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川滑坡的成因及防治

2016-02-10 17:48于志遠毛學良天水師范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技術學院甘肅天水741001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張家滑坡

于志遠,毛學良(天水師范學院 資源與環境工程技術學院,甘肅 天水741001)

張家川滑坡的成因及防治

于志遠,毛學良
(天水師范學院 資源與環境工程技術學院,甘肅 天水741001)

張家川地處西秦嶺山地與隴西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滑坡發育、活動頻繁,但國內外研究者甚少。對2004年以來張家川滑坡狀況分析發現,張家川滑坡主要是陡峻的山地、破碎的褶皺構造、疏松的黃土等因素造成的,針對發生機制,提出政府重視、采取工程措施、生態加固坡面等等措施進行防治。

滑坡;成因;防治對策;張家川

張家川位于甘肅省東南部,隴山西麓,全境地處西秦嶺山地與隴西黃土高原過渡帶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屬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滑坡區、通渭—秦安—清水滑坡帶上的Ι級危險區。[1]境內地質構造復雜,生態環境脆弱,滑坡頻頻發生,成為張家川主要的地質災害和環境問題。

一、2004年以來的滑坡現狀

張家川屬黃河中游黃土丘陵溝壑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和土壤結構導致溯源侵蝕、溝頭前進、溝岸擴張、溝床下切現象強烈,為滑坡的發生提供了天然條件,[2]境內主要有四條滑坡危險段(見表1),主要的滑坡有近50處。2004年以來發生了多起較大規模的滑坡:

2004年5月27日下午3時許,龍山鎮洪家堡子北部突然發生大面積滑坡,滑坡體沿黃土與下伏基巖的接觸面下滑,持續了近40分鐘,總量達40萬立方米?;略斐?16間民房開裂,25.8畝農田被埋掩埋。[3]

2008年5月12日,受四川汶川8.0級強烈地震影響,截至當日17時,全縣發生8處滑坡災害。

2010年8月11、12日,受連續暴雨天氣影響,引發多處滑坡災害,以木河鄉最為嚴重,因災受傷數人,沖毀大面積農田和塑料大棚。

2011年7月26日至28日,全縣普降暴雨,造成馬關鄉同盛建材有限公司200米長的生產場地發生滑坡,150萬塊機制磚坯成為廢品。

2012年9月14日,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恭門鎮麻山村發生山體滑坡,滑坡體長80米寬40米,損壞房屋20余間。

表1 張家川滑坡危險段

張家川境內的滑坡多屬小型和中型滑坡,滑坡速度大多為中速、高速滑坡,是覆蓋層在推動力的作用之下發生的滑坡。

二、張家川滑坡發生的成因

(一)陡峭的山地是滑坡發生的根本原因

張家川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山地為主要地貌類型。境內地貌復雜多樣,主要由梁峁、溝壑、川臺、河谷四部分組成,為三大類型:石質山區主要分布于東北關山山地,大部分屬中度切割的石質山,山體圓渾;土質或土質砂巖相間山區,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形起伏很大;河谷川區與峽谷區,在縣境內均有分布。

在長期的地質演變中,受流水、風力和凍融等多種外力作用,地形支離破碎,溝谷密集。山地、陡坡、溝谷在降水和地表徑流的作用下,土壤層很容易被沖刷、侵蝕,迅速降低了山坡的穩定性,從而發生滑坡。[4]

(二)破碎的褶皺構造是滑坡發生的主導因素

地質構造一方面控制著災害的分布區域與范圍,另外一方面誘發滑坡發生。張家川為六盤山經向構造與秦嶺緯向構造接壤處,其地質構造為秦祁地槽褶皺帶,構造體系上則處于祁呂賀蘭“山”字型構造前弧西翼。祁連秦嶺斷裂褶皺帶和賀蘭六盤褶皺帶在境內形成一個復雜的十字交錯復合區,很容易在巖層斷裂、破碎的地區形成滑坡。[5]

(三)結構疏松的黃土與滑坡的發生有著直接關系

張家川黃土分布十分廣泛,覆蓋較厚,加之黃土垂直節理和裂隙發育,滑坡頻繁發生。[6]東北部土壤母質為殘積、堆積母質,主要形成粗骨性、砂土性土壤,土層淺薄。黃土母質分布遍及全境,發育的土壤類型有黑壚土和綿土,土質疏松多孔,遇水易分散。紅土和紅砂巖母質主要分布在黃土梁峁山地之間,發育的土壤類型有紅土、紅黃土和紅砂土。沖積、洪積母質主要分布在河床、河漫灘上,因多次沖積發育而成河淀黃土和河淀黃砂土。土壤的土質總體上黏重,透水性、抗蝕性、抗沖性弱,與滑坡發生有著直接關系。

(四)稀疏的植被是滑坡發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由于地處暖溫帶,氣候干旱,張家川主要為隴山山地和隴西黃土高原兩大植被區,總體植被稀少,森林匱乏。隴山山地植被區具有一定的水平地帶性,由于人為活動的影響和氣候地域性的差異,使得植物種類、數量、覆蓋度逐漸減少,中東部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向西逐漸退化。隴西黃土高原植被區是隴山山地向隴西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歷代農業生產和其他人為活動的影響,土地開墾指數大,破壞了天然植被,使之淪為荒山禿嶺,水土流失嚴重,是滑坡形成的又一原因。

(五)集中性降水是張家川滑坡的直接原因

張家川地處東南、西南季風交互影響的邊緣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夏季降水集。加之地形的復雜多樣性,形成了明顯的地域型立體小氣候環境(見圖1)。

圖1 張家川氣候區劃圖

氣候是滑坡產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降水的影響,極端性強降水的影響尤其突出。降水強度、持續時間、降水量等是直接影響因子,特別是汛期短時強降水或長時間的連陰雨極易引發嚴重的滑坡。張家川中東部主要為隴山植被區和石質山區,滑坡要多于隴西黃土高原植被區所覆蓋的中西部。降水在時間分配上也極不平衡,夏、秋之交雨量集中,多大雨、暴雨,強度大、歷時長,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6.6%,此時正是張家川滑坡最為頻繁的時段(見表2)。

表2 張家川四季降水強度

(六)不穩定的水文地質環境是張家川滑坡的基本誘因

張家川境內有8條較大的河流,自東北向西南依次為千河、長溝河、牛頭河和葫蘆河四大水系(見表3),總長度234.48km,年平均徑流量4.23m2/s,年平均徑流總量1.33億立方米。境內的松散巖土層和斜坡巖土層均便于滑坡的形成,堆積在山區緩坡、凹形山坡以及河谷坡地上的松散巖土層,由于結構不均,因而常具有多層不連續的含水層和隔水層相見的水文地質結構;斜坡上部巖土層風化破碎和裂隙發育,地表徑流很容易下滲,在下伏隔水巖層頂面積聚,增加坡面承載量,降低了坡面穩定性。這種水文地質環境在外力作用下,極易發生滑坡。

表3 張家川境內水系及河流

三、張家川滑坡的防治對策

滑坡的發生一方面受地質地貌環境的控制,另一方面取決于氣候變化趨勢、人類工程活動方式和強度等。在地質時期內,地質地貌環境是相對穩定的,氣候和人類活動則是主要影響因素。張家川滑坡(隱患)點多,分布面廣(見圖2),危害程度重,因此防治必須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采取預防——躲避——搬遷——治理的措施。

圖2 張家川滑坡點分布圖

基于張家川滑坡的成因和自然、社會環境之現狀,應采取以下對策進行滑坡的防治:

第一,政府重視滑坡防治工作,建立巡查制度和汛期值班制度,對滑坡點和潛在滑坡點進行詳細調查、勘察,編制防災預案(見表4),[7]在滑坡發生時及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損失。同時,定期、不定期開展滑坡的危險性、形成原因、自救方法等防御宣傳,全面提高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災、自救能力。

第二,多部門通力協作。氣象部門盡快更新、健全、升級氣象設備,增強氣象監測和預報能力,對重點滑坡區域實施動態監測,及時向各級相關部門和群眾發布氣象預警信息,做好滑坡防治的氣象保障。[8]

第三,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在滑坡點、潛在滑坡區修建地面和地下排水管道,及時排除滑坡體附近積聚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且在坡腳處采用堆石、水泥砌墻等措施阻擋滑坡體下滑,增強滑坡體的穩定性。同時,張家川縣、鄉兩級政府還要干預縣政建設過程中向斜坡區擴展的一些重大工程項目,強制施工單位進行滑坡危險性評估,對不符合滑坡防治規劃的項目實施否決,對不穩定坡面強制其及時采取加固措施。

第四,充分利用生態作用加固坡面。利用植物根系對土壤的固持作用,對境內25°以上的坡耕地大力還林、還草,在山頂、梁峁、溝坡、公路邊營造防護林,提高植被覆蓋率,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引發滑坡。[9]

第五,重點保護人員安全。對滑坡發生點及隱患點的人員進行轉移安置,以減少人為活動對滑坡的誘發,使滑坡體趨于穩定。在進行人員轉移安置時,應制定轉移安置計劃,對轉移地點和路線的選取應遵循就近、安全原則。

四、結語

滑坡是一種成因復雜,破壞性大,突發性強,成災迅速,監測、預報難度大的地質災害。張家川特殊的地質地貌環境和獨特的氣候類型是本區域滑坡發生頻繁的主要原因。要從根本上防治張家川滑坡的發生,各級政府必須加強對防治工作的領導,防汛、氣象、水利、國土、水文等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運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擴大監測范圍,提高預報預警精準度、應急響應時效性,從本區域實際出發,不斷總結滑坡防治工作經驗。同時,充分應用政策、制度、管理等手段,多渠道、多途徑努力,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較少財產損失。

表4 張家川主要滑坡(隱患)點及防災預案

[1]朱文忠.天水市地質災害現狀與防治對策[J].甘肅科技,2004,20(6).

[2]尹念文,何明華.北道區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效益分析[J].甘肅科學學報,2003,(15):159-161.

[3]楊常來,袁貴清.洪家堡子山體滑坡與區域災害防治[J].中國水土保持SWCC,2006,(12).

[4]殷和平.地質災害形成的自然和人為因素淺析[J].西部探礦工程,2002,(2).

[5]吳瑋江.天水市滑坡泥石流災害[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3,(5).

[6]饒培娟,辛存林,楊國林,李鴻儒.天水市北山蘆家灣滑坡穩定性分析[J].甘肅地質,2012,21(3):52-53.

[7]程生平.淺談地質災害的一些防御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10.

[8]潘愷.淺談誘發滑坡形成的因素及防治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10,(18).

[9]朱文忠.甘肅省地質災害防治對策與保障措施探討[J].甘肅地質,2006,15(2):72-75.

〔責任編輯 艾小剛〕

The Landslide Cause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Zhangjiachuan County

Yu Zhiyuan,Mao Xuelia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

Zhangjiachuan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Qinling mountain and it is located in the loess plateau tran?sition zone in west of Gansu province.The landslide developments and the landslide activities are frequent.The re?searchers abroad and at home on this field are fewer.This pap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s of landslide in Zhangjiachuan county since 2004,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earch and date integration.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putting forward th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in the macroscopic for the causes of landslide prevention in Zhangjiachuan county.

landslide;genesis;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Zhangjiachuan county

K928.3

A

1671-1351(2016)02-0033-04

2016-01-29

于志遠(1975-),男,甘肅靈臺人,天水師范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

猜你喜歡
張家滑坡
“霸王”不在家
水庫滑坡地下水動態響應規律及浸潤線計算模型——以石榴樹包滑坡為例
滑坡推力隱式解與顯式解對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脹土滑坡為例
張家塬村村歌
張家貴 藏石欣賞
秀秀臺
滑坡穩定性分析及處治方案
張家塬村村歌
淺談公路滑坡治理
“監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