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雙江701地區鈾礦化特征及找礦前景

2016-02-23 08:02晏中海鄧祖林
現代礦業 2016年12期
關鍵詞:雙江臨滄鈾礦

晏中海 鄧祖林 林 洋

(核工業二八〇研究所)

云南雙江701地區鈾礦化特征及找礦前景

晏中海 鄧祖林 林 洋

(核工業二八〇研究所)

結合云南雙江701地區相關地質勘探成果,首先分析了區域地質背景,然后分別從花崗巖體地質特征、巖石學特征、構造特征、蝕變特征、成因類型以及放射性特征等方面對區內巖體鈾成礦條件進行了詳細探討,認為區內鈾礦化主要受構造熱液蝕變和硅質脈控制,最后對區內701鈾礦點特征及類型進行了探究,并對區內鈾礦找礦前景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對于區內進一步開展鈾礦找礦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鈾礦 區域地質背景 成礦條件 礦化特征 找礦前景

701地區位于云南省臨滄市,20世紀60年代在該區發現了以701礦點為代表的一批花崗巖型鈾礦(化)點。區內礦化產于印支期花崗巖體中,灰白色,主要礦物粒度以中—粗粒為主,部分為粗—中?;蛑辛?, 礦體主要位于一構造破碎帶中,經地表工程揭露,發現了礦化信息,為工作區鈾礦化找礦提供了重要線索。為進一步推動區內鈾礦找礦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本研究結合相關地質工作成果,對701礦化點花崗巖型鈾成礦條件及礦化特征進行分析,并對區內找礦前景進行探討。

1 區域地質背景

云南雙江701地區位于滇西南,古生代時期處于岡瓦納大陸與勞亞大陸之間的特提斯構造域,古特提斯地質遺跡保存較好。區內大地構造位置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揚子西緣多島-弧-盆系-雙江陸緣弧帶,夾持于瀾滄江斷裂帶與柯街斷裂帶之間,其構造以SN向縱斷裂(勐庫—雙江大斷裂)為主,位于雙江以東,該斷裂屬于區域上的瀾滄江大斷裂支脈,SN走向,北端和中段被NNW、近EW向橫斷裂切錯,侵位于瀾滄江變質巖帶之上,被侏羅系、古近系沉積不整合覆蓋。

2 巖體鈾成礦條件

2.1 巖體地質學與巖石學特征

701地區區域上屬“臨滄巖基”中段,其巖體呈不規則狀巖基產出,主體沿SN向展布,屬華力西期—印支期的花崗-復式巖體。圍巖由元古界云母石英片巖、變粒巖和侏羅系砂巖構成。區內巖體的主體巖性為黑云母二長花崗巖。東緣部分發育了鉀長花崗巖和中—細粒黑云二長花崗巖。巖體中部、中西部主要發育中—粗粒(似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巖體內發育數米寬的斜長花崗巖脈和石英脈,兩者作為規模不等的巖脈穿插切割于各類巖體中[1-3]。

2.2 巖體構造條件

雙江701地區構造主要為斷裂構造,主要發育一系列SN、NW向斷裂。受區域構造斷裂的影響,地層中層間擠壓破碎現象及揉皺現象發育,斷裂處見負地形,斷裂破碎帶中見構造角礫、斷層泥、構造透鏡體等構造現象。其中,與該區鈾礦化關系密切的斷裂為NW向斷裂(傾向SW,傾角陡直),為該區SN向大斷裂(勐庫—雙江大斷裂)的次級斷裂。沿NW向斷裂帶巖層擠壓破碎,多處見角礫巖、糜棱巖、斷裂透鏡體,旁側巖層擾曲、褶曲,小斷裂發育,產狀紊亂,為壓扭性斷裂,斷裂中發育不同程度中—低溫熱液蝕變,為花崗巖型鈾礦的形成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2.3 巖體蝕變條件

701地區熱液活動發育,該區鈾礦點、異常點(帶)圍巖蝕變主要為硅化、絹云母化、黃銅礦化、綠簾石化、矽化、黃鐵礦化、赤鐵礦化、鉛鋅礦化等,該類中—低溫熱液蝕變組合導致蝕變后的巖石中含水礦物及硫化物增多,鈾發生再分配,大量轉變為裂隙粒間鈾,活性鈾增多。自變質以及促使花崗巖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的一切作用,對鈾的活化轉移都有影響。隨著花崗巖蝕變作用的加強,巖石的有效孔隙度加大,鈾含量發生相應變化,鈾產生明顯轉移,為花崗巖內晶格中的鈾或吸附狀的鈾提供了轉移條件。

2.4 巖體地球化學特征與鈾源

我國產鈾花崗巖的成因類型主體屬于陸殼改造成因,即屬于S型、改造型花崗巖?;◢弾r型鈾礦為熱液鈾礦,成礦鈾、成礦熱液均與花崗巖成礦作用及巖漿分異無關。成礦鈾僅與巖漿固結之后的花崗巖巖石鈾有關,鈾源來自花崗巖中分散的巖石鈾,成礦熱液直接來自地幔流體。幔汁沿斷裂帶上涌通過堿交代作用對花崗巖體中的分散巖石鈾進行堿交代浸出、萃取成礦[1-3]。雙江701地區巖體的巖石地球化學特征表現為酸度大(w(SiO2)67.3%~79.8%),且大致隨侵位順序單向增長,與全堿含量成正相關關系,為一正常的巖漿演化序列,其A/CNK值平均1.19,w(Na2O)平均約2.32%,w(Fe3+)/w(Fe2++Fe3+)平均0.18,C.I.P.W標準礦物中普遍存在剛玉分子(含量大于1%),具有較高的w(K2O)/w(Na2O)值,多顯示了鋁過飽和的S型花崗巖特征,w(U)一般大于10×10-6,局部地段可達30×10-6,具有較好的鈾資源,為該區鈾礦富集提供了場所及鈾源。

3 鈾礦化特征

701地區礦化類型豐富,鈾異常點帶眾多,據其產出部位可劃分為花崗巖構造熱液蝕變型和硅質脈巖型。區內鈾礦化處熱液蝕變發育,均見鉛鋅礦化,表明該區鈾礦化與鉛鋅礦化關系密切。該區鈾礦以701鈾礦點為代表。

3.1 701鈾礦點特征

701鈾礦點在大地構造位置上處于雙江構造混雜巖帶的臨滄陸緣弧-碰撞花崗巖帶中。區內出露的地層為古元古界大勐龍群(Pt1D)變粒巖、新元古界瀾滄群(Pt3L)弱變質云母石英片巖、二云片巖和中侏羅系(J2h)花開左組紫紅色砂巖,石英砂巖。區內巖漿活動極為復雜,早期華力西期花崗閃長巖被主體的印支期黑云二長花崗巖侵入,晚期又有燕山期二長花崗巖、鉀長花崗巖侵入,伴隨有SN、NW向斷裂的控制,形成了701鈾礦點的空間格局。區內與礦化直接相關的主要為印支期花崗巖和NW向斷裂,礦化部位主要可見石英脈和少量暗色鐵鎂質巖脈。

3.2 鈾礦化類型

(1)斷裂蝕變巖型異常。主要受控于花崗巖中的NWW向斷裂,斷裂中見有石英脈,走向250°~260°、290°的斷裂(巖脈),脈寬1~2 m,長約300 m。在斷裂中見有鐵染,放射性強度一般為(180~500)×10-6,厚度變化大,局部有分岔現象,一般巖脈在分岔或變薄時強度降低,有的甚至降低至正常場;在強度高的部位為團塊狀黃鐵礦較集中的區域,放射性強度最高可達1 200×10-6。在該異常區的石英脈中發現了鉛鋅礦,產出與鈾礦化成伴生關系。區內圍巖蝕變主要為矽化、綠泥石化、黃鐵礦化、鉛鋅礦化、絹云母化、陽起石化和褐簾石化等。

(2)硅質脈巖型異常。一般為褐色、乳白色石英脈,局部為暗灰色并有石髓,礦石礦物普遍有少量黃鐵礦、褐鐵礦,個別地段為方鉛礦、閃鋅礦和赤鐵礦,圍巖為白云母花崗巖,略有綠簾石化、硅化、高嶺土化等蝕變現象。硅質巖脈放射性強度分布不均勻,一般為(40~50)×10-6,最高達230×10-6,其放射性為石英脈中的黃綠色次生銅礦引起,而石英脈自身放射性強度不高,走向310°,長約500 m,厚1 m,有分支,一般為白色石英脈,局部有小團塊狀的含少量黃鐵礦,見有少量的鋅礦和褐鐵礦化、赤鐵礦化,有鐵帽現象,并在石英脈邊緣有少量長石呈桃紅色,放射性強度一般為(40~60)×10-6。

(3)花崗巖裂隙中的異常。該類異常產于蝕變花崗巖裂隙中,有綠簾石化和黃鐵礦化現象,黃鐵礦常賦存于裂隙兩旁及花崗巖中,裂隙中填充有方鉛礦及黑綠色礦物,方向290°,厚0.5~4 cm,長2~10 m,放射性強度一般為(80~150)×10-6,個別達200×10-6。

4 找礦前景

臨滄花崗巖體中具有鈾偏高及異常點帶的地質背景。巖體風化程度微弱,因地表水對其巖石的滲透及氧化作用不大,致使巖體的活性鈾得以在其有利部位保存下來。臨滄花崗巖體具有多期形成的特點,且其中的酸性巖脈發育,巖體在形成過程中,若具有多期形成的特點,則巖漿在結晶過程中,必然持續遭受構造應力的作用,因此,平衡條件多次被破壞,致使巖漿分異具備了良好的條件,在巖漿分異完全的同時,若脈巖又較發育,便使得巖漿巖中的鈾隨巖漿分異集中至殘漿中,便形成了大部分鈾從主體中轉移出的條件。701地區內礦化地段有強烈的硅化、赤鐵礦化、云英巖化、黃鐵礦化、白云母化及硅酸鹽化等蝕變現象。巖體中斷裂構造發育,當含礦熱液沿斷裂運移時,必會因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而發生沉淀富集成礦。701地區的異常點帶主要受NW向斷裂控制,礦化產于其派生的次級構造中。

701地區位于臨滄成礦亞帶中,臨滄巖體的主體為華力西期—印支期二長花崗巖,而燕山期、喜山期的巖體零星分布,一般呈小巖體、巖株狀出現。其形成時代具有由晉寧期至喜山期多旋回的特點,主旋回為華力西期—印支期,受瀾滄江斷裂構造帶的控制,空間展布與區域構造線基本一致[2]。區內斷裂構造較發育,有NE或SN、NW、NE,EW向4組,前2組最為發育。NW向斷裂具有彼此平行、等距排列的特點,將瀾滄江斷裂構造帶、臨滄花崗巖體切割成3段,并成逆時針扭動,形成SN向反“S”形弧形彎曲。臨滄巖漿-構造帶的構造格局反映了NNE、NW組斷裂構造的空間展布,兩組間互相切割,縱橫交錯,形成了菱形格子狀、網格狀斷塊或斷陷,為鈾源提供了通道。區內地表鈾礦化較好,不同類型的鈾礦化均有分布,鈾礦化品位較高、規模較大,為該區鈾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條件。

5 結 語

詳細分析了云南雙江701地區巖石鈾成礦條件、鈾礦化條件,并討論了找礦前景,認為該區構造、巖漿巖活動強烈,巖體含鈾性較好,為富鈾巖體,鈾成礦條件較優越,鈾成礦控制因素明顯,已發現的礦點、異常點(帶)均受斷裂構造控制,礦化顯示較好,具有一定的找礦潛力,下一步找礦應以尋找構造熱液蝕變巖型鈾礦床為主攻類型。

[1] 范洪海,何德寶,徐 浩,等.全國花崗巖型鈾礦資源潛力評價[J].鈾礦地質,2012(6):332-337.

[2] 張金帶,李子穎,蔡煜琦,等.全國鈾礦資源潛力評價工作進展與主要成果[J].鈾礦地質,2012(6):321-326.

[3] 張金帶,李子穎,蔡煜琦,等.中國鈾礦床研究評價[J].鈾礦地質,2015(6):964-967.

2016-07-27)

晏中海(1985—),男,工程師,613800 四川省廣漢市雒城鎮成都路東二段180號。

猜你喜歡
雙江臨滄鈾礦
依傍著瀾滄江的秘境 臨滄
6月25日全國鐵路調圖 云南臨滄與麗江間首次開行動車
百年鐵路,今朝夢圓 大理至臨滄鐵路建成通車
粵北地區花崗巖型鈾礦勘查模式分析
CSAMT法在柴北緣砂巖型鈾礦勘查砂體探測中的應用
鈾礦地質勘探設施治理分析
TDICCD時序改進方法探討
雙江縣總工會:開展六一慰問活動
雙江縣總工會:開展農民工法律知識培訓
鄧小剛油畫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