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影響裕固族傳統民歌傳承的不利因素(三)——復合型音樂文化;研究者因素

2016-02-03 06:19周鴻德
北方音樂 2016年3期
關鍵詞:裕固族傳承發展研究者

周鴻德

(河西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

淺析影響裕固族傳統民歌傳承的不利因素(三)——復合型音樂文化;研究者因素

周鴻德

(河西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摘要】裕固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裕固族傳統民歌更是裕固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裕固族“象征標志”的一面旗幟。裕固族傳統民歌在數輩人的努力下美麗綻放。裕固族地方區域和本身的語言傳承現狀對裕固族傳統民歌影響深遠。本文就影響裕固族傳統民歌傳承的不利因素中的“復合型音樂文化”和“研究者”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拋磚引玉,以求教于諸位前輩和同道,借以引起對裕固族傳統民歌傳承問題的關注。

【關鍵詞】裕固族;傳統民歌;復合型音樂;研究者;傳承發展;

裕固族傳統民歌繁花似錦,千百年來,裕固族人將裕固族獨特的傳統民歌記于心、流于口,歷代相傳。裕固族古老音樂文化記錄了裕固族歷史的足音,傾訴著裕固族人民的愛與恨,呈現著濃郁地方民族特色,展示了裕固族人民的處世品質和美德。裕固族傳統民歌以其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包羅萬象的內容訴說著自己的悠悠歷史。

裕固族自定居河西(16世紀)至1953年,其音樂文化形成了豐厚的沉淀,成為裕固族文化中的代表性部分,這一時間段的裕固族民歌被普遍視為裕固族傳統民歌。民歌是裕固族音樂文化中最主要的內容,它可以稱得上是裕固族音樂的代名詞。其內容豐富、品種紛繁、曲調優美、節奏明快,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體現著裕固族的歷史演變和裕固族人的生活面貌。

“復合型音樂文化”對裕固族傳統民歌傳承的負面影響

裕固族文化是多元化的“復合型”文化,多元文化“夾縫”中成長的裕固族民歌在其多元融合中出現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問題。

在多民族音樂融合發展中,存在著吸收和被吸收的問題,也存在著相互消長的問題。從裕固族的歷史淵源和語言來看,其民歌與回鶻民歌和蒙古民歌有著同樣的源流關系,歌詞格律也有不少相似之處,此外,還具有許多古代語言的共性。

由于裕固族本身屬于“少小”民族,自16世紀東遷進入河西走廊,民歌中就吸收了藏族的“拉伊”、蒙古族的“酒曲”、回族的“花兒”、土族的“宴席曲”以及當地漢族地方民歌等的一些音樂元素。再加之多民族的融合,傳唱人數較少和受眾認知程度尚淺等原因,造成裕固族傳統民歌在廣大群眾認知中的風格不是十分明顯的認知結果。不像藏、蒙、回等民族歌曲,民族音樂風格獨特而易于辨別。裕固族音樂文化中幾乎只有“民歌”的音樂形式,傳統器樂曲、舞蹈音樂等幾乎沒有。傳播較緩慢、傳播范圍相對較小等原因,裕固族音樂元素在大眾腦海里積累太少。而在裕固族聚居地隨處都能聽到藏歌蒙曲,裕固族傳統民歌在多元文化的”夾縫”中顯得羞澀而窘困。在“復合型”音樂文化迅速發展的趨勢下,裕固族民歌的風格被嚴重弱化,裕固族傳統民歌的“市場”也越來越小。

復合型音樂文化有對裕固族音樂文化發展積極的一面,但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多元文化復合型音樂文化“夾縫”中成長的裕固族傳統民歌在其多元融合中能否繼續保持其獨特的風格令人擔憂。

裕固族音樂文化研究者的匱乏

裕固族音樂文化研究者匱乏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加之當地音樂師資的缺乏,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陷入僵局。就算培養出個別音樂專業學生進入高校,因本身對裕固族傳統民歌掌握不夠,且缺乏相關老師的指導,致使本土音樂專業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從事裕固族傳統民歌的傳唱和裕固族音樂文化的研究。熱衷于裕固族音樂文化研究的本土人士又苦于不具備專業的音樂知識,使研究只停留在泛泛的“現象”研究的層面而不能深入。所以說,裕固族本土音樂文化研究者極其匱乏。

裕固族本土音樂研究者的情況如此,那么,一些非本土的裕固族音樂研究者的情況又如何呢!非裕固族本土的音樂專業研究者們對裕固族音樂文化的研究大致有兩方面的目的:一是“被動型研究者”;二是“主動型研究者”。前者是出于某種“成果”的需要,為研究而研究的研究者。這種研究者是永遠也達不到對裕固族傳統民歌研究的境界,只能算是“高級觀眾”?!爸鲃有脱芯空摺笔菫樵9套寮姺摈攘Φ囊魳肺幕?,懷抱一種炙熱的情懷,以裕固族音樂文化傳承為使命和自我研究價值的體現而投身到裕固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中去的。但由于不是當地土著居民,語言交流的障礙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讓他們的研究異常困難。有很多這樣的研究者對裕固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最終半途而廢。能堅持下來且不斷進取者甚少,筆者也是其中之一,讓我們共勉。

綜合來看,裕固族音樂文化研究者非常匱乏,急需有關部門拿出政策培養本族音樂人才,也需要更多的裕固族音樂文化熱愛者積極加入裕固族音樂文化研究的行列。

參考文獻

[1]肅南??h編委會.《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志》[M].甘肅: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

[2]賀衛光.《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周鴻德.《裕固族傳統民歌研究現狀及傳承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9(6).

[4]侯曉琴.周鴻德.《裕固族復合型音樂文化透視》[J].《科學時代》,2010(12).

作者簡介:周鴻德(1974— ),男,漢族,甘肅省張掖市人,碩士,講師,專業:音樂學,研究方向:音樂表演藝術、教學與理論研究。

基金項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裕固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現狀調查與研究” (項目批準號:14YJA760014)項目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裕固族傳承發展研究者
高等教育中的學生成為研究者及其啟示
淺談裕固族民歌傳承現狀
談裕固族傳統文化教育——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幼兒園教育教學為例
雙語教學中裕固族原生態民歌的價值及應用
研究者稱,經CRISPR技術編輯過的雙胞胎已出生??茖W將如何回應?
研究者調查數據統計
淺論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聲樂創新教學與賀州瑤族民歌傳承初探
淺談湖南民歌的傳承與發展
淺析甘肅清水縣軒轅鼓舞的風格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