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高職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的探討——以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例

2015-12-25 00:57陳仁華
科技視界 2015年3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物流中職

陳仁華

(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揚州 225009)

近年來,隨著我國職業教育事業迅速發展、高職院校擴招和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中職畢業生升入高職院校的人數出現了持續增長,中、高職教育銜接已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由于中職與高職的課程是各自獨立、相互分離,因此課程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就凸現出來。如何解決職業教育銜接過程中出現的課程安排不合理、課程內容重復、實踐能力不銜接等問題,是我們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1 中、高職教育銜接的必要性

1.1 根據中職生年齡及物流行業特點,有必要進行中、高職教育銜接

目前我國的物流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內部相對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中職學生畢業時年齡只有19 歲左右,心理和生理都不夠成熟,難以適應企業高強度的勞動,人員流失率比較高。而高職學生畢業時年齡已達到21 歲左右,心理更加成熟,能更好地適應企業環境。因此中職學生通過上高職不僅可以推遲就業年齡,使心理和生理更加成熟,同時能夠相對穩定地面對社會和工作。

1.2 根據中職生今后個人發展的需要,中、高職教育銜接勢在必行

中職學生大部分文化基礎薄弱,再加上中職學校培養的重點在技能操作上,導致中職學生進入企業后只能從事具體操作性的工作。而對于統計分析、綜合管理等能力明顯不足,影響其在企業內進一步提升;而高職生的理論分析、方案設計等方面明顯要強于中職生。因此讓部分有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中職生跨入高職進一步學習,對于中職生職業能力的全面發展大有益處。

1.3 面對高職生源緊張問題,中、高職銜接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從近三年物流專業高職招生情況看,生源問題一直不容樂觀。如果目前在校中職生選擇中高職銜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職的招生壓力。

1.4 中、高職教育銜接在減輕就業壓力、維持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及其子女已不滿足于接受中等程度的教育,尤其是勞動人才市場追求高學歷的現象,客觀上刺激教育追求層次的上揚。社會教育的增長需求使得構建向上延伸的職業教育體系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需求與大眾期待。所以,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搞好中、高職銜接,可使更多的中職畢業生能順利升入高職就讀,提高職業素質,延緩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

2 中、高職專業課程體系銜接措施

中、高職物流專業課程體系銜接不是一兩所學校所能完成的,它是需要多方面合作的大工程。課程銜接體系的實施應該放在整個職業教育的背景下進行思考,需要國家政策的制定、教育管理部門、學校等幾個主體共同合作,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課程銜接體系。

2.1 加強中、高職物流專業教材建設,建立中高職銜接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

中、高職物流專業銜接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教材的銜接,通過高質量教材的使用,保證學生及時地感悟到新知識、新技術,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育部門應加強對中、高職教材的統籌,按照職業教育的特點,組織專家學者,根據每門課程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科學組織設計許多不同的教學單元,再將不同的單元設計成學歷層級,明確哪些內容是中職必授或選修的單元,哪些是高職必授或選修的單元,然后在全國或各省進行統編及選用教材,提高教材的開發效率。

在中高職銜接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上,應根據物流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及相適應的技能水平要求,針對學生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統一規劃并分別建立可銜接的中高職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如表1 所示),減少課程設置重復等問題。

表1 物流管理專業中職與高職銜接專業核心課程一覽表

2.2 編制中、高職銜接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考核評價標準

根據銜接課程的課程標準,中高職教師各自開展教學設計,編制相應的學習單元和學習內容,充分考慮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能力,循序漸進,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達到設定的教學目標。

專業課程考核評價,應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以過程性評價為主,評價主體包括教師、學生和企業,即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及企業評價相結合。針對專業課程中每一個學習單元完成的質量與效率作出評價,側重技能與態度的評價。

2.3 構建國家職業資格體系、職業技能等級的全面銜接

中、高職物流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是技能的銜接,是職業技術等級的銜接。教育部、人社部應根據物流專業的發展,按照職業標準,確定人才從初級到高級的職業能力標準和層次結構,組織高職院校、中職學校、物流行業專家和職業教育專家,很據企業相關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國際(行業)標準和職業鑒定考核要求,制定相應的職業能力標準,這樣在職業教育體系內中、高職課程銜接才會成為可能。

2.4 實施學分制管理,中高職專業課程考核全面溝通

課程考核評價的溝通是課程體系銜接表現的一個方面,中職獲得的技能資格在高職也應得到認可。教育主管部門要行文統一各學科的學分標準、不同教學單元的學分標準及不同學歷層級的學分標準。不同學歷對應不同學分要求,讓學科學分成為在各級各類中、高職院校相互認可的護照,成為中職學生進入高職院校的通道。采用學分制管理,能夠使文化課程和專業課程起點不同的生源,在相應的時間里實現培養目標,提高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效率。

2.5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師資結構和提高教師素質

師資隊伍不僅是完成職業教育教學計劃的關鍵,更是職業學校能否辦出特色、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職業學校應通過多種途徑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重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以保證中、高職課程的順利銜接。

首先要加強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工作。俗話說“師高弟子強”。要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學生,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完善教師培訓、進修制度,切實提高師資隊伍的知識能力結構和學歷結構,提高教師職業技能水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素質教育的自覺性。鼓勵教師通過進修、自學等獲取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技術等級證書。

其次要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中、高等職業教育都是實踐型教育,而很多教師本身就是“從學校到學校、從理論到理論”,缺乏企業實戰經臉,不了解企業真正需要什么。職業學??梢园呀處熕偷綄谄髽I進行短、中期掛職鍛煉,使專業課教師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學校還可以從職業教育的特色出發,通過人才引進和學校自身培養等多種途徑,造就一支“雙師型”的骨干教師隊伍,以保證課程對接的順利實施。

再次要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改進教師評價體系。在教學管理中制定和完善教師工作條例、教師課堂規則等管理制度,同時建立教學業務檔案,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有一個動態的了解,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改善和提高。積極改變原有的教師評價體制,一方面,繼續執行現有的教學工作考核方法,另一方面,以教師掌握的技能等級作為評價標準,通過兩者結合,達到提高整體師資隊伍素質的目的。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層次的高移,中、高職銜接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中、高職銜接確有拉動中職教育發展的作用,有利于中、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合理構建中、高職的課程體系,可以減少兩個層次學校銜接中的教學消耗,確保教學效益和培養目標的落實,使中職畢業生擁有接受高層次教育的機會,為高職教育提供理想生源,促使整個職業教育體系的不斷健全,更好地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1]鄭藹嫻,朱守鋰.中高職銜接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1(6).

[2]蘇琬婷,劉奕.中職與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0(4).

[3]唐國慶.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與實踐[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59-61.

[4]康瑩.淺談物流管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專業課程的開發[J].中國市場,2012(4).

[5]趙志群.國外中高職課程銜接給我們的啟示[J].職教論壇,2012(22).

[6]龔衛星.中、高職專業課程銜接問題初探[J].職教通訊,2010(11).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物流中職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