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長豬腹瀉繼發鏈球菌案例的診治

2015-12-26 13:00
豬業科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投藥豬鏈球菌肺臟

(揚翔股份養豬事業部,廣西 貴港 537100)

生長豬腹瀉繼發鏈球菌案例的診治

方 奎,陳基萍

(揚翔股份養豬事業部,廣西 貴港 537100)

1??臨床表現

某1 400頭規模育肥場,購進斷奶豬飼養。至約70日齡時,由于飼料轉換,豬群出現腹瀉,比例達30%,糞便呈深灰色。恰逢回南天,豬舍溫度高、濕度大。腹瀉發病第2天,豬群采食量下降,出現食欲廢絕、精神沉郁病豬,喜臥、站立不穩;喘氣、嚴重腹式呼吸,很快瘦弱、衰竭死亡。病豬死前無劃水、尖叫等表現,保持睡姿死亡。

該場自腹瀉第2天起,連續3 d出現死亡,損失30余頭。發病和死亡多發生在晚上及早上喂料前后。

2??病理解剖變化

選擇3頭病死豬進行解剖,觀察病理變化。肺臟密布出血點,心臟表面及心內膜均有出血斑塊,腸壁變薄、腸內充滿黃色液體,其他器官無明顯病變。

3??實驗室檢測

采集病豬肺臟、肺門淋巴結和扁桃體,檢測偽狂犬病病毒、豬瘟病毒,并對肺臟、心臟進行細菌分離。檢測結果見表1,細菌分離結果見表2。

圖1 發病豬

圖2 死亡病豬

圖3 心臟表面及心內膜均有出血斑塊

圖4 肺臟密布出血點

4??病情診斷

根據臨床觀察和實驗室檢測結果,診斷為豬鏈球菌感染。

豬群飼料轉換引起豬群腹瀉,一方面致使豬群抵抗力下降,一方面加重豬舍濕度、惡化舍內環境,促進豬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的增殖。

表1 病毒檢測結果

表2 細菌分離結果

5??處理措施

由于該場發病誘因是飼料轉換引發的腹瀉,直接死亡原因為豬鏈球菌。因此,首先需要考慮控制腹瀉,改善豬舍內環境,同時關注豬群鏈球菌繼發感染的控制。

5.1 控制腹瀉

豬群停止投喂飼料24 h,僅提供充足飲水,飲水中添加補液鹽、葡萄糖,補充營養和電解質。

5.2 降低濕度

1)將腹瀉嚴重欄豬只換至干凈空欄,對原欄作清洗消毒、干燥后備用。

2)保證豬群躺臥區干燥:使用干粉消毒劑鋪撒,配合使用木屑、稻草等,但須及時更換,防止潮濕滋生細菌。

3)保證通風:每天定時開卷簾通風,應注意保持溫度。

5.3 控制細菌繼發感染

1)使用阿莫西林配伍磺胺間甲氧嘧啶粉進行投藥,由于采食抑制,通過飲水添加阿莫西林,停止控料后通過拌料添加磺胺間甲氧嘧啶。

2)按照短時間大劑量的用藥原則,使用阿莫西林2 g/頭+磺胺間甲氧嘧啶2 g/頭,連續使用3 d。

3)考慮到發病和死亡多發生在晚上和清晨,投藥選擇在晚上喂料時進行。

通過上述方案處理,豬群在投藥第2天即無新發病豬出現,豬群采食、精神趨于平穩。

6??分析討論

豬鏈球菌在環境中普遍存在,正常情況下,通過合理的加藥保健,可以控制豬鏈球菌的感染發病。該場此次疫情的發生,是由于飼料轉換未控制好,引起豬群腹瀉,導致圈舍環境惡劣,同時影響豬群健康度,造成發病。

總結此案例:疾病控制應注重環境控制。環境惡劣時,豬群處于應激狀態,機體抗病力受到抑制,易感性提高。同時,環境潮濕、空氣混濁,常常意味著病原體的聚集,更易引起豬群發生感染。環境控制主要在于濕度控制和空氣控制。因此,在處理豬場疾病問題時,首先應控制好豬舍環境,保證豬群良好的生存條件。

細菌性疾病的控制應遵循“短時間大劑量”的用藥原則。當前細菌耐藥性增加,在出現較嚴重的細菌性感染時,應大劑量用藥,保證足夠高的血藥濃度,達到最大的抗菌抑菌效果;且按頭均劑量給藥,避免因采食量誤差出現劑量誤差;大劑量用藥還需要適當縮短療程,以3~5 d為宜,可規避大劑量帶來的藥物毒性??蛇m當配合飲水添加小蘇打、多維等,降低藥物毒性。

2015-04-01)

方奎,男,湖南常德人(1987-),預防獸醫學碩士,獸醫師?,F任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養豬事業部之肉豬養殖部獸醫經理,主要從事獸醫管理工作,郵箱為kobuvirus@126.com。

猜你喜歡
投藥豬鏈球菌肺臟
豬屠宰檢疫中肺臟病理變化與處理分析
論耳與肺臟的相關性
豬鏈球菌與豬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促進溶血素基因缺失型鏈球菌侵入呼吸道分子機制的研究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導豬鏈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機制
商品化豬鏈球菌疫苗分類及特點
豬鏈球菌病臨床特征和防治對策探討
肺臟:隱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家禽飲水投藥應講究科學
舌下含服粉塵螨滴劑治療不同年齡組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評估
右美托咪定經鼻噴霧在老年開腹手術患者麻醉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