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準確把握國資監管的核心問題

2016-03-09 09:13■梁
支部建設 2016年5期
關鍵詞:委托國資代理

■梁 軍

如何準確把握國資監管的核心問題

■梁 軍

說到底,國資監管的核心就是如何處理好委托-代理關系。委托-代理關系,普遍存在于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現代化大生產體系之中。圍繞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市場經濟國家已經形成一整套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治理體系以及處在其上的法律制度保障體系。但是對于委托者而言,純粹的私人資本與參股國有資本、控股國有資本,所面臨的體制機制設計是不完全相同的。

如果是純粹私人資本,委托者是利益相關者,他或者直接成為資本代理人,或者直接成為企業的監管者,或者通過這套制度體系的任何一個關鍵環節,有效施加對代理人的監管和影響。那么,這一整套制度體系就會自然形成一種有生命力的機制。這也是某些人主張國企完全私有化的理論基礎。

如果是國有資本,真正的委托者即全體國民,他們不可能具體參與到對代理人的監管之中,只能委托政府或專業機構進行監管。多層代理以后,很容易失去基于私人資本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實效。因此,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多數選擇將資本分散投資,搭公眾公司監管的便車,只管住資本增值分紅收益,并不要求具體管控企業本身。這也是某些人主張破除國企“一股獨大”的理論根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決定了必須以公有制為主體,而且必須有相當數量的由國家全資或控股的企業存在。這與以私有制為主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本質上的不同。怎樣借助但又不局限于現有的委托-代理理論,有效解決國企的監管效率問題,怎樣借助又不局限于市場經濟基本規律,有效解決公有制與市場經濟兼容問題,是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的關鍵理論問題。

國資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必須準確把握國資監管體制的核心問題?;镜某霭l點和落腳點,回歸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從委托的角度看,如何使真實的委托人即全體國民有效地介入國資監管體系之中;二是從代理的角度看,如何使國企高管真正發揮出自覺自愿、自律自強的企業家精神或職業經理人操守;三是從“相互制衡、協調運轉”這一現代企業制度精髓的角度看,如何發揮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真正優勢。

按照市場經濟體制下出資人監管的一般規律,以及出資人監管“一臂之距”的監管原則,應將國資監管與改革探索的重心聚焦于一級企業集團。要運用市場化與法制化的各種行之有效的創新手段,并通過推進一級企業集團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著力加強一級企業集團以董事會、監事會為核心內容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切實建立企業主體自身產生的相互制衡、協調運轉機制,由上而下,層層傳導,全方位激活其市場主體能動性。

圍繞上述三個方面的核心問題,應著重在一級企業集團層面進行三個緯度的綜合改革創新。按重要性排序,分別為:

第一,引入變量——按照中央關于“加強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監督職能”、“充分發揮媒體輿論監督作用,有效保障社會公眾對企業國有資產運營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的要求,搭建國有資產終極所有者即全民參與國資監管的制度平臺和問責機制,將全社會的監督力量有序引入一級企業集團,輔助國資委對一級企業集團的監管、考核、評價和激勵,真正打造“陽光國企”。

第二,激活存量——按照中央關于“通過實行員工持股建立激勵約束長效機制”、“支持對企業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等持股”、“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善于經營、充滿活力的優秀企業家”的要求,重點實施對一級企業集團管理層的股權激勵,建立企業管理者與企業的命運共同體,真正激發企業管理者搞好管理、保值增值的內在動力。

第三,用好增量——按照中央關于“穩妥推動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大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的要求,全面推進一級企業集團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借助于非國有資本源于私人產權保護與增值的本能自覺,形成真實、有力、清晰、規范的相互制衡、協調運轉的公司治理機制,進而解決集團以下各層級企業的有效監管與動力機制問題。

(作者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歡
委托國資代理
汽車委托外加工零件自動化配置管理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省委宣講團走進國資系統
委托公證的不正當利用及對策分析
國資系統監管企業資產總額超218萬億元
神秘人約在幾點碰面?
《汽車維修技師》誠招代理
特定問題調查:向國資“亮劍”
個股盤中突然暴漲暴跌原因分析
1號異星球餐館·不可思議的代理老板
“動人”又“動產” 山西國資改革按下快進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