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小學習作教學基本范式及其啟示

2015-12-24 21:00郭家海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 2015年11期
關鍵詞:量表范式習作

郭家海

庫恩認為,范式是研究者群體所共同遵守的“公認的模型或模式”,是一組大家共同接受的假說、理論、準則、方法或信念。[1]近百年來,國際母語寫作教學先后有三種范式:20世紀初的“結果—文本”取向范式,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的“過程—作者”取向范式,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基于具體語境的“交流—讀者”取向的范式。整體上看,三種范式呈開放姿勢,逐漸走向以生活和學生為中心。但三者各有利弊,進入21世紀,各國更多地綜合其長,形成以“過程—作者”取向為中心、“交流—讀者”取向為前提、“結果—文本”取向為目標的綜合性寫作教學范式。

美國小學寫作教學具體形態多元,但是整體上思路比較一致。本文選取兩份小學習作教學案例予以討論。一份是被選到L.W.安德森等人修訂的《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以下簡稱《分類學》)中作為經典案例予以分析的四年級《報告寫作》[2],一份是斯科特·弗瑞斯曼公司(Scott Foresman)出版的《閱讀街》(《Reading Street》)系列教科書中的五年級《探險家》寫作。[3]《分類學》原由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于1956年出版,成為20世紀教育領域影響最大的四本著作之一。2001年,又對其進行修訂?!堕喿x街》系列教科書因較好地融合了各州課程標準的要求,成為美國小學母語教學最為知名的教材,紐約、新澤西、佛羅里達等近30 個州選用了此教材?!秷蟾鎸懽鳌穼儆陉U釋應用類文體,《探險家》屬于勸說議論類文體,二者是美國母語寫作最主要的兩種文體。因此,這兩個教學案例都具有典型性。

一、 美國小學習作教學基本范式

縱觀美國各種教材的母語寫作形態,基本上可以分為五個環節:目標定位—作前指導—作中指導—作后指導—交流發表。

1.目標定位

美國的寫作教學大多圍繞單元展開,目標按照單元設立,一個單元的目標通常3-4個?!秷蟾鎸懽鳌?、《探險家》的單元目標都是四個。

《報告寫作》的教學目標:

(1)識別、尋找、選擇與撰寫一位美國歷史名人有關的信息源;(2)選擇有關美國歷史名人的信息,這些信息應與學生口頭和書面報告的目標相關聯;(3)撰寫一份內容豐富的報告,向全班和學校其他聽眾傳遞美國歷史上名人的人生重要方面,而且要包括學生對該名人的貢獻怎樣影響社會的看法;(4)就書面報告的一部分向班級演講(演講應包括名人部分生活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是學生選擇分享的,并且其組織良好,傳遞方式有效)。

《探險家》的教學目標:(1)加深對勸說文的理解;(2)運用開頭、支持性理由和結論撰寫勸說文;(3)使用具有說服功能的詞匯,使讀者信服;(4)形成勸說文評價標準。

2.作前指導

美國寫作教學的作前指導項目比較豐富,一般包括四個流程:樣本研習—標準研制—教師引導—學生預熱。

《報告寫作》的作前指導一共有六個流程:

(1)給學生展示書面報告和口頭報告的形式。

(2)提供州寫作評價標準,組織學生討論,結合學生的觀點,形成“兒童—友好”的書面和口頭等級評價標準。告訴學生等級評價標準的作用:學生計劃他們的報告,教師評估他們的寫作質量。

(3)教師示范自己按照“記錄—分組—命名” 的策略所做的筆記。

(4)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全班學生都以一篇長達4頁的關于華盛頓的素材為內容,按照“記錄—分組—命名”策略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匯報各組學習結果,班級討論最佳筆記與分類。

(5)學生繼續組成四人小組,共讀一本描述著名美國人漢森的書,每個小組向全班強調該人物人生的一個方面;小組繼續按照“記錄—分組—命名”策略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合作整理關于漢森一生某個方面的重要事實;教師將每一小組學習結果投影、點評。

(6)教師提供一串不同時代、不同職業的美國著名人物的名單,學生個人廣泛查閱資料,每個小組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確定一個小組共同研究的人物。

教學流程1提供一般“報告”的案例,讓學生對將要寫作的文章樣式有一個初步的認知。流程2呈現課程標準等級評價量表,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討論修改,產生程序,明確等級評價量表在整個專題學習中的貫穿作用。接下來教師提供一種“記錄—分組—命名”學習策略,目的主要是對“選用素材”這一內容的學習體驗。為了強化體驗、形成習慣,教師用三次課進行了五次遞進性的示范引導:①視頻集中討論,②教師文本示范,③全班集中短篇文本討論,④小組合作長篇文本討論,⑤小組合作整本書專項素材積累討論。

《探險家》在“教師引導”這一步提供了如下的寫作框架:

(1)開頭:陳述你的觀點。如:我們班級應該去登山。(2)第一個理由(最重要的)。如:可以學會更好地合作和交流。(3)第二個理由。如:可以進行一次更大范圍的實地考察。(4)第三個理由。如:可以獲得好的經驗或者保持身體健康。(5)結論。如:這就是我們班所需的學習與享受。

3.作中指導

寫作過程中如何指導?主要是提供寫作策略?!短诫U家》在寫作過程中提供如下策略:

(1)回顧習作構思圖;(2)根據習作對象與習作目的寫作;(3)給出令人信服的事實或事例;(4)給出最具說服力的理由;(5)運用直奔主題的句子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6)運用具有說服功能的詞語闡述自己的觀點。

4.作后指導

嚴格地說,上面完成的只是草稿,接下來需要借助等級量表討論修改?!秷蟾鎸懽鳌吩谶@個環節進行如下設計:

(1)在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逐個審核、面談,討論其報告的內容、結構。

(2)學生運用第一課討論形成的等級評價量表評價自己的和同伴報告,并提出修改意見;教師將對等級評價量表理解不清楚的學生集中起來再次講解,讓他們能正確運用評價量表。

(3)學生修改初稿,并運用“修改與編輯核對單”進行修改編輯,最后將定稿按時上交。

寫好初稿后,教師又進行了三步教學工作:①與學生逐個面談,給每一個學生提出從內容到結構多方面的修改意見(這不同于我國一般意義上的“面批”);②組織學生運用等級評價量表進行自評和互評,對不太理解量表的學生進行集中輔導;③要求學生根據評價提出的修改意見和常規寫作“修改與編輯核對單”進行修改編輯,形成定稿后上交。

5.交流發表

正式定稿后,下面是分享環節?!秷蟾鎸懽鳌吩谶@個環節的設計是:

(1)運用演講評價量表,每人選擇名人人生的一個側面在小組內進行5分鐘試講;小組成員認真傾聽每個成員的試講,并討論如何使每一個報告更豐富、更有趣。

(2)各人在班級進行演講,每個演講結束安排簡短的提問和評價。

最后一個環節,教師的教學設計還分為兩個步驟:①小組內完善:組織學生運用評價量表,對每個試講的同伴進行評價,據此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議;②上下互動:讓學生逐個上臺演講,演講結束后進行問答和評價。

二、 美國習作教學基本范式的特點

1.研制科學清晰的教學目標

美國中小學寫作教學普遍運用布盧姆的《認知目標分類學》(修訂版)理論,對寫作教學目標進行科學清晰的設計。從知識類型的角度,《認知目標分類學》(修訂版)確定為四種: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反省認知知識。事實性知識是基本信息素材知識,文體案例與學生最后完成的作品都是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是關于概念與原理的知識,寫作教學中各類文體的知識屬于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指如何做的知識,即遵循一定的步驟完成某件事或某個任務或行動,習作教學中會寫各類文體的技能屬于程序性知識;反省認知知識是關于“我是如何做的”知識,寫作教學中學生所建構的評價標準屬于反省認知知識,學生能根據這個標準對自身的寫作過程進行反思,并對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狀況作出準確判斷。

科學、明確地界定寫作教學目標不僅能夠有效地達成母語課程的目標,而且能夠幫助教師從文體知識的獲得、寫作技能的形成以及學生的自我反思方面入手,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有效進行教學指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在學的過程中提升表達能力

美國小學寫作教學基本范式第二個特點是在過程中寫作。這個“過程”表現為表里兩層含義,表面上是“作前—作中—作后—交流”諸環節的教學操作流程,深層的是學生學的邏輯認知流程。

研究表明,學生學習語言有習得和學得兩種基本途徑。習得主要指日常生活中對語言的學習,學得主要指學校教育中有組織、有系統的語言學習。學生表達能力學得的過程應主要是感知、理解、內化、外化的過程。兩個教學案例都充分體現了這種基本范式的邏輯流程?!白髑爸笇А笔且环N“知識學習課”和“作前體驗課”,重點在“認一認”和“試一試”;“作中指導”是一種“知識運用課”,重點在“練一練”;“作后指導”是一種“修改升級課”,重點在“改一改”;“交流發表”則是一種“分享學習課”,重點在“品一品”?!罢J識—嘗試—練習—修改—品評”就是一種普遍的認知邏輯,這是從整體教學設計上體現出來的學得過程。四個環節任意一個環節內部也都有這樣的認知邏輯。

3.“教學—學習—評價”一體化

美國小學寫作教學基本范式的第三個特點是“教學—學習—評價”一體化。集中表現為始終以科學的目標為中心,以友好的評價標準為工具,在真實的語境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整個專題教學活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了解單元學習內容,研制等級評價量表;第二階段教學運用程序性知識,學生查閱資料,為撰寫報告做準備;第三階段學生撰寫、修改并評價別人的報告;第四階段學生口頭演說報告并接受提問和評價。

三、 美國習作教學基本范式的啟示

只從簡單的形態上看,我國寫作教學似乎也有目標,也有作前、作中、作后指導與交流乃至發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目標常常是可有可無的,教學過程的環節常常變異為“教師布置作文題目—學生寫作文—教師批改—課堂宏觀講評”這樣一個空洞、單一的過程。參照兩份美國典型的小學習作教學案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三點啟示。

1.加強目標的科學性制定,使學生習作有方向

習作教學以認知心理學為學理基礎,從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反省性知識四個方面細致梳理各類文體的特征,并結合兒童的學習特點確定每類文體的教學目標,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以文體劃分習作教學內容,并根據文體特點確定習作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也許可以為我們找到一條解決習作教學困境的新路。

2.組織建構“友好”評價標準,使學生習作有尺規

具體的評價標準,尤其是學生介入研制的“友好”標準,是我國寫作教學的一個空白。

寫作教學目標中提出了建構評價量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目標,運用評價量表保障目標的達成,從而實現“教學—學習—評價”的一體化,保證了教學、學習的聚焦。我國寫作教學如果認真借鑒美國這種量表,就可以走出教師感性的狀態,讓學生清楚好作文的標準,從而有努力的方向和發展的策略。

3.重視具體有效的策略指導,使學生習作有抓手

目標、量表、策略是寫作成功的三要素。美國小學習作教學基本范式中不僅前兩個要素清晰,第三個策略要素也很清晰。如《報告寫作》,整個流程就是一個“知—仿—創”的認知策略,具體到每一個環節都有具體的指導策略。如其中的作中指導。

從查閱資料到交流筆記,從筆記主題歸類到大主題下小主題的確定,從材料對主題印證的適切到文獻目錄對研究的適切,教師都進行了認真仔細的指導,提供了多種有效的策略,既保證寫作有充分的準備,也在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研究精神。這樣的寫作教學,學生有具體有效的操作抓手,學起來有方向、有標準、有方法,自然有效果。

參考文獻

[1] 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2] L.W.安德森,等.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簡縮本).皮連生,主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 Peter Afflerbach. Reading street. Teacher’s edition. Grade 5 unit 5. Scott Foresman,2007.

【責任編輯:白文軍】

猜你喜歡
量表范式習作
生態旅游景區服務場景的量表開發研究
積極人格教育量表編制與現狀調查研究
基于SCP范式的貴州省食用菌產業分析
謹言慎行
從教師視角談“讀思達”課堂范式——以“百分數的認識”為例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工商銀行與第四范式正式簽約共建銀行AI核心系統
議論文評價量表的設計思路與使用方法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