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宗元詩歌的無色枯淡

2016-02-13 13:58劉衛華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10期
關鍵詞:柳宗元意象色彩

劉衛華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湖北武漢430011)

柳宗元詩歌的無色枯淡

劉衛華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湖北武漢430011)

柳宗元詩歌一直以“淡美”著稱,本文以色彩為切入點著重分析柳詩在色相呈現、光照書寫、空間建構多方面呈現出淡美特色,而詩歌中色彩的缺失促使作者采用更積極的方式成就其詩歌,如畫面的渲染、隱喻的表達使柳詩寓目成悲,長于比興。

柳宗元;色彩;枯淡;比興

在中國詩歌審美體系中,詩人對詩歌色彩之“艷”一直關注較多,如《楚辭》會給人“耀艷而深華”的感受,曹植的詩被評之為“詞采華茂”,謝靈運詩“富艷難蹤”,顏延之詩“錯彩鏤金”,李賀詩“五色炫耀,光奪眼目”,李商隱詩“色彩麗”,并形成了一個與“設色艷”相關的文學審美體系,六朝時期詩論尤其強調華艷。但中唐時期以柳宗元為代表的詩人背離了傳統“設色艷”的用色范式,以無色、枯淡來為他們的詩歌著色,形成了迥異于“麗”的清淡甚至枯淡的色彩書寫。本文即以柳宗元詩為研究對象,考察柳詩的無色枯淡有怎樣的特點?柳宗元為何會放棄色彩?他放棄色彩后,又以怎樣的方式來成就其詩歌?

一、柳宗元詩歌色彩特征

(一)無色枯淡的色相呈現

日本學者中島敏夫教授《對李白詩中色彩字使用的若干考察》一文對唐代李賀、陳子昂、杜甫、王維、李商隱、韓愈、柳宗元等十八位詩人詩歌色彩字運用做了一個統計,其中柳宗元的色彩字總數是153個字,排名第十八位,而顏色字使用的頻率是每首詩0.85字,排名第十六,但因為有的詩人長篇詩多,有的少,不能說對雙方都是公平的。所以,《考察》又計算了杜甫、韓愈、柳宗元詩中色彩字平均使用頻度與李白進行比較,最終結果是李白每33字有一個色彩字,杜甫約每47字有一個色彩字,韓愈約每82字有一個色彩字,而柳宗元約每89字才有一個色彩字。

由以上研究數據統計來看,柳宗元詩歌較少對色相的刻意渲染,詩中色彩字出現頻率低。即使出現色彩字,也以冷色調居多,尤其是柳州時期的詩歌,以黑、白、灰等為主色調,呈現出無色枯淡的一面。

他的山水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滿是“青”“綠”“碧”“翠”“素”等色彩,在無色暗淡中給人壓抑幽冷之感。

而《別舍弟宗一》中描述當地的環境是“桂嶺瘴來云似墨”,瘴氣彌漫、烏云密布,彌漫在整個畫面中的是一片青黑,柳宗元感慨自己在柳州處境險惡。而與此相對的是行人前往的“洞庭春色水如天”,則明麗鮮亮,彼岸與此岸的強烈對比,不僅不能讓畫面明亮起來,反而增添了一股荒寒之意。

(二)幽深晦暗的光照書寫

色彩往往還會受到季節、天氣、光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黎明與黃昏、日光與月色,風晴雨霧,同樣的景物必然會因光源的改變、氣候的更迭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色彩效果。

柳宗元在詩中摒棄了傳統“月明華屋,畫橋碧陰”的絢麗之景,偏愛選取黃昏、雨幕、黎明、夜晚、霧氣、月色等背景,詩中意象如“瘴江”“云煙”“嶺樹重遮”“密雨”“茫?!薄昂疅煛钡榷嘤纳罨薨?。

甚至單從他詩歌的標題來看,也體現了光線的晦暗,《秋曉行南谷經荒村》、《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梅雨》、《初秋夜坐贈吳武陵》、《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見寄》、《獨覺》、《夏夜苦熱登西樓》、《夏初雨后尋愚溪》、《法華寺西亭夜飲》、《雨中贈仙人山賈山人》等等不一而足,這類詩歌背景皆設定于視覺能見度低而又陰暗潮濕的夜晚,色彩冷寂。即便偶有秋天獨游亭午,也依然是“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鼻镲L蕭瑟,樹深林密,幽深靜謐,同樣充滿了蕭索之意。似乎只有黑暗沉寂的光照下,作者才能擺脫明亮的日色對于自身境遇偃蹇、身世不幸的提醒,才能忘卻自身遠離君王與朝堂的失意。

從內容上看,作者多以幽深晦暗的光照來襯托其“凄神寒骨”。在《獨覺》中“覺來窗牖空,寥落雨聲曉?!币黄嚷涞挠曷?,勾起了他諸多的回憶與流年如水的感嘆?!断某跤旰髮び尴贰坝挠挠陫y霽,獨繞清溪曲?!睍鴮懹旰蟮挠尴纳铎o謐,如同作者身居貶所遺世獨立的寥落?!吨幸蛊鹜鲌@值月上》中“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泵枥L漆黑的深夜、蒼白的月色,更能讓人感受到現實的無情與蒼涼?!兜橇莩菢羌恼峦》膺B四洲刺史》中則呈現了一個驚風密雨的世界,似乎只有慘白的月色、密遮的雨幕才能觸動作者敏感的心弦,勾起他平生身世遭際不幸的痛苦,渲染棄置蠻荒、離群索居的孤獨凄涼,宣泄被官僚體系排擠、邊緣化的憂憤與焦慮。

(三)壓抑逼仄的空間建構

空間形態是有感情的,這種感情可以通過色彩的語言、空間的構圖經營,逐步去理解。也就是說,空間建構對色彩表現也有很大的影響,要談色彩繞不開視覺意象的空間建構。

柳宗元的詩,除了枯淡的色彩、晦暗的光線,同時往往置身于一個壓抑逼仄的空間中,如“霧密前山桂,冰枯曲沼”,如此之境,所在皆是。

其典型作品是《寄韋珩》詩歌是寄贈給前往貶所的韋珩,回憶自己從京城到柳州十年來的辛酸凄楚。雖天高地廣,作者卻身心俱疲,被迫囚居一方,以山林為牢,原本文人理想化、詩意的山水在柳宗元筆下是“陰森野葛交蔽日,懸蛇結虺如蒲萄?!笨臻g上的壓抑、逼仄也隱喻了作者內心的壓抑、困頓、沉淪以及對命運無可改變的絕望。

《登柳州城樓寄章汀封連四洲刺史》一詩,一開篇就是劈面而來的茫茫愁思,遙望遠方,蒼茫未卜,返顧眼前,黑云壓頂,雖天高地廣,奈何“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接下來的“驚風”、“密雨”、“嶺樹重遮”同樣是一個又一個壓抑暗沉的環境,將作者內心的孤寂憂憤融入景色的描寫之中,景中含情。

二、柳宗元詩歌無色枯淡的產生背景

(一)盛極之后的反撥

盛唐詩歌所展現的美學世界異常豐富,有光明澄澈、雄渾悲壯、清新淡雅等,把人類一切美好都表現到極致?;钴S于中唐的詩人在前人的高峰面前“盛極難繼”。中唐詩歌的發展面臨了一個極大的挑戰,如何展現中唐自身的特色,成為中唐詩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葉燮曾指出,中唐是詩歌美學典范上的重要轉型期,當時活躍在詩壇的詩人,據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所錄在百人以上,其中不乏大量個性鮮明的詩家,呈現出旺盛的創作力、蓬勃的創新性。

他們大膽使用與前人相悖逆的意象、創作方式與素材,呈現極具個性的風格特色,表現出盛極之后的反撥背逆。文體方面上的古文革新,題材上的由雅入俗,詩歌語言、體式的推陳出新,審美的由美向丑的轉化,語言上形成尖新、平俗的兩大極端。

而色彩的書寫,也呈現出對于前代的反撥。中國古典詩歌強調自然渾成,反對過分的人為痕跡,盛唐肯定了這一審美理想,并推之至極致。盛唐詩歌的色彩大都是自然天真的意趣,而中唐詩人則開始另辟蹊徑,展現他們無與倫比的創造性,韓愈甚至提出了“筆補造化”之說,強調在詩歌創作中的刻意經營。

由此,相對于盛唐高華典雅的色彩書寫,中唐詩歌的色彩書寫呈現出迥異于前代的態勢。李賀詩充分利用色彩的表現力,營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而柳宗元詩則洗凈繁華見真純。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力圖突破盛唐,形成中唐獨有的個性與特色。

(二)個體的生命經驗(人生經歷、心性氣質)

詩歌是作家將所看到的世界以文字創造出另一個微觀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的色彩,正是詩人心靈圖像的具體展現。元好問曾在《論詩絕句》中評價柳宗元說:“謝客風容映古今,發源誰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柳宗元自己也曾在《夏初雨后尋愚溪》中寫道“寂寞固所欲”,寂寞可以說是投射在柳宗元詩歌中的情感核心。那么,柳宗元詩中的無色枯淡呈現了他心靈深處怎樣的寂寞痛苦與絕望呢?

柳宗元出身于“世胄顯貴”、“祖德輝煌”的書香門第仕宦之家,年少才高,少年時代“以利安元元為務”“輔時及物”“進而不能止”,一往無前,以身許國,但一朝事敗,“罪謗交集,群疑當道”“群言沸騰,鬼神交怒”《寄許京兆孟容書》。

柳宗元等被視為權奸小人,遭拋棄放逐,萬死投荒來到永州,“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屢遭火患,妻死女亡,老母離世,知交盡喪,飽經人世的滄桑與苦難,喪親之痛,絕嗣之憂,體魄之弱,寂寞之感構成了柳宗元心靈的痛苦。一個不快樂的人在詩歌世界里也呈現出一片晦暗,他在《與李翰林建書》中提到“悶即出游,游復多恐”,抑郁沉淪成了他人生情歌的基調,“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復不樂?!笔旰筮h貶更為荒遠的柳州,心境的憂慮自困使柳宗元開始在佛境中尋求平靜,以期借佛的出世與疏離來醫治心中的寂寞與不甘,之后逐漸進入“不愛官,不爭能,樂山水而嗜閑安”的境界,無念無住,無悲無喜,淡化了現實的痛苦,也使其詩歌帶上了空靜的意味。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而柳宗元受佛教的影響也非常偏愛或者說只偏愛靜寂荒冷、色彩幽暗的景物。他對清冷幽寒的山水景物非常敏感。

三、柳詩意象中色彩缺失的彌補

朱光潛曾經說:“所謂意象,原不必全由視覺產生,各種感覺器官都可以產生意象。不過多數人形成意象,以來自視覺者為最豐富,在欣賞詩或創造詩時,視覺意象也最為重要?!币曈X意象在詩歌中如此重要,柳詩舍棄了意象中重要的色彩元素,又以什么來成就他的詩歌呢?

(一)淡墨點染的寫意畫境

作為中國繪畫的正宗,水墨山水畫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拋棄了繁復絢麗的色彩,因其清幽、高雅、簡古,淡泊的士大夫情懷而為人所稱道。柳宗元的詩就深諳傳統水墨山水畫的精神內核,以意攝象,雖然不以色彩取勝,卻靠具象化的景物書寫達到畫意的營構,既延續了中唐注重視覺印象的趨勢,又獨具個性特色。

他的《江雪》、《漁翁》都展現了傳統水墨山水的重要主題,以表層的畫面傳達深層的意蘊內涵。首先看他的《江雪》,這首詩開篇就展現了嚴酷的自然環境,大雪壓境,生機全無,肅殺茫然,然而在寂靜無聲、與世隔絕的背景中卻有一位執著堅持的漁翁,他不為外界所動的執著、孤獨中的凜然,也傳達了柳宗元自己對人生的體味,營造出一種遺世獨立、峻潔孤高的人生境界。

《漁翁》一詩與《江雪》中孤獨中的堅守,隔絕中的淡定不同,傳達的則是淡泊寧靜、超脫閑適的人生況味。在青山綠水之中,江水蕩漾,白云無心,一位瀟灑淡泊的漁翁形象躍然紙上。

此外,他詩集中還有很多充滿詩意的畫境,清淡著色,韻味無窮。如《與崔策登西山》中“鶴鳴楚山靜,露白秋將曉”,秋天早晨,白露為霜,空山寂靜,白鶴長鳴。一連串明靜清麗的意象,展現了一幅清幽高遠的畫面。如《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中“木落寒山靜,江空秋月高”一句,同樣是淡墨點染的水墨山水,秋江月冷,木葉蕭蕭,孤高清冷。

(二)比興式的隱喻表達

貞元元和間,當位于京城的韓孟詩派、元白詩派各展風采,創造出或奇絕險怪,或平易淺切的詩歌時,身居貶所的柳宗元則直追前代,仿古擬古,自成一家,形成了冷峭的詩風。在他的詩中,沒有如李賀那樣鮮亮麗的色彩,沒有韓孟那么夸張排比的鋪陳,而是以比興手法來營造意象,使詩歌充滿了隱喻色彩。

柳詩中的意象除了上面提到的一類寫意畫境的呈現,帶有恐怖、壓抑、痛苦的意象也不在少數,如尖山熱水、孤城野樹、驚風密雨、射工颶母、蝮蛇蠱蟲、瘴癘毒氣等。這類意象往往有極為強烈的刺激意味,迷離尖刻,飽含沉淪之痛、隔絕之殤。

主體情緒感染了山水,山水加重了了主體的孤獨,于是滿目蒼涼,寓目成悲。而一切的痛苦不安、孤立無援最終凝結為望鄉懷鄉意緒,“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薄巴钝E山水地”的埋厄感郁,“放情詠離騷”的郁悼凄惻在對家鄉的遙望中都獲得了撫慰,心靈的不安與躁動也于此棲息止泊。

陶淵明的平淡詩風在當時尚未引起人們的關注,及至中唐追隨者多,尤以柳宗元得淵明之旨趣。柳詩的枯淡之美雖有陶詩的淡泊,但也有屈原的深隱,詩意的畫境彌補了色彩缺失的遺憾,呈現出其獨有的“似淡實美”的美學特質。

[1]中島敏夫.對李白詩中色彩字使用的若干考察[A].中日李白研究論文集[C].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9.

[2]李廣元.繪畫色彩系統——繪畫色彩個性的時代選擇[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0.

[3]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朱光潛.詩論[M].上海:三聯書店,1984.

[5]王樹海.佛禪對柳宗元山水詩的影響芻議[J].社會科學戰線,2000(1).

I206

A

1673-0046(2016)10-0200-03

猜你喜歡
柳宗元意象色彩
柳宗元
撫遠意象等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江雪
意象、形神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