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優化栽培體系研究概述

2016-02-19 23:10李彩霞
鄉村科技 2016年26期
關鍵詞:氮肥栽培水稻

朱 穎 李 凈 李彩霞

(營口市老邊區農村經濟發展局,遼寧 營口 115000)

水稻優化栽培體系研究概述

朱 穎 李 凈 李彩霞

(營口市老邊區農村經濟發展局,遼寧 營口 115000)

以前水稻栽培主要是以密保穗來達到以穗保產的目的,但是這種栽培形式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莖多不壯,穗多粒少。如何做到優化栽培,達到水稻高產,對水稻優化栽培體系進行探討。

水稻;優化栽培;栽培體系

以前水稻栽培主要是以密保穗來達到以穗保產的目的,但多年的生產實踐表明,采用該栽培方式,導致水稻莖多不壯,穗多粒少,通風不良,受光不佳;郁蔽時,易倒伏,易感病,難以發揮其品種、地力、光照等諸因素的優勢[1]。

為了解決上述矛盾,調解“密與茂”“群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充分利用光照、地力,提高經濟效益,開展了以稀植為中心的“良種、壯秧、早插、稀植、施肥配比”等一系列水稻優化栽培體系的研究,現將結果概述如下。

1 試驗方法

采用單因子對比法,進行了不同品種、不同插期、不同密度、不同育苗方式和不同氮量等系列化試驗,確定各項因子對水稻稀植的影響。采用復因子對比法,進行2項插期、密度、氮肥、磷肥、鉀肥五因子栽培摸索,認定各因子相互作用下對水稻稀植影響的順序。并收集大量的試驗示范數據,通過綜合分析,確定出水稻優化栽培技術體系。

2 結果與分析

在正常年份,中晚熟水稻品種,秧苗素質好,干物質含量高,壯秧的前提下,中等地力,可適時早插,合理稀植,中等氮量,合理配比的分期施肥“優”“壯”“早”“稀”“穩”栽培模式。其中,各因子對水稻栽培的影響如下:品種>栽培方式>密度>氮肥配比>氮肥量>插期[2]。

總的來說,“優級、壯、早、稀、穩”水稻優化栽培體系,具體栽培模式如下:選用沈農9816、鹽豐47等優良品種;采用培育壯苗開閉式早育苗方式;適宜提早移栽5月20—31日;合理擴大穴距30.0 cm×16.5 cm、30.0 cm×19.8 cm;合理施肥配比8∶2;中上等氮肥施用量60~65 kg/667 m2硫銨[3]。

“優、壯、早、稀、穩”栽培模式有效地發揮了自然的投入,提高了投入產出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據87個點數據調查分析,增產幅度在27.5~91.9 kg,平均667 m2增產65.7 kg;增產率5.0%~16.9%,平均11.4%;平均提高667 m2產值36.59元,增加產值11.9%;667 m2降低育苗、插秧費用21.86元,是總費用的20.7%。合計增加667 m2效益58.44元,增效率19.1%,提高投入產出比1.2[4]。

3 技術效應

①良種良法系列化栽培,創造了全生育期良好的生長環境,緩解了“弱、晚、密、猛”的自相矛盾;②挖掘了干物質含量高、壯秧適應性強的內在增產潛力,為搶農時,適時早插,早分蘗,低位分蘗爭取了主動;③充分發揮了優良品種分蘗力強的優勢,減少了無效分蘗,提高了有效分蘗率;④有效地利用了光能資源,由層面受光變為主體受光,增加了受光的空間。擴大了植株本身的功能葉面積,協調了群體與個體發育之間的關系,達到綠而不茂、壯而不旺、抗逆性強、穗大粒多的目的,從而構成了理想的株型和合理的經濟產量系數[5]。

[1]曾偉.水稻栽培關鍵技術及推廣實踐[J].南方農業,2016(21).

[2]尹圓圓,周垠,張興明,等.中國農業旱災致災風險評價[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35-40.

[3]黃安密.簡析當前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與實踐[J].農技服務,2016(9):75.

[4]張步枝,馬士勝,朱禮科,等.水稻不同種植模式對產量影響與經濟效益比較[J].農技服務,2016(13).

[5]顧建人,劉學珍.水稻高產群體質量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J].上海農業學報,2011(2):151-155.

S511

B

1674-7909(2016)26-08-1

朱穎(1972-),女,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學。

猜你喜歡
氮肥栽培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預計今年氮肥消費或將增加
圣女果高產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油麥菜栽培要點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紀念安徽小氮肥誕生六十周年
抓住機遇 主動作為 努力推進我國氮肥市場穩步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