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休閑農業,助推農業轉型升級

2016-02-15 14:55陳素華馮亞明蘇榮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8期
關鍵詞:休閑農業泰州發展

陳素華 馮亞明 蘇榮

摘要:調查發現江蘇省泰州地區休閑農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特色逐步彰顯、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品牌創建初見成效,探討泰州休閑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建議采取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開展調查研究、科學制定規劃,拓寬融資渠道、形成多元機制,完善優惠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加大宣傳推介、強化品牌建設等措施,加快推進泰州休閑農業發展。

關鍵詞:泰州;休閑農業;發展;調查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 F320.1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8-0565-03

休閑農業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為滿足人們休閑需求,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休閑農業產業則是以農村為基礎,以農業為載體,以旅游為手段,以城市為市場,以文化為內涵,以參與為特點的新興農業產業[1-2]。2014年,筆者所在課題組以“發展休閑農業 助推農業轉型升級”為課題,組織人員對江蘇省泰州地區休閑農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

1泰州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江蘇省泰州市將休閑農業作為拓展農業多功能、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全新載體,作為促進城鄉互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發展機制,因地制宜加以推進,全市休閑農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1.1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據初步統計,泰州市現有各類休閑農業園530個,其中農業觀光采摘園60個,休閑生態農莊86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90個,農業主題公園15個,農家樂272個,民俗村7個,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53家,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36個。全市已建成各類省級和國家級觀光農業、農家樂專業村和旅游公園14個,其中國家濕地公園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農業觀光園6個,省級農家樂專業村3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濕地公園1個。2013年全市休閑農業資產總額近10億元,經營面積4 806.67 hm2,實現總收入34億元,吸納從業人員28 352人,其中農民22 137人,帶動周邊農戶245 211戶。

1.2區域特色逐步彰顯

各地圍繞自然資源和種植(養殖)業發展特色,積極打造休閑農業亮點,基本形成了沿江休閑漁業帶、里下河水鄉農業觀光帶、城郊現代農業觀光帶等3大主體類型。靖江市、泰興市等沿江地區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優勢,通過對養殖基地的改造,放養特色魚類,完善配套設施,大力發展“賞江景、釣江魚、品江鮮”等休閑旅游項目,初步建成了一批“省內一流、華東著名、全國知名”的漁文化休閑基地[3];興化市利用農業資源豐富優勢,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布局,缸顧鄉千島菜花風景區以“春看菜花、夏賞荷花、秋觀葵花、冬品蘆花”為主線,培植水鄉特色,實現生態農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姜堰區溱潼鎮充分挖掘古鎮兩千年悠久歷史、兩千年文化底蘊,圍繞“水、濕地、生態”主題,啟動修復了綠樹禪院、花影清皋、東觀歸漁、院士舊居等景點,初步重現了泰州市里下河地區小鎮的獨特水鄉韻味;姜堰區沈高鎮河橫村利用“生態環境全球500佳”這一金字品牌,借助生產的農產品綠色無污染的優勢,開發建成一批以采摘觀光、休閑垂釣、農樂餐飲、土特產采購為主要內容的農業鄉村旅游項目,目前,河橫村在河橫大道兩側建成經營農家餐飲的農家樂有30處,經營旅館業的農家客店有30家,可同時接待1 000人就餐,300人住宿,2 000人參觀。

1.3產品類型日漸豐富

經過多年的發展,泰州市基本形成了豐富多樣的休閑農業資源, 既有觀花賞景、采摘、品茶、嘗鮮、工藝制作的休閑觀〖LM〗光農林業,又有集垂釣、漁事體驗于一體的休閑漁業。在休閑農業產品開發上初步形成了5種主要形態,一是欣賞田園景觀、游歷水鄉風光、感受農村風貌的生態觀光型;二是度假、娛樂、健身、餐飲、住宿、休閑垂釣的休閑度假型;三是參與農事體驗、釋懷農民情結、瓜果采摘嘗鮮、了解特色產品的特色體驗型;四是展示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科普農耕文化知識的科技教育型;五是體驗濃郁鄉土風情、傳承農耕歷史文化、弘揚農業文明的民俗文化型[4]。

1.4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

隨著農業生產比較效益的下降,大量投資者改變原有的經營理念,調整投資方向,投資重點由原先的種(養)殖業逐步轉向休閑農業,涌現出民營企業家、行業能人、鄉鎮農技骨干和種植能手等一批新型投資主體。據統計,2013年全市“三資”投資休閑農業的新建項目56個,合同利用“三資”20多億元,主要以投資園區項目建設為主?!叭Y”的有效注入,促進了全市休閑農業園區的發展,涌現出靖江市馬洲島長江生態漁業園區,泰興市省級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姜堰區河橫生態園、溱湖濕地風景區,興化市李中水上森林公園、烏巾蕩濕地公園等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產業集聚效應強、輻射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核心園區。

1.5品牌創建初見成效

全市以品牌創建為抓手,精心打造休閑旅游農業品牌,著力提升品位和檔次。海陵區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先后獲得國家旅游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財政部“全國農村科普示范基地”、首批“江蘇省現代農業示范區”、“省三星級鄉村旅游點”、“江蘇省觀光農業園”、“江蘇省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等稱號。姜堰區溱湖濕地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而且被確定為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成為國內知名的風景名勝區。溱潼鎮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行列,創成國家2A級景區,并結合溱湖風情游推出了“溱湖八鮮”。溱潼會船節被亞洲節慶組織評為中國十大民俗節慶活動,并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靖江市政府通過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蟹黃湯包節”,擴大了靖江蟹黃湯包的知名度,每年吸引大批消費者來品嘗美食。江蘇省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以特種水產種苗繁育、高效養殖、休閑垂釣為主的秋雪湖現代漁業生態園聲名遠揚。姜堰區沈高鎮河橫村、泰興市曲霞鎮印達村新增為“江蘇省最有魅力鄉村”,全市江蘇省最具魅力鄉村達到5個。泰興市濱江虹橋漁業園區又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現代漁業休閑基地”,全國現代漁業休閑基地發展到2個。興化市垛田地貌成為全省唯一1個入選全國19個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項目。

2泰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2.1政府高度重視

休閑農業已經列入國家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就明確指出“要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拓展非農就業空間”?!吨泄步K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的意見》(蘇發[2011]3號)中提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2012年,泰州全市范圍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力爭到2016年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央、省、市對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視和扶持力度必將進一步加大,休閑農業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2.2自然資源豐富

泰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北岸,降水豐富,土壤肥沃,農業(漁業)資源豐富,歷史上就享有“魚米之鄉”“生豬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全國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生豬、家禽、淡水產品等優勢農產品的重要產區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5]。此外,從地理區位上來看,泰州市地處沿海和長江“T”形產業帶的結合部,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

2.3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休閑農業生產內涵日益豐富,功能不斷拓展,休閑農業發展的空間進一步拓寬。泰州市休閑農業的生產功能、生態功能、生活功能、服務功能、示范功能、就業功能將日益顯著。

2.4區位優勢明顯

長三角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給泰州休閑農業帶來巨大潛在市場。上海、蘇南等大中城市土地越來越少,農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同時,與蘇北等縣(市、區)相比,泰州發展休閑農業,具有空間上的優勢,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泰州長江大橋的建成,加強了泰州與上海市、浙江省、蘇南等發達地區的聯系和溝通。

2.5技術體系健全

農業新技術水平的提升,市場營銷體系的完善,管理、組織理念的創新,為加快泰州市休閑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泰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3.1發展理念亟需轉變

當前泰州各地把發展休閑農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這是必要的。但是僅僅如此還很不夠,休閑農業更主要的是生態產業與旅游經濟相結合所形成的一個新興產業。因此,筆者認為,如果泰州各地各部門能站在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服務生態名城建設的角度上,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健全組織、科學籌劃,則更利于泰州地區休閑農業的發展與壯大。與農業相比,旅游業的市場化程度更高一些。沒有市場需求,或不重視市場開拓,不擴大市場需求,任何一個旅游項目都難以發展壯大,實現可持續發展[6]。因此,要創新發展理念,從促進產業融合、提升農業功能、創建生態名城的角度來發展休閑農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3.2系統規劃性不強

目前,各地在制定休閑農業發展規劃上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和前瞻性,造成部分休閑農業項目存在建設隨意性,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經營內容雷同單一,項目低水平重復開發等問題[7]。目前泰州地區大部分休閑農業園區主要仍以農家樂、鄉村飯店、瓜果采摘園、垂釣園為主,僅僅局限于用餐、釣魚、打牌娛樂等項目,大多停留在“住農家屋、吃農家飯、享農家樂”層面上。

3.3季節性問題突出

泰州地區休閑農業主要集中在春、秋兩季,春季以賞花踏青為主,秋季以瓜果采摘為主,存在較明顯的淡旺季之分。旺季往往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淡季則是人丁稀少,門庭冷落。休閑農業的淡旺季則造成了許多資源的浪費。

3.4產業缺乏有效管理

休閑農業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型產業,沒有健全的管理體系,管理涉及政府多個部門,如農業、水利、旅游、工商、稅務、衛生、消防安全、環保等,管理主體不明確,造成了管理過程中的一些混亂。由于缺乏統一管理規范和標準,很多地方開展的農業旅游項目存在服務設施不健全、衛生不合格、安全有隱患、服務無標準和管理無秩序等現象,嚴重影響了休閑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3.5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據調查,泰州地區目前休閑農業園區,特別是農家樂,大多數經營者是農民,很大一部分人存在著“小農思想”,缺乏產業長遠的發展意識、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和專業系統知識[8]。大多數經營者多雇傭低廉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或親友從事相關服務,由于缺乏必要的從業知識和技能,導致在餐飲、住宿、娛樂、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服務還不夠規范,管理水平不高,不利于泰州地區休閑農業持續發展。

4建議

4.1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休閑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經濟、社會、生態等多種功能,是城鄉一體化過程中形成的現代農業形態。發展休閑農業對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泰州應把休閑農業作為實現全市農業轉型升級、建設生態名城的重要途徑,大力推進。建議采取一定激勵措施,調動起各縣(市、區)發展休閑農業的積極性。

4.2開展調查研究,科學制定規劃

建議根據泰州市實際情況,針對區域發展優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結合地理環境資源特色,加強規劃制定的系統性、前瞻性,明確泰州地區發展休閑農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區域布局和重點任務。注重與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相結合,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改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全面了解泰州休閑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產品類型、經營模式、管理機制和制約因素等,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研究制定相應的專門規劃和工作措施,分類指導。

4.3拓寬融資渠道,形成多元機制

發展休閑農業,僅靠各級政府的引導資金、民營企業、農民等的自發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廣開渠道,廣納資金,加大投融資力度。各級政府要探索發展休閑農業的投融資新機制,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投融資體制網絡渠道,多形式增加對休閑農業的投入。建議市委、市政府設立休閑農業發展資金,對一些較大的開發項目設立開發基金或者提供貸款貼息支持。同時,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伙等多種形式參與休閑農業開發和經營。鼓勵農戶以土地使用權、固定資產、資金、技術、勞動力等多種生產要素投資休閑農業項目,以互助聯保方式實現小額融資。

4.4完善優惠政策,優化發展環境

發展休閑農業,要重視農業的法制化建設。建議泰州市市委、市政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協調有關部門,盡快建立土地合理流轉機制,出臺鼓勵開發農業后備資源的相關政策,在財政、信貸、稅收、土地等方面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爭取財政補貼、貼息貸款、投資參股等形式對休閑農業發展進行資金扶持,為泰州地區休閑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積極培育一批規模大、功能全、經營活、效益好的休閑農業園區。市級農業部門每年遴選和認定一批休閑農業示范點,以項目形式對示范點的水、電、路、標志標牌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新技術、新品種引進、新功能的創意開發等給于適當補助。

4.5加大宣傳推介,強化品牌建設

發展品牌化、個性化休閑農業產品是休閑農業發展的總趨勢。針對市場選擇和需求趨向個性化的特點,要轉變休閑農業基地的經營理念和模式,追求休閑農業產品的個性化和獨特性,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建議總結“興化市千島菜花節”“溱潼會船節”“城郊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節”的成功經驗,通過舉辦各類具有本地特色的農事節慶、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和特色農產品包裝策劃宣傳,展示民俗風情,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同時,還應通過網絡、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大力營銷宣傳休閑農業品牌,加強與旅行社聯合,擴大客源市場,樹立品牌形象,迅速占領產業和品牌的制高點,在發展現代農業中搶占先機。

參考文獻:

[1]成升魁,徐增讓,李琛,等. 休閑農業研究進展及其若干理論問題[J]. 旅游學刊,2005,20(5):26-30.

[2]蔡健,王薇,華景清,等. 蘇州都市農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0(6):629-630.

[3]樊寶洪,費忠智. 休閑漁業:新興生態產業——對江蘇省泰州市休閑漁業發展的調查[J]. 江蘇農村經濟,2005(10):44-45.

[4]劉堯飛. 體驗經濟下泰州發展休閑農業的戰略思考[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6):130-132.

[5]董一哲. 高速公路項目區域經濟影響后評價方法研究與應用[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

[6]史佳林,張蕾,賈鳳伶. 天津休閑農業產業升級動力機制與關鍵領域[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6):447-450.

[7]伍冠鎖,江興瑜,衡燕,等. 基于SWOT 分析的南京休閑農業發展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1):440-443.

[8]涂小麗.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引領泰州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3(20):12.

猜你喜歡
休閑農業泰州發展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幸福水天堂——泰州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泰州古韻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煙臺地區休閑農業營銷狀況及對策
灤平縣休閑農業的文脈分析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泰州出土的兩方北宋木地券 棲身之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