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進行婦科腹部手術后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對預防其發生腹脹的效果探析

2016-01-10 07:37溫且木阿布都拉
當代醫藥論叢 2016年18期
關鍵詞:乙組甲組排氣

溫且木·阿布都拉

(新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進行婦科腹部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某些婦科疾病的常用手段。但有研究表明,進行婦科腹部手術的患者在術后易發生腹脹,從而會延長其住院的時間,不利于其身體康復[1]。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實,對進行婦科腹部手術后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腹脹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婦科腹部手術后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對預防其發生腹脹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進行婦科腹部手術的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婦科腹部手術的80例患者。這些患者均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且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這些患者中,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類疾病及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我院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甲組患者的年齡為24~69歲,平均年齡為(47.3±4.8)歲。其中,有進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14例,有進行次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8例,有進行子宮及單側附件切除術的患者6例,有進行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的患者5例,有進行其他婦科腹部手術的患者7例。乙組患者的年齡為25~67歲,平均年齡為(46.6±5.1)歲。其中,有進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12例,有進行次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9例,有進行子宮及單側附件切除術的患者6例,有進行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的患者6例,有進行其他婦科腹部手術的患者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在手術結束后,我院對甲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內容包括: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其生命體征出現異常要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醫生對其進行處理。協助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并注意保持其手術切口周圍皮膚的清潔、干燥。同時,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和飲食護理等。

1.2.2 在手術結束后,我院對乙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進行心理護理:由于納入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多切除(或部分切除)了子宮或附件,因此,其在術后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耐性傾聽其主訴,用溫和的語言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2]。②進行飲食指導:術后6h,讓患者食用少量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以補充能量和水分,促進其腸胃功能的恢復。但要告知患者不可食用牛奶、薯類和豆制品等易引發腹脹的食物。待患者的胃腸功能逐漸恢復后,讓其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強其機體的免疫力。同時,叮囑患者忌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③進行促進排氣護理:術后6h,用熱毛巾對患者腰髖部的神經節段和足部進行熱敷,以促進其毛細血管的擴張和血液循環,減輕其腹脹感和局部組織的緊張感。術后24h,指導患者的家屬用40℃左右的溫水為患者浴足。對于術后24h仍未排氣的患者,用熱毛巾熱敷其腰部和腹部,每次熱敷的時間為30min,直到其排氣為止[3]。④進行康復訓練:指導患者的家屬每天按摩患者的四肢和軀干,并按時幫助其翻身,以促進其血液循環。術后12h,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伸展四肢、收縮踝關節的訓練。術后24h,讓患者在其家屬的看護下下床進行適量的活動,但要叮囑其不可活動過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其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和術畢至肛門排氣時間。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的發生率[3]。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術畢至肛門排氣時間的比較

經護理,乙組患者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其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均明顯短于甲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術畢至肛門排氣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術畢至肛門排氣時間的比較(±s)

術畢至肛門排氣的平均時間(h)乙組4024.3±2.518.5±3.7甲組4032.6±3.125.3±5.3 t 6.833.72 P 0.000.00組別例數(n)術畢至下床活動的平均時間(h)

2.2 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發生率的比較

經護理,乙組患者術后腹脹的發生率為17.5%,甲組患者術后腹脹的發生率為50%。乙組患者術后腹脹的發生率明顯低于甲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發生率的比較[(n)%]

3 討論

在對患者進行婦科開腹手術的過程中,持續對其進行麻醉會導致其腸胃蠕動緩慢,而手術刺激也會影響其腸胃功能,因此其在手術后易發生腹脹[4,5]。劉娟[6]等學者研究認為,對進行婦科腹部手術后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腹脹的發生率,從而促進其早日康復。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護理,乙組患者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其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均明顯短于甲組患者,乙組患者術后腹脹的發生率明顯低于甲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對進行婦科腹部手術后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縮短其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和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降低其腹脹的發生率。

[1]賴冬雪.98例婦科手術后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4(12):233.

[2]薛淵,王聰穎.早期護理干預作用于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的對照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2(22):2265-2266.

[3]朱蕾,陳倩.婦科術后腹脹的臨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報,2015,06(24):123-127.

[4]康曉芳.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腹脹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06(04):85-87.

[5]周贇,陳利群,周敏.婦科腹部手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護理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07(36):34-37.

[6]劉娟.綜合護理在婦科患者腹部手術后緩解疼痛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4,21(40):2855-2856.

猜你喜歡
乙組甲組排氣
“二青會”預賽西北五省代表隊自由式摔跤甲組成績分析
一筆業務,組、村、鎮三級的會計憑證編制
一題多解求總量
宮腔填塞水囊與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產后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的觀察
觀察莫西沙星治療急性鼻竇炎的臨床效果
運用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謝靖開創新紀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堀場制作所的新型排氣流量計
堀場制作所的新型排氣流量計
排氣歧管螺栓緊固力的測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