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復的文學思想及文學創作

2016-02-03 06:17張文利
唐都學刊 2016年1期
關鍵詞:文學思想關學

張文利

(西北大學 文學院,西安 710127)

?

【關學研究】

李復的文學思想及文學創作

張文利

(西北大學 文學院,西安710127)

摘要:李復是張載的弟子,也是宋代關學學者中詩文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的一位,其文學思想受到關學浸潤,形成切實務用的文學觀念。他強調文學的內容,主張文學闡發義理,提出為文要追求語言的高古清新、講求事實、整齊有法、意思分明。他的詩文質樸平易,切于實用,代表著宋代關學學者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

關鍵詞:李復;關學;文學思想;詩文創作

李復(1052—?),字履中,號潏水先生,原籍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因其先人累官關右,遂居京兆,為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吨熳诱Z類》錄為閩中人,蓋為關中人的傳寫之誤。李復與張舜民、李昭玘等為文字交。神宗元豐二年(1079)進士,五年,攝同州夏陽(今陜西韓城)令,后輾轉仕宦多地。靖康之難,金人犯關中,李復年老且病,宋高宗以舊德強起之,知秦州,空城無兵,卒死于城*關于李復之所終,《宋史》卷25“高宗二”記載:“(建炎二年1128)春正月,金人陷秦州,經略使李復降”。此即為李復降金說之據。錄以俟考。。

李復是張載的學生,學術思想屬關學學派?!皬堓d所立的天人合一之終極倫理思想,以及如何修心養德,將氣質之性轉化提升至合天地之性的實踐工夫講得淋漓盡致?!盵1]張載去世后,關學出現分化,其中一部分人依傍二程,如藍田三呂(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蘇昞、潘拯都成了二程的得意門生。另一些人如李復、游師雄等仍繼承其衣缽,承續著關學精神?!端卧獙W案》卷三十一“呂范諸儒學案”列李復為橫渠門人、高平(范仲淹)再傳,稱其“于呂、范諸子為后輩,然猶及橫渠之門”[2]。李復是宋代關學學者中詩文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的一位。他著有《潏水集》四十卷,南宋孝宗朝有刊本行世,后散佚。今存《潏水集》系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錄而成,共十六卷,其中詩八卷,文八卷?!度卧姟肥绽顝驮姲司?,460首,《全宋文》收李復文八卷,152篇。本文探討李復文學思想和文學創作,以求教于方家。

一、李復的文學思想

李復的文學著述較多,也形成了他自成體系的文學觀念。首先,李復認為文學的內容大于形式。在《答人論文書》中,他說:“夫文,猶器也,必欲濟于用。茍可適于用,加以刻鏤之、藻繪之,以致美焉,無所不可。不濟于用,雖以金玉飾之,何所取焉?”[3]卷5比李復稍早些的王安石,在《上人書》中有一段文字,用器皿的適用性和器皿上的刻鏤繪畫比喻文學的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李復的這段話從表達和內涵上與王安石驚人的相似,我們似有理由認為李復是受到了王安石的影響。于此亦可見北宋中后期士人對于文學內涵及其現實致用性的普遍強調,呈現出實用主義文學觀。

其次,他特別重視文學中的“理”。他在《回周沚法曹書》中說:“承諭《滕王閣記》,此不足稱也。唐初文章沿江左余風,氣格卑弱,殊無古意?!矠槲捻毷抢韯?。若庾肩吾與其子信,徐摛與其子陵,皆有辭筆,江左末盛稱之。此皆不足法,舊史言為文之罪人,故唐之后來,無人作此等語?!盵3]卷3王勃的《滕王閣序》被公認為美文,尤其“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甚得后世稱譽。李復卻認為六朝及唐初類似的句子很多,乃當時好尚,王勃不過是狃于習俗,故為一時所稱,在李復看來,卻“氣格卑弱,殊無古意”。他反對氣格卑弱的文字,主張為文須是“理勝”。也就是說,他把“理”看得非常重要。他在《讀列子》一文中評價柳宗元為文“極刻意用力,非自然,乃辭勝而理不足也?!盵3]卷8既然“理”之于文如此重要,那么,他所說的“理”所指何是?在《答耀州諸進士書》中,李復明確說道:“先須講求義理得當,中心渙然,乃可作文。義理若非,雖洪筆麗藻,亦非矣。又為文須去塵言,用事實,貴整齊,意分明,此其大略也”[3]卷4。他把“理”徑直定位為“義理”,這足以見出李復的理學家本色。在《答張尉書》中,他說:“人之為文與詩最見精神,若品格已定,辭氣卑凡,不能更有損益?!綦m未成就,其中自有佳語,是猶雛鶴褵褷,戛然一鳴,知其為云霄外物”[3]卷4。他認為作文賦詩最根本的是要體現出精神和品格。在《答人論文書》一文中,他逐一闡釋《書》《詩》《易》《春秋》《中庸》幾部儒家經典的要義,說明其所蘊含的根本義理是它們“為文炳如日星而光耀無窮”,這才是其成為后世經典的根本所在。李復認為自漢代的司馬相如、揚雄至唐代文人,雖然號稱能文者很多,其風格也多姿多彩,但都不過“亦小技而已,豈君子之文歟”。而“茍能發道之奧,明理之隱,古人之所未言,前經之所不載,著之為書,推之當世而可行,傳之后世而有取,雖片言之善,無不貴之矣?!盵3]卷5他認為能闡明“道”與“理”的文學才是有價值的文學,才可以推于當代而傳于后世,即文學中的“理”體現著文學的精神和品格,也決定著文學的價值。

再次,李復提出為文的基本原則。他在《答耀州諸進士書》中明確提出作文要“去塵言,用事實,貴整齊,意分明”[3]卷4。即為文要追求語言的高古清新,講求事實,整齊有法,意思分明。按照這些要求作詩為文,其詩文面貌必然嚴謹齊整,規矩有度,意味顯豁,不落塵俗。李復自己的詩文創作很好地實踐了這一原則大略。

最后,李復對杜甫的格外推崇也值得注意。在《與侯謨秀才》三書中,他反復提及杜甫,高度肯定杜詩的詩史價值,指出杜甫“深于經術,其言多止于禮義”、“讀書多,不曾盡見其所讀之書,則不能盡注(杜詩)”,贊賞杜詩“波瀾浩蕩,處處可到,詞氣高古,渾然不見斤鑿。此不待言而眾所知也”[3]卷5。李復不僅在觀念上高度推崇杜甫,在詩歌創作中也體現出對杜甫的推崇,他或者模擬杜甫詩句,或者運用有關杜甫的典故入詩。李復的崇杜,是宋代文人推崇杜甫的普遍潮流的具體表現,他的理學家身份,則說明不僅宋代文人崇尚杜甫,宋代的理學家也推崇杜甫,杜甫是宋代文士的大眾偶像。李復還有一首《讀陶淵明詩》的詩作,對陶淵明亦做了高度評價。崇尚陶杜的時代風氣在李復這里得到體現。

二、李復的詩歌

像所有的理學家一樣,李復也有以詩闡釋理學思想的作品,如組詩《雜詩》的第五、第六、第八首,就是對《周易》學說的闡發。但李復詩中這類純粹地把詩歌作為理學思想表達工具的作品很少,他的大部分詩歌對于義理的闡釋,能夠借助一定的形象,從而使其詩作保持有基本的文學性和審美性。如其《雜詩》中的這兩首:

杯水入滄溟,浩浩通無際。原心方寸間,混合周天地。后稷勤稼穡,顏淵甘簞食。行己在一時,流芳播萬世。至道不遠人,安行近且易。(其十一)[4]12405

浚泉少汲水,汲多泉水污。力穡莫揠苗,揠苗苗必枯。心清事自簡,氣和體必舒。古人有至言,治民如烹魚。(其十九)[4]12406

第一首詩講修養之道的根本在于日常本真自然的行為。第二首詩講做人要心清氣和,要懂得適可而止,要謹慎敬畏。詩雖然重在申發思想見解,但語言平易質樸,也有形象性,讀來并不令人生厭。

李復曾輾轉多地為宦,對社會現實和底層百姓的生活有深切了解,這在他的詩歌創作中有較多的反映。如這首《兵饋行》長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人負六斗兼蓑笠,米供兩兵更自食。高卑日概給二升,六斗才可供十日。大軍夜泊須擇地,地非安行有程驛。更遠不過三十里,或有攻圍或鏖擊。十日未便行十程,所負一空無可索。丁夫南運軍北行,相去愈遠不接跡。敵聞兵侵退散隱,狡算極深不可測。師老凍餓無斗心,精銳方出來戰敵。古師遠行不裹糧,因糧于敵吾必得。不知何人畫此計,徒困生靈甚非策。但愿身在得還家,死生向前須努力。征人白骨浸河水,水聲嗚咽傷人耳。來時一十五萬人,雕沒經時存者幾。運糧懼恐乏軍興,再符差點催饋軍。比戶追索丁口絕,縣官不敢言無人。盡將婦妻作男子,數少更及羸老身。尪殘病疾不堪役,室中長女將問親。暴吏入門便驅去,脫爾恐為官怒嗔。紐麻纏腰袍印字,兩脛束布頭裹巾。冥冥東西不能辨,被驅不異犬豕群。到官未定已催發,哭聲不出心酸辛。負米出門時相語,妻求見夫女見父。在家孤苦恨竛竮,軍前死生或同處。冰雪皸瘃遍兩腳,懸淚尋親望沙漠。將軍帳下鼓無聲,婦人在軍軍氣弱。星使奔問來幾時,下令倉黃皆遣歸。聞歸南欲奔漢界,中途又為西賊窺。凄惻自嘆生意促,不見父夫不得哭。一身去住兩茫然,欲向南歸卻望北。[4]12433

這首詩寫北宋軍隊征調老百姓背負軍糧的事。詩的前半段寫百姓運糧之艱難,明確表示此舉勞民傷財,既禍害百姓,又遠非良策。后半段寫老百姓因此遭受的苦難。精壯兵丁都被征從軍,運糧的只有老弱婦孺,連待字閨中的青年女子都不能幸免。一時間,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生離死別,哀哭遍野的悲慘情景令人禁不住掩卷嘆息,也仿佛看到了杜甫《兵車行》詩情形的重現。從藝術性看,這首詩直白平實,并不見佳,但它真實記錄了當時社會現實的一面,為后世了解北宋的兵饋制度提供了生動鮮活的史料,其認識價值和史料價值應予以高度重視。

李復曾在夔州為官,適逢夔州大旱,李復在詩中記錄了“蠻商奸利乘人急,緣江轉米貿兒女,己身死重別離輕”的悲慘情景(《夔州旱》)。在《下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于僧壁》中,他對“乾坤一色飛鳥絕,市井無聲百賈餓。貧粟未給貧民啼,空屋漏穿不可過”、“僧爐有令禁觸火,袖手指直凍欲墮。缾暖微聞蚯蚓鳴,客寒對作橐駝坐”老百姓饑寒交迫的生活做了如實描寫,讀來令人嘆惋。

李復大量的詩作是對日常生活的記錄和敘寫。同僚的酬酢,親朋的友誼,獨處的心境,迎來送往的喜悅與憂傷,觀物游歷的體會等,都在他的詩中得以展現。如《屈原廟》:“古廟荒山暗水云,歲時歌舞感鄉民。幾傷讒口方離國,欲悟君心豈愛身。慘慘飛魂號帝闕,冥冥赍志托江神。千年自有遺文在,光焰長如日月新?!盵4]12468寫后世對屈原的祭拜吊唁活動,對屈子的推崇之情溢于言表?!逗徒奘逑灿辍?“千里人懷閔旱心,輕將歲事叩天閽。驟傾江海繁聲合,盡滌山川沴氣昏。官責時豐聊共喜,歸休興動欲誰論。更思田父相邀樂,步屧春風倒社尊?!盵4]12477寫甘霖突降,旱情得以緩解,官民同樂的喜悅之情?!绑@塵拂面三千里,走馬東西不識春。忽見長堤新柳色,一時聊慰倦行人?!盵4]12492寫作者路途奔波中忽見早春新柳的喜悅。諸如這些詩篇,都平實樸質,從容不迫,娓娓道來,具有平淡和緩的風格面貌。

李復的詠物詩也值得注意。他賞愛自然,觀物細致,在他筆下,對諸如梅、松、牡丹、荷花、梧桐、槐、枸杞、梨、李花等植物,蟬、孤鶩等動物都有描摹。他尤其愛賞梅。他的詠梅詩作有十余首,充分體現出他對梅的喜愛。如下面三首:

《王氏園置燭觀梅》:堂前梅樹花初遍,露坐看花對夕風??嗪抟故沾荷?,故移燈入素光中。亂爭短發愁邊白,清映衰顏酒后紅。醉眼卻來尋不見,只疑林月碎玲瓏。[4]12473

《和崔珙望子嶺觀梅》:高枝疏淡小花頭,開向殘春破客愁。點墨空山慰寒晚,卻如何遜在揚州。[4]12494

《崔珙推官話王園再如昔年為梅下之會并示絕句和來韻》:王家梅樹春常早,露坐曾侵月影來。聞道去年還得意,新花還似舊時開。[4]12494

第一首詩寫夜里置燭觀梅,第二首詩寫野外觀梅,第三首詩再約月下賞梅,作者對梅的喜愛和愉悅的心情躍然紙上。

李復在《讀陶淵明詩》中說:“雕刻雖云工,真風在平淡?!盵4]12407又于《春日北園早起》中說:“喜靜心常澹,居閑意寡營?!盵4]12454以這樣的審美趣尚和心態作詩,其詩歌自然就具有平淡質直的語言和清幽澹泊的詩境。如這幾首詩:

《自吳岳歸》:鳴鳳岡邊路,秋風動夕嵐。閑云依絕壁,獨鳥下空潭。疇昔經行慣,重來委曲諳。試尋遺墨在,投策訪僧龕。[4]12451

《暑中即事》:掛壁清羸金粟像,映窗性相凈名經。門前野水流繞舍,雨后綠槐陰滿庭。涼簟醒心須稍健,好風吹鬢欲重青。此間真境誰宜到,更有珍茶一種靈。[4]12479

《送僧惠本》:山僧青芒屩,厭踏城中土。水風寒蕭蕭,片影過沙渡。晚云迎歸錫,低飛暗石路。暮鐘落前峰,去沖后山雨。[4]12423

這些詩作,詩境清幽閑淡,語言平實有味,頗具中晚唐賈島、姚合詩風的痕跡。

李復還有一些作品,整體或并不見佳,卻有一二聯寫得很好的句子。如“野鳥深藏但聞語,山花半開初有香?!?《伊川道中》)[4]12436“延賓竹榻靜,過雨石堂清?!?《峽州渡江入寺》其二)[4]12453“花近紅侵坐,槐新綠媚天?!?《呂子固置會有詩張蕓叟邀予席上依韻和》)[4]12458“連岡橫野斷,遠水隔林明?!?《登青龍寺》)[4]12453“古殿含涼氣,空堂照夕暉”(《新羅寺唐有新羅僧咒草愈疾卵塔今在閑來因題》)[4]12453等等。這些聯句,或意境清幽,或對仗工穩,或用語醒豁,頗堪稱道。

李復的少部分詩歌,因為過于平淡質直,顯得詩味不足。如《李花》詩:“桃花爭紅色空深,李花淺白開自好。前日含青意澀縮,今晨碎玉亂高杪。暖風借助開更多,余陰郁芘花還少。天晴不愁不爛漫,后花開時先已老?!盵4]12439詩的意思倒是顯豁,就是太過直白,缺乏韻味。還有的詩反復申說,啰嗦無味。如《放魚》詩寫有人送他一條大魚,他不忍烹食,選擇放生。很簡單的一件事,李復卻敷衍出一大通人魚對話,先寫自己的不忍之仁,繼寫魚申訴委屈,最后寫自己在放生前對魚的叮囑:“此去戒前禍,芳餌為禍因”[4]12428。絮絮叨叨,索然寡味。

在詩歌體式上,李復以五言詩見長。四庫全書本《潏水集》收有錢端禮的跋文《書潏水集后》,曰:“象祖嘗讀樂靜先生詩,云:‘結交賴有紫髯翁,鶴骨嶄嶄爛修目。五言長城屹千丈,萬卷書樓聊一讀?!w言潏水先生也”。樂靜先生即李昭玘,是李復的同道好友,他高度稱贊李復的五言詩,足見李復五言詩在當時頗具聲名。

三、李復的文

李復的文存世八卷,共152篇?!稘埶肪硪凰盏膸灼?,都是與社會現實密切關聯的,有很強的實用性,其中最有名的是《乞罷造戰車奏》和《乞罷造船奏》兩封奏疏。據《宋史翼》卷八記載:“崇寧中,邢恕為涇原經略使,謀立邊功,以洗誣謗宗廟之罪,因納許彥圭之說,請用車戰法及造舟五百艘,將直抵興靈以控夏國。時復方為熙河漕使,詔下,委之,復奏云……疏上,徽宗感悟,罷之?!盵5]這里提到的上疏,就是《乞罷造戰車奏》和《乞罷造船奏》兩封奏疏。在《乞罷造戰車奏》中,李復指出:古代戰爭中確有憑借戰車取得勝利的,但戰場是平闊曠野,車可以行,敵人不敢輕犯。如今的戰爭發生在邊地,地勢復雜,戰車車體又闊大,進退不便,不僅不能發揮戰車的作用,還會成為軍隊的拖累。況且,提出這個建議的許彥圭雖為邊民,但是出語輕率,未經慎重考慮,將帥姚麟急于立功而輕信之,“茍望一官之進,上罔朝廷,下害百姓,此而不誅,何以懲后”?在《乞罷造船奏》中,他同樣列舉事實,引經據典,說明戰船之法不可行,請求朝廷收回詔命,以免“虛費錢物,終誤大事”。兩封奏疏有理有據,忠懇惻坦,使徽宗為之所動,停止了造戰車和造船的不切實際的舉動。李復的這兩封奏疏寫得非常誠懇,且發揮了極大的現實效用,屢為后人稱引。明代楊士奇編纂的《歷代名臣奏議》在“兵制”專題下全文收錄了《乞罷造戰車奏》,以作為古代大臣軍事奏疏的典范之作。清代陸心源的《宋史翼》和黃宗羲的《宋元學案》為李復作的傳記中,也都不吝筆墨大段征引了這兩封奏疏?!镀蛑萌秷鲎唷贰镀蛑霉直ぷ唷贰渡匣兆谄蛳尢镒唷返?,也都是切于實務的奏疏,體現出李復對于社會現實問題的用心思考和積極參與?!墩撊∈孔唷贰洞鹨葜T進士書》等文,則是曾任學官的李復對于學校教育和人才選拔制度的反思。

李復是張載的學生,繼承了張載關學的實學精神而發揚光大。他擔任過地方軍事長官,對當時宋廷和西夏敵我雙方的軍事力量有深入了解,故而提出的軍事和地方治理方面的措施都切實可用。當然,作為關學弟子,他對象數義理之類的哲學命題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在《答曹鑒秀才書》《答曹鉞秀才書》諸書中,他對哲學問題侃侃而談,有著深邃的自我見解。在《與張橫渠書》中,他與張載認真討論宗子之法?!端膸烊珪偰俊埶嵋吩唬骸敖裼^是集,如謂揚雄不知道,謂井田、兵制不可遽言復古,皆確然中理,其它持論亦皆醇正,不止朱子所稱一條(本文按,指李復論孟子養氣的學說)。又久居兵間,嫻習戎事,故所上奏議大都侃侃建白,深中時弊,亦不止洪邁所稱二疏(本文按,指《乞罷造戰車奏》和《乞罷造船奏》兩封奏疏)。至其考證今古,貫穿博洽,于易象算術五行律呂之學,無不剖析精微,具有本末,尤非空談者所可及,在宋儒之中,可謂有用者矣?!蓖ㄓ[《潏水集》,可以說,四庫館臣的評價十分中肯。

李復文中,也有幾篇文采較佳者?!吨衤曎x》是典型的駢賦,以工整的四六韻文形象摹寫竹聲,又以陰陽虛空等學說推原竹聲的成因,運思縝密,語言工飭?!度A陰遇雨記》和《游歸仁園記》也是兩篇較好的文章。茲迻錄《華陰遇雨記》如下:

元豐二年夏五月,予自汴歸雍,時旱久極暑,度崤陵,過稠桑,重坂隘谷,烈日鑠石,塵沙蔽天,晝息夕行,凡二十日方次潼關。過關,道泉店敷水,見清溪橫路,群木連陰,心已奮喜,望華岳日光在頂,層云蕩胸,仙掌亭亭,似招歸隱。俄急雨飛灑,遙映空山,森如銀竹,頃濃云如墨,奔走四合,雷驚霆擊,怒風鼓蕩,暴雨大作,若傾江湖,天地晦冥,牛馬不可辨。遂少待于郵置。逾時雨霽云散,山川草木,洗滌清潤,若乾坤初辟,萬物一新,蓮岳杰然,出臨大路,雄偉嚴竦,意勢無前,猶義師智將出征伐,威行萬里,莫不震疊;而又秀氣麗色,輝亂晴照,美瑞器車韞孕于中,發不可揜,若禮樂君子,文物典章,煥然咸在。群峰左右,駿奔拱峙,信乎神靈尊于群山,巍鎖西極,真天下之偉觀也。矯首竚望,連旬炎暍之困,灑然遽失,清氣習習,使人憑虛欲仙。予久欲訪少皞之別都,尋蓐收之外館,迫于問疾,速歸之心未暇從容,將俟異日來游,姑識一時之事于驛壁。趙郡李某履中記。[6]

此文敘事簡潔,描寫生動,是李復文中頗具文采的篇章,即使置于宋代文人之作中,亦毫不遜色。

要言之,作為張載弟子的李復,其經世致用的哲學思想影響到他的文學,形成他切實務用的文學觀念。李復繼承了張載的關學精神,但比張載更富有實踐性和變通性,更加注重對現實的觀照。他的詩文很好地實踐了他的文學思想,代表著宋代關學學者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

參考文獻:

[1]曹春海.張載《西銘》及《經學理窟》中的倫理思想[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85-91.

[2]黃宗羲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M].北京:中華書局,1986:1116.

[3]李復.潏水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傅璇琮,等.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1998.

[5]陸心源.宋史翼:卷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85-86.

[6]曾棗莊,劉琳.全宋文:第122冊[M].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91.

[責任編輯賈馬燕]

Li Fu’s Literary Thought and Creation

ZHANG Wen-li

(FacultyofLiberalArts,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127,China)

Abstract:Li Fu, one of the disciples of Zhang Zai, was a prolific poet among scholars of Guang School in the Song Dynasty. Greatly influenced by Guan School, his literary thought was pragmatic and realistic, with focus on its content, argumentation, newness, fact and clarity. His poems were written in a plain language and practical style, reflect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literary creation among scholars in the Song Dynasty.

Key words:Li Fu; Guang School; literary thought; literary creation

作者簡介:張文利,女,陜西鳳翔人,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宋元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代文學與理學的關聯性研究——以書院為中心”(09ZXW005)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05

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300(2016)01-0043-05

猜你喜歡
文學思想關學
“關學”的精粹及其對后世的啟迪——張載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
張載關學暨關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張載關學暨關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張載關學暨關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陜西師范大學關學研究院揭牌儀式暨“關學思想的當代價值”高端學術論壇在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隆重舉行
《紅樓夢文學思想的現代闡釋》
國內首家關學研究機構在西北大學成立
《莊子》文學思想分析
論元代散曲的文學思想和現實特征
關于納蘭性德文學思想的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