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IO模式下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6-02-17 14:25葉夏王家亮張馳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6年12期
關鍵詞:醫科大學計算機專業醫學院校

◆葉夏 王家亮 張馳

CDIO模式下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葉夏 王家亮 張馳

針對我國醫學院校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現狀,提出CDIO教育理念下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結合溫州醫科大學信息與工程學院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以期學生、學校、醫院在人才培養上發揮積極作用。

CDIO;醫學院校;人才培養;計算機專業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069

當前電子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國內很多高校開設了計算機專業,為社會企事業單位培養輸送相關人才[1]。醫學領域的發展也受到數字時代的巨大影響,醫療機構信息化、醫療設備數字化、遠程醫療診斷等不斷發展,都對既懂醫學知識又懂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由醫學院校培養的計算機人才正符合醫院或相關醫療機構的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計算機在學科分類中屬于工學學科,在醫學院校中通常不屬于傳統專業。在這種環境下,精準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界定學科專業教學的范疇、內容和要求尤為關鍵。由此,培養出具有鮮明的醫學背景特色和信息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在醫療信息領域具有很強的行業特征和不可替代性。因而對于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而言,如何定位自身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1 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在以醫科專業為主的醫學院校中,計算機專業由于學校自身的辦學定位,其人才培養模式與其他工科類院校相比較,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色,但也存在諸多不足[2],普遍存在專業培養目標和定位不清晰,人才培養模式太廣泛,人才培養方案的針對性不強,課程體系設置缺乏特色,未能將計算機專業的工程特性與醫學院校的優勢和特色相結合等問題。在醫學院校本身缺乏工科專業體系的內在缺陷的背景下,培養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就不具備競爭優勢[3]。對于醫學院校計算機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不合理 以往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制訂通常受到學校的辦學定位、管理體制、培養目標等影響,忽視專業學生畢業就業能力的提升。因此,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往往對未來職業的工作環境、崗位能力目標缺乏了解,從而造成對學習課程知識的目標不明確[4]。同時,課程與課程之間缺乏關聯,學生存在“學一門,扔一門”的現象,所學和掌握的知識難以融會貫通以及綜合運用。

教學內容枯燥,實踐環節不夠重視 在教學內容方面,多數教師仍是按照單門課程課本內容進行教授,缺乏新意。部分課程內容一直沿用傳統理論,從而導致課程內容與現今醫院或相關醫療機構實際應用脫節。此外,在教學方式上還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實踐環節仍是教學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理論課程多,實踐環節少,學生動手能力差,是普遍現象。即使有些學校增加了實踐課時,但是實踐課程安排不合理,同樣難以達到有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效果。

考核方式不合理 理論筆試仍然是絕大多數課程考核的主要方式,有些課程的總評成績甚至完全取決于筆試成績,即使如程序設計等課程,學生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通過考核。這種考核方式不僅讓學生學習目的產生偏差,學習思維僵化,而且阻礙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使學生難以將所學理論知識有效轉化為工作技能,無法通過日常學習來培養團隊協作能力以及人際溝通技巧。

2 CDIO教育模式下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CDIO教育模式是一項工程教育改革計劃,分別是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行(Operate)四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其核心是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培養學生掌握基礎工程技術知識及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在近似于實際工程場景中得到實踐訓練,以達到培養學生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的預定目標[5]。

*項目來源: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基金編號:KG2015559);溫州醫科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基金編號:YB201355)。作者:葉夏,溫州醫科大學信息與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王家亮,溫州醫科大學信息與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張馳,溫州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325035)。

由此可見,CDIO教學模式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目標,與溫州醫科大學計算機專業人才需要具備熟練的計算機軟件應用能力,一定的計算機應用科研、開發能力,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計算機應用系統的開發、維護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非常吻合。為此,本文以溫州醫科大學計算機專業為例,針對學生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方式、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圍繞CDIO體系做有益的探索。

培養方案的制訂 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在借鑒工科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同時,需結合自身資源優勢,突出醫學特色;并且要依據醫療機構和社會的需求進行改革,以多樣化的方式探索適合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教育的專業設置方式,建立和發展課程間的關聯。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制訂,可由過去“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目標”的傳統模式,向“以知識傳授為載體,以CDIO能力培養為目標,富有創新精神,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新模式轉變,為醫學信息人才的培養打下基礎。

推行導師制 筆者所在的溫州醫科大學計算機專業從2009年開始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的學業導師、就業導師的作用,將學生的專業知識提升與就業崗位的任職素養提升相結合,指導學生開展日??蒲?,提供在校實踐的醫院信息化項目,制訂較為科學的學習計劃,設定成長里程碑和遠期目標;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為學生提供相關職業信息,并幫助學生做出職業定位和規劃等,使本科培養“研究生化”。在學生與專業導師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注重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形成,并教授課堂所欠缺的職業規劃、技能、道德和行為方面的知識。這也正是CDIO能力大綱中“個人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環節所提的要求。

改革課程體系與教學方式 人才培養涉及諸多方面的因素,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亦是如此。這其中教學過程被視為人才培養最為傳統的階段,而課程體系設置的合理性又是教學環節的關鍵,它不僅決定了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也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在課程體系改革過程中運用CDIO理念,依托工程項目,結合醫學院校特色,能夠培養出具有醫學特色的專業計算機人才。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計算機專業在設計課程體系時,將計算機核心課程和特色專業課程以工程項目為主線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基礎計算機語言知識,并加入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借助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資源優勢,通過精心設計逐步形成依托課程群、整合課程資源、實訓和畢業設計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并在分析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醫療機構需求的基礎上,在CDIO理念的指引下,確定以工程項目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將整個專業課程體系分為公共課程類、專業課程類和實踐環節類三大類。

公共課程類包括計算機科學導論、高等數學、程序設計基礎、工程制圖等,另外還加入醫學方面的公共基礎課,如基礎醫學概論、系統解剖學等;專業課程類包括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電子商務技術、Web開發技術、軟件工程、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操作系統、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圖像處理等;實踐環節類包括各課程內的實踐內容、集中實訓和畢業設計三方面。

為保證各課程間的相互關聯,特別是專業課程類的課程,采用課程群的方式將多門課揉合在一起,分幾個學期教授。如第一學期的Web開發技術(側重HTML、CSS,JavaScript技術)、第二學期的C#程序設計(.NET環境下WinForm開發)、第三學期的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第四學期的電子商務技術(.NET環境下WebForm開發)這幾門課組成.NET課程群,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具有延續性,理解前導課程和后續課程的聯系,對這一系列的課程內容打下扎實的基礎。此外,采用課程群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認知深度,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體系,不易遺忘,為就業后的學以致用夯實技能基礎。

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習過程中的催化劑,在學生的知識內化、能力轉化過程中起關鍵作用,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溫州醫科大學計算機專業雖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已有基于課程群的綜合設計項目和基于課程的課內設計項目,但在引入CDIO教學理念后,發現原有的實踐項目之間還缺乏有機、整體的一體化設計。在設計CDIO實踐項目時,總體思路以畢業設計作為最終的一級項目;在系統地考慮該一級項目后,所需的模塊(或子系統)作為二級項目在課程群中引入,而三級項目則直接與課程相關。此外,為了更好地鞏固學生各階段所學到的知識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分別在第三和第四學期期末安排一周的課程實訓,實訓的內容分別為.NET程序開發和Android程序開發。通過實訓的方式使學生能夠系統性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群中各門課程內涵與外延,從而使課程知識能夠相輔相成、融會貫通,為后續畢業設計環節做好鋪墊,打好基礎。

在畢業設計階段,溫州醫科大學計算機專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聯合附屬醫院醫師,特別是醫院信息科人員共同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部分學生更是安排在附屬醫院進行畢業設計。這為學生拓寬了視野,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項目場景,使學生很好地融入現實項目開發。除此之外,聯合附屬醫院醫師共同培養的工作,不僅僅局限于畢業設計環節,教學計劃中的部分專業課程也會委托醫院信息科資深人員進行教授,如大型數據庫技術、醫院信息工程等課程。

改革考核評價體系 CDIO教學模式中考核環節的設計必須與之前的教學方式及培養方式進行對接。這就需要將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結合起來,實現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評價和考核。并且CDIO重視個人、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產品、過程和系統的建造能力,并將這些方面納入課程內容和學習經驗中,因而摒棄原來單一的考核模式,

引入形式多樣的考核手段。比如在ASP.NET程序設計課程中,學生的考核分為理論和實踐考核,其中實踐考核又分為二級和三級項目完成情況、代碼解釋、出勤情況和課程項目,而課程項目的評分又細分為技術文檔、程序代碼、演示答辯等。課程項目由團隊小組完成,評分過程涉及自評、小組間互評、多教師評分等環節,由此綜合評定小組總分;個人的成績需根據其對團隊的貢獻度而定,貢獻度的數值則由團隊成員共同溝通協商來確定。這樣一種多樣性的綜合考核模式貫穿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CDIO的教學理念,可以全方位地對學生各項能力進行考核,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升學生書面與語言表達能力。同樣,這種考核評價方式也適用于其他課程的考核,目前在.NET課程群都采用該考核方式,得到較好的效果。

3 結語

CDIO教學理念為指導的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醫學院校的自身特色與CDIO教育模式相融合,以解決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對培養具備良好醫學知識素養并具有熟練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專業建設具有借鑒作用,對提高就業能力的探索有良好的促進作用?!?/p>

[1]牛麗.軟件高技能人才CDIO工程能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0(3):107-108.

[2]汪波,孫寶林.對經濟院?!坝嬎銠C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建設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2009(22):24-26.

[3]肖滿生,劉雙強.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建設的探索[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0(5):95-97.

[4]陳中耀,楊翠.基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學園:教育科研,2012(1):47-48.

[5]顧佩華,沈民奮,李升平,等.從CDIO到EIP-CDIO:汕頭大學工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8-26.

G642.0

A

1671-489X(2016)12-0069-03

猜你喜歡
醫科大學計算機專業醫學院校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撰稿要求
《遵義醫科大學學報》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第七屆編委會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理念創新與實踐研究
醫科大學總醫院
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淺析
“慕課”(MOOCs)發展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啟示
醫學院校中小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實踐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