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路上

2016-01-05 04:42徐旭東
中學科技 2015年12期
關鍵詞:茶卡鹽湖霓虹彩虹

徐旭東

2015年7月11號,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心中夢想了無數次的西藏之行終于啟航。盡管計劃一再變動,但在強大的西藏夢的感召下,我帶著兒子從上海出發啦。

旅行的意義

很多朋友對我說,想去西藏拉薩坐飛機坐火車都可以,何必一定要自駕行呢?因為我心中的“西藏”不在拉薩,而是在路上,旅行的意義也不在于終點,而在于過程。至于帶上兒子,是想讓他在假期里去外面的世界多看看,在野外實踐中體驗各地的景觀差異和風土人情,了解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正如古語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不可偏廢”。

移動的“地理教科書”

趕了一天的路,第二天我們來到了陜西省商南縣,著名的金絲峽就位于此地。一走進金絲峽,作為一名高中地理老師的我,就被眼前的景物所吸引。這里有發育典型的褶皺構造和背斜谷、向斜山等山體地貌,比起書本上類似的地質構造插圖,顯得更加立體、漂亮。兒子拉著我指著一處山體讓我觀看,只見上面有一段明顯的褶皺形態,它的形成是由于該處水平巖層在擠壓作用下發生了一系列的彎曲,是典型的褶皺構造。我立即拿起相機,摁下快門,拍下了這張漂亮的照片(見左上圖)。

告別金絲峽,經西安市,過武山縣,向南經甘南,趕往下一個目的地——扎尕(gǎ)那山。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山體由白色石灰巖構成,山勢十分陡峭。與南方云貴地區的石灰巖構成的地貌不同,此處的喀斯特地貌發育并不典型。我猜想是該處海拔高、氣溫低,導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比較弱而造成的。我們行走于山間,隨處可見大量高原地區特有的植被,如云杉、冷杉等,針葉林資源獨一無二。扎尕那山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邊緣,降水較多,海拔在2800米到3800米之間的區域,非常適合云杉和冷杉的生長。當看到大片的云杉和冷杉,說明我們已經登高到3000米左右了。

穿越無人區

離開扎尕那山,經川西草原、拉卜楞寺,告別甘肅,進入了青海。避開青海湖擁擠的人群,我們直奔茶卡鹽湖。茶卡鹽湖在很久以前還是海洋的一部分,由于青藏高原地殼抬升,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帶,從而形成了鹽湖。鹽湖鑲嵌在雪山草地之間,湖光山色,倒映成影,宛如一面碩大的“天空之鏡”。我們到達鹽湖時,已是下午5點左右,夕陽西下,在一縷陽光的映襯下,茶卡鹽湖顯得如此的寧靜安詳。不一會兒,天空突然下起雨了,當20分鐘后雨過天晴,一條彩虹橫跨整個鹽湖。兒子甚至開心地跳了起來。他告訴我,他上次看到彩虹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當晚夜宿茶卡鎮農家。第二天一早出發趕往格爾木,今天將要穿越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也是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盆地內礦產、能源非常豐富,被譽為“聚寶盆”。由于盆地身處內陸,四周高山阻擋,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從茶卡鎮到都蘭縣這一段還能看到一些綠色植被,過了都蘭縣就逐漸荒涼起來。從都蘭縣到格爾木有350多千米,這一段青藏公路,要穿過300多千米荒無人煙的柴達木盆地戈壁灘,我們所經之地一片荒漠,寸草不生。

格爾木是青藏鐵路和公路的必經之地,從格爾木繼續向前,第一道關口就是海拔超過4500米的昆侖山埡口,海拔在短短兩小時內從2500米左右急劇上升到4500米以上,此時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高原反應??赡茉诟誓弦呀涍m應了一段時間,翻越昆侖山時我們身體并沒有出現任何異常。

第二道關口是穿越4.5萬平方千米的可可西里無人區。該地區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區域內受到地理位置、地勢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組成物質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自然景觀自東南向西北呈現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的更替。為了應對凍土對交通的影響,同時也為給藏羚羊的遷徙開辟一條安全通道,青藏公路很多地方采取“以橋代路”的方式,同時在公路兩側采用熱棒制冷技術。國家為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下了大力氣,花費了巨大的代價。

來 到 拉 薩

本想當天趕到那曲縣或者安多縣,可是青藏公路這一段修路,到雁石坪鎮就已經近傍晚,只能夜宿。海拔4800米的雁石坪鎮,晚上可不是這么好過的,高原反應如期而至!第二天突然降溫,早晨室外只有-3℃,想想上海人民此時正在戰高溫,我們在這抗冰凍也不容易??!

胡亂吃了點早飯,繼續出發。經安多縣、那曲縣,翻過海拔5230米的唐古拉山口,再經當雄縣,花了整整兩天時間,終于在7月23號16點順利到達拉薩市。這段路程,看似波瀾不驚,其中艱辛只有親歷者自知。

拉薩市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北側,受下沉氣流的影響,全年多晴朗天氣,素有“日光城”的美譽。帶著虔誠的心,參觀了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之后驅車來到了浪卡子縣的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如果說瀘沽湖的美是讓人想親近的話,那么羊卓雍措的美則是神圣得只能遠觀。湖面海拔4441米,在天空的照映下一片湛藍。由于湖水非常清澈,深度較深,湖水吸收大部分長波部分的紅光,剩下的就是短波部分(藍光),所以,湖水越深水就越藍。

回 程 之 旅

離開拉薩開始回程,按計劃走滇藏線返回。沿著尼洋河、帕隆藏布江向東行進,翻越5013米的米拉山,經工布江達縣,林芝地區的色季拉山、魯朗來到了川藏線和滇藏線最大的攔路虎——通麥天險。通麥天險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段路,在波密鎮和八一鎮之間,全長14千米。沿線的山體土質較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風雨或冰雪融化,極易引發泥石流和塌方,號稱“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

不過這次我們運氣極好,過通麥天險時已經好幾天沒有下雨,路雖險,但只要選準路線,小心駕駛還是較為順利的?;私?個小時安全通過通麥大橋,可以說此行最大的難關已過去了。駛離通麥天險,趕往波密縣途中突降暴雨,更是感嘆老天對我們的眷顧,如果晚走兩小時,后果難以預料。

雨后天空又見一道彩虹,比茶卡鹽湖上空的還要亮。更為神奇的是沒一會兒在彩虹邊上又出現了一條霓虹,對于我們久居都市的人來說,看到彩虹已屬不易,同時見到兩條彩虹更是千載難逢。

雙彩虹是光在水滴內進行了兩次反射后形成的特殊現象。在原彩虹的外圍出現一條直徑稍大、顏色反轉的同心彩虹。內層彩虹稱為主虹,顏色較亮;外層彩虹稱為霓虹,顏色較暗。霓虹的顏色排列次序跟主虹是相反的。由于每次反射均會損失一些光能量,因此霓虹的光亮度亦較弱。雙彩虹的出現,好似為我們順利通過通麥天險而慶賀。

結 語

這次青藏游,歷時29天,行程大約10 700千米,行程雖然艱苦,但一路收獲頗多,在旅途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想這就是旅行的意義,旅途上永遠充滿著未知和驚喜。

猜你喜歡
茶卡鹽湖霓虹彩虹
夜雨之下,霓虹閃爍
天空之鏡——茶卡鹽湖
美麗的茶卡鹽湖
霓虹攝影
流光溢彩
游茶卡鹽湖記
樂于助人的彩虹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