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無人機技術對新聞報道的影響

2016-02-03 14:48文/米
傳媒 2016年11期
關鍵詞:航拍新聞報道紀錄片

文/米 莉

淺析無人機技術對新聞報道的影響

文/米 莉

2015年,無人機技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各種新聞報道中。本文從新聞報道領域無人機技術應用的本質、帶來的變化及其運用前景三個方面,探討了無人機對新聞報道的影響。文章認為,無人機的運用給受眾帶來了更多的視覺體驗,同時提高了新聞業在公共服務報道中的作用。隨著技術的進步、法律的完善,無人機技術將在紀錄片的創作、災難報道、環境新聞報道等領域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

無人機 新聞報道 公共服務

2015年,無人機技術在新聞報道中嶄露頭角。無人機拍攝出的現場畫面具有視覺性強、俯拍效果畫面縱深感強以及長鏡頭紀實性強的特點。但除了拍攝畫面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之外,無人機技術在新聞中的運用給傳統新聞報道帶來了哪些變化?其在報道中的運用前景如何?這將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問題。

一、無人機技術給新聞報道帶來的變化

從本質上看,無人機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使記者從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解脫出來,機器代替人去完成拍攝任務,為探尋事物的真相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徑。從表現方式上看,作為一個新的拍攝技術,無人機使新聞報道的方式呈現多元化,受眾看到之前看不到的畫面,帶來新的視覺體驗。同時,無人機技術在環保等領域中的運用使得媒體在社會公共事務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1.航拍使日常新聞報道方式更趨多元化。在使用無人機技術之前,要想得到全景圖像,記者需要借助直升機進行拍攝,其成本和對攝影師的技術要求都比較高,而且拍攝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出于成本和安全的考慮,航拍的方式一般只是在重大或者突發性事件中使用,很少運用到日常新聞報道中。而無人機的使用,使航拍的成本大大降低,在技術上,普通記者就可以進行操作,無須專業人員。在價格上,國內一些民用無人機的價格為2000~4000元,甚至不及智能手機。此外,無人機產品體積比較小巧,方便攜帶,記者可以隨時拍下自己想要的畫面。一些無人機生產廠商開發的軟件還可以將拍攝下的畫面直接上傳到使用者的手機中進行預覽,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些因素促使無人機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航拍鏡頭和畫面的增多豐富了新聞報道的內容。

2.全景畫面給受眾帶來更強烈的視覺體驗。首先,無人機拍攝的畫面能使受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滿足了受眾對多元信息的需求。2015年8月,新華網無人機隊帶來的天津港爆炸中心的畫面讓人們感受到了兩次爆炸的威力;2015年10月,國慶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京港澳進京高速收費站的航拍畫面顯示,現場密密麻麻全是車,車輛擁堵近百公里。甚至有媒體推出這條新聞時在標題中標注“密集恐懼癥者慎入”,可見畫面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之強。

其次,傳統新聞報道的拍攝方式多以仰視和水平拍攝為主,拍攝者容易操作,同時也可以獲取一些特寫或者近景的畫面,突出細節。但也正是因為操作上簡便,這些鏡頭中或多或少都帶有主觀色彩,拍攝者對某些特定畫面的突出和強調反映了其本人的情感。但無人機俯拍所獲取的畫面則消除了這種主觀色彩對新聞報道的影響,大量的全景再現了新聞事件發生地的全貌,畫面的信息含量大,受眾可以從中感受新聞現場開闊的視覺場景以及更多真實可靠的信息。

最后,無人機技術的使用彌補了傳統新聞拍攝在俯拍鏡頭上的欠缺,極大地增加了圖畫(靜態的畫面和視頻)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比例。對于已經適應了信息社會快節奏的受眾來說,圖畫是接受信息最快的方式之一,也意味著一種更加直觀的視覺體驗。無人機技術拍攝下來的大量鏡頭和畫面豐富了新聞報道的內容,這種報道模式正好契合了受眾“讀圖”和淺閱讀的心理,成為“快餐文化”的新景觀。

3.提高了媒體在環保等突發公共事件報道中的作用。進入大眾傳播時代以后,如何發揮新聞媒體在公共事務中的服務職能,滿足受眾的知情權一直是困擾新聞界的一個問題。西方新聞界甚至提出了社會責任理論來約束記者的行為,迫使其履行公共服務的義務,但效果并不明顯。實際上,有些時候,面對公共事件,尤其是交通、爆炸等突發事件,記者對公共服務職能的放棄是不得已而為之,如無法進入現場獲取素材、無法獲知事件的全貌等。無人機技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新聞記者獲取相關信息的概率,得到了更多之前無法獲得的新聞素材,使記者能更好地完成新聞報道。在新華網公布的10幅無人機獲獎作品中,有4幅涉及突發事件、交通、污染和自然災害。無人機從現場發回全景照片,不僅能讓讀者更快地了解事件的進展和危害,同時為事件的解決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現場資料。此外,技術的引入也能促使記者更加關注社會公共事件。

二、無人機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前景

技術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無人機的引入雖然可以探知到更多的真相,能滿足受眾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道德和法律問題。對待新技術,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任何技術的發明和使用,其初衷都是創造而非破壞。技術發明的結果都具有兩面性,不能因為負面因素的存在而否定技術的運用,無人機技術也是如此?;诖?,對無人機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前景可以做出更為樂觀的判斷。從目前新聞界對無人機技術的使用來看,筆者認為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運用的新聞領域有限,主要用于消息類報道,在新聞紀錄片或者深度報道領域很少使用;二是其拍攝的畫面更多用于展現現場的宏觀景象,而不是發現問題。事實上,無人機技術的運用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1.為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和紀錄片提供更為豐富的信息。相比其他的新聞報道類型,深度報道和紀錄片都是對現實的忠實記錄。同時,兩者所包含的信息量遠高于一般的新聞報道,對新聞事件或者人物也可以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從而克服電視新聞報道碎片化的缺陷。但是在表現手法上,深度報道以記者對當事人的采訪為主,有時會采用暗訪的方式以獲取事件背后的信息,但是對一些新聞題材,除了細節呈現之外,利用無人機航拍所帶來的全景畫面有助于讀者對事件的整體把握。而對于紀錄片來說,無人機在成本和技術操作上的低門檻,將使俯拍鏡頭得到大量運用,從而促使新聞紀錄片在畫面呈現上得到發展。國外,已經有學者在進行這方面的實驗,2015年,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教師史蒂文·金將無人機運用到紀錄片教學的課程中,并帶領他的學生用無人機在非洲進行紀錄片的拍攝。他認為,無人機不需要耗費使用直升機的成本,卻可以拍攝很多漂亮的鏡頭。

2.更多運用到環保等公共領域用以發現問題。從目前使用的范圍上看,無人機多被用在自然災害、事故現場或者重大的節日、活動的報道現場。環保領域中的使用才剛開始,但已經有媒體開始這方面的實踐。2015年,無人機攝影獲獎作品《污染的顏色》,記錄下了浙江杭州半山鋼鐵廠附近受到污染的池塘里植被的情況。畫面中間是一塊橢圓形區域,其中外圈約1/2的區域呈現鮮明的黃色,只有里圈一小部分是綠色。水域污染造成的后果一目了然。這些畫面不僅僅呈現了現場,也發現了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問題,為接下來的新聞報道提供了線索。

另外,媒體進行環境污染報道時通常會采取暗訪的方式,暗訪的成功與否取決于記者能否進入現場并拍攝到畫面。但一般涉及污染的問題企業都會做得比較隱蔽,而利用無人機進行俯拍卻可以拍攝下污染的全景,低空飛行還可以拍攝到具體的污染場景。無人機靈活的拍攝方式將使其在環境污染等領域的報道中大顯身手。

三、結語

與其他新技術一樣,無人機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除了在認知上要堅持基本的原則之外,還應當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新聞工作人員的道德自律。任何新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都不會一帆風順,無人機技術也一樣,但我們相信隨著法律和倫理問題的解決,無人機技術的運用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類新聞報道中。

作者系商丘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本文系商丘師范學院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手機新聞客戶端與PC端門戶網站新聞內容生產比較研究”(項目編號:2015GGJS17)、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大數據時代河南省級媒體創新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62400410439)的研究成果。

[1]賴雨晨.中國無人機價格不及智能手機,低價競爭時代來臨[EB/OL].中國軍網,(2015-03-13)[2016-04-12].http://www.81.cn/ gnxw/2015-03/13/content_6396338.htm.

[2]龍鴻祥.無人機新聞,美國新聞傳播新景觀[J].編輯之友,2015(08).

猜你喜歡
航拍新聞報道紀錄片
航拍巴彥呼碩
“她時代”新聞報道中的“時代精神”呈現
論新聞報道中的流行語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紀錄片之頁
紀錄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紀錄片之頁
新媒體不當新聞報道的影響
航拍,蒼穹下的醉美視角
難忘的航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