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學音樂課德育素質能力的培養

2016-02-04 09:02李仲渝
黃河之聲 2016年14期
關鍵詞:道德修養中學生中學

李仲渝

(重慶市合川區瑞山中學,重慶 401520)

淺談中學音樂課德育素質能力的培養

李仲渝

(重慶市合川區瑞山中學,重慶 401520)

在中學音樂課中進行德育素質能力教育培養是中國音樂教育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目標。它不僅是,而且豐富了音樂教學手段。本文將從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修養和習慣養成教育方面來進行論述。

中學;音樂課;德育;素質能力

中學音樂課是中學生最為喜愛的課程之一,是進行德育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這門課程不僅能放松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而且能在寓教于樂中得到豐富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這是我多年中學音樂教育的經驗與體會。要在音樂美育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音樂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能夠與時俱進。

一、音樂的思想教育素質能力培養

音樂本來就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時代的寫照,深刻地反應著不同歷史時期人們不同的情感表達、思想追求和理想信念。音樂以純音樂背景、歌伴舞、合唱、獨唱等形式表達不同時代人們的思想情感和內心反應,塑造著英雄形象,樹立革命理想,培養奮斗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把一名正直成長發育的中學生從一片凈土中用音樂的雨露澆灌著,讓他們茁壯成長,遍地開花,朝著最陽光的方向前進。

音樂不單是音樂旋律的美妙和節奏的動力,賦予更多的是音樂本身音樂創作的意圖和意境,給中學生傳遞著一種正能量,培養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從小學會有理想、有追求、有奮斗目標,這就是一種進步思想教育的載體。比如:共青團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這首歌曲與時俱進,符合不同時代中學生傳唱,感受那種自豪、激情澎湃,把共產主義思想潛移默化的印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給予學生以力量和責任。曲中“為著民族的事業和開創新世界”等富于激情和豪邁的歌詞與旋律激勵著學生奮發向上,達到一種極強的思想教育作用。諸如此類的歌曲還有很多,比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向黨來唱支歌》、《我和我的祖國》和《七子之歌》等曲目都具有強烈思想教育作用。

這些生動感人,富于教育意義的中學生歌曲不僅給予了我們音樂教師教學和啟迪學生良好的素材,而且要把這些歌曲以“文藝晚會”、“歌詠比賽”、“歌手大賽”和“合唱比賽”等舞臺表現形式來讓學生從中吸取營養,接受思想教育。

二、音樂的政治教育素質能力培養

無論是我國古今音樂,還是傳唱歌曲都有其政治教育作用。中學生的政治教育不能單單是政治課才有的。在中學音樂教育中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有其隱蔽性、無意識性和自發性等特殊效果,它以其特殊的歌唱、表演、傾聽、辯論、舞蹈和鑒賞等形式觸動學生的心靈,感染學生的情懷,啟迪學生的政治意識,最終讓學生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們音樂教師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要有傳播政治思想的使命,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政治素質的新一代是我們教育事業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能夠靈活、有效地在音樂教學中程寓教于樂地進行政治教育,而不是中學政治課那樣單純的政治理論課,而是在藝術表演和音樂傳播的過程中達到政治教育的目的,這樣是再好不過的了。尤其是校園歌曲無時不刻不在融入學生的生活之中,成為中學生的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所以,音樂具有較強的“潤物細無聲”的政治教育作用。

要在中學音樂教育中實現這一教學目的需要教師利用充裕的時間去收集符合政治教育題材的音樂素材,并把這些素材有效的組織起來融入音樂教學中這是十分重要的環節。這類素材可以說是不勝枚舉,比如:中國古代有《滿江紅》、《木蘭辭》、《揚州慢》;近代有《三元里歌》、《辛亥革命歌》、《義和團歌》、《國民革命歌》、《紅軍不怕遠征難》和《松花江上》等;在抗日戰勝時期和解放戰勝時期有《義勇軍進行曲》、《保衛黃河》、《南泥灣》、《團結就是力量》、《解放區的天》和《咱們工人有力量》;現代的有《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中國夢》等都反應了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具有強烈的政治教育功能。

三、道德修養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素質能力培養

中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習慣養成是中學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音樂教育中實現中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習慣養成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途徑。尤其是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實施道德修養和習慣養成教育,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進行,有強大的吸引力,不會覺得枯燥乏味。而且音樂教育這種方式是一種自然的接受道德內涵、道德原則、道德要求等方面的學習平臺,從而在道德修養提高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自我的習慣養成,規范自我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達到我們培養“四有新人”和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美好愿景和目的。音樂教育中進行道德修養和習慣養成教育雖然沒有單純的德育課那樣內容豐富,面面俱到。但是,它具有快樂學習,易于吸收和自覺養成的良好效果。

然而,這種在音樂教育中實施道德修養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不是單純地將音樂與道德、習慣等教育剝離開來,而是靈活地運用音樂素材把道德、習慣養成等方面的教學內容隱藏其中,用音樂旋律的美妙和音樂的意境,以及歌詞和音樂劇本等形式從側面折射,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體驗和感受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感受習慣養成的要求和毅力。比如:《公民道德歌》、《八榮八恥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好人一身平安》、《團結就是力量》、《一分錢》、《禮貌歌》、《學習雷鋒好榜樣》、《男兒當自強》和《感恩的心》等歌曲都無不反映出它的道德修養教化作用和習慣養成教育的功能。

總之,在中學德育教育過程中,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以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傳播一種美德,培養一種能力,鍛煉著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斷完善和補充中學德育教育的途徑,為中學生的德育教育起到積極的作用?!?/p>

猜你喜歡
道德修養中學生中學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價值與教學改革探索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考
在多解中學創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加強醫院政工干部道德修養的思考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