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書面語中詞匯石化錯誤的質化研究

2016-02-01 05:59劉小靖
關鍵詞:母語現象錯誤

李 繁,劉小靖

(1.濟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濟南 250022;2.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濟南 250014)

?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書面語中詞匯石化錯誤的質化研究

李繁1,劉小靖2

(1.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濟南250022;2.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濟南250014)

摘要:中介語石化現象經常發生在學習者二語習得或外語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質化研究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書面語中的詞匯石化錯誤進行探討,總結出11種詞匯石化錯誤及出現比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詞匯石化成因有母語遷移作用、與目的語文化差異、英語學習環境不足、學習工具的缺陷性和詞匯使用的局限性,以及通過詞塊教學法、重視英語語境、鼓勵使用新詞匯、避免母語負遷移、加強學習者對詞匯石化錯誤的認知和加強師生之間的詞匯學習反饋作為減少詞匯石化錯誤的對策。

關鍵詞:石化現象;書面語;詞匯石化錯誤;質化研究 以“石化現象”、“僵化現象”作為,對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截止到2015年4月,期刊類約有 24 000篇,學位論文類約有 20 000篇。從數據可見,國內對石化現象研究的重視程度很高,也是研究熱點之一。

一、概述

Selinker認為,中介語是二語習得或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使用的介于母語與目的語之間的獨立的語言體系。Nemser稱中介語為“接近目的語的語言體系”;Corder用“方言(dialect)”一詞來定義中介語,他認為中介語是二語習得過程中語言學習者所使用的一種“特殊的方言”,是“過渡方言”和“語言學習者的語言”[1]。而石化現象是中介語最顯著的特征,其伴隨著整個二語習得過程。Selinker (1979)將此界定為語言習得的停止和對非目的語形式的習慣性使用。他認為,“不管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機會和動機如何,石化現象總是會出現在學習者學習目的語語言結構的各個層面以及語篇領域中”(Selinker & Lamendella,1992)[2]。Selinker (1972)認為,中介語是學習者重新建構的連續體,絕大部分外語學習者(約95%)沿著這一連續體在未達到目的語水平時便停止發展,即使他們不斷地接觸目的語,也無法完全掌握目的語[3]?!笆Y構通常以潛在方式存在,甚至在表面上似乎已經清除,但還是會在過渡語的使用中出現?!盵4]因此,石化現象也被稱作僵化現象[5]。石化現象是普遍存在于中介語習得過程中的一種心理機制,其與語言形式是否正確無關。這也就是說,石化現象不只是錯誤的語言形式,正確和錯誤的語言形式都會石化[6]。

二、研究綜述

(一)國外石化現象研究綜述

從石化現象在20世紀70年代由Larry Selinker首次提出至今,國外眾多學者如Selinker、Ellis、Krashen、Vigil、Schumann、Trillo、Han等在石化現象研究方面成績斐然。國外研究主要包括石化現象概念、內涵,石化現象存在與否、成因和解除石化 (defossilization) 對策研究等方面的理論探索和實證研究。研究方式主要以主觀推測為主,實證性分析較少。主要研究情況如下:第一,石化現象的界定和概念研究。如Selinker明確闡釋了石化現象的特征——永久性和異常性。除此之外,Selinker認為,語言遷移 (language transfer) 是石化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3]。Lowther和Smith將其定義為在中介語發展到最終階段時出現的一種認知過程;Han歸納出石化現象的內在與外在特征。第二,石化現象成因研究。國外許多語言學家從不同角度通過各種理論模式構建對其成因進行分析研究,如Selinker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提出石化現象成因:如母語遷移、培訓轉移、學習策略、交際策略和目的語過度概括。Lenneberg和Lamendella從生物論角度提出了關鍵期 (Critical Period) 和敏感期 (Sensitive Period) 等概念。Vigil和Oller (1976)提出了交互作用理論,他們強調外因對石化現象形成的作用。Schumann從學習者情感方面的態度、動機等因素對石化進行解釋。Krashen提出了語言輸入理論 (Input Hypothesis),認為語言輸入量不足、輸入的語言質量不適、情感屏障、輸出屏障和目的語語言變異形式的習得導致了石化現象[7]。Han (2004a)認為,文化適應和教學指導的缺失是導致石化現象的成因。第三,石化現象實證研究方法分類研究。如Schumann和Lardiere的縱向研究法、Wekker et al的典型錯誤研究法、Hylterstam和Lennon的針對高級學習者研究法、Mukattash的糾正性反饋法、Washburn的針對居住時間長短研究法等。

(二)國內對石化現象研究的現狀綜述

20世紀90年代后期,石化現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學者的研究中,如王宗炎、戴煒棟、束定芳、牛強、陳慧、張雪梅、陳淑芳等??傮w來看,國內石化現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國外理論成果對國內研究的分析和應用、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成因探討以及對外語教學啟示作用探索等。主要研究內容涵蓋:第一,介紹和總結國外石化理論,其定義、分類、成因研究,并從中介語視域下對成因和表現進行探索,以及對外語教學啟示的關注,如戴煒棟、牛強、陳慧媛、吳丁娥、趙萱等。第二,石化現象研究。詞匯石化研究,如蔣楠等;話語標記語石化研究,如李巧蘭;寫作石化研究,如徐德珍等;口語石化研究,如楊文秀等;語法石化研究,如柏樺、靳炎等;整體語言石化研究,如周紅云等;語用能力石化研究,如黃瑩、張新宇等。第三,對石化現象分布的研究,如劉潤清、戴曼純等。

綜觀國內石化現象研究文獻,其研究的總體特征是:第一,形式上主要是理論的思辨和探討研究,但缺少自主實證研究;第二,內容上主要是將國外研究成果與國內實例相結合進行分析研究,但鮮有對國外實證研究的評價性研究;第三,研究對象上集中于對大學生和混合型學生群體的研究,或是對某個階段學生群體的研究,鮮有多層次的縱向或橫向對比研究;第四,研究文獻數量在穩定中增長,但內容狹窄,欠缺深度。

在此,筆者通過對高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近兩年四個學期的跟蹤調查,嘗試對其寫作中出現的詞匯石化錯誤進行質化研究,以此得出所出現的詞匯石化錯誤種類和比例,以期為外語教師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詞匯和寫作教學提供有利幫助。

三、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寫作中的詞匯石化錯誤質化研究

研究對象來自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2013級本科學生,本專業共有4個班,158人,因專業需要,男女比例為1∶1。從入學到2015年4月,大約有320課時(160次課),其中外語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大約有30次。筆者從大約2200份寫作作業中隨機挑取80名學生從2013年10月到2015年4月近四個學期的英語寫作作業與課堂寫作練習共320份,選取具有研究價值的240份進行研究。詞匯石化錯誤在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寫作中更為常見和典型,并且該專業的學生以漢語詞匯學習和練習為主,其英語寫作中的詞匯比起其他專業學生會具有更強的母語負遷移,由于石化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語言遷移,因此會導致更典型和更頻繁的詞匯石化錯誤。筆者通過對搜集的數據進行質化分析和匯總,從1821處詞匯錯誤中總結出約11種類型的詞匯石化錯誤,以及每種錯誤出現的典型形式和比例(表1)。

表1 11種詞匯石化錯誤的犯錯人數、出現次數及所占比例

(一)冠詞石化錯誤

冠詞的石化錯誤在英語寫作中比較常見,由于漢語中表達單數時并不必需冠詞,并且比較級或是專有名詞前也不存在冠詞,加之該專業學生在長時間的漢語訓練中形成更加系統和準確的母語使用體系,因此,其英語寫作中的冠詞使用會出現石化錯誤,并且難以改正。這種詞匯石化錯誤出現的比例約占總的詞匯石化錯誤的5%,主要類別有:

1.冠詞遺漏石化錯誤

例如:(the) most dangerous place;(the) Great Wall等。在英語中要表達可數名詞單數時需要使用a/an,因此學生寫作中的冠詞錯誤主要是在可數名詞單數前的冠詞遺漏,以及比較級和專有名詞前冠詞的遺漏。

2.冠詞誤用石化錯誤

例如:theLaura;theAmerica (美國);an(a) university。英語中的專有名詞或是特指名詞前并不需要冠詞,因此學生寫作中通常會誤用冠詞,主要體現在人名或是國家前的冠詞誤用。此外,還有一些元音字母開頭但是不是元音音素的單詞,或是輔音字母開頭但是以元音音素開頭的單詞。

(二)單詞拼寫石化錯誤

單詞拼寫石化主要出現在一些特殊單詞中,例如外來詞匯、包含重復字母的詞匯、包含不發音字母的詞匯以及包含相同發音但是不同字母的詞匯等。除此之外,還有字母組合的亂序現象。這種單詞拼寫石化的出現比例約是11%,主要體現在三種常見詞匯錯誤中:

1.某些字母的遺漏石化錯誤

例如:Beck(h)am;ve(h)icle;wei(gh)t;admis(s)ion;Be(c)kham等。這種字母遺漏的詞匯石化錯誤通常出現在不發音的字母上,如英語單詞中出現在詞尾的e,某些單詞中的h或不發音的gh組合,或是重疊出現的字母等。

2.某些同音字母的拼寫石化錯誤

例如:importans(c)e;sk(c)ope;mins(ce)等。在英語中許多字母在單詞中具有同樣的語音,因此學生在記憶的時候會出現混淆,從而在寫作時產生詞匯拼寫錯誤,而這種拼寫一旦形成習慣,會造成同音字母的拼寫石化錯誤。

3.某些字母的亂序石化錯誤

例如:recie(ei)ve;reminics(sc)e;retrei(ie)ve等。某些字母組合或是源自拉丁語的詞根會導致學生在拼寫單詞時出現字母亂序的錯誤。

(三)名詞誤用的石化錯誤

這一類錯誤占總詞匯石化錯誤的約17%,主要體現在英漢名詞的直譯、名詞復數的錯誤形式、詞性變化錯誤、形近詞的使用錯誤等。

1.英漢名詞的直譯石化錯誤

例如:有的學生將“論文答辯”翻譯成“paper debate”而不是“thesis defense”;將“毒液”翻譯為“poisonous liquid”而不是“venom”等。這種詞匯錯誤主要是英漢詞匯之間的直譯,學生更傾向于使用現有的詞匯去構造詞組或是復合詞,而不是使用正確的詞匯。

2.某些名詞的復數形式和構成形式石化錯誤

例如:alumnuses(alumni);poultries;specieses(species);accessment(應為access或accession)。對于一些源自拉丁語的單詞,其復數形式較為特殊,而學生通常在寫作中使用過度概括化行為(overgeneralization),將應該特殊變化的名詞與詞尾加s/es的單詞混淆,或是誤用一些只存在于特殊語境中的名詞復數形式、集合名詞的復數形式以及單復數同形的名詞。除此之外,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構詞原則,但是在變換詞性時沒有注意到有時候某些動詞有專有的名詞形式,從而學生在寫作中會使用自己通過構詞法拼寫出的錯誤名詞形式。

3.名詞同義詞的誤用石化錯誤

例如:“propaganda”等同“宣傳”,“politician (政客)”等同“statesman (政治家)”。有些詞在漢語中是褒義詞而在英語中是貶義詞,很多學生對寫作中所使用名詞的褒貶意義一知半解,這會導致在寫作中使用名詞同義詞的石化錯誤,很多貶義詞被用作褒義詞,這種錯誤主要是因為學生對單詞褒貶性或其內涵了解不完全,或是對英漢詞匯感情差異的不了解所致。

4.形近詞的混用石化錯誤

例如:將“succeed”的名詞“success”(成功)混用成“succession”(銜接),將“sensitivity”和“sense”的語義混淆,將“distinction”和“distinctness”的語義混淆等石化錯誤。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會過分概括以-er結尾的名詞或是混用以-er結尾的名詞形式,例如:projecte(o)r;將名詞“murder”混用成“murderer”等。有些動詞或是詞根具有兩種名詞形式,但其意義卻大相徑庭。學生在寫作中有時候會混用其名詞形式,在錯誤的語境中表達了錯誤的意思。

(四)動詞誤用的石化錯誤

動詞使用的錯誤在所有的詞匯石化錯誤中占約26%,其比例最大。由于動詞是一個極其活躍的詞類,其變化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在寫作中常常出現錯誤。并且由于英漢的差異,在動詞時態的運用上也會導致動詞變化的錯誤。主要體現在動詞曲折變化錯誤,如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時態變化等,或是動詞搭配錯誤,如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的混用,以及小品詞的遺漏等。

1.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遺漏石化錯誤

例如:Tom wants(s) ;My mom wash(es)等。這種動詞錯誤主要是源于英漢語言差異,漢語的動詞不需要跟隨主語的性數進行變化,因此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英語中的動詞也隨主語進行形式變化,而由于母語的負遷移作用,學生在寫作中常常會遺漏動詞第三單數人稱的動詞變化。

2.動詞時態變化形式的遺漏石化錯誤

例如:I study(ed) here yesterday;He longs (to) see you;I (am) going to school now;He cuttedthe tree.等。同樣是由于英漢差異,漢語動詞沒有曲折變化,在表達時態時不需在動詞上進行形式變化,而英語常常需要使用動詞不定式、動名詞形式、過去分詞形式等。因此,由于母語的負遷移作用,學生常常在使用過去時或進行時遺漏動詞的變化形式,或是對于應該使用特殊變化的動詞卻使用了錯誤的變化形式。

3.動詞同義詞誤用石化錯誤

例如:I didn’t (do) make homework;He accused (charged) her with theft;make (commit) a crime等。這種動詞錯誤主要是由于學生對動詞短語的固定搭配或是動詞同義詞的意義了解不完全所造成的,也因為漢語語義直譯的影響。

4.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的混用石化錯誤

例如: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listen (to) music等。有些學生經常會混用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其中將不及物動詞用作及物動詞的比例更大,在這類作業中占到約67%。在寫作中,學生常常會遺漏不及物動詞后的介詞,將不及物動詞用作及物動詞。

5.助動詞的遺漏和助動詞否定變化重復使用石化錯誤

例如:I (have) been there already;She (is) waiting her parents;Theydidn’tmadeit等。此類錯誤常常出現在進行時句中或是完成時句中。主要體現在助動詞be和have/has的遺漏或是助動詞否定變化重復使用。

(五)形容詞誤用的石化錯誤

這類錯誤在學生的英語寫作中主要體現為將其他詞類轉變為形容詞時添加錯誤的派生詞綴、將副詞和形容詞混用、特殊形容詞比較級與最高級變化錯誤,以及形容詞與名詞的固定搭配錯誤等。此類錯誤占所有詞匯石化錯誤的6%。

1.形容詞的構成石化錯誤

例如:communicatical(communicative);monthful(monthly);將success的形容詞形式successful (成功)混用成successive;destructional(destructive)等。學生在將動詞、名詞轉化成形容詞時,會出現添加錯誤的派生詞綴的現象。

2.副詞和形容詞混用石化錯誤

例如:He climbs the treemanly;They line uporderly;I growelderly(被視為副詞)等。由于學生更熟悉-ly是構成副詞的詞綴這一原則,對于一些以-ly結尾的形容詞,學生容易將副詞與這些形容詞混用。

3.特殊形容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變化石化錯誤

例如:illegaller(more illegal);quicklier(more quickly);moreearly (earlier)等。學生對于多音節形容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形式較為熟悉,但也出現了錯誤。而在使用一些較為特殊的形容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時,也出現變化錯誤。

4.形容詞與名詞搭配的石化錯誤

例如:sensitive 與sensible混用;elder(older) furniture;aninterested(interesting) novel等。這類錯誤主要體現在對形容詞同義詞詞義了解不完全,以及對形容詞與名詞固定搭配的錯誤使用。

(六)副詞誤用的石化錯誤

這類詞匯錯誤出現得并不頻繁,只占總石化錯誤的約2%,學生在一些特殊形式副詞的使用上會產生錯誤。例如:All the students workhardlyfor the exam;They are scareddeadly;Tourists escapedlively等。學生常常把一些以-ly結尾的形容詞誤用為副詞。

(七)介詞誤用的石化錯誤

這類詞匯錯誤占總詞匯石化錯誤的6%。由于在漢語表達中,動詞后不需要添加介詞,而且漢語名詞后沒有介詞,這種英漢差異會導致學生在寫作中遺漏介詞或是英語名詞短語后的介詞遺失等。

1.介詞遺漏的石化錯誤

例如:look (at) me;I’d love (to);You can go shopping if you want (to)等。學生常常遺漏一些不及物動詞后的介詞,以及在省略句中不可省略的介詞。

2.短語中介詞錯誤選擇的石化錯誤

例如:devotein(to);an introductionof(to) (表示“介紹”);standnear(against) the wall等。由于對詞組掌握不牢固或是對形近詞組的混淆,學生在寫作中會出現動詞、形容詞以及名詞與介詞搭配的錯誤。

(八)代詞誤用的石化錯誤

這類錯誤主要集中于人稱代詞的使用錯誤,由于漢語中的第三人稱代詞語音相同(他/她/它),因此,會導致學生在寫作中常常在不經意間將其混用,尤其是he和she,his和her的混用。這類錯誤占總詞匯石化錯誤的5%。例如,人稱代詞混用的石化錯誤:her(his) wife;Hegave birth to a baby;Itis writing his homework now等。

(九)詞類轉換的石化錯誤

這類錯誤主要源于英漢差異,由于漢語中許多動詞與名詞同形同音,而在英語中相對應的動詞和名詞需要添加派生詞綴,因此,學生在寫作中會將英語動詞和名詞混用。這類錯誤占總詞匯石化錯誤的8%。例如,名詞、動詞混用的石化錯誤:We willsuccess(succeed);economicdevelop(development);Don’t hesitation (hesitate) to ask me等。在漢語中許多名詞和動詞可以混用,其形式相同,而在英語中,一些動詞不能直接被用作名詞,因此在詞類轉換過程中會產生錯誤。

(十)固定表達的石化錯誤

固定表達錯誤是由于學生將漢語表達機械地翻譯到英語寫作中,因為有些具有漢語特色的固定表達很難準確地翻譯到英語中,或是由于學生對固定表達的短語使用錯誤,這類錯誤占總詞匯石化錯誤的10%。例如:Imissmyhometown’sfoodsverymuch;Theteacher’steachingmethodisveryinteresting;Therehavealotofflowers.等。學生將許多漢語固定表達直譯到英語寫作中,造成中式英語語句。

(十一)其他石化錯誤

在學生的英語寫作中還存在一些其他類型的錯誤,由于數量較少,無法單獨構成一類詞匯石化錯誤,但是這些錯誤也值得我們關注。這些多樣化的石化錯誤占總詞匯石化錯誤的4%。例如:But與However的混用,以及but與although連用的石化錯誤:But, I think;Butit is raining;Althoughhe is poor,buthe is diligent等。在學生的英語寫作中,常常出現把“but”置于句首以表達轉折意義,而不是使用“however”,并且“but”后不應該添加逗號,除此之外,學生因受漢語影響,常常把“but”和“although”連用。

四、詞匯石化錯誤成因及對策

筆者在11種詞匯石化錯誤基礎上,總結了其成因,并根據當前英語教學特點,提出減少或避免詞匯石化錯誤的對策。

(一)詞匯石化錯誤成因

1.母語遷移作用

母語遷移指母語對學習外語程度所產生的影響。其中,母語對外語學習有促進作用的是母語正遷移;對學習外語產生干擾和阻礙的為母語負遷移。英漢屬不同語系,前者屬于印歐語系,為“形合”語言;而漢語屬于漢藏語系,為“意合”語言。兩種語言在詞匯上只有一定數量的對等,并且英漢有各自表達習慣及方式。這些差異導致學生在寫作中出現冠詞、名詞誤用、動詞誤用、形容詞誤用、代詞誤用、詞類轉換以及固定表達的石化錯誤。

2.與目的語文化差異

與目的語文化間的差異導致人們思維方式的不同。大多數學生忽視或缺乏對目的語文化的學習和了解,這導致其對很多具有文化涵義的詞匯理解出現偏差,無法在使用中準確運用。而多數學生也只是將英漢文化簡單等同,導致在英語表達中常以本國文化為思維和表達模板,忽略英語文化的語言習慣,主要導致了名詞誤用的石化錯誤。

3.外語課堂中的機械式教學

語言學習主要依靠自然環境下的語言習得,或課堂教學環境下的語言學習。目前我國英語學習主要依靠在課堂教學環境下,學生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解或板書學習語言規則,通過各種練習訓練語言技能。這種機械化課堂教學水平與質量的參差不齊以及教師水平、教材科學性和課堂氛圍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學生在機械式教學環境下,會常犯過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錯誤,導致名詞誤用、動詞誤用的石化錯誤等。

4.外語學習環境不足

外語學習環境對于學習語言有重要意義和作用,語言學習環境充足能夠營造一種母語習得式的語言學習環境。語言環境不僅能為語言學習提供充足的語言輸入,并且提供一種社會性和自然化的語言使用環境,使學生在獲得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其社會交際能力。在自然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能夠提高外語學習效率和準確性,改善學生口語和書面語能力。否則容易導致學生犯代詞誤用、詞類轉換、固定表達的石化錯誤等。

5.學習工具的缺陷性

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或是做練習時依靠電子設備上的詞典軟件或迷你電子詞典。這些工具的詞匯量有限,詞條解釋不全,甚至含有詞義或詞形錯誤。學生長期用此類方法學習,會對詞匯學習產生不良影響并且很難改正。這些設備由于其自身存在多種局限,并缺少詞匯與文化背景的綜合解釋,很多詞匯例句在實際文化背景下并不適用或已經不再使用,這導致學生學習詞匯時脫離目的語文化、詞匯正確度下降以及所使用詞匯陳舊等問題。

6.詞匯使用的局限性

大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時常言不達意,無法用英語準確表達其思想。學生長期反復使用有限詞匯,在詞匯選擇方面形成石化趨勢。另外,盡管有些學生能夠識別和書寫出相當數量的詞匯,但不能恰當地運用這些詞匯,無法產出合理搭配和地道表達。很多學生傾向于簡單地將英漢語義對等,不根據英語詞性和文化習慣使用詞匯,導致詞類轉換、固定表達的石化錯誤等。

(二)應對詞匯石化錯誤的措施

1.詞塊教學法

英漢詞匯在詞形、詞性和詞義等方面存在差異,完全對應詞匯非常有限,機械對等會導致學生不明確詞語搭配意義,在寫作中使用大量中式英語。教師借助詞塊教學法,使學生記憶固定詞語搭配和語法結構,鼓勵學生以詞塊為單位使用詞匯,并使之融入語境,幫助學生更全面和輕松地理解詞語涵義和實際用法,增強詞匯表述正確性和使用準確度。

2.重視英語語境

傳統英語詞匯學習通常只注重詞的發音和其語法功能等,通過簡單造句等方法記憶詞匯,這導致詞匯學習枯燥乏味且脫離真實語境,學生很難深刻理解和準確使用詞匯。教師應重視語境作用,通過語境信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同時,加強學生詞匯認知和運用能力,以減少詞匯石化錯誤。鼓勵學生主動將詞匯與實際應用情景結合,加深對其內涵、文化意義以及應用情景的掌握,使學生更準確、更恰當地選詞用詞。

3.鼓勵使用新詞匯

多數學生在選詞時形成習慣性選擇趨勢,很少考慮更新、更高級的詞匯,許多高年級學生在寫作中依然傾向使用在低年級學習的詞匯。這導致學生的實際詞匯量得不到擴充,英語水平很難有顯著提高。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寫作練習中多用新詞匯,嘗試低頻詞,選擇內涵和外延更加精確的詞匯,增加學生產出性詞匯的豐富性。

4.避免母語負遷移

母語負遷移是導致詞匯石化錯誤的重要因素。母語負遷移在英語學習中十分常見,因而教師應使學生了解此現象,以此使學生減少和避免詞匯石化錯誤。教師可提倡學生經常閱讀英語材料,增加正確、自然的詞匯輸入,鼓勵學生用英語記日記、寫文章等。

5.加強學習者對詞匯石化錯誤的認知

對詞匯石化錯誤的全面認知對學生克服詞匯錯誤有重要幫助。許多學生已意識到詞匯石化錯誤的存在,但仍有部分學生對此不以為意。教師應加強學生對詞匯石化的認知,指導其在詞匯學習中建立和保持正確的詞匯學習方法,以減少詞匯錯誤的發生頻率。教師多講解詞匯石化知識,呈現常見的詞匯石化錯誤,收集學生常犯的詞匯錯誤進行實例分析。

6.加強師生之間的詞匯學習反饋

師生之間就寫作中詞匯石化錯誤的相互反饋對減少詞匯石化錯誤有重要意義。根據學生出現的詞匯錯誤,教師應以不同方式處理不同錯誤。教師及時指出學生所犯錯誤,并挑選常見和典型詞匯錯誤在課堂上進行講解,與學生及時交流其對詞匯錯誤的看法,鼓勵學生對詞匯錯誤進行自主改正,并通過教師的反饋獲取建議。

五、結語

以上通過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近4個學期約40次寫作任務進行分析,總結出詞匯石化錯誤的11種類型:冠詞石化錯誤、單詞拼寫石化錯誤、名詞誤用的石化錯誤、動詞誤用的石化錯誤、形容詞誤用的石化錯誤、副詞誤用的石化錯誤、介詞誤用的石化錯誤、代詞誤用的石化錯誤、詞類轉換的石化錯誤、固定表達的石化錯誤、其他石化錯誤共計1821處,根據這些石化錯誤,筆者總結出詞匯石化錯誤成因有母語遷移作用、與目的語文化差異、英語學習環境不足、學習工具的缺陷性和詞匯使用的局限性,并提出通過詞塊教學法、重視英語語境、鼓勵使用新詞匯、避免母語負遷移、加強學習者對詞匯石化錯誤的認知和加強師生之間的詞匯學習反饋等作為減少詞匯石化錯誤的對策。

參考文獻:

[1]Corder, S.P. Idiosyncratic Dialects and Error Analysis [J]. 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1971: 149-159.

[2]Selinker, L. & Lamendella, J.T. The Role of Extrinsic Feedback in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A Discussion of “Rule Fossilization: A Tentative Model” [J].LanguageLearning.1979,(2): 363-375.

[3]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J].IRAL, 1972: 209-231.

[4]戴煒棟,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象及其教學啟示[J].外語研究,1999,(2):10-15.

[5]陳慧媛.關于語言僵化現象起因的理論探討 [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3):37-43.

[6]黃建玲.中介語石化現象分析[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01,(3):79-82.

[7]Krashen, S.TheInputHypothesis:Issues&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1985: 350-375.

編輯:黃航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Lexical Fossilized

Errors in Written Language on the Non-English Majors

LI Fan1, LIU Xiaojing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iersity of Jinan, Jinan Shandong250022, China;

2.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Jinan Shandong250014, China)

Abstract:Fossilization happens a lo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lexical fossilized errors on the non-English majors has concluded 11 kinds of errors and the ratios, and proposed its causes, such as L1 transfer, difference from target culture, insufficiency of English learning atmosphere, defection of learning tools and limitation of lexical use. Chunk-teaching, emphasis on context, encouragement on new words, avoida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enforcement of learner’s comprehension of fossilization and feedback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regarded as counterstrategy.

Key words:fossilization; written language; lexical fossilized errors, qualitative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H0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6)02-0134-07

作者簡介:李繁(1990-),男,濟南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第二語言習得;劉小靖(1994-),女,山東青島人,研究方向:外語教學。

收稿日期:2015-07-30

DOI:10.3969/j.issn.1672-0539.2016.02.023 10.3969/j.issn.1672-0539.2016.02.024

猜你喜歡
母語現象錯誤
在錯誤中成長
母語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母語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猜謎語
不犯同樣錯誤
奇異現象傳真
論《遠大前程》的語言特色及其母語遷移翻譯
《錯誤》:怎一個“美”字了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