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與科技動態

2016-01-06 05:31
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 2016年19期
關鍵詞:軍民裝備工業

經濟與科技動態

智能硬件創新專項行動發布 布局智能傳感器等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簡稱《專項行動》),旨在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應用普及?!秾m椥袆印诽岢?,重點發展智能工業傳感器、智能PLC、智能無人系統等工業級智能硬件產品形成規模示范。

在“互聯網+”的大時代背景下,我國智能硬件產業蓬勃發展。當前我國智能硬件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國作為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大國,智能硬件市場空間廣闊,但同時,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創新支撐體系不健全、產用互動不緊密、生態碎片化等問題和風險不容忽視?!秾m椥袆印诽岢?,到2018年,我國智能硬件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0%,產業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在低功耗廣域智能物聯、虛擬現實、智能人機交互、高性能運動與姿態控制等領域將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上市企業;同時,智能工業傳感器、智能PLC、智能無人系統等工業級智能硬件產品形成規模示范,帶動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專項行動》提出了以下重點任務:提升智能服務機器人、工業級智能硬件設備等高端智能硬件產品的有效供給能力;面向工業生產需要,發展高可靠智能工業傳感器、智能工業網關、智能PLC、工業級可穿戴設備和無人系統等智能硬件產品及服務;支持新型工業通信、工業安全防護、遠程維護、工業云計算與服務等技術架構和設備的產業化,提升工業級智能化系統開發、優化、綜合仿真和測試驗證能力。

《專項行動》還提出,加強智能硬件核心關鍵技術創新,重點加強高性能智能感知技術的研發;發展高精度高可靠生物體征、環境監測等智能傳感、識別技術與算法,支持毫米波與太赫茲、語音識別、機器視覺等新一代感知技術的突破,加速與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集成創新。

《專項行動》指出,未來將推動工業等重點領域智能化提升,鼓勵工業企業與智能硬件廠商協同聯動,開展工業級智能硬件系統的集成適配,加快重點領域的智能化改造進程,提高敏捷制造、柔性制造能力,發展基于智能硬件的工業遠程維護、工業大數據分析等新興服務發展。

(中儀)

25省中國制造2025落地 制造業“新三極”格局加速成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進展,介紹各地“中國制造2025”推進狀況。

從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以來,已有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安徽、河北、山西、遼寧、吉林、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肅、北京、天津、廣西、寧夏、新疆、云南、青海、山東、重慶等25個?。▍^、市)相繼出臺了“行動綱要”或“實施意見”等“中國制造2025”地方性政策。此外,哈爾濱、南京、蘇州、東莞等30多個城市也相繼出臺了各自的“中國制造2025”實施措施。

各地政策均確立了未來在“中國制造2025”領域的發展目標,以及產業和投資側重。例如,江蘇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明確,重點發展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網絡通信設備、智能制造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船舶、新型電力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15個產業,并提出力爭經過10年努力,讓江蘇制造業在“中國制造”中走在前列,若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達到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陜西、甘肅等地出臺的政策除了明確發展目標和重點發展領域外,還提出了具體的產業項目和投資金額。例如,《中國制造2025陜西實施意見》要求對14個領域共100個項目給予資金支持,涉及總投資8041.79億元;《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提出,2016年~2018年組織實施600多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2600億元。

從政策具體內容來看,各地制造業轉型升級形成了東部轉向高端裝備制造、中部產業升級、西部優勢產業突破的發展思路和策略,制造業“新三極”格局有望伴隨各地新一輪產業升級而加速成型。

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東部制造業發達地區,均將產業發展重點聚焦高端裝備制造和戰略新興產業等高技術領域,基本覆蓋了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船舶、新型電力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點發展領域。此外,上述省份還提出,重點發展機器人、增材制造、工業互聯網等智能制造產業,以及“互聯網+”相關產業。例如,浙江省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提出,打造全國領先的機器人應用示范基地,積極發展高檔數控機床、增材制造裝備、專用和特種制造裝備、智能成套裝備電子、智能可穿戴設備。

安徽、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提出全面升級制造業,除了繼續深挖能源開采設備、煤化工裝備、農機裝備、基礎工藝設備等原有優勢產業的潛能外,還提出將發展重點拓展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藥、信息技術等產業。此外,中部省份還提出,進一步優化制造業產業結構,提升高技術產業在整個制造業中的占比,并逐漸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產業。例如,山西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山西行動綱要》要求,積極引領新興產業綠色發展,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和綠色基站,完善節能目標責任考核評價體系和節能長效機制,落實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強化能耗限額標準管理。

陜西、四川、重慶、廣西等西部省份則根據各自產業現狀,提出了優勢產業重點突破的發展戰略。例如,陜西的信息技術、航天航空產業具有一定優勢,因此,確定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智能終端、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航空航天等產業;四川和重慶則將在軌道交通、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等領域繼續發力。此外,西部省份還根據各自地理位置,確立了一系列對接“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策略。例如,重慶、四川、廣西、云南等省份均要求,積極對接東盟國家,促進裝備制造、輕工、食品等產業的海外發展;陜西、甘肅、青海則強調,將加強和絲路沿線國家,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國際合作。

根據工信部等部門的工作部署,以城市(群)為載體的“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工作將陸續展開。目前,寧波等地的首批試點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已經展開。隨著相關工作的推進,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的多個城市(群)將陸續展開試點。屆時,各試點城市(群)更具針對性的試點實施方案也將隨之出爐。

(經參)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1.0)》正式發布

2016年9月7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正式發布《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1.0)》。

近年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得到了全球主要國家及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產業界也正在加速開展相關探索和實踐。為了促進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成立伊始即啟動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研究,在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撰寫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1.0)》報告(簡稱“報告”),作為工業互聯網前瞻性、系統性、戰略性的頂層設計,旨在推動業界對工業互聯網達成廣泛共識,以體系架構為牽引,為我國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標準研制、試驗驗證、應用實踐、產業生態等提供參考和引導,共同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健康快速發展。

報告在分析業務需求的基礎上,提出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指出網絡、數據和安全是體系架構的三大核心,其中,網絡是工業系統互聯和數據傳輸交換的支撐基礎,數據是工業智能化的核心驅動,安全是網絡、數據,以及工業融合應用的重要前提。

報告對網絡、數據、安全三大體系的現狀、存在問題、架構和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度剖析。在網絡體系方面,報告提出,工廠內部網絡和工廠外部網絡都將發生演進和變化,工廠內部網絡呈現扁平化、IP化、無線化及靈活組網的發展趨勢,公眾網絡在終端接入能力、業務能力、服務質量保障、安全性、網絡柔性方面不斷面臨新的需求;IPv6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機器和產品進行識別的標識解析體系需要變革創新以適應工業智能化的需要。在數據體系方面,報告指出,工業大數據在數據體量、數據分布、數據結構、數據處理速度、數據分析置信度方面具有鮮明的特征,并需要圍繞智能制造的需求開展跨層次跨環節數據整合、邊緣智能處理、基于云平臺的數據集成管理、深度數據分析挖掘和可視化呈現,以實現系統級的數據智能。在安全體系方面,報告指出,設備、網絡、控制、應用和數據等不同層面將面臨新的安全風險和安全挑戰,設備內嵌安全、動態網絡安全防御、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融合、面向工業應用的靈活安全保障能力、工業數據,以及用戶數據分類分級保護機制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為有效指導企業的探索與實踐,報告還給出了網絡、數據、安全三大體系的實施建議。

(信通院)

我國首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創立

我國首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國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正式創立。該基金由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聯合13家軍工央企、知名金融機構共同發起,首期規模為302億元。

該基金將立足航天,輻射軍工和中央企業,籌集支持軍工產業“十三五”重大戰略任務實施和產業發展的資金,全面支撐各軍工集團軍民融合發展、資產證券化和國際化。其投資方向是軍工企事業單位改制、軍工裝備、軍工資產證券化、軍民融合技術,以及軍工國企改革。這是自我國大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以來,軍民融合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

據悉,國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已于2016年8月18日在廣州南沙完成注冊?;饍淞顺渑娴捻椖吭?,項目儲備額預計超過1000億元。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對該基金給予高度認可和支持,并委托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設立國家高分衛星產業基金,作為該基金的子基金,探索國家高分重大專項的投融資模式和商業化運作,輻射帶動我國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綜合信息服務產業發展,推動國家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建設。

(倪偉)

工程科技大數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工程科技大數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由中國工程院牽頭倡議、20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將致力于我國工程科技領域大數據匯聚打通、挖掘分析等技術創新和應用,實現“政產學研用”全鏈條的協同創新與產業提升。

據悉,大數據已成為新時代最具價值的寶藏之一。大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深刻影響了經濟、社會、教育、醫療和行政管理等多個領域,極大地促進了產業發展轉型、管理方式變革和社會效率提升。在國內成立工程科技大數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落實國務院推進大數據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工程科技大數據技術創新的重要實踐。

工程科技大數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由國內從事工程科技大數據技術前沿研究、產業技術攻關、信息服務、產品研發的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組成,將在中國工程院和相關部委的指導下,以國家大數據相關政策為指引,基于多樣化、多層次的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創新,建立工程科技大數據“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服務于工程科技領域“信息孤島”的打通與匯聚,促進工程科技大數據集成創新、應用創新、服務創新,提升中國工程科技創新能力。

(科學網)

《浙江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 提出19項主要任務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浙江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簡稱《規劃》)?!兑巹潯纷鳛檎憬〗浶盼笆濉本幹颇夸浀膶m椧巹澲?,充分考慮了浙江省軍民融合發展的產業特點與瓶頸障礙,全面落實國家軍民融合戰略。圍繞《規劃》提出的目標,浙江省將主推重點產業領域的軍民融合發展,以建成浙江省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規劃》明確了浙江省在“十三五”期間軍民融合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在軍民融合產業領域,培育若干個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以上的領軍企業,“民參軍”產值達到1000億元,帶動“軍轉民”相關產業發展超過4000億元;力爭一兩家軍民融合產業基地達到國家級基地建設水平,建成軍民融合相關領域特色小鎮5家以上;共建10家以上軍民融合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培育5家省級軍民融合重點企業研究院,創建若干省級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建立起良好的省部合作對接機制,與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建立起溝通協調機制,軍民融合信息征集和發布機制進一步完善等。

《規劃》確定將高端裝備制造、信息產業、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作為支撐浙江省軍民深度融合的產業領域,并提出了軍民融合發展的6個方面19項主要任務,如創建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軍民融合產業基地、軍民融合產業相關特色小鎮等產業集聚平臺,增強協同創新能力,培育優勢骨干企業,實施一批軍民融合重大產業項目,推廣浙江省優勢特色產品,創新軍民對接機制等?!兑巹潯愤€提出,將在組織協同、財政金融扶持、相關政策配套、人才引進培育、宣傳監督考核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推動浙江省軍民融合產業實現新突破、再上新臺階。

(軍民司)

四川組建首家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聯盟

由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領銜,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大學等58家單位共同組建的四川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聯盟在成都成立。

該聯盟聯合部分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涉及核、航空、航天、軍工電子、兵器、船舶、化工材料等領域,是跨行業和領域的合作組織。

聯盟將推動科技人才、軍工重點實驗設施、大型科研儀器等科研資源開放、共享,推動實現軍民融合向多領域、跨行業對接,打通行業壁壘和壟斷,加快軍轉民和民參軍,促進軍民兩用技術的雙向轉移和跨界應用,力爭到2020年,促使四川省軍民融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6000億元,成員單位達到200家,助力四川省建成國家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區。

(軍民司)

湖南省軍民融合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揭牌

9月30日,湖南省軍民融合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在長沙揭牌,正式投入運行。海軍工程大學校長韓小虎,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副省長張劍飛等出席揭牌儀式。

據了解,湖南省軍民融合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是海軍工程大學首次在駐地外共建軍民融合創新平臺,是湖南省政府與海軍工程大學開展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

湖南省軍民融合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將以馬偉明院士及其團隊,以及海軍工程大學的創新資源為依托,共同承擔重大軍民融合項目建設,旨在大膽探索、勇于創新進一步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加快海軍工程大學先進科技成果在湖南的轉化,推動湖南省軍民融合的深度發展。

據悉,當前一段時期湖南省正在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啟動了兩批共100個制造強省重點項目,大部分屬于軍民融合范疇。湖南各相關部門將全力支持創新中心建設。海軍工程大學也將在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支撐、重大科技項目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共同將創新中心打造成為高端裝備領域軍民融合的新平臺。

(饒宇雄)

Economy and Technology News

猜你喜歡
軍民裝備工業
這些精銳與裝備馳援瀘定
港警新裝備
三張捐款收據見證軍民魚水情
防曬裝備折起來
軍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軍民共贏
讓軍民融合之花絢麗綻放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工業技術
演習中的閱兵裝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