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貴高原烏蒙山區的民間叫魂文化

2016-02-03 18:07王國旭胡亮節
華夏文化 2016年3期
關鍵詞:叫魂隔山烏蒙山

□ 王國旭 胡亮節

云貴高原烏蒙山區的民間叫魂文化

□王國旭胡亮節

高高的烏蒙山,綿亙數千里,北起云南、貴州兩省邊界,余脈直伸川南,為川黔滇血肉相連之要隘。在山褶縱橫處,居住著勤勞勇敢的漢、彝、苗、布依、白、仡佬等民族,他們或集群而居,或星羅棋布,和諧共存,彼此互融,烏蒙山區也可以稱得上鮮活的民族文化生態走廊了。歷史上,這里曾經是彝族六祖分支的發源地,水西王國的故事曲折動人;這里也曾經是僰人懸棺的故鄉,千年的風霜雕刻著懸崖峭壁上的那些棺木,而他們的后裔已身世成謎。秦開五尺道,莊蹻率領部下翻越烏蒙山,踏險而來?!妒酚洝の髂弦牧袀鳌分休d:“楚威王時,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边@是漢文化輻及烏蒙山區伊始。

民族雜居,文化多元,但土地貧瘠,人民生活極為艱難,成為烏蒙山區一時的寫照?!逗鬂h書·西南夷列傳》記載到這一帶時說:“各立君長,其人皆椎結,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瓲櫩碌囟嘤炅?,俗好巫鬼禁忌,寡畜生,又無蠶桑,故其郡最貧?!鄙a的低效,生活的局促,卻讓當地人民堅守古老文化傳統,敬仰鬼神,崇尚祖先祭祀。相信魂魄,是老一輩的烏蒙山人必不可少的自然信仰,本文從存史角度予以實錄。

一、烏蒙山區的叫魂儀式

相信生命是由魂魄與肉體組合而成,是中華民族民間信仰的普遍認識,傳統道家認為人有三魂七魄,其中,“三魂”至關重要,分別為“天魂”(或為靈魂)、“地魂”(或為覺魂)、“人魂”(或為生魂)。其中,天魂主管人的意識,地魂主管人的善惡羞恥,人魂主管人的壽命,三者合一,人方能成其為人。另外,傳統文化中還有一種思想,那就是把血看做身體的主導,管理人身體的不同部位的血被稱為“魄”,“七魄”由眼、耳、鼻、舌、身五根的血,與紅內臟和白內臟之血,合為“七魄”,其中,紅內臟包括心肺肝等,白內臟包括胃、大腸和小腸等。據說“七魄”不僅有顏色之分,還有腥臭之別,紅內臟之血散發出腥味,白內臟之血散發出臭味。

據說,人在遭遇驚嚇或病痛之后,魂魄會離肉體而去,失去魂魄的人會出現精神萎靡、身體虛弱甚至癡呆癲狂等征兆,這時候就必須通過長者的呼喚引魂魄回歸肉體,這就是所謂的叫魂,也稱為喚魂。在烏蒙山一帶,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如果常年患病,久治不愈;或全身酸軟無力,打不起精神;甚至小孩受驚,常做噩夢。這一切,老人們都認為這是丟了魂魄的表現,必須舉行叫魂儀式。叫魂儀式可以由兩種人操作,一種人是當地通靈的巫師,男的俗稱為“先生”,女的俗稱為“師娘子”,這些人有一套獨特而復雜的叫魂程序,常常通宵達旦數日,可以稱為“專業”叫魂;另一種人直接由家中的女性長輩為患者叫魂,這種叫魂的方式簡單,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在當地極為普遍,我們可以稱之為“普通”叫魂。

叫魂有日期和周期限制,在叫魂日期的選擇方面,叫魂者常常以帶“三”“六”“九”的日子為佳,比較忌諱帶“四”和“五”的日子,這與民間趨吉避兇的數字迷信有關系。通常認為,帶“三”“六”“九”的日子是比較順利的日子,反之,帶“四”或“五”的日子被認為是不吉利的,這與“四”與“死 ”諧音,“五”與“無”諧音相關。叫魂的周期以單數為準,一般是三天、五天或七天為一輪,如若一輪結束,患者還沒有痊愈,則會擇期開始下一輪叫魂。

叫魂的時候,患者可以待在家里,也可以出外工作。如若在家,叫魂之前先由叫魂者拿一枚雞蛋滾遍患者全身;如若不在家,可用雞蛋在患者穿過的衣服上滾一遍。叫魂者叫完魂,都無一例外地要把這枚雞蛋煮熟,剝開觀察雞蛋黃的紋路和形狀,打開蛋黃觀察中間是否潮濕,這樣可判斷患者的魂魄為哪一路鬼祟所攝,是否平安歸來。如果蛋黃沒什么形狀和紋路,中間比較濕潤,則代表魂魄已經歸來;如果蛋黃每次叫魂后都變化不定,中間也比較干燥,則表示魂魄未歸,叫魂儀式繼續舉行。觀察完的蛋黃由患者吃掉,出門在外的患者則由其兄弟姐妹幫忙吃。叫魂者這種判斷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隨意性,通常是把有怨氣的故人或新死的陌生人作為殃及患者的罪魁禍首。

普通叫魂,叫魂者手里一定要拿道具,道具可以是某種農具,也可以是鍋鏟飯勺之類的,其中以手拿鋤頭為常。叫魂者一般面向北方站立,手持農具,有節奏地敲著門檻或地面,口中高聲唱著叫魂詞。

二、深情綿邈的叫魂詞

烏蒙山區的叫魂詞有固定的節奏,多以深沉的召喚為主,中間夾雜母親對孩子魂魄歸來的盼望,也有對患者魂魄可能遭遇的各種困難的擔憂,同時還寄托著請求各路祖先神靈援助孩子魂魄回家的殷切希望。烏蒙山區的叫魂詞有地區差異,但變化不大,我們收集了不同區域的叫魂詞,略陳如下:

(1)“某某某,快回家來了咯,隔山喊你隔山應,隔河喊你快轉身,三魂七魄復本身。山前山后嚇著你,山神土地送回來。過河過坎嚇著你,橋梁土地護回來。開門關門嚇著你,家神祖先帶回來。雞叫狗咬嚇著你,圈門土地送回來。三魂七魄復本身咯?!保?015年1月采集自云南鎮雄)

(2)“某某某,三魂七魄回家來咯。隔山喊你隔山應,隔河喊你打轉身。山上嚇著你,山神山鬼送回來。水邊嚇著你,河神河伯送回來。陰間(冥界)嚇著你,牛頭馬面送回來。三魂七魄回家來咯?!保?015年1月采集自貴州大方)

在(1)中,鎮雄的叫魂詞由遠及近,分門別類地列舉了日常生活碰到的各種困難,與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狀況極為吻合,從地理位置的“山前山后”“過河過坎”,到日常生活的細節,如“開門關門”“雞叫狗咬”等,與農村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景觀相似。在(2)中,貴州大方的叫魂詞也列舉了幾個地方,分別為“山上”“水邊”“陰間”,剛好構成了人間和冥界的想象空間。

(3)“某某某,三魂七魄回家來嘍,老虎嚇著、老熊嚇著、豺狼虎豹嚇著呢,三魂七魄回家來!三魂七魄央中去,秧苗土地送三魂,三魂七魄橋中去,橋梁土地送三魂;叫你來,你就來,別在房前屋后挨。叫你到,你就到,別在房前屋后繞。隔山喊你隔山應,隔河喊你打轉身;三魂七魄回家來!”(2014年12月采集自貴州納雍)

(4)叫你來,你就來,別在山前山后挨。叫你到,你就到,別在山前山后繞。隔山喊你隔山應,隔河喊你打轉身,山高自有人修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牛認將軍馬認主,個人魂魄認個人……”(2014年12月采集自貴州赫章)

相對來說,在(3)(4)中,納雍的叫魂詞更強調對動物的忌憚,山中所遇的各種動物,如“老虎”“老熊”“豺狼虎豹”等,都是老百姓談之色變的兇猛野獸。赫章的叫魂詞則已經流于說教,直接指出魂魄要自立,方能得到別人的幫助。當然,如果說在(1)和(2)中還只是深情的呼喚,而在(3)和(4)中則帶有明顯的指揮和催促的意味了。

烏蒙山的叫魂詞,從形式上看,格式較為單一,多為七言,間或七言和三言交叉,每句末尾皆呼“回家來”予以敦促,叫魂者長聲念唱,與鋤頭敲擊門檻的聲音相應和。從內容來看,叫魂詞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叫魂者所描摹的圖景,往往與當地的生活環境和自然風物相關,給人們展示了一幅山高水險、自然封閉的農耕文明的畫卷。烏蒙山多山,河流縱橫,因而在不同區域的叫魂詞中,總有“隔山喊你隔山應,隔河喊你快轉身”的詞句。同時,原始祖宗的信仰,泛化的萬物有靈思想,讓他們信守山有山神山鬼、地有土地菩薩、水有河神河伯等觀念。當然,我們也看見,叫魂者作為長者,叫魂詞中不僅有焦急期盼的心情,同時也有指揮、督促的說教,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責之以歸的教育理念融為一體了。

三、叫魂儀式的文化內涵解讀

烏蒙山區的普通叫魂儀式簡單而意義豐富,叫魂聲悠遠哀婉,隨著有節奏的敲打聲回蕩在層山之間,帶有濃重而崇高的意味。另外,隨著叫魂人貌似喋喋不休的呼喚,似乎又兼具某種祈求禱告的成分。因此,叫魂不僅是一種民間信仰的外化,同時也是地方文化對老百姓長期浸染之后的集體認同。

首先,女性是“普通”叫魂的主要承擔者,母愛是魂兮歸來的守護神。母親是所有叫魂儀式的主要承擔者,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由家中的女性長輩舉行。如母親生病或去世,則由奶奶給孫子叫魂,若無奶奶,則由姐姐或嫂子代行其職。一般認為,非專業的叫魂,男性的身份是極為弱勢的。叫魂的操持者由女性承擔,緣于母親是生殖和慈愛的化身,是肉體的再造者,是母系社會原始信仰的遺留。譚桂林指出:“宗教與女性有不解之緣。在許多宗教的創始傳說中,可以看到宗教的創始人往往有些與女性相關的美麗的故事?!保ㄗT桂林:《宗教與女性》,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73頁)同樣,烏蒙山區也廣泛流傳著一個故事。據說,古時候,村子里有一戶姓石的人家,生了個孩子,取名石雞。石雞成年后外出謀生,去很遠的地方挖煤,一去就是三年。石雞的母親很想念兒子,每每在想念的時候就呼喚著他的名字。一天中午,石雞正在煤窯里干活,隱隱聽到外邊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他趕緊走出煤窯,正在此時,煤窯崩塌了,母親的叫魂聲挽救了孩子的性命。烏蒙山的母親們堅信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叫魂所堅持的正是娘喊千里的母愛救贖信念。

其次,“普通”叫魂的功能是對旁觀者的儀式化,給受到驚嚇的孩子帶來安全感,實現其心理治療的功能。叫魂由特定的時間、地點、人物、道具、情境組成,加上旁觀者的肅穆莊重,讓患者置身其間,與之互融,從而產生強大的心理暗示力量,增強戰勝病魔的決心。人類學者彭兆榮先生就認為:“特定的儀式可以致人以病,亦可使人病愈。有時可以借助神靈降災于人,有時也可以通過神靈禳災解難?!保ㄅ碚讟s:《西南舅權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6頁)在烏蒙山區的叫魂儀式中,母親的角色類似與神相謀的專業巫師,一則為祈求,一則為呼告,與祖宗神靈達成引魂歸來的協議,最終使周遭的人完成整個儀式化的過程。他進一步指出民間儀式的重要性:“(儀式)一如文化心理的‘情結綜’(complication),它滿足了人類心理對那些不能真正了解的現象的好奇,并希望用人類的真誠、虔敬,祈求讓超自然現象幫助人類、輔佐人類、保護人類?!保ㄅ碚讟s:《西南舅權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1頁)

再次,在烏蒙山區,早期的叫魂詞可能只是個人的創作表演,在傳播中逐漸約定俗成,最后走上集體共享與個人創新融為一體的發展之路,因此每一個地區的叫魂詞調大同小異,但卻都指向引魂歸路的宗旨,是一個緩慢變異的過程。短短的詞章中,反復呼告和為魂指路的意識明顯,強烈的祈求和禱告的語氣盡顯叫魂者內心的擔心和焦急,母愛充盈。在烏蒙山區,會叫魂的老人受人尊敬,甚至會經常有人向她借鑒學習。

一個現實的表象是:烏蒙山區的小孩子如果不小心摔了一跤,抱起孩子的人會一邊輕撫孩子的背,一邊叫:“回咯,回咯?!备改笓暮⒆铀さ袅嘶?,“回咯”正是最簡單的叫魂詞。在正式的叫魂儀式中,“回咯”一詞難以表達父母親友急切復雜的心情,于是叫魂詞演變成了一場語言的疊加組合,叫魂者甚至不惜用賦的表達手段層層堆積情感,向各路神靈表達自己的虔誠,上升為一種語言迷信。在鎮雄田野調查的過程中,一位關注叫魂的小學教師成忠壽直言,叫魂詞并不一定能真的把人的魂魄召喚回來,但在叫魂的過程中,叫魂者和參與者的情緒都得以釋放,獲得一種暫時的安寧,或許這正是大家所說的語言的力量吧!

烏蒙山區的叫魂儀式,隨著該地區日新月異的城鎮化發展,正逐漸被蜂涌而出的打工人群所淡化,但留守家鄉的老人和孩子,依然接受這一古老儀式的熏陶,隔三岔五的日子,總會伴著一聲聲鋤頭敲打的節奏,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面北的村口傳出來:“三三,快回家來了咯,隔山喊你隔山應,隔河喊你快轉身,三魂七魄復本身?;乜?/p>

(作者: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郵編650031)

猜你喜歡
叫魂隔山烏蒙山
黔西北地區漢族叫魂儀式
烏蒙山奔來“幸福使者”
山的國度
宜賓烏蒙山片區蠶桑產業扶貧的創新與實踐
隔山牛皮消、耳葉牛皮消和戟葉牛皮消中四個C21-甾體苷元含量比較研究
望山——奇美烏蒙山
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
繁華盛世的荒誕與謠言危機
烏蒙山區的叫魂儀式管窺
最后的呼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