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現狀與管理策略探究

2016-01-28 06:53周金澤河北省文化藝術中心050000
大眾文藝 2016年9期
關鍵詞:社會公眾群眾活動

周金澤 (河北省文化藝術中心 050000)

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現狀與管理策略探究

周金澤 (河北省文化藝術中心 050000)

群眾文化乃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文化的關鍵構成要素,其同時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準據之一。群眾文化建設能夠實現對公眾社會福祉的提升,因而其具備不容忽視的社會保障功能。依托效度化的群眾文化工作踐行,能夠向社會公眾傳遞正向價值,并創設社會性的公序良俗。

群眾文化;管理現狀;管理策略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制度創新,而群眾文化工作的踐行,將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整體建設腳步,因此應依托夯實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落實,提升社會公眾的文化素養與精神面貌,進而使我國國民整體素質得以提升,從而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出奮發向上的主流價值氛圍,最終推進社會實現良性平穩發展,由此可見,群眾文化工作的踐行與落地意義重大。作為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實施者,執行者,一言一行所作所為都直接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同群眾路線的工作理念息息相關?!爸袊鴫簟眰ゴ竺褡鍛鹇詧D景的實現,同樣有賴于群眾文化建設為其提供的社會文化層面的保障與支撐。

一、群眾文化活動概述

群眾文化活動的特質在于社會公眾對集體性文化活動的充分參與,因而可以說群眾文化活動滲透到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公眾的日常生活關系緊密?;谖幕顒油庠诒憩F形式的不同,可以將群眾文化活動界分為文學、曲藝、歌舞、健身等不同表現類型。前述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均具備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文化價值,同時依托多樣化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使得社會公眾對文化生活有了多種供其選擇的余地,進而滿足了社會公眾對文化生活的個性化參與訴求。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群眾文化生活形成已久,同時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演進,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及其外在表現形式處于不同的發展變化當中?,F代的中國群眾文化活動,是在改革開放中發展的,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具有新面貌、多元化和主體性的特點。群眾文化活動生機勃勃的活力展現了多彩繽紛的獨特魅力,全面滿足人民群眾審美心理中對于美麗、新鮮、快樂的追求。群眾文化活動的覆蓋面很廣,滲透力較強,影響力較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意識也很強,都體現出它的存在價值與發展活力。從文化傳播角度看,通過不同的文化表現形式與表現類別,使得社會公眾在藉由其興趣吸引所遴選參與的文化活動中,受到社會正向價值的浸染與熏陶,同時使社會公眾的藝術審美旨趣提升,進而在社會活動中自覺實現對低俗審美的排斥,從而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實現歷史傳承。

二、群眾文化管理的現狀

1.群眾文化工作者的職業素養與工作能力難以盡如人意。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現今國內從事群眾文化的工作者呈現出整體素質同時代發展脫節的趨勢,原因在于部分具有較高工作能力的工作者均臨近退休年齡,而因其年齡、身體以及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其無法有效的引領群眾開展好文化活動,特別是一部分老年工作者,其價值觀同現今社會的多元價值發展趨勢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進而使其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思想趨于保守、觀念偏于守舊,因而影響到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作為年輕群體的群眾文化工作者而言,其工作熱情不容否定,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然而其不足之處在于落實群眾文化工作的經驗欠佳,以及慣常表現出熱情有余而難以持之以恒的堅持工作等問題,因而也無法保障群眾文化活動的效度化開展。

2.基層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不力。群眾文化活動必須實現與保障社會公眾的踴躍參與,而這一切的前提又有賴于是否具備一支素質過硬、能力突出的基層群眾文化隊伍,以此來實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引導。當前的情況是,基層工作人員相對數量較少,同時活動內容與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因而無法充分調動社會公眾的文化參與熱情。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個別組織者受自身審美格調的限制,因而表現為其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過于低俗,抑或是因活動場地選址不當造成周邊居民生活上的困擾,從而影響了公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看法。

三、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策略

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應該注重彰顯群眾參與性,重視選擇重大節慶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文化效益,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

1.注重彰顯群眾參與性

基于保證社會公眾充分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考量,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應契合社會公眾的大眾式審美,因此,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管理工作而言,必須依托組織者、參與者以及表演者的通力協作,實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效度化管理。此外,作為群眾文化的組織者既包括政府文化管理機構,同時也包括群眾團體,此即體現了群眾文化管理的系統性。

2.重視選擇重大節慶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在重大節慶日中,各種文化形式集中得以呈現給社會公眾,因而使得此時段的文化管理面臨較為復雜的情況。因此,在大型節日和慶祝節日,如春節、國慶節、勞動節等組織開場文化活動。作為對文化活動進行組織與協調的文化管理者,要對歲時節令的文化活動進行全面規劃,提前部署、周密安排,組織,指揮,協調與監督,舉辦大型的文藝演出和趣味文化娛樂活動,使得群眾文化活動在節日得到了集中的體現,全力以赴搞好節日期間群眾文化活動,以帶動群眾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使節日高潮期間的群眾文化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求樂、求知、求美的需要。

3.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文化效益

群眾文化活動的踐行目的,在于藉由活動的舉辦,獲得相應的社會效益。因此,考慮到群眾文化活動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應注重在群眾文化活動管理過程中,注重對文化活動內容、思想以及表現形式進行科學的引導。

4.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

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管理而言,管理創新的目的在于提升此種文化的品牌價值,進而增進社會公眾福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不斷增長的需求 ,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必須適應形勢變化 , 及時調整發展思路 , 進一步加強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和傳播手段創新 , 注重文化品牌內涵建設與品牌價值發掘,不斷開拓群眾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四、結語

以上,我們從群眾文化活動概述入手,具體分析群眾文化管理的現狀,然后就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策略展開論述。希望本文能對相關部門的群眾文化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思路,更好地促進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1]趙巨云.淺論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J].絲綢之路,2011(10).

[2]石玲瓏.關于新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問題的探討[J].大眾文藝(理論),2008(09).

[3]胡守勇.建國六十年群眾文化研究綜述[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05).

[4]李錦坤,楊立新.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J].湖北社會科學,2005(09).

[5]盧英.構建群眾文化建設長效機制的探討[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2).

[6]胡素貞.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戲劇之家,2010(02).

[7]程穎.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的研究探討[J].群文天地,2011(10).

[8]吳正先,莊嘉如.發揮民間群眾文化組織的積極作用[J].貴州社會科學,1984(01).

猜你喜歡
社會公眾群眾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多讓群眾咧嘴笑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數字化媒體時代影響性訴訟生成機制研究
社會公眾二孩生育影響因素研究綜述:2003—20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