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這樣教《濟南的冬天》

2016-02-15 17:59程予東
中學語文 2016年13期
關鍵詞:花衣小山小雪

程予東

?

我這樣教《濟南的冬天》

程予東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感受作者在文學作品里表達語言所采用的形式。以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為例,筆者以為這一課在語言表達上比較突出的是首段的對比手法運用,以及第三、四段的虛實寫法的結合。

先來看首段的對比手法運用。這篇散文的核心是表達作者的情感,從首段的最后一句話可以明確濟南在作者的心中是一塊寶地?!皩毜亍币辉~帶著鮮明的喜愛、親近、懷戀情愫。為什么說濟南是寶地呢?因為濟南有溫晴的天氣。溫暖而又晴朗。溫暖是因為無風,晴朗是因為響晴(晴朗無云),這在前文已經寫到了。最后一句再來總結,非常自然明了。依照這樣的語言表達內容,首段可以改成: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當我把修改語段呈示給學生看之后,他們無不否定。這樣的修改不是開門見山、言簡意賅嗎?我希望他們能給予我一個充分的反對理由。學生給出的理由是:原文作者將濟南和北平相比,和倫敦相比,和熱帶相比,從而更加突出濟南的冬天天氣特點。作者是一個有格局的人,是一個大視野的人,他走了許多地方,參與生活,體驗生活,感知生活。濟南的冬天在作者心中的感情是通過把它和別的地方進行比較而體現出來的。習慣了北平冬天長刮的風,見慣了倫敦冬天賴著不散的霧,想到熱帶讓人害怕的毒辣陽光,真真是難以消受,而濟南卻不這樣,它溫暖而晴朗,令人愜意舒暢。從對比的表達力,我們明白,感受源于豐富的體驗,對象特征突出源于比較鋪展。修改的語言簡潔有了,但是藝術的表現力淡了。語言表達忽略手法的運用,是有悖于語文教學的。

第三段虛實結合可圈可點,寫作可資借鑒。先實后虛,現實之景后往往需要開掘想象之景?,F實之景為文章的主線,框架,想象之景作為支線要借助這個主線框架而攀援成長。實寫就是眼前景色,如實的描寫,寫景的目的不是為了再現景色特點,而是為了表達情緒,虛是想象的,聯想的,帶著非常鮮明的情感色彩?!靶∩秸褲蠂藗€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是實寫?!斑@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則是虛寫。虛寫從實寫而來,要合乎情理?!靶∩桨褲蠂藗€圈兒”中,小山凸起環繞,濟南就在山的腹地,小山像搖籃,濟南就是搖籃里的嬰孩。為什么作者非得將之比作“搖籃”和“嬰孩”呢?竊以為,不僅僅是樣子相似,更在于作者在文章里所呈示的小山給人的印象。文中說小山給人們帶來了著落和依靠,給人慈善的感覺,這分明就是母親才有的情懷啊。如此說來,想象之妙,要求得相似,更要和文章所定義的角色相吻合。所謂的文意和諧暢達即在于此。

和第三段相較,第四段的虛實結合更為妙絕。想象之景決定了文章品質的高低、情調的寡淡、境界的深淺。為了說明這一點,我把老舍的文字做了變動: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山尖全白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以妙起始,以秀氣作結。局部看來,結構似完整。推究語言,妙就是贊賞,秀氣乃是喜悅。這是議論攜著抒情的表達方式。但是從修改文字看,除了顏色的冷暖映襯,色彩繽紛外,再不易捕捉到和秀氣相呼應的文字。這樣的修改很是拘謹,且泥于實寫很不討喜。

修改文字和原文對比可知,原文中加入了很多作者的想象之景(見框內文字)。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可郊馊琢?,【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可狡律?,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康鹊娇烊章涞臅r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虛寫部分有層遞特征,先初級想象,然后再縱深想象,是為補充和深化?!敖o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就是初級想象,“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就是縱深想象??v深想象以“看著看著”喚起讀者的關注,然后進入到一種如夢如幻的癡醉沉迷之中,這實在是因為愛之極才出現的幻境。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也是這種寫景類型啊。先淺層的虛寫再帶出深層的虛寫。如此就構成了這樣一個寫作思路,寫實之景—初級想象—縱深想象。這三者的關系非常密切。沒有現實之景,想象之景就會落空,而沒有淺層的初級的想象鋪墊,那么縱深想象就會出現語意的斷裂,讓人琢磨不定。

除此之外,此段文字寫法上和第三段文字一樣,想象之景、寫實之景和整段文字表達的和諧一致。從“最妙”開始,到“秀氣”結束。探究“秀氣“一詞的語境內涵,就是小雪覆蓋下的小山清異秀出,美麗不俗。能稱得上這樣詞語描繪的對象應是少女啊。你再看老舍先生的想象之景,“樹尖上頂著一髻而白花如日本的看護婦”“帶水紋的花衣”“忽然害了羞”等,無不是將小雪覆蓋下的小山想象成美麗脫俗的少女形象來描繪的。這樣的想象和整段文字的結構表意相互映襯,意境諧和,筆調婉約,確實妙語毫端。

一圈小山如搖籃,濟南就如同搖籃中的嬰孩,陽光煦暖,像是慈善的母親,覆蓋著小雪的小山又如同美麗的處子,這些角色讓人親近,歡喜,無憂,深情以愛亦不厭啊。再聯想首段中的北平冬天常常刮風像是一個魯莽的漢子,倫敦霧氣不散,像是從魔瓶中放出的魔鬼,再加上熱帶的肆虐的毒辣,濟南怎么不是一個寶地呢?

這喜悅之情,贊嘆之情在對比和虛實手法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技巧本末端,情深自諧婉啊。

[作者通聯:浙江象山荔港學校]

猜你喜歡
花衣小山小雪
小雪
小雪
花衣魔笛手背后的殘酷真相
美麗的花衣
小山小水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Watching the Cataract on Lushan Mountain
《尋找獾小山》圍爐點評
尋找獾小山
李小山:藝術害苦了多少人?
小雪的驚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