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如何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

2016-02-05 04:47賈云燕
山西青年 2016年8期
關鍵詞:思政課實效性高校

賈云燕**2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北 石家莊 050051

?

新形勢下如何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

賈云燕**2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北石家莊050051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樹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思政課必須從內容到形式遵循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當今的時代特征,才能最終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實效性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這一文件是中央關于高校思想政治課時效性的重要文件。文件進一步強調高校思想政治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活動”——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以提高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為主要內容,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是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保證。高校政治課也應該適應互聯網、新媒體等新的傳播手段、交流手段,加強高效的網絡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注意到在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課在宣傳、教育的核心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在新形勢下應該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課應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要注重理想、信念的樹立,這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課的主要任務。高校思想政治課在教學中要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體現的是本課程的教育功能。[1]應該發揮思想政治課的主渠道作用,根據當今社會大學生自主意識日益彰顯,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難以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所以應該把知識講授與社會現實相結合,把學生前途命運與國家的發展結合,將系統化章節教學與模塊式專題教育相結合。政治課教學要明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質與精神實質的統一性,并通過系統、科學的宣傳教育活動將它轉化為一種自覺意識,并且最終成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識。[2]

互聯網以其快速、便捷、傳播方便、自主交流等特點深受廣大高校師生歡迎,也已經成為學生獲得資訊的主要手段。這對于高校思政課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我們課堂教學“一言堂”的挑戰。應該認真分析研究新技術條件下大學生的認知特點,主動將互聯網這一新型載體運用到日常教學中。但是也要注意網絡的負面效應,提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課的中心是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應在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體現出來。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關心時事、關心民情、關心自己生活的社會,關注自己的國家和個人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與主體,學生不再只是知識的接受、收聽的被動者,教師也不再是填鴨式的灌輸者,忽視學生的獨立發展的需要,不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自我意識的展現,這樣的教學方法必定會打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能力,也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內驅力,同時還會產生對思政課、對思政課教師的逆反心理。

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中,高校宣傳教育工作較多的關心的是大學生“兩課”成績水平,但是現實中,分數無法衡量一個人真實的道德水準。學生的精神生活、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得不到關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宣傳工作應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構建、宣傳、判斷等方面著力發展,弘揚和培養學生主體意識是高校思想政治課主動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要不斷貼近社會現實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與學”不均衡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脫節,教學過程忽視學生的內在需求,因而必須構建貼近學生實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和吸引力。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教學形式選擇上要結合學生特點整合優化教學內容,使用相應的教學法。

思想政治課在教學和實踐方面應該做到知行合一。政治課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加貼近社會現實,貼近學生生活?,F在有些大學生理論知識較為豐富,政治課學習只停留在口頭上,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少去應用,對國家的大政方針、社會現實缺乏必要的關心。因此,高校政治課必須是開發的,在課堂內容也要貼近學生實際,在形式上也要形成“小課堂,大社會”的教學模式。

四、高校思想政治課在教學中要構建“實踐教學”的模式

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務必須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才能實現。馬克思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對認識的發生和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實踐教學是理論“內化”的重要部分。

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進入社會,了解社會現實,并且在現實生活中培養社會責任感,在多樣化的社會意識和對社會生活的分析判斷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從根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政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實踐課的比例應該達到百分之二十,學校應該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參觀學習或是進行社會調查,感受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社會現實,使他們在實踐中自覺增強對社會不良現象的免疫能力,堅定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觀念認識、經費投入、活動模式和學生覆蓋率方面還不到位,實踐教學活動有被弱化、淡化、簡化和泛化的趨勢。高校思政課只有經過社會實踐,才能真正內化成為一種信念,使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堅定的“中國夢”的踐行者。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自覺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宣傳者必須確立以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思政課必須關注當今時代特征,也要關心大學生的特點,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與大學生的個人發展結合,才能正真將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相融合,大學生才能最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踐行者。

[參考文獻]

[1]熊任翔.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基礎課”教學中的意義湘潮月刊[J].2012(4).

[2]陳嫦娥.大學生理性信念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研究中國成人研究[J].2009(24).

**作者簡介:賈云燕(1975-),女,碩士,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教師,研究方向: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研究、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現狀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8-0102-01

猜你喜歡
思政課實效性高校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