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溫排水問題審評

2016-02-08 23:18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6年9期
關鍵詞:秦山排水口取水口

孫 磊

(中核霞浦核電有限公司福建霞浦355100)

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溫排水問題審評

孫磊

(中核霞浦核電有限公司福建霞浦355100)

核電廠是利用飽和高溫蒸汽推動汽輪機做功,實現將蒸汽熱能轉化為機械功,并最終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剩余熱量通過循環水系統排放大海(濱海電廠),會對排水口周圍的海域生態、漁業、航道等產生影響。本文論述了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以下簡稱“擴建工程”)溫排水問題的審評過程以及審評中關注的取、排水口布置合理性,溫排水導致溫升范圍,溫排水對生態環境、漁業的影響,擴建工程與秦山核電基地其他機組之間的相互影響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闡述。

溫排水;調研;適宜性分析;遙感測量

1 溫排水對環境的影響

1.1循環水系統的溫排水會引起排水口附近海域溫度的上升(熱污染),從而影響該海域的生態環境,水生動植物、浮游生物、貝類、底棲生物等的生長、分布都將受到影響。

1.2溫排水對漁業會產生如下影響:(1)生活在此海域的魚類因為不適應升高的海水而逃離此海域;(2)潮間帶的貝殼、底棲生物和海藻會死亡;(3)循環水系統取水時會吸入一些貝類、魚苗、魚仔,經過凝汽器因溫度升高而死亡;(4)為減少海水對管道腐蝕以及吸入的貝類堵塞管道,在海水中投放藥劑;(5)取、排水流速過大對養魚、捕魚造成困難。

1.3循環水系統的取水、排水引起取、排水口附近水流流速的變化,從而對附近航道產生影響。

2 審評方關注的溫排水問題

關于秦二擴溫排水問題,審評方主要關注如下幾個方面:(1)秦二擴的溫排水問題要從秦山核電基地多機組同時運行的角度綜合考慮;(2)審評方認為《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EIR報告)中對溫排水數學、物理模型的介紹不夠具體,模擬得出的結論也不夠明確;(3)EIR報告中對排水口附近海域4℃溫升的范圍、包絡面積的論述不夠深入,要求作進一步的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4℃溫升的影響范圍;(4)擴建工程取、排水口位置的選擇是否合理、布置的方案是否合適有待進一步論證;(5)溫排水對秦山海域的生態、當地漁業的影響,《EIR報告》中缺乏足夠的數據和圖件。

聯營公司組織核二院等單位根據審評要求開展了許多工作,上述問題(2)、(5)得到關閉,然而其他問題始終不能夠徹底解決。

在2005年11月召開的第二次審評對話會上審評方明確要求聯營公司進行如下工作:(1)進行秦山地區近岸遙感監測,以提供更加具體、詳實的取、排水口附近海域溫升數據;(2)對國外核電站溫排水的排放實施辦法進行調研,并在此基礎上作秦山二期擴建工程排水設計方案合理性的論證報告。

3 國外核電站溫排水情況調研

2006年4月,聯營公司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前往日本,對日本原子力發電株式會社、日本電力中心研究所、日本海洋生物研究所、柏崎核電站進行了溫排水情況調研。

3.1日本核電站為減少溫排水影響所采取的對策

(1)降低取水流速,一般為0.25 m/s;(2)深層取水;(3)經過凝汽器的冷卻水溫升控制在7℃;(4)深層排放,降低溫排水的擴散范圍;(5)對貝類盡可能少放藥劑。

3.2日本核電站的取排水口設置

3.2.1日本核電廠取排水口布置

為了提高熱效率,日本電站往往采用深層取水的方式,這樣即使在夏季海域表面有高溫層的情況下,也可以取到較低溫度的水。為了避免上層熱水與底層冷水發生熱交換,進水流速控制在0.25 m/s左右(較低的進水流速還可減少對魚仔等水生物的吸入)。日本核電站溫排水的排放方式主要有水中排放和表層排放兩種。

所謂水中排放,就是將電站產生的大量溫排水通過埋在地下的金屬管道送入大海深處。這種排放方式的優點是溫排水與周圍海水的摻混作用強,引起的溫升范圍小,但是快速上升的水流會對漁船操作造成困難,而且造價高,技術難度大,制約因素多。表層排放造價低,技術難度小,施工簡單,對附近航線、漁船行走等影響也比較小,但是溫排水摻混能力小,排放口周圍溫升大,溫排水擴散范圍廣。

3.2.2日本核電廠取排水口的設計特點

日本核電站往往在取、排水口之間,靠近取水口側修建一道攔水壩,厚度1m左右,攔水壩的長度以阻攔效果最佳為宜,用來阻擋可能由排水口處涌來的升溫水,從而避免了電站取水口處的天然海水與排水口處的升溫海水相互交匯,進而影響電站效率的可能。攔水壩的形狀并不絕對是直線,尤其是在伸向大海的那頭呈逐漸彎向取水口處的弧形。

排放口外圍通常會建造一道擋浪墻,防止排水口排出的水流對外圍航線產生不利影響。擋浪墻內形成一個面積0.006 km2左右的蓄水池,蓄水池呈梯形,短口端在排水口處,長口端面向大海,也就是說這個蓄水池呈喇叭口形狀逐漸伸向大海。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溫排水與周圍海水快速混合。

3.2.3日本核電廠溫排水溫度區域的劃分

由核電站排水口排出的溫排水,首先進入擋浪墻形成的蓄水池,排出水溫度與取水口處的海水溫度之差是7℃,從這個蓄水池底部的孔口排出去的溫排水與比其低7℃的大海海水摻混后,就會形成一個溫升3℃的海域,其面積大約為2.6 km2,這種海水再繼續與緊挨著的海水摻混后又要形成一個溫升1℃的海域,其面積大約9.4 km2。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的溫排水分析評價中沒有4℃溫升的說法,但是要求預測溫升1℃的包絡面積,在此范圍內進行評估和補償,操作性非常強。

4 秦二擴溫排水方案適宜性分析

4.1取水口布置方案的合理性論證

秦二擴廠址的南側面向杭州灣,灣內東西方向有兩個磯頭,相距1000 m,由于漲、落潮的控制,加上磯頭繞流,在兩個磯頭周圍形成兩個較深的沖刷坑,大深潭靠近灣內東面的磯頭,小深潭靠近灣內西面的磯頭。灣內水深為23m~16 m,是很有利的取水地段,因此分別在東、西兩個磯頭設置二期、二期擴建工程的取水口。

取水口采用岸邊式喇叭口取水頭部,取水頭部距離深潭底部6m~12 m,屬于深層取水,這樣做基于以下三點考慮:(1)保證在最低潮位也能安全取水;(2)避免了泥沙淤積取水口;(3)深層取水,提高電廠熱效率。

取水流速控制在0.64 m/s,基于如下考慮:(1)杭州灣為強潮海灣,廠址附近水深、流急,漲、落潮流速均可達2.5 m/s,如果秦山二期擴建工程采用日本同行的做法將取水流速控制在0.25 m/s以下,不僅造價高,施工難度大,幕墻孔口也有被淤積的危險;(2)取水口附近海域為三類水質,生物資源貧乏,沒有漁場,也非魚的產卵區和回流區,過分的限制取水流速沒有必要。

4.2排水口布置方案的合理性論證

排水口布置在二期工程取水頭部所在的磯頭東側以外550 m處,此處距離大深潭只有300 m,水深變化幅度達到8 m,取水口則布置在磯頭西側。磯頭在取水口和排水口之間架起了一道天然的“攔水壩”,有效的將取水口附近的天然海水與排水口附近的升溫排水相隔離。

排水口頂標高1.22 m,位于平均潮位0.265 m之上,屬于表層排放,這樣做基于如下考慮:(1)杭州灣海域復雜的地形、水域環境不適合水中排放。如果將排水管深入外海的深水區或者磯頭東側的深潭處,工程造價太大,施工難度太高,而且排水口被淤死的可能性很高;(2)如果像日本很多表層排放的核電廠那樣在排水口外圍修建“擋浪墻”,形成一個蓄水池,溫排水在蓄水池內充分摻混后再通過擋浪墻底部的孔口排向外海域,在杭州灣海域這種做法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行的。一方面磯頭東側的大深潭屬于回流區,溫排水在這里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摻混;另一方面如果修建擋浪墻,擋浪墻底部的孔口很容易被淤積;(3)水科院數模、物模試驗表明,現行的排水方案對二期、二期擴建工程取水口的取水幾乎不會產生影響;而將排水口向上游移動60 m,標高降低2.5 m,二期、二期擴建工程取水口的取水與現行方案相比所造成的溫升影響幾乎沒有產生任何可以覺察到的改變。

4.3群堆影響

溫排水數模、物模試驗表明,二期、二期擴建工程溫排水量為148 m3/s,1℃等溫升線所包絡的面積0.9 km2~3.1 km2,對于下游秦山一期的取水溫升僅在落潮時有影響,最大影響也不超過0.2℃。秦山一期的溫排水對二期、二期擴建工程的取水幾乎不產生影響。

秦山三期物模試驗表明,秦山核電基地七臺機組同時運行的情況下,溫排水流量290 m3/s,三期排水口1℃溫升的包絡面積在小潮時也僅僅只有33.5 km2。

不難推斷,二期、二期擴建工程排水口4℃溫升包絡面積全潮最大不會超過1.2 km2,對杭州灣海域影響非常小。

4.4小結

(1)秦山地區海域為三類水質,水生物資源貧乏、種類簡單,是建造核電站的理想廠址;(2)秦二擴取排水口的工程措施在安全性、經濟性前提下已經采取了最優化、最合理的布置;(3)秦二擴溫排水對近岸海域的溫升影響范圍是可以接受的;(4)秦二擴溫排水對近岸海域的生態、漁業沒有產生可以覺察到的不利影響。

5 秦山海域的遙感測量

按照原國家環??偩值囊?,聯營公司聯系秦山核電基地環應中心(以下稱基地環應中心),要求由基地統一組織秦山海域近岸遙感監測的相關工作。隨后,秦山核電基地將該工作委托于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以下稱遙感中心)。遙感中心接手任務后成立了專題組,分別于2006年8月、2006年11~12月對秦山基地附近海域進行潮汐觀測,獲得杭州灣潮汐規律后出動遙感飛機對海域進行遙感測量,獲得夏季八個潮汐狀況(大潮落急、大潮落末、大潮漲急、大潮漲末、小潮落急、小潮落末、小潮漲急、小潮落末)56條帶數據和冬季八個潮汐狀況54條帶數據。遙感中心將獲得的遙感數據進行了整理、數學處理后制作了十六個典型潮汐狀況下秦山核電基地各核電廠溫排水羽跡分布特征圖。

通過遙感測量結果得知:(1)秦山核電基地各核電廠溫排水引起的4℃溫升范圍非常有限,整個核電基地的4℃溫升包絡面積也不超過0.1 km2;(2)擴建工程的溫排水不會回流到取水口引起取水升溫;(3)在部分潮段,二期、二期擴建工程與三期的溫排水羽跡發生匯合,但是連通區溫升有限,對各自的取水幾乎不產生影響;(4)二期、二期擴建工程與一期的取、排水相互獨立,不會發生攪混情況。

至此,水科院關于秦山核電基地各電廠溫排水模擬計算的合理性得到證實,《適宜性分析報告》也得到了實測數據的充分驗證。2006年12月聯營公司將《秦山核電基地溫排水近岸遙感測量報告》提交環??偩?,得到了評審專家的認可,2006年6月第二次EIR遺留問題對話會上擴建工程溫排水問題終于得到關閉。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局GB3097-1997,海水水質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局,1997.

孫磊(1982—),男,漢,江蘇響水,大學本科,職員,工程師,工作方向:核電。

猜你喜歡
秦山排水口取水口
水資源取水口數字化管理技術探討
寧夏地表水一級取水口評價與調整
秦山核電廠運行許可證延續研究與應用
典范秦山 創新之源
黃河中游干流取水口設計討論
滴水獸
首屆秦山核電優秀科技工作者
排水口工程對京杭運河通航條件的影響研究
秦山一期30萬千瓦機組熱功率下降分析
可裁剪地漏過濾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