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清質以昭明,光輝象乎日月

2016-01-20 11:17何林
讀者欣賞 2016年1期
關鍵詞:銅鏡宮廷圓形

何林

1975年甘肅廣河縣齊家坪墓葬,和1976年青海貴南縣尕馬臺墓葬,各出土了一面銅鏡。這兩處墓葬均屬齊家文化,這兩面銅鏡的出土,標志著中國古代銅鏡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已出現,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現存最早的兩面銅鏡。至于我國古代銅鏡最早從什么時候開始鑄造、使用,目前還不太清楚,有待今后的考古發掘和研究。

我國古代銅鏡從齊家文化時期開始出現,經過漫長歷史的發展、演變,一直延續到清代,其間雖然經歷了各個社會時期的動亂、變革,但是銅鏡的鑄造及使用從未間斷過。

甘肅廣河縣齊家坪墓葬出土的銅鏡,素面無紋,形制古樸;青海貴南縣尕馬臺墓葬出土的銅鏡,背面有七角星狀紋飾和弦紋。這兩面銅鏡的鑄造水平不高,工藝很粗糙,紋飾也不規范,還處于銅鏡鑄造的初始階段。

商周時期的銅鏡,目前發現的有21面,分別出土于河南、陜西、北京、遼寧地區,均為圓形,多數背面有鈕,其中14面銅鏡上無紋飾,7面銅鏡上只有一些幾何紋和動物紋飾。這一時期的銅鏡雖然數量有所增多,但還是處于我國古代銅鏡的形成階段,與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生活工具、兵器相比,數量還是很少,反映出這一時期銅鏡的鑄造工藝和使用范圍還相對落后和狹窄。

春秋戰國時期銅鏡的數量已遠遠超過了商周時期,確切的數字已很難統計。這一時期銅鏡數量不僅增多,而且出土的地域也很廣,以湖南、湖北、江蘇、安徽等地出土的數量最多,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吉林、遼寧、內蒙古、四川、山東、廣東、廣西等地也有出土。這表明銅鏡在社會生活中的普及率不斷提高,銅鏡鑄造業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到快速發展。這一時期的銅鏡絕大多數都是圓形,極少數是方形,鏡背面中心多數為一鈕,少數有多個鈕,有的鈕為透空,一般鏡鈕較小,多為弦鈕,鏡體較薄,鏡面較平直,多數鏡的邊緣上卷。紋飾內容很豐富,有一些與這一時期青銅器上的紋飾相似,出現了弦紋、羽狀紋、葉狀紋、幾何紋、山字形紋、蟠螭紋、連弧紋、動物紋等。個別銅鏡上還以彩繪、鑲金銀等工藝作裝飾,紋飾流暢整齊,搭配和諧,主題突出,形成了這一時期銅鏡紋飾的特點,顯示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銅鏡鑄造已趨向規范化。

秦代的銅鏡無論是形制還是紋飾方面,都延續戰國晚期銅鏡的風格和特點,鏡體較薄,鏡面平直,紋飾以蟠螭紋、葉狀紋等為主。由于秦代的歷史較短,銅鏡數量相對也少。

到了漢代,銅鏡的數量不僅比戰國時期增多,而且出土的地域也更加廣闊,鑄造的規模和技術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銅鏡上的裝飾內容也更加豐。

唐代銅鏡種類繁多,形制多變,紋飾復雜,既繼承了傳統的藝術風格,也吸收了外來的文化藝術特色。造型、紋飾上有了很多創新,形制上突破了圓形、方形的傳統格式,出現了大量葵花式鏡、菱花式鏡、六角、八角及亞字形鏡等。裝飾方法采用浮雕、彩繪、鎏金、金銀平脫、嵌螺鈿及鑲金銀殼等新工藝,鑄造工藝之精細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紋飾方面出現以瑞獸葡萄紋、花鳥紋、寶相花紋等為代表的新的裝飾內容,紋飾新穎精美,生動活潑,鏡體厚重,銅質細膩。鏡鈕形制多種多樣,有獸形、蛙形、花瓣形、圓形、橋形等幾種。常見的銅鏡有瑞獸葡萄紋鏡、花鳥紋鏡、寶相花紋鏡、人物故事紋鏡、月宮鏡、真子飛霜鏡、盤龍鏡等。這一時期的銘文多以詩歌形式出現,如:“花發無冬夏,臨臺曉月明,偏識秦樓意,能照美妝成?!睗h代銅鏡的銘文風格此時已經消失。

銅鏡上的瑞獸葡萄紋在隋唐時期首次出現,隨后廣為流行,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題材,它的特點是以高浮雕瑞獸葡萄紋為主題紋飾,蜂蝶、雀鳥和花草作為陪襯,布滿鏡背。

唐代晚期,經濟衰退,戰爭不斷,銅鏡藝術日趨衰落。

宋、遼、金、元時期社會局面較為復雜,但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個高峰,手工業發達,商品經濟繁榮,銅鏡在人們的生活中更加普及。這一時期不僅官府造鏡,私家作坊造鏡也非常流行,鏡背上常有鑄鏡者的字號、工匠姓氏、作坊所在地等。

元代銅鏡主要還是延續宋代銅鏡的風格和特點,有的銅鏡上出現了八思巴文,或與雜劇有關的故事內容。元代重視佛教,紋飾常采用有佛教特色的蓮花紋、八寶紋等。這一時期銅鏡整體制作水平不高,鑄造工藝低下,紋飾粗獷。

明清時期的科學技術水平超過之前任何時期,官營和私人手工業都很發達,如乾隆時期,僅北京就有銅鋪幾百家,蘇州銅作數千家,這些都為鑄鏡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收藏有大量明清時期的銅鏡,其中多數為宮廷內府所造,種類豐富,在民間流傳很少。

明代銅鏡大體分為兩大類:一是仿古鏡,主要是仿漢、仿唐鏡;二是具有明代特色的銅鏡,包括宮廷內府制鏡和民間鑄造的銅鏡。明代除了圓形鏡、方形鏡、葵花鏡、菱花鏡、帶柄鏡外,爐形、鐘形、瓶形、雙菱形等特殊造型的銅鏡增多,這類鏡無鈕,鏡體較為平直,紋飾比較簡單,銘文也不多,除了年款和鑄鏡者姓氏外,內容一般都是福壽、科舉、多子等吉祥題材。紋飾主要有龍紋、鳳紋、魚紋、蝙蝠紋、人物及八寶紋等。

明代嘉靖、隆慶、萬歷時期仿古鏡最為常見,主要以仿漢鏡最多,其造型、紋飾仿造得都比較逼真,一些在鏡上鑄有年款。如隆慶元年鏡是仿漢代昭明鏡,鈕的右側紋飾上鑄有“隆慶元年”4個字,年款周圍沒有紋飾。這類銅鏡形制比較單一,主要是模仿,以圓形最多。

另外還有一些具有明代特色的銅鏡。如洪武年款鏡、萬歷甲寅銘鏡等。其中洪武年款鏡較多,形制一般為圓形,有鈕,周圍飾浮雕單體四爪龍,龍尾與爪纏繞,周圍有云,龍左側有一長方章形款識:“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日造”。此類鏡多為圓形,有的帶二腿形支架。雙蝠菱形鏡是宮廷內府造,銅質非常精細,鏡緣凸起,兩側飾雙蝠,紋飾周圍填黑漆。因為“蝠”與“?!敝C音,所以,明清時期的器物上常飾有這種紋飾。

明代民間鑄造的銅鏡傳世數量很多,總體看,鑄鏡的技術和質量遠不及宮廷內府造鏡。民間鑄鏡注重實用,形制簡樸,胎質較厚、較粗,銅鏡上常有匠人的姓氏名稱等。如任小軒造鏡,就是民間私人鑄造的。其為圓形,鏡背略凹,鈕右側飾標記紋飾及“任小軒造”4個字,鑄造簡單,無其他紋飾。另外,江西南城明墓也出土了一面“萬年乙丑年任小軒鑄造”鏡,鈕上有一“任”字,無紋飾,鑄造工藝比較粗糙。

清代隨著玻璃鏡的普及,銅鏡逐步被取代。銅鏡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逐漸消失,但是并不代表銅鏡消失,宮廷內府造鏡和私人鑄鏡都在繼續。清代銅鏡分兩大部分:一是清宮造辦處鑄造的銅鏡,二是民間地方造鏡。

宮廷造鏡以乾隆時期造辦處鑄造的銅鏡最多、最好。這些銅鏡中,既有仿古鏡,也有宮廷特色濃郁的銅鏡。如乾隆款博局紋鏡、乾隆款瑞獸葡萄紋鏡,是仿漢、唐鏡,鏡鈕上有“乾隆年制”字樣,紋飾已失去漢唐時期的神韻,有的紋飾已變形,融入了很多清代的風格和特點。具有宮廷特色的銅鏡,如嵌琺瑯纏枝紋鏡、彩漆雙喜龍鳳紋鏡、鎏金雙獸鈕鏡、人物紋木柄鏡等,則代表了宮廷鑄鏡的水平。

這一時期銅鏡的實用性減弱,觀賞性增強了,尤其到了乾隆時期,清宮廷造辦處鑄造的銅鏡,賞玩價值已遠遠大于使用價值。乾隆皇帝十分重視文物典籍的收藏與整理,命大臣們仿效《西清古鑒》和《寧壽鑒古》,編成了專門收藏銅鏡的《西清古鑒》和《寧壽鑒古》。這兩套書外表似書,里面則是用楠木制作,用來收藏銅鏡,書中不僅有漢唐時期的銅鏡,還有造辦處鑄造的銅鏡。根據這些銅鏡的大小,在書中做槽,把銅鏡嵌入其中,封面右側縱書“西清古鑒”4個字,字下有該冊的序號,書中記有銅鏡的名稱、尺寸,后頁有大臣所繪山水畫。另外,清宮造辦處鑄造的一些帶乾隆款的銅鏡也選入本書中,編成《朗鑒函輝》和《葆光規古》。

清代民間鑄鏡無論在銅質材料、鑄造水平還是形制種類和裝飾方面,都不如宮廷鑄鏡,一般質地粗糙,紋飾、文字簡陋。這一時期以湖州薛晉侯(惠公)鑄鏡最著名。

明清時期的銅鏡在繼承傳統風格的同時,更多地體現了明清時期的時代風格和特點。由于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玻璃鏡的逐步普及對明清時期的銅鏡產生了很大影響,使銅鏡在形制、紋飾、鑄造工藝等方面都有了很多創新。

猜你喜歡
銅鏡宮廷圓形
鋒芒畢露的法國宮廷畫家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玩轉古銅鏡收藏
第六道宮廷古法白米飯
為什么窨井蓋大多都是圓形的
銅鏡
肥皂泡為什么是圓形?
宮廷古法白米飯
圓形題
圓形變身喵星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