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之交 動力之升

2016-03-12 18:44左鍵
中國纖檢 2016年2期
關鍵詞:纖檢公證纖維

左鍵

正當北國嚴寒陣陣襲來之時,巴渝大地寒盡春生。2016年1月20日,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開局之際,全國專業纖維檢驗工作會議在重慶召開。

會議有多點閃光

會上,傳達學習了汪洋副總理和王勇國務委員連續兩年、兩次對纖檢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即“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順利進行,公檢的貢獻應充分肯定”、“逐步完善、更上層樓”。

傳達學習了1月14日支樹平局長聽取纖維檢驗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支樹平強調,纖檢工作地位重要,任務特殊,成績來之不易。他充分肯定2014、2015這兩年,纖檢工作進步很大、發展很快、成績可喜。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清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他對“十二五”期間纖檢系統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對纖檢工作如何貫徹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作了深入闡述,要求纖檢系統要認真學習領會大發展理念的深刻內涵,以提高纖維供給質量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中國纖維檢驗局局長張克才作了工作報告,總結了“十二五”時期的纖檢工作,深入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提出了“十三五”纖檢事業發展目標和任務,部署了新一年的重點工作。

參會代表普遍認為,國務院領導、總局黨組對纖檢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殷切期望,必將進一步增強我們做好纖檢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工作報告立意高、思想新、內容實、針對性強,必將對做好2016年及“十三五”纖檢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會議還審議了2016年全國專業纖檢工作要點,討論了纖檢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草案,表彰了23家全國纖維質量監督工作先進單位。會議還安排5家先進單位進行了典型發言,交流了經驗,拓寬了思路,其他18家先進單位以書面材料交流了各自工作經驗,值得各地相互借鑒。

中國纖維檢驗局黨委書記兼副局長徐水波作了會議總結,強調會后要全面落實好總局領導關于“五個加大力度”的指示要求?!肮Τ缥ㄖ?,業廣為勤”,纖檢機構要肩負起纖檢工作改革創新的歷史使命,團結一致,迎難而上,做好2016年工作,開好局,邁好步,努力開創“十三五”纖檢事業的新局面。

“十三五”纖檢工作有啥謀劃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中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將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新形勢新任務對纖檢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機遇與挑戰并存。

1.“三大機遇”與“三大挑戰”這得認清。

三大機遇:國家宏觀戰略的質量引領;纖紡行業發展的質量要求;社會公眾對纖檢工作的熱切期待及系統的內生動力增強。

三大挑戰:纖維產品質量總體水平還不高,質量安全形勢仍然嚴峻;我國纖維產品質量總體狀況與社會的普遍期待還有較大差距;纖檢機構自身建設水平同形勢發展要求相比仍不完全適應。

2.中國特色纖檢工作之路“四大要點”必須知道。

——以切實維護纖維質量安全為主攻方向,走出一條穩步提升纖維質量之路;

——把社會利益和群眾利益放在首位,走出一條嚴守質量安全底線之路;

——充分發揮“三項制度”的重要作用,走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全面建設“三大纖檢”,走出一條不斷增強自身實力之路。

3.中國特色纖檢工作體系都包括啥?

中國特色纖檢工作之路,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質檢工作的理論要求、制度設計和實踐特色,是一條經過實踐檢驗成功的正確道路。

繼續堅定走好中國特色纖檢工作之路,必須緊緊圍繞改革創新的總要求,從理論、制度、技術和機制等方面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纖檢工作體系。

——理論方面:完善纖檢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方法措施,進一步確定中國特色纖檢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觀點和理論架構。加大纖檢各領域的理論研究深度,探尋內在規律,完善工作體系,注入新的活力。

——制度方面:結合法治纖檢建設,搞好我國纖檢工作制度體系評估,從是否適用、科學、完善的角度,對現行纖維質量監督管理法規體系進行評估和規劃,做好立改廢工作。建立健全包括纖檢法規、依法決策、行政執法、基礎保障、監督考核和應急管理的制度體系,確保體系科學規范、系統完備、運行有效。

——技術方面: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強化纖檢科技創新和技術支撐能力建設,轉變科技管理觀念,變被動發展為主動開拓,強調自主創新,加快對基礎性、突破性、前沿性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研究和攻關。加快建立特色明顯、有效覆蓋的纖檢技術保障體系,全面提升纖檢技術支撐能力。

——機制方面:繼續完善纖維質量宏觀管理機制、安全監管機制、執法打假工作機制、質量誠信監管機制、質量安全考核評價機制在內的纖維質量監督工作機制。保持和完善纖檢業務領導關系,提升纖檢系統整體執行力。嚴格纖檢隊伍管理,促進形成更加科學、充滿活力的培訓教育機制、選拔使用機制、監督管理機制和考核獎懲機制。

4.必須明白的“五個強化”。

當前,必須要做到“五個強化”,提高“五種能力”。

——強化大局觀念,提高促進發展能力。在服務大局、促進發展這個中心問題上,纖檢機構必須切切實實下功夫,注重發揮纖維市場對纖維產品價格形成的決定作用,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同時發揮標準依據、檢驗手段和質量基礎三方面的作用,在為纖維貿易結價提供質量依據、服務纖維現代物流應用、構建質量信用體系等方面發揮作用,提高促進產業經濟發展的能力。

——強化監管職能,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在服務纖維市場方面,通過標準和檢驗,為纖維貿易結價提供質量依據,促進市場對纖維產品價格形成發揮決定作用;在服務市場主體方面,通過構建并不斷完善質量誠信體系,引導企業肩負質量主體責任,促進企業守法經營,推動市場優勝劣汰;在服務現代農業方面,通過科學高效的質量數據,促進農牧業品種改良、品質提高、結構調整,促進農牧民增收、農業增效。不斷創新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強化纖維生產的事中事后監管,著力構建“放、管、服”三位一體質量提升格局。

——強化法治意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各級纖檢領導干部要把法治纖檢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帶頭學法守法,帶頭依法辦事,當好法治纖檢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執法人員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既不失職,也不越權;技術人員要依法檢驗,規范行為,確保數據準確,科學權威。嚴格履行執法程序,確保執法嚴格、公正、文明。健全依法決策機制,重大決策按照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確保決策科學、合法、可行。

——強化技術支撐,提高服務保障能力。以提升全系統技術能力為重點,加快發展適應產業需要的檢測能力,積極建立層級分明、特色明顯、有效覆蓋的纖檢技術保障體系,著力解決纖維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提升纖檢技術資源服務產業發展水平。持續加強纖檢機構能力建設,打造纖檢科技研發和創新基地,不斷拓展服務功能,以強化技術支撐為依托,全面提升纖檢技術服務保障能力。

——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干事創業能力。當前,要特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在政治上嚴守黨紀、國法、道德“三條底線”,在行動上追求從嚴律己、敢于擔當、無私奉獻“三種境界”,激發干部職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熱情。大力倡導“三嚴三實”,嚴格落實作風建設各項紀律要求,堅持不懈改進作風,推進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以堅定的信念追求、嚴明的紀律意識和從嚴的自我要求,謀劃纖檢事業發展,真抓實干創造一流工作業績,在推動事業發展中彰顯自身價值。

5. 實現“三個結合”指什么?

一是結合中央精神、質檢總局的要求;二是結合產業升級、結構調整需求;三是結合纖檢事業自身發展需求。

6.實施“三大工程”,這可太重要了,需要細致說說。

一是纖維質量監督強化工程。包括纖維質量監督體系建設,搭建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公示平臺,鼓勵社會力量以投訴、舉報等方式參與監督;建立纖維質量監督檢查結果公示平臺,發布區域重點纖維品種質量監測報告;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搭建纖維企業質量信用平臺,與質檢總局質量信用平臺對接,與相關纖維協會對接,完善企業質量信息采集、管理、公示、評價機制;聯合行業協會,啟動纖維企業品牌推進工程;纖維制品安心工程建設,發布《纖維制品監督管理辦法》,啟動《再加工纖維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立法;建立和完善纖維制品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籌措學生服監督檢驗和宣傳專項經費,保障學生服監督檢驗覆蓋率,在全國10個省份建立質量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纖維制品質量輿情監控和輿情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建立學生服、學生床上用品集團購買監控制度。

二是纖維質檢體制改革深化工程。包括深化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完善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的檢測技術體系;調整棉花公證檢驗實驗室布局規劃;建立纖檢系統棉花檢驗能力檔案;定期分析公證檢驗實驗室技術能力狀況;完善監督抽驗制度、工作質量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棉花公證檢驗信息技術示范實驗室20家;穩步提高公證檢驗覆蓋率,國家儲備棉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監管棉公證檢驗覆蓋率達到100%,其他類棉花公證檢驗覆蓋率達到80%以上。完善國棉顏色級分級體系,開展短纖維含量、棉結指標、質量指標分級等重大課題研究;推動毛絨質檢體制改革;實現毛絨質量管理信息化,建立二級毛絨儀器化公證檢驗質量管理信息平臺。新建、改造毛絨、繭絲、麻類纖維公證檢驗實驗室15家,檢測能力滿足非棉纖維公證檢驗發展需要。山羊絨公證檢驗覆蓋率達到90%,桑蠶干繭公證檢驗覆蓋率達到50%。研制毛絨快速檢測方法國家標準。推進毛絨纖維檢測儀器化,研發毛絨儀器化檢測設備。研制毛絨儀器化公證檢驗設備校準樣品,建立非棉纖維標準樣品生產基地。

三是互聯網+纖維質量工程。包括質量信息平臺,建立纖維質量大數據平臺;以質量為主線,提高數據分析的精準性和針對性,充分發揮棉花大數據導向作用,服務全產業鏈;實現纖維質量信息與產業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挖掘產業質量風險點,研究產業質量發展趨勢;建立服務公證檢驗工作的智能化、集約化支撐體系,運用云技術,實現檢驗資源、檢驗設備、突發性質量事件調整、新型纖維材料信息發布、檢驗人員交流與培訓等信息共享。建設棉花公證檢驗網絡監督管理平臺,實現公證檢驗管理智能化、信息化。

工作報告和會議總結都對2016年度的開局工作做了部署及提出要求。2016年纖檢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總局“十二字”方針,按照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總體部署,著力提高纖維產業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持續深化纖檢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堅決致力改革創新,不斷強化“三大纖檢”建設,進一步增強工作有效性,日益完善中國特色纖檢工作體系,為服務和促進纖維產業經濟健康發展做出新貢獻。

“十二五”的清晰足跡

“十二五”是我國纖檢事業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這五年走過的路到底留下了哪些足跡呢?

——這五年,纖檢各項改革日益深化。

1.積極配合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在新疆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纖檢機構具體承擔新疆監管棉花公證檢驗,研究確立了“專業倉儲監管+在庫公證檢驗”工作模式。

2.加快推進毛絨質量檢驗體制改革。經過多年準備,改革經費列入中央財政預算,四部委聯合印發實施意見,突出做好標準轉化、立項以及設備研發、引進等工作。各地重視改革政策落實,內蒙古、新疆等毛絨主產省區結合自身實際印發本地區實施意見,改革模式和方案初步形成。

3.全面實現棉花質檢體制改革目標。目前,纖檢系統擁有儀器化檢驗實驗室89家,配備棉花大容量快速檢驗儀器511臺(含已停用36臺),投入資金11.3億元,實驗室總面積達到8.2萬平方米,其中恒溫恒濕室總面積2.3萬平方米,年檢驗能力達千萬噸,覆蓋全國近兩千家大包型棉花加工企業。

4.穩步做好纖檢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目前中纖局已被中編辦明確為行政類事業單位,全國29個省級纖檢機構中,明確為行政類的3個、公益一類的7個、公益二類的5個。尚未明確分類的機構,結合自身履職實際、區域特點、發展方向,及時反映情況,獲取理解支持,爭取理想分類。

——這五年,“法治纖檢”建設持續推進。

繼續強化纖維質量監督檢查職能之舉例:五年共建立棉花加工企業質量信息檔案2958份,非棉纖維企業質量信息檔案1926份,積極引導企業提升質量意識。

不斷完善纖維質量公證檢驗制度之舉例:棉花公檢數量由2009年度的255萬噸增長到2014年度的514萬噸,最高(2013年度)達到741萬噸,基本實現了全面覆蓋。

不斷規范完善公證檢驗監督抽驗工作之舉例:中纖局對各地公檢實驗室全面實施監督抽驗,棉花通過網絡監控并按6‰的比例隨機抽取在檢樣品后進行雙機抽驗,平均每年抽樣約12萬個;非棉纖維抽取500余批次樣品進行抽驗。

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工作之舉例:制定印發了《中國纖維檢驗局關于行政執法檢查的規定》《中國纖維檢驗局關于行政執法大要案報告備案的規定》《中國纖維檢驗局關于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的規定》三項規范性文件。

扎實推進絮用纖維制品專項打假之舉例:五年來,中纖局組織各地年均檢查各類制售絮用纖維制品場所1.2萬家,年均查處相關質量違法案件270余件,年均端掉制假售假窩點26個,有效保證絮用纖維制品質量安全,極大地規范絮用纖維制品市場秩序。

積極構建“全鏈條監管”工作模式之舉例:深入研究創新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模式,促進形成校服質量監管工作思路。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提出校服質量監管的內容和要求。通過修訂《絮用纖維制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將調整范圍增加了學生服和面料,同時進一步明確了監管職責。

——這五年,纖檢基礎建設躍上新臺階。

法制建設工作持續加強之舉例:修訂施行棉花、毛絨纖維監督檢查工作細則和質量信用監督管理工作辦法,發揮企業質量信用檔案作用,增強監督檢查工作的操作性和針對性;發布施行棉花質量監督檢查工作考核暫行辦法,實現對監督檢查工作量化評價。

標準科技支撐作用明顯之舉例:纖檢系統主導或參與完成的纖維國家標準104項,國家標準樣品26項,完成了《中國棉花色征圖研究》等9個項目研制。纖檢系統獲得科技獎勵項目43項,獲國家專利18項,獲獎論文26篇。

基礎保障能力大幅增強之舉例:統籌纖檢機構檢驗能力建設,共建成棉花儀器化公檢實驗室102家,配備HVI設備524臺,并對55家非棉纖維公檢實驗室進行改造。

宣傳工作成效日益明顯之舉例:五年來共對外發布信息5800余條,《中國纖檢》雜志共策劃340余篇主題報道和行業熱點觀察;加強與《中國質量報》等新聞媒體的協調溝通,策劃報道50余次。

援藏援疆任務全面落實之舉例: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質檢總局援藏援疆決策部署,從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統籌安排援助工作,援助協議落實情況良好,全面達到進度要求。

——這五年,黨風廉政建設和纖檢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1.黨風廉政建設常抓不懈之舉例:結合纖檢工作實際落實“八項規定”,制定落實措施,切實轉作風,提效能;扎實開展群教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認真開展對照檢查,深刻剖析原因,邊查邊改,立行立改。

2.人員隊伍素質普遍提升之舉例:五年來共面向系統舉辦各類培訓256期,培訓人員7268人次。

3.行風建設工作有效開展之舉例:在全系統形成了行風建設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負責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的作用,督促各地纖檢機構依法行政、廉潔執法、認真履職,堅決防止不作為、亂作為情況發生。

當北國嚴寒陣陣襲來之時,巴渝大地寒盡春生。2016年1月20日,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開局之際,全國專業纖維檢驗工作會議在重慶召開。

會議有多點閃光

會上,傳達學習了汪洋副總理和王勇國務委員連續兩年、兩次對纖檢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即“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順利進行,公檢的貢獻應充分肯定”、“逐步完善、更上層樓”。

傳達學習了1月14日支樹平局長聽取纖維檢驗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支樹平強調,纖檢工作地位重要,任務特殊,成績來之不易。他充分肯定2014、2015這兩年,纖檢工作進步很大、發展很快、成績可喜。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清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他對“十二五”期間纖檢系統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對纖檢工作如何貫徹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作了深入闡述,要求纖檢系統要認真學習領會大發展理念的深刻內涵,以提高纖維供給質量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中國纖維檢驗局局長張克才作了工作報告,總結了“十二五”時期的纖檢工作,深入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提出了“十三五”纖檢事業發展目標和任務,部署了新一年的重點工作。

參會代表普遍認為,國務院領導、總局黨組對纖檢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殷切期望,必將進一步增強我們做好纖檢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工作報告立意高、思想新、內容實、針對性強,必將對做好2016年及“十三五”纖檢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會議還審議了2016年全國專業纖檢工作要點,討論了纖檢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草案,表彰了23家全國纖維質量監督工作先進單位。會議還安排5家先進單位進行了典型發言,交流了經驗,拓寬了思路,其他18家先進單位以書面材料交流了各自工作經驗,值得各地相互借鑒。

中國纖維檢驗局黨委書記兼副局長徐水波作了會議總結,強調會后要全面落實好總局領導關于“五個加大力度”的指示要求?!肮Τ缥ㄖ?,業廣為勤”,纖檢機構要肩負起纖檢工作改革創新的歷史使命,團結一致,迎難而上,做好2016年工作,開好局,邁好步,努力開創“十三五”纖檢事業的新局面。

“十三五”纖檢工作有啥謀劃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中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將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新形勢新任務對纖檢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機遇與挑戰并存。

1.“三大機遇”與“三大挑戰”這得認清。

三大機遇:國家宏觀戰略的質量引領;纖紡行業發展的質量要求;社會公眾對纖檢工作的熱切期待及系統的內生動力增強。

三大挑戰:纖維產品質量總體水平還不高,質量安全形勢仍然嚴峻;我國纖維產品質量總體狀況與社會的普遍期待還有較大差距;纖檢機構自身建設水平同形勢發展要求相比仍不完全適應。

2.中國特色纖檢工作之路“四大要點”必須知道。

——以切實維護纖維質量安全為主攻方向,走出一條穩步提升纖維質量之路;

——把社會利益和群眾利益放在首位,走出一條嚴守質量安全底線之路;

——充分發揮“三項制度”的重要作用,走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全面建設“三大纖檢”,走出一條不斷增強自身實力之路。

3.中國特色纖檢工作體系都包括啥?

中國特色纖檢工作之路,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質檢工作的理論要求、制度設計和實踐特色,是一條經過實踐檢驗成功的正確道路。

繼續堅定走好中國特色纖檢工作之路,必須緊緊圍繞改革創新的總要求,從理論、制度、技術和機制等方面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纖檢工作體系。

——理論方面:完善纖檢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方法措施,進一步確定中國特色纖檢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觀點和理論架構。加大纖檢各領域的理論研究深度,探尋內在規律,完善工作體系,注入新的活力。

——制度方面:結合法治纖檢建設,搞好我國纖檢工作制度體系評估,從是否適用、科學、完善的角度,對現行纖維質量監督管理法規體系進行評估和規劃,做好立改廢工作。建立健全包括纖檢法規、依法決策、行政執法、基礎保障、監督考核和應急管理的制度體系,確保體系科學規范、系統完備、運行有效。

——技術方面: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強化纖檢科技創新和技術支撐能力建設,轉變科技管理觀念,變被動發展為主動開拓,強調自主創新,加快對基礎性、突破性、前沿性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研究和攻關。加快建立特色明顯、有效覆蓋的纖檢技術保障體系,全面提升纖檢技術支撐能力。

——機制方面:繼續完善纖維質量宏觀管理機制、安全監管機制、執法打假工作機制、質量誠信監管機制、質量安全考核評價機制在內的纖維質量監督工作機制。保持和完善纖檢業務領導關系,提升纖檢系統整體執行力。嚴格纖檢隊伍管理,促進形成更加科學、充滿活力的培訓教育機制、選拔使用機制、監督管理機制和考核獎懲機制。

4.必須明白的“五個強化”。

當前,必須要做到“五個強化”,提高“五種能力”。

——強化大局觀念,提高促進發展能力。在服務大局、促進發展這個中心問題上,纖檢機構必須切切實實下功夫,注重發揮纖維市場對纖維產品價格形成的決定作用,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同時發揮標準依據、檢驗手段和質量基礎三方面的作用,在為纖維貿易結價提供質量依據、服務纖維現代物流應用、構建質量信用體系等方面發揮作用,提高促進產業經濟發展的能力。

——強化監管職能,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在服務纖維市場方面,通過標準和檢驗,為纖維貿易結價提供質量依據,促進市場對纖維產品價格形成發揮決定作用;在服務市場主體方面,通過構建并不斷完善質量誠信體系,引導企業肩負質量主體責任,促進企業守法經營,推動市場優勝劣汰;在服務現代農業方面,通過科學高效的質量數據,促進農牧業品種改良、品質提高、結構調整,促進農牧民增收、農業增效。不斷創新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強化纖維生產的事中事后監管,著力構建“放、管、服”三位一體質量提升格局。

——強化法治意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各級纖檢領導干部要把法治纖檢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帶頭學法守法,帶頭依法辦事,當好法治纖檢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執法人員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既不失職,也不越權;技術人員要依法檢驗,規范行為,確保數據準確,科學權威。嚴格履行執法程序,確保執法嚴格、公正、文明。健全依法決策機制,重大決策按照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確保決策科學、合法、可行。

——強化技術支撐,提高服務保障能力。以提升全系統技術能力為重點,加快發展適應產業需要的檢測能力,積極建立層級分明、特色明顯、有效覆蓋的纖檢技術保障體系,著力解決纖維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提升纖檢技術資源服務產業發展水平。持續加強纖檢機構能力建設,打造纖檢科技研發和創新基地,不斷拓展服務功能,以強化技術支撐為依托,全面提升纖檢技術服務保障能力。

——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干事創業能力。當前,要特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在政治上嚴守黨紀、國法、道德“三條底線”,在行動上追求從嚴律己、敢于擔當、無私奉獻“三種境界”,激發干部職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熱情。大力倡導“三嚴三實”,嚴格落實作風建設各項紀律要求,堅持不懈改進作風,推進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以堅定的信念追求、嚴明的紀律意識和從嚴的自我要求,謀劃纖檢事業發展,真抓實干創造一流工作業績,在推動事業發展中彰顯自身價值。

5. 實現“三個結合”指什么?

一是結合中央精神、質檢總局的要求;二是結合產業升級、結構調整需求;三是結合纖檢事業自身發展需求。

6.實施“三大工程”,這可太重要了,需要細致說說。

一是纖維質量監督強化工程。包括纖維質量監督體系建設,搭建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公示平臺,鼓勵社會力量以投訴、舉報等方式參與監督;建立纖維質量監督檢查結果公示平臺,發布區域重點纖維品種質量監測報告;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搭建纖維企業質量信用平臺,與質檢總局質量信用平臺對接,與相關纖維協會對接,完善企業質量信息采集、管理、公示、評價機制;聯合行業協會,啟動纖維企業品牌推進工程;纖維制品安心工程建設,發布《纖維制品監督管理辦法》,啟動《再加工纖維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立法;建立和完善纖維制品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籌措學生服監督檢驗和宣傳專項經費,保障學生服監督檢驗覆蓋率,在全國10個省份建立質量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纖維制品質量輿情監控和輿情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建立學生服、學生床上用品集團購買監控制度。

二是纖維質檢體制改革深化工程。包括深化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完善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的檢測技術體系;調整棉花公證檢驗實驗室布局規劃;建立纖檢系統棉花檢驗能力檔案;定期分析公證檢驗實驗室技術能力狀況;完善監督抽驗制度、工作質量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棉花公證檢驗信息技術示范實驗室20家;穩步提高公證檢驗覆蓋率,國家儲備棉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監管棉公證檢驗覆蓋率達到100%,其他類棉花公證檢驗覆蓋率達到80%以上。完善國棉顏色級分級體系,開展短纖維含量、棉結指標、質量指標分級等重大課題研究;推動毛絨質檢體制改革;實現毛絨質量管理信息化,建立二級毛絨儀器化公證檢驗質量管理信息平臺。新建、改造毛絨、繭絲、麻類纖維公證檢驗實驗室15家,檢測能力滿足非棉纖維公證檢驗發展需要。山羊絨公證檢驗覆蓋率達到90%,桑蠶干繭公證檢驗覆蓋率達到50%。研制毛絨快速檢測方法國家標準。推進毛絨纖維檢測儀器化,研發毛絨儀器化檢測設備。研制毛絨儀器化公證檢驗設備校準樣品,建立非棉纖維標準樣品生產基地。

三是互聯網+纖維質量工程。包括質量信息平臺,建立纖維質量大數據平臺;以質量為主線,提高數據分析的精準性和針對性,充分發揮棉花大數據導向作用,服務全產業鏈;實現纖維質量信息與產業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挖掘產業質量風險點,研究產業質量發展趨勢;建立服務公證檢驗工作的智能化、集約化支撐體系,運用云技術,實現檢驗資源、檢驗設備、突發性質量事件調整、新型纖維材料信息發布、檢驗人員交流與培訓等信息共享。建設棉花公證檢驗網絡監督管理平臺,實現公證檢驗管理智能化、信息化。

工作報告和會議總結都對2016年度的開局工作做了部署及提出要求。2016年纖檢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總局“十二字”方針,按照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總體部署,著力提高纖維產業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持續深化纖檢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堅決致力改革創新,不斷強化“三大纖檢”建設,進一步增強工作有效性,日益完善中國特色纖檢工作體系,為服務和促進纖維產業經濟健康發展做出新貢獻。

猜你喜歡
纖檢公證纖維
歡迎訂閱2023年《中國纖檢》
解鎖先進功能纖維
纖維的無限可能
協議不公平 公證也沒用
腹部纖維型纖維肉瘤CT表現2例
積極拓展公證服務渠道 深化公證服務全覆蓋
惱人的婚前財產公證
哪些公證事項不能委托他人代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