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舟唱晚》的結構特征及藝術處理

2016-02-04 09:02
黃河之聲 2016年14期
關鍵詞:古箏曲結構特征民族音樂

張 秋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鐵廠鄉孔抗小學,云南 麻栗坡 663609)

《漁舟唱晚》的結構特征及藝術處理

張 秋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鐵廠鄉孔抗小學,云南 麻栗坡 663609)

作為一部非常典型的優秀的民族聲樂作品,《漁舟唱晚》是通過改編傳統的古箏曲韻律而成。本文通過分析器樂《漁舟唱晚》的結構特征,從演唱風格和技巧方面,探討了其藝術處理的風格,希望能對教學和樂器的演奏與學習,提供借鑒和參考。

《漁舟唱晚》;藝術處理;結構特征

我國民族音樂藝術擁有著博大精深的內涵和豐富的表現形式,而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互相融合、滲透并且影響,最終所形成的音樂藝術表現形式具有顯著的民族音樂特色。經過漫長的發展,中國民族音樂已經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藝術特點與風格,并不斷涌現出新的民族聲樂作品,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我國的詞曲作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充分改編和挖掘傳統的藝術文化,利用民族聲樂的形式,表現一些流傳較廣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并形成一個全新的音樂風格。通過改編和創新傳統藝術,對中國傳統的音樂形式進行詮釋,并創造出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在民族聲樂改編的民族樂曲中,《漁舟唱晚》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一、器樂曲《漁舟唱晚》的結構特征

著名古箏曲《漁舟唱晚》的標題取自唐代土勃所作《滕土閣序》,其樂器的抒情特點是含蓄自然、秀麗獨特。猶如水墨畫風格,淡雅而灑脫。依據情感分類,作品可分為三大部分:慢板段落優美委婉、從慢到快的模進音型的段落、結尾段舒緩而悠揚。本樂曲的段落前面39個小節都是慢板,起承轉合結構非常完整,描述的是一條小船在水中飄動的情景。而承部段落采用了線條四凸的分旋法,具有變化多端的節奏規律。

兩個對比樂句組成了《漁舟唱晚》中第二段,節奏聲調的特點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加快的速度,也持續增大了力度,音樂的情感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對古箏特有的催板式奏法的成功使用,描繪出一派歌舞升平的場景。收尾是獨立的樂句,依據第一段轉接部的旋律而成為樂器的旋律。其音調緩慢而悠長,對漁船遠去之后的祥和平靜的氣氛進行了渲染。

作為一首典型的古曲,《漁舟唱晚》的文化內涵非常濃郁,它集古典書法、詩歌和繪畫于一體。風格自由灑脫,并不受制約于任何特定的結構和框架。所以,其樂曲的句法結構并非安全生搬硬套小節劃分,也不是方方正正的。樂曲《漁舟唱晚》被改編為民族的聲樂作品,其樂器結構的重要性和可取性可見一斑。

二、《漁舟唱晚》中的音樂和意境表現

作曲家王志信先生將古箏曲《漁舟唱晚》改編為女生獨唱形式的民歌歌曲,它即融合了現代思維方式,又充分吸收了古典音樂的精髓。使這首古箏曲煥發出新的活力,有著悠遠的曲調和優美的旋律。它重新排列和組合古箏曲的旋律,融合并創新傳統的曲風,使之充滿了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并成為大型的聲樂作品,即扣人心懸又引人入勝。在演唱歌曲《漁舟唱晚》的過程中,對整首歌曲的意境進行表現,是最重要的。對歌曲的主題思想進行詮釋,充分表達歌曲所蘊含的情感,并在意境中,對歌曲所蘊含的藝術特色進淋漓盡致的表達。

原生態的民歌創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對當時文化環境及生活方式的展現。通過對傳統民族聲樂的繼承,并不斷的發展和創新,與現代文化氣息相融合,創作出的民族聲樂作品與現代人的欣賞習慣相符,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傳承意義?!稘O舟唱晚》等一系列的民族聲樂作品,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被不斷的創作出來,通過對傳統文化藝術精髓的繼承弘揚,將傳統民族聲樂注入新鮮的活力。

三、《漁舟唱晚》中的演唱技巧

由古箏曲改編而來的民間聲樂歌曲,通過客觀的曲調,表現出人的情緒的漸變過程,并對原古箏曲的清雅韻味進行了展現。其漸變曲調蘊含著豐富的感情,并帶給人充滿想象力的空間。歌曲演唱者應具有廣闊的聲線、豐富的情感和極強的表現力,能喚醒人們內心真實的情感,并用簡單的民歌唱出人們的生活原味。

A段演繹適合用輕緩悠揚的聲音,需要長久和深沉的控制氣息。然后在從深沉到輕松,慢慢的舒展。在這個過程中,聲音要柔和連貫、圓潤結實,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來保持這種順暢的演唱。該調的最后要保持高音,對順利蕩舟歸來的場景進行展現,因此恢弘的共鳴音要盡量保持平穩。

B段開頭,節奏瞬間發生變化,“猛抬頭”的大轉折,帶給人的感染力極其高昂,這三個字不僅需要音域寬闊,同時聲調要高,與上一段聲調的悠長深沉形成對比,而表現出無窮的張力。這時要有上下貫通的氣息流動及飽滿的氣息,聲音要短促有力,聲調如山峰一樣迂回曲折,帶給聽眾的感覺是酣暢淋漓的。

該段的第三部分將戲曲的部分融入其中。對聲音有著極高的要求,節奏明快,所呈現出的藝術表現效果是順滑靈活的。

歌曲的尾部是A段的重復,所營造的氛圍是悠長輕松的,經過B段的恢弘和明快之后,演唱者情緒如同電影中的情節,發生了轉變,展現的無比輕松愉悅的場景,漁人們滿載而歸,隨著聲調的漸漸放低,漁船也從水面上慢慢淡出。最后一句結束音是g2,對氣息繼續控制,直至順暢而靈巧的淡去。

四、結語

《漁舟唱晚》藝術改編是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大膽探索,無論其結構特征還是藝術處理,都是非常成功的,彰顯了民族樂曲的獨特魅力,隨著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發展,其獨特魅力的藝術形式會被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所喜愛和了解?!?/p>

[1] 曾晶.中西合璧 博古通今——聲樂作品《漁舟唱晚》的藝術特征與演唱詮釋[J].音樂大觀,2013,05.

[2] 劉輝.歌唱中聲字關系之思辨——中國民族聲樂演唱教學聲、字關系24字訣[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1,04.

[3] 葉文輝.試論歌唱語言在不同風格歌曲中的藝術表現方法——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研究[J].溫州大學學報,2005,01.

[4] 梁茂春.中國當代民族器樂創作發展四題——為“當代音樂建設學術研討會”而作[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0,01.

[5] 姜寶海.再論《漁舟唱晚》的由來——兼與他人商榷[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9,04.

猜你喜歡
古箏曲結構特征民族音樂
論莫言小說的復線式結構特征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藥物與輔料相互作用差異與結構特征的相關性研究
傳統民族音樂在高職教育中的傳承——以高職民族音樂課程為例
民族音樂處在“低谷”
論東巴文對稱型字組的結構特征及音義功能
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挖掘
民族器樂教學中文化內涵探究的途徑分析——以古箏曲《行云流水》的分析為例
淺談古箏曲《曉霧》的演奏特點及創作風格
淺談古箏曲《曉霧》的演奏特點及創作風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