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編輯應注重刊物紙質資料的研讀
——以陸軍軍官學院學報編輯部為例

2016-01-26 05:48王玉麗張中蕓
中國期刊年鑒 2016年0期
關鍵詞:編校學報稿件

王玉麗 張中蕓

青年編輯應注重刊物紙質資料的研讀
——以陸軍軍官學院學報編輯部為例

王玉麗 張中蕓

青年編輯是推動編輯出版工作發展的生力軍,為適應“專家型編輯”的崗位要求和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求,本文結合青年編輯成長不同階段的特點和筆者的自身感悟,總結出一種“內向性”提升青年編輯自身能力的方法。筆者認為,青年編輯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應注重自家過刊、過程稿和審稿單的研讀,同時對比閱讀同學科方向的其他期刊,努力學習編輯崗位需要的各種知識和培養需要的基本素養,積極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編輯實務能力,盡快成為一名成熟的編輯,以適合工作崗位的需求。

編輯人員是期刊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老中青均衡發展的人才隊伍對一個出版社或編輯部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每一名青年編輯都是一股新鮮血液,是推動編輯出版工作發展的生力軍?!扒嗄昃庉嬎季S敏捷,頭腦靈活,對新生事物接受較快,但不足之處是缺乏經驗,且實踐能力不強”。[1]青年編輯有干勁,有想法,急于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證明自己,由于進入編輯行業的時間不長,面對新鮮而陌生的工作環境,青年編輯不能急于求成,要從零開始,勤學多思,從書本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向老編輯討教。

關于青年編輯學習成長的問題,很多文獻[2-4]都提出了相應的辦法,如考取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證、老編輯“傳幫帶”、參加編輯業務培訓班、努力撰寫編輯學方面的論文等?,F在,多強調編輯人員“走出去”,多交流,勤探討。這些做法對青年編輯的成長的確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走出去”的前提是“做得實”。一方面,軍隊編輯部依舊是按事業單位模式運行,人員缺編嚴重,編輯大多身擔多職,崗位培訓機制不完善,培訓內容不成體系。另外一方面,編輯都是雜家,事務繁多,“傳幫帶”大多流于形式和口號。鑒于這種現狀,筆者認為,將眼光放于期刊“源本”之處,結合青年編輯在入職、發展、成熟等各階段的特點,注重對自家刊物紙質材料的研讀,也不失為一種提升青年編輯業務能力的有效且實用的方法。筆者將結合自身經歷和編輯工作的實踐經驗,談談對研讀刊物紙質材料的思考與體會。

一、研讀自家過刊:歷時了解期刊

五年前,筆者碩士畢業,在《陸軍軍官學院學報》從事編輯工作,從學習階段轉到入職階段,雖然筆者所學專業是編輯學的相關專業,但著實對出版編輯工作知之甚少。鑒于這種情況,主編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要給筆者一套“真題”來好好學習。所謂的“真題”就是學報歷年的合訂本。主編要求筆者要從辦刊人的視角、以學習者的心態、用研究者的思維,結合所學知識研讀過刊。筆者在從事助理編輯業務的同時,從創刊號開始翻閱學報的過刊,逐漸體會到這套“真題”的意義。

一是理性認識期刊。從辦刊人的視角看待期刊,期刊便不再是學生時代圖書館里浩如煙海的書刊,也不再是報刊廳里隨手翻閱的美文雜志,而是凝聚著編輯部幾代人心血的智庫。每份刊物從創刊、發展到成熟、穩健,在記錄學術成果、推動學科發展的同時,也反映了一代代出版人成長的歷程。上述這些可以使新入職人員理解出版行業的酸甜苦辣,在思想上理性認識這一行業。

二是熟悉辦刊流程。對剛入職的新人來說,抱以學習者的心態非常重要。宏觀上要了解選題策劃、組稿、編輯、排版、校對、發行、信息反饋過程。在自身知識體系豐滿之前,新入職人員要先建立起一個框架,方便以后填充細節知識。

三是用研究者的思維,理解編輯行業的內涵。20多年前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影響深遠,現在人們依然認為當編輯很輕松,隨便看看稿,沒事聊聊天。但只有真正進入這個行業,人們才能理解這個行業作為橋梁和紐帶的意義。編輯工作要事無巨細地處理多方面的關系:三支隊伍的關系;欄目設置與支撐學科的關系;與主管主辦領導的關系;與印刷發行機構的關系;版式與內容的相互制約關系等。

二、對照其他期刊:共時掌握期刊特色

編輯行業的工作流程是相似的,但不同學科的期刊體現出不同的特點,相同學科的不同期刊因辦刊宗旨、方向定位、欄目設置等原因,同期出版的文章在選題策劃、學術熱點、側重點等方面也會有明顯不同。

一是將同學科方向的不同期刊與自家期刊參照閱讀,在對比中突顯期刊特色,加強青年編輯的認知深度。

二是將軍事學術期刊與地方學術期刊對比,可加深青年編輯對軍隊期刊“軍味”的認識,理解軍隊期刊在政治性、思想性、保密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有比較才有鑒別,能鑒別才能發展。比如我們編輯部的青年編輯入職就要學習排版,不同期刊的文章排版要求和要素設置不同,相互參照,能增強青年編輯的排版技巧和對版面的掌控能力。編輯學的理論書籍都規定文章題目宜在20字以內,學習的時候注重死記硬背,實質性的理解不足。在實踐中才明白這一要求是紙張、版式和版面的美觀性對文字的制約。

三是關注期刊未錄用稿。時效性是學術期刊的一個重要特征,期刊編輯必須緊盯學術發展前沿,跟蹤最新學術動態,超前選題策劃,才能保證期刊的影響力。青年編輯在培養思維的前瞻性和科學的預見性時,可重點關注期刊的未錄用稿。從中“可以獲取開展相關工作的高校、研究機構、最新科研項目、有關專家、研究熱點等信息”[5],掌握受眾的需求方向。

三、研讀過程稿:微觀掌握隱性知識

2012年底,筆者從單位的學報組轉到外國陸軍組工作。此前筆者也是一名“編齡”很短的業界新丁,具備基本的編輯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實務編校能力,能對稿件進行淺層次的規范性審讀,但是面對《外國陸軍》這樣一份專門研究外軍且定位較高的學術性期刊,可以說完全缺乏相應的知識結構。鑒于這種情況,《外國陸軍》的主編給筆者提出一種針對性地增長實務能力的方法——研讀外軍的過程稿,從微觀細節方面掌握相關的隱性知識。

“隱性知識是指個人或組織在長期生活工作或運行發展實踐中積累起來的難以規范化也難也傳播和交流的各種內隱性知識,包括經驗、能力、認識、思維、理念、模式等,具有內隱性、抽象性、主觀性和個性化的特征?!盵6]成熟的編輯在長期的編輯實踐中,練就了扎實的編輯功底,積累了豐富的編輯實務經驗,能較好地把握所屬學科的稿件,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編校風格和技巧。他們在過程稿中的每一處增刪改替,都體現出編輯對選題的把握,對稿件的掌控,對細節的處理。所以說,舊過程稿是編輯部的一種隱形財富。

原始的投稿,經過編輯的悉心編校,成為可供出版的精神文化產品。這個過程凝結著大量心血。但編輯是“雜家”,工作忙碌瑣碎,每人負責相應欄目的組稿策劃、編輯校對、排版發行等,“傳幫帶”大多流于形式和口號。鑒于老編輯已將隱性知識體現在其編校過的過程稿之中,青年編輯應該“閱讀校對稿,直觀了解編排中的錯誤和糾正方法”[7],仔細揣摩,用心領會老編輯在編校稿件過程中的編校技術、方法特點,詳細梳理,做好筆記?;蛘呓⒆约旱臄祿?,包括行業術語、專業表達習慣的句型和句式、編校符號等,在日后的工作中將之融會貫通。在研讀一段時間的過程稿之后,主編讓筆者開始編校文稿,具體要求是:同一篇稿子,兩人分別審讀,然后比對審讀意見,查漏補缺,加強認識。

“做一個善于學習的人,是社會對編輯職業的要求,更應該是每一個編輯的自覺追求?!盵8]青年編輯學習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時間獲取較多的編輯理論與實踐經驗。青年編輯研讀老編輯的過程稿是提升編校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閱讀其他編輯的過程稿,筆者從中得到啟發借鑒,吸收別人的編輯隱性知識,逐漸豐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四、讀審稿單:換位思考,大局把關

審稿是編輯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環節,是保證期刊質量的重要基礎。審稿專家綜觀稿件在創新性、科學性、時效性、可讀性等方面能否達到期刊要求,將審稿意見以文字的形式體現在審稿單上。審稿意見是決定稿件能否被錄用的重要參考依據。一方面,審稿專家基本上是各專業領域的知名學者或學科帶頭人,學術水平高,長期處于科研一線,始終關注學術發展前沿,能夠高屋建瓴地把握稿件。另一方面,審稿專家長期審讀期刊稿件,對期刊特色和欄目要求也有一定的理解。他們能夠綜合稿件特色和期刊要求,將自己的思考表現在審稿單上,審稿意見便是審稿專家思考的結晶的體現。因此“他們的意見在本學科領域更具權威性,很大程序上左右著稿件是否采用?!盵9]

從學科專業的角度來看,青年編輯大多處于職業發展階段,知識體系離學科專家型編輯相差甚多,遠不及審稿專家的水平。因此青年編輯在逐步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中,仔細研讀審稿單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一個好方法。首先,審稿專家形成的審稿意見具有針對性。審稿意見詳細列舉了所審稿件在內容、結構、專業知識、研究方法、結論觀點等方面的優缺點?!锻鈬戃姟返膶徃鍖<彝醮好┙淌谑侨珖耐廛妼<?,每一篇送審稿件,他都會用批注的形式把原稿中各種錯誤包括錯別字都一一標出。將這樣審稿單與原稿對照審讀,一方面能夠解決青年編輯編校時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發現審稿專家標出來的、青年編輯自己沒發現的問題。其次,能轉換視角,換位思考。青年“編輯可以通過仔細閱讀審稿意見,從審稿人的角度出發,仔細了解各專業不同的設計要求或標準,這對青年編輯提高審稿能力很有幫助”。[10]青年編輯學習從審稿專家的角度看待稿件,能培養自己的大局思維,走出修改字句的小格局,建立T形知識結構體系。因此,青年編輯在成長進步過程中,要非常重視對審稿單的利用,但是青年編輯也不能神化審稿單,應結合負責欄目的要求和稿件特色綜合判斷,對審稿單中的內容加以取舍。

[1]李磊.加強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素質的培養[J].編輯學報,2011(12)增刊1:137-138.

[2]馬艷茹.年輕編輯培養中的幾個關鍵環節[J].科技與出版,2012(8):99-101.

[3]王勁松.學習型編輯培養體系構建[J].編輯之友,2012(3):105-107.

[4]范玲娜,鄢來勇.現代編輯培養模式探討[J].編輯出版,2013(4):55-56.

[5]吳華英,蔣忠誠,韋復才,等.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掌握學術動態的重要性和途徑[J].編輯學報,2013,25(1):83-85.

[6]韓長友.編輯隱性知識的挖掘[J].編輯學報2011,23(4):366-367.

[7]李怡.邊干邊學自我提高——從事編輯工作2年的體會[J].編輯學報,2014,26(5):490-491.

[8]蔣媛媛.“學習型編輯”的內涵和基本要求[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5,25(6):122-123.

[9]陳小強.論科技期刊編輯如何踐行創新意識[J].編輯學報,2014,26(6):511-513.

[10]阮愛萍.高校醫學學報青年編輯的培養及其自身發展[J].編輯學報2014,26(2):192-193.

(本文作者王玉麗系安徽合肥陸軍軍官學院《陸軍軍官學院學報》編輯部編輯;張中蕓系安徽合肥陸軍軍官學院圖書館館員)

猜你喜歡
編校學報稿件
錄用稿件補充說明
ABSTRACTS
本刊稿件體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本刊稿件體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本刊稿件體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致敬學報40年
把編校質量的弦繃得更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