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外交戰略思想的特色

2016-02-12 14:31蔣光貴
特區實踐與理論 2016年2期
關鍵詞:文明發展

蔣光貴

習近平外交戰略思想的特色

蔣光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外交戰略思想,深入研究學習這些極富價值的思想,把握其特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些特色主要有:一是和平發展的世界觀和認識論。從深層次闡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思想,為新的外交思想提供了新的世界觀和新的方法論基礎;從歷史、文化和現實論證了其外交戰略的深厚基礎;澄清交往問題上的錯誤認識,引導未來。二是積極主動的外交態度和方法?!爸v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打牢交流合作的基礎;多維度、多層次、多邊的交往。

習近平;外交戰略;思想;特色

深入研究習近平外交戰略思想的特色,對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對于世界的和平和美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和平發展的世界觀和認識論基礎

(一)從哲學高度看問題:從深層次闡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思想,為新的外交思想提供了新的世界觀和新的方法論基礎

習近平對“文明”的闡述具有極大的普遍意義,它已經超越了過去的制度之爭、道路之爭。首先,他指出了“文明是多彩的”。他認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薄拔拿鹘涣骰ヨb不應該以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為前提。中國人在2000多年前就認識到了‘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道理?!币虼?,“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保?]承認文明是多彩的,堅持了物質第一性這個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其次,“文明是平等的”。習近平指出:“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薄叭祟愇拿饕蚱降炔庞薪涣骰ヨb的前提?!薄耙私飧鞣N文明的真諦,必須秉持平等、謙虛的態度。如果居高臨下,不僅不能參透這種文明的奧妙,而且會與之格格不入。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大障礙?!保?]價值,講的是有用性或有效性,各民族的文明都是本民族長期生存生活形成的經驗結晶,對本民族都有一定的價值,都是相對于環境的,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優劣之分。再次,“文明是包容的”。習近平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币驗?,“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都是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每一種文明都是獨特的”。所以,“在文明問題上,生搬硬套、削足適履不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習近平指出:“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保?]文明的包容,才能真正使人類的認識豐富、比較完善,生活才會更加美滿。

(二)從歷史和文化交流看問題:它們是推動各自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

首先,習近平考察了歷史。相互交往的歷史是各國人民友好的重要基礎。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弊怨乓詠?,中國人民始終以“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睦鄰友好”等理念和行動世代相傳。他講到,公元前1000多年,中國就開辟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中國與西域各國友好往來。中國唐代交往的國家達70多個。他講到,15世紀初,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七次遠航,到過東南亞很多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進一步加深了中國人民同這些國家人民的友誼。習近平訪問外國時,經常引用這些國家同中國友好往來的史料,以增進當前的友誼。例如,他訪問俄羅斯時,講起當年蘇聯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援助,講到俄羅斯對中國汶川地震的援助等;訪問非洲時,講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第一代領導人與非洲老一輩政治家共同開啟的中非關系新紀元,以加強當今的中非友誼。習近平說過: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

其次,習近平考察了文化。相互交往的文化,是聯系各國人民的基因。他指出,中國唐代玄奘西行取經,歷經各種艱辛,體現了中國人學習外國文化的堅韌精神。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逐漸與中國儒家和道家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這些佛教文化從中國又傳入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地。歐洲文藝復興極大地推動了歐洲的發展,然而,正如習近平指出的,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帶動了世界變革,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習近平訪問外國時,經常講起中國與這些國家的文化往來或者引用這些國家的名人警句,以增強雙方的親切感和增進雙方的往來。例如,他訪問德國時指出:“萊布尼茨說,唯有相互交流我們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點燃我們的智慧之等?!绷暯降囊?,不但顯示了他本人的淵博學識,也顯示了中國人民對德國的了解,而且這句話本身用在此處,對于增進中德友誼也非常恰當。他訪問俄羅斯時講到自己讀過普希金、萊蒙托夫等文學巨匠的作品,感受到俄羅斯文學的魅力。他訪問中亞時,講到在阿拉木圖中國音樂家冼星海與哈薩克音樂家拜卡達莫夫的友誼。

(三)從現實基礎看問題:現實的交往是各國發展的動力

放眼世界,舊的殖民體系早已不復存在,冷戰時期的集團對抗也不再存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當今的中國,國泰民安。中國確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后,市場經濟和民主法治建設迅猛發展,給世界各國到中國發展提供了很大很多的機遇。習近平指出:中國要聚精會神搞建設,需要兩個進步條件,一個是和諧穩定的國內環境,一個是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他說:“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人民對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這種自信和自覺,來源于中華文明的深厚淵源,來源于對實現中國發展目標條件的認知,來源于對世界發展大勢的把握?!保?]因此,“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5]

(四)澄清錯誤認識,引導未來

偏見、偏私、固執往往導致仇恨、戰爭和災難。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總結雅典和斯巴達戰爭時,認為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雅典的日益強大對斯巴達造成了恐懼。也就是說,在修昔底德看來,一國的強大必然要對周邊構成威脅。這種思維方式長期影響著西方世界。在近代西方國際體系中,英、法、德、俄、意、奧等國在其大國的崛起過程中,的確發生過戰爭。歷史上,英國與法國之間、英國與德國之間、英法俄與德奧之間、英法美蘇與德意日之間、前蘇聯與美國之間對抗和沖突的根源,要么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國際秩序中獲得排他性的主導和優勢;要么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國際秩序的競爭和沖突。至今,這種大國的崛起必然引發沖突的思維在西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米爾斯海默就妄加斷言,認為中國的發展,必然會導致中美的沖突。針對這類偏見,首先,習近平指出“零和思維已經過時”,因為這種思維,“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老框框內”。其次,“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國家富強,沒有爭霸世界的邏輯必然性?!皣鴱姳匕浴钡倪壿嬍瞧娴男味蠈W的認識,因而是錯誤的。

二、積極主動的外交態度和方法

習近平指出:“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保?]為此,習近平提出了積極主動外交的一系列方法:

(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習近平指出:“要對外介紹好我國的內外方針政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7]他強調:“我們要廣泛深入宣傳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思想,引導國際社會正確認識和對待我國的發展,中國發展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我們絕不做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的事情,將堅定不移做和平發展的實踐者、共同發展的推動者、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保?]

(二)打牢交流合作的基礎

人類的紛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互理解和溝通。一國的政治在民眾,世界政治的基礎也在各國人民。習近平指出:“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是促進國家關系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了解越多,理解越深,交流合作的基礎就越牢固、越廣泛?!保?]而這種理解和了解,關鍵在于民眾。習近平指出:“關系親不親,關鍵在民心?!保?0]“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人民的深厚友誼是國家關系發展的力量源泉?!币虼?,要全方位推進人文交流,深入開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廣交朋友,廣結善緣。比如,中俄兩國領導人決定將2014年和2015年互辦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我國還邀請俄羅斯大學生代表團訪華。中國和東盟國家,每周有1000多個航班往返于雙方之間。中國倡議將2014年確定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以后三到五年,中國向東盟國家提供1.5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

(三)多維度、多層次、多邊的交往

其一,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習近平將實現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聯系起來,鮮明地主張要在堅持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義利合一、和諧共生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上的大國關系。在這些基本原則基礎上,也區別對待。

中俄關系。中國同俄羅斯的關系有幾個特點:第一,中俄兩國互為最大鄰國,兩國人民有深厚的友誼,交流基礎深厚。第二,中俄“在國家發展藍圖上有很多契合之處”。俄羅斯也在改革,也有自己的目標,他們提出到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當前,他們正在強國富民的道路上前進。中俄兩國人民都希望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習近平指出,中俄“兩國要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實際行動堅定支持對方維護本國核心利益,堅定支持對方發展復興,堅定支持對方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堅定支持對方辦好自己的事情。近年來,中俄貿易額不斷增加,人員交流也日益增多,上方的能源合作不斷深化,中俄油氣管道成為聯通兩個新的“世紀動脈”。單是在2013年3月,習近平訪問俄羅斯,中俄雙方就簽訂了32項合作文件。數額大,期限長,被稱為“世紀合同”。第三,“中俄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組雙邊關系,更是最好的一組大國關系”。習近平指出:“一個高水平、強有力的中俄關系,不僅符合中俄雙方利益,也是維護國際戰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保障?!敝卸韮蓢涍^20多年的努力,雙方建立起了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雙方都照顧對方利益和關切,對雙方有利。中俄兩國還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兩國關系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美關系。中美雙方盡管對有些問題有分歧,但合作是主流,中美關系要向前看。習近平在會見奧巴馬時提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是有基礎的。第一,中美雙方都有建設新型大國的政治愿望。第二,從1972年尼克松訪問中國以來,經過40多年的積累,雙方合作有很好的基礎。第三,雙方建立了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等90多個對話溝通機制。第四,雙方建立了220多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中國有近19萬留學生在美國留學,美國有兩萬多學生在華留學。雙方有深厚的民意基礎。第五,兩國的未來有廣泛的合作空間。

中歐關系。中國同歐洲的關系,不完全同于中俄、中美關系。歐洲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擁有2個常任理事國席位,對世界和平很重要;中歐經濟總量占世界三分之一,是世界最重要的兩大經濟體;歐洲也在加緊改革;歐洲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谶@些認識,習近平高瞻遠矚,指出中歐“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1]為此,第一,要加強同歐洲的溝通和協調,對“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發揮關鍵性作用?!钡诙?,在經濟上,中歐要積極探討自由貿易區建設,積極探討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結合起來,積極構建亞歐大市場,努力爭取到2020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00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第三,中歐在改革方面要加強“對話和合作”,“尊重雙方的改革道路,借鑒雙方的改革經驗,以自身改革帶動世界發展進步”。第四,在文明發展上,作為兩種重要文明的代表,“中歐要共同努力,促進人類各種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其二,立體、多元、跨越時空的周邊外交及其方針。習近平看到,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尤其是需要中國周邊的穩定和睦;當前,亞洲地區在全球經濟中是最有活力、增長最迅速的地區,加強同這些國家的合作對我國的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總額不斷上升,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例如,2012年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總額,高達1.2萬億美元,超過了我國與美國和歐洲貿易額的總和。發展我國同周邊國家的關系要“謀大勢、講戰略、重運籌”,“開展周邊外交要有立體、多元、跨越時空的視角”?!鞍阎袊鴫敉苓吀鲊嗣襁^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區發展前景對接起來,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睘榇?,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了“我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保?2]具體說來就是:第一,“要堅持睦鄰友好,守望相助”。例如,近年來,中國和東盟國家風雨同舟,共同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抗擊印度洋海嘯和汶川特大地震,形成了強大的合力。又如,我們同中亞各國在雙邊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加強互信、深化合作,合力打擊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販毒、跨國有組織犯罪,為本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了良好條件。第二,“講平等、重感情”。習近平指出:“中國不謀求地區事務主導權,不經營勢力范圍?!敝袊衼?、東盟要做“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第三,“常見面,多走動”。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頻頻出訪,我國與許多國家加強了往來。第四,“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邊國家對我們更友善、更親近、更認同、更支持,增強親和力、感召力、影響力”。第五,“要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同周邊國家開展合作,編制更加緊密的共同利益網絡,把雙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讓周邊國家得益于我國發展,使我國也從周邊國家共同發展中獲得裨益和助力”。[13]例如,2013年9月7日至8日,并訪問了哈薩克斯坦,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了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9月10日至12日,習近平訪問吉爾吉斯坦,兩國簽署了《中吉關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10月2日至3日,習近平訪問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全面闡述了我國對印度尼西亞和東盟的睦鄰友好政策,提出加強中國同印度尼西亞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建設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其三,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中非關系。20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非人民在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在發展振興的道路上,真誠地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結下了兄弟般的情誼。當前,中非關系已經進入全面發展的快車道,中國對非洲的投資在增長,雙方人員往來日益增多。中非的友誼也在加深,例如,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非洲國家積極援助災區,慷慨捐款200萬元,相當于人均1歐元。中國也為非洲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正如習近平指出的:“中非關系的本質特征是真誠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蔽覀儗Υ侵夼笥?,要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要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要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要講一個“誠”字。

中阿關系。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友誼源遠流長,絲綢之路就是見證。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阿友誼日益加深。習近平指出,應該弘揚絲路精神,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應該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既要登高望遠、也要腳踏實地”;“還應該依托并增進中阿傳統友誼?!?/p>

中拉關系。習近平指出,要在鞏固傳統友誼的基礎上,提高合作水平,推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此外,還要積極參與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事務,促進各方的發展。

[1][2][3][4][5][6][7][8][9][10][11][12][1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59;259;259;265;267;248;299;249;264;298;282;297;297.

責任編輯:李 彥

D820

A

1673-5706(2016)02-0028-04

2016-02-03

蔣光貴,云南省委黨校黨史教研部副教授。

猜你喜歡
文明發展
請文明演繹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多元文明,照鑒共同未來
讓文明之花持續綻放
漫說文明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對不文明說“不”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