際的操作和操作中獲得的理論知識二次習得,才能使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在實驗課中,學生的基礎醫學技能操作也得到很好鍛煉。生物化學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所學習的一門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它連接著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生物化學實驗具備直觀性和客觀性,有助于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理解理論課程中的抽象繁復的知識點及復雜的結構,是生物化學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創新性地結合道德教育,使學生在掌握生物化學基礎知識、培養科學思維能力的同時,形成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判斷力,甚至于初步影響他們未來的醫德,這是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一項創新,并影響了實驗課內容、方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一、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社會環境的變遷導致個人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個人主義、多元主義的價值觀念被推崇到越來越高的地位,新的價值觀念以個人利益和個人權利為核心[2],而且隨著社會體制的轉變和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原有的就業政策、分配政策等都發生了質的改變,導致目前個別學生因個人利益和道德感缺失而發生社會慘劇,讓人惋惜的同時也為造成的嚴重后果痛心。

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的醫學本科教育、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將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醫學科學基礎知識,溝通技能,臨床技能,群體健康和衛生系統,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維和研究等7方面的要求,確定為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3]。這7個最低要求,可以分為兩類,其中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屬于職業道德類別;醫學科學基礎知識、溝通技能、臨床技能、群體健康和衛生系統、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維和研究屬于專業知識和能力類別。IIME的規則說明,只有道德和專業的結合,才能培養出醫術精湛、醫德優秀的醫學人才[4]。

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科生教育,主要是理論課、實驗課及臨床實習結合的教學方式,大部分涉及道德倫理的教育僅依靠一門《醫學倫理學》理論課程來完成,在實驗課及臨床實習課中,道德教育卻鮮有提及。這使得臨床專業學生對職業道德范疇的知識嚴重缺乏認識,長期以往將會使培養出的人才不符合IIME的要求。因此,我們認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道德和專業素質的養成教育,不僅要體現在理論課教學中,更需要融入到實驗課教學中,利用開放、師生對等的實驗環境,共同完成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技能教育和道德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生物化學實驗課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自己將來所從事的職業往往充滿向往和好奇,他們渴望盡早了解將來所從事的職業,盡快感受醫院臨床一線的氣氛,同時卻對將來所從事職業的素質和技能懵懂無知。在這個時候,他們接觸到的生物化學課程,是一門連接著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重要基礎醫學課程,它既為學生學習臨床檢驗分析推開了大門,也為他們將來醫學研究打下了基礎,所以此時對學生進行系統嚴謹的生物化學實驗課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能為他們建立起最初的臨床認識和醫德素質。

1.實驗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社會活動,學生的道德品質不是從書本上學會的,而是在實際生活中養成的。道德教育,只能通過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和模范示范作用才能實現,在課堂中適時合情地融入道德教育內容,能在學生操作實驗和溝通交流中自然地實現道德教育。例如,在學生依次使用儀器和試劑時,提醒他們使用完畢物歸原位,便于下一位使用者使用,培養學生為他人著想、換位思考的習慣;在涉及有關核酸性質的知識點時,會提到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在實驗室辛勤工作和互相支持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合作、互助和團結的重要性;在實驗涉及到有毒試劑時,向學生反復強調使用方法及禁忌,并引入近期發生的試劑投毒事件,利用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給學生敲響警鐘;在實驗中必須使用實驗動物時,給學生講解動物福利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并建立起尊重生命的概念。在實驗課的內容上,為學生詳細講解實驗目的方法和設計思路;在學生實驗操作過程中,提醒學生操作順序和細節,使學生認識到不論是思路還是操作,都必須經過認真科學的思考和細心的操作,從而培養學生實驗態度和操作的嚴謹性,進而樹立起他們在今后工作中的嚴謹態度,也為他們將來的科學思維打下基礎。學生在實驗課開放、師生對等的環境下聽課,能快速掌握知識,積極參加討論交流,主動地認同道德教育、接受道德教育。我們的生物化學實驗課,不僅講授了生化實驗的知識和操作技能,而且在避免傳統說教的老套形式下,傳遞了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并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這兩項共同構成了道德教育的兩個核心。

2.實驗課安全教育。除了實驗課中穿插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也是實驗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學生實驗操作不當引發的危險事故頻發,不規范操作和欠缺安全意識都是事故原因。因此,我們特別重視實驗安全教育。在第一堂生物化學實驗課上,我們向學生仔細講解了實驗室安全知識、安全操作規范、實驗室守則等規定,對實驗試劑和藥品的使用特別做出說明,并強調實驗試劑和藥品嚴禁帶出實驗室、嚴禁用于除實驗外的用途等規定。當課程中使用有毒試劑時,每次都反復強調安全操作的知識。課程中涉及的特殊儀器(如高壓滅菌鍋、水浴鍋等),在首次教授示范使用時都規范操作,為學生仔細講解使用程序和養護要點,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使用操作規范,避免不規范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endprint

三、實驗教材的準備和創新

實驗教材是實驗課程的重點。本教研室認真研究國內外優秀教材,借鑒其經驗,同時結合本學院學生的臨床需求,精心編寫自己的教材,建設與生物化學基礎課程配套的實驗系列教材;同時也精心準備合適課程的道德教育素材穿插到教學過程中。實驗教材的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精心挑選的實驗,主要包括實驗原理與方法技術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即將要操作的實驗的基本原理。我們要求學生在實驗課前必須認真預習,通過實驗教材掌握實驗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項,并將經典的實驗設計原理和思維在課堂中側重地介紹給學生,使其初步獲得實驗的概念及目的。例如,我們使用醫院生化化驗單的幻燈片來引入堿性磷酸酶的生化和臨床意義,即病例引導型教學[5](Case Based Study,CBS),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氛圍,想象自己已是醫生,進入到看到化驗單要進行診斷的角色中,在營造出生動的虛擬氛圍后,開始講解堿性磷酸酶比活性測定的實驗。在這樣一個引導過程中,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好奇感伴隨探究欲被充分調動起來,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有強烈的成就感,繼而升華為身為醫生的自豪感,從而明確了學生自身的職業定位。再例如,我們采用p53野生型小鼠和p53突變型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s,MEF)作為實驗材料,讓學生對這兩種不同來源的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進行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的實驗。從這個實驗中,學生能夠直接在鏡下觀察正常細胞與癌化細胞的形態,并通過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操作來觀察不同細胞的衰老程度。實驗結果是,p53野生型小鼠的細胞在體外培養7代后,衰老染色有明顯的陽性現象;而p53突變型小鼠的胚胎成纖維細胞,在同樣的7代時,經過衰老染色卻沒有出現明顯的陽性現象。觀察到實驗結果,并結合染色原理分析結果,可使學生對正常細胞核腫瘤細胞的特性上有直觀的認識,在基礎實驗的過程中,使學生提前接觸到臨床相關的腫瘤知識,極大地提起了學生的興趣。第二部分為基本實驗操作,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培養扎實的基本操作技能。在訓練基本實驗操作中,涉及到儀器使用方法步驟和個人動手操作鍛煉,這些基礎知識在學習的時候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連續幾次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就會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在儀器和操作要點的講解上,要尤為耐心和細致,在第一次,即樹立良好正確的操作規范,預估到學生易犯的錯誤并提前告知并講解,降低實際操作訓練中的犯錯率,讓學生練習幾次即可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克服學習中的枯燥感和失敗帶來的厭煩感。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時,灌輸儀器藥品使用完畢放回原位、貴重儀器細心操作及共享物品正確使用等為他人考慮的實驗素質;另外,在操作訓練過程中,強調并重復性地為學生樹立實驗室藥品正確使用的觀念。第三部分為設計性問題。就實驗原理、實驗材料或實驗思路等方面提出思考題,要求學生在課后利用課堂上觀察到的現象、收集到的結果等有用的實驗記錄,結合簡明的語言和圖解在實驗報告中進行解答,訓練學生正規書寫實驗報告的能力。同時,我們要求實驗報告盡量不要和實驗教材已有的內容相重復,鼓勵學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例如畫流程圖等形式)重新講述實驗原理及流程,促使學生自己能把實驗原理和實驗技術吃透,將學到的理論、技術與實際操作融會貫通。

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因而道德是可以教授和傳播的;但同時,道德還是一種情感、意志或行動?!蔽覀儎撔滦缘卦谏锘瘜W實驗課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內容,為學生傳授了團結合作、尊重生命等道德知識,希望這些知識內化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意識和行動,使他們具備道德自覺的能力[1],并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在此基礎之上逐漸形成完備的醫德,成長為醫學道德和專業精神兼具的優秀臨床醫學專業學生。

參考文獻:

[1]平昭,李云霞.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思想狀況與道德教育模式轉變的調查[J].中國病案,2010,11(5):8-10.

[2]沈雁霞,劉奇.淺論新時期醫學院校道德教育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6):39-40.

[3]四川大學醫學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張金鐘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職業精神養成有效模式的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7,(20):7-10.

[5]賈舒婷,張繼虹.針對臨床醫學專業的病例引導型生物化學教學方法實踐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7-8.endprint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微時代”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發揮網絡對青少年道德教育功能的探討
從德育過程的規律淺談《三字經》道德教育的實踐
淺談農業院校學生的道德教育
孝道教育運用于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實證研究
當代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淺論王新想
如何對幼兒開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美國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