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及當代文化傳播思考

2016-03-15 03:19郭憲春鞍山師范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遼寧鞍山114007
關鍵詞:精神文化文化傳播

郭憲春(鞍山師范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遼寧鞍山114007)

?

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及當代文化傳播思考

郭憲春
(鞍山師范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遼寧鞍山114007)

摘要:古代中國在對外精神文化交流上文化思想輸入多而輸出少,呈現入超的“不平衡”性特征,這是文化包容性、經濟生產形式、地理條件、傳播途徑等復雜原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分析這種文化現象對當代中國文化的建構與傳播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啟示我們要繼續包容地吸收外來文化,努力構建與當代物質文明形式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并發掘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充分利用當今多渠道多媒介文化傳播手段,突破中國精神文化“走出去”的困境,推動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

關鍵詞:精神文化;不平衡;文化建構;文化傳播

古代中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在對外文化交流中長期處于優勢地位,這種優勢地位更多地表現在以絲瓷茶為代表的物質或器物文化層面,以儒道思想為代表的精神文化雖然博大精深,但對外傳播卻遠不及物質文化。古代中國在對外精神文化交流上文化思想輸入多而輸出少,呈現出入超的“不平衡”性,分析其中深層復雜的原因,揭示出中國精神文化的傳播特征,非常有助于思考當代中國文化建構和傳播的問題。

一、歷史上精神文化輸入與輸出的“不平衡”性

梁啟超先生指出:“中國智識線和外國智識線相接觸,晉唐間的佛學為第一次,明末的歷算學便是第二次?!盵1]9而無論是“佛學”還是“歷算”,中國在精神文化方面都是以文化輸入為主的。

“佛學”是指從南亞次大陸傳入我國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漢唐時期輸入我國的主體外來文化。佛教是宗教唯心主義,它的本質屬于哲學范疇,佛教傳入對中國哲學思想產生了巨大影響,然而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僅限于哲學思想的層面,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隨著佛教的傳入,佛教繪畫、雕塑壁畫等藝術也傳入我國,隋唐時期諸多畫家吳道子、閻立本等從佛畫的絢麗色彩風格中汲取藝術營養,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中國著名的云崗石窟、敦煌石窟等,也受到了印度佛教藝術的影響,將佛的森嚴、菩薩的溫和、天王力士的威力都表現得栩栩如生,充滿活力,壁畫藝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此外佛教在音樂、建筑等諸多領域都對中國產生了影響,如唐代流行的“天竺樂”和中國古代的建筑形式“寶塔”等。

“歷算”是指明清時期耶穌會士傳入中國的西方文化。這里的西方文化主要包含兩部分:西方科學知識文化及基督教的宗教文化。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耶穌會士來華的主要目的是傳教,在客觀上卻起到了讓中國了解西方,吸收借鑒西方先進科學知識的作用?;鹌?、望遠鏡、自鳴鐘等西洋奇器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激發了中國人學習采納西方學問的熱情,使中國人開始重新審視傳統科學。西方的物理、幾何等科學填補了當時中國的科學空白,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在《考古通論》中就曾指出,西方科學能“補開辟所未有”,善于演繹推論,為中國思想界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與此同時,由于利瑪竇等人正確的調適性傳教政策,使得基督教在中國得以廣泛傳播,雖然影響不及佛教深遠,但基督教文化系統也在一定程度上滲透進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縱觀中國文化交流的歷史,除了佛教以外,傳入我國的還有回教(伊斯蘭教)、景教、襖教、摩尼教等,其宗教附帶的文化也被許多下層民眾所接受,這些宗教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也非常大。

與外來宗教文化系統的大規模輸入相比,中國精神文化只大規模輸出到了日本列島、朝鮮半島、越南等幾個國家和地區,以儒佛道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在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深入流播,最終形成了漢文化圈。中國西漢開始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使儒學的地位得到提升,成為文化思潮的主流,形成了政治、思想、文化等領域都由儒家經典一統的局面。漢文化圈的國家先后接受了儒學,效仿漢唐的“以經取士”的選官制度,學習儒家經學,以儒家道德文化治理國家。同時中國文化在吸收了印度佛教哲學以后將佛教中國化,又輸出到東北亞和東南亞。儒家道家經典著作以及中國學者所著或所譯的佛教著作大量輸出到這些地區。由漢至唐的中國從官制到經濟制度,再到教育體制、詩歌散文、建筑藝術等方面都影響著周邊幾個國家與地區,從中可見中國精神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十分深刻。但從另外的角度來看,精神文化卻只影響了周邊這些地區,對其他地區影響則較小,傳播明顯不夠廣泛。

“文化交流與文明交匯的最高層面,在于對人生真諦的拷問,與對彼岸世界的追求。這就是宗教。我們發現,恰恰在這個領域,中華民族拿不出很多東西對外流播,而再一次主要扮演了受眾的角色?!盵2]76交流史上的這兩次大規模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都是以宗教為主導的,以中國吸收外來宗教文化系統為主的交流。而真正的中國本土文化——儒道思想,則只是在周邊有限范圍內傳播,體現出中國文化的輸入與輸出的“不平衡”性。

二、“不平衡”性產生的深層因素

(一)中國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使其不斷吸收外來精神文化

與某些具有單一排他性的外國文化不同的是,中國文化自身具有多元包容性,正是這種特征使其不斷消化吸收外來文化。由于地域面積廣大,各種不同自然條件之下產生了國內不同的區域文化格局,這就使得各種區域文化交流融匯而形成的中國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多元性的形成也正是中國文化善于包容不同學說和不同區域文化的結果,同時這種多元性不僅使中國文化吸收自身域內文化的營養,而且對域外文化也敞開胸懷兼收并蓄。隋唐時期,都城長安成為中外文化匯聚的中心,各類宗教、科學、藝術不斷涌入,“有容乃大”成為當時文化特有的氣派。英國學者威爾斯稱“當西方人的心靈為神學所纏迷而處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國人的思想卻是開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盵3]98明清時期,中國外交雖然日益保守,但文化包容性不變,耶穌會士傳入的科學技術和基督教教義,同樣被中國吸收接納?!昂艉T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保ㄔ 斗ㄇ罚板诜轿墨I,何嫌并蓄兼收?!保ɡ钪濉犊掏乃阒感颉罚皫熞拈L技以制夷?!保ㄎ涸础逗鴪D志》)這些人的觀點無不體現出中國文人的文化開放心態,也是中國文化多元包容特征的表現。

(二)生產形式的差別影響了古代精神文化的對外輸出

中國古代的制度與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當時農業生產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的,更適合周邊農業文明的國家和地區接受。中國文化的主體是農業文化,古代中國農業文化是東亞地區文化發展程度最高最發達的。分析亞洲以至世界范圍內適合中國文化延續和流播的地區:在中國周圍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東南亞等地的地理環境適合農業發展,在地理上緊鄰中國,較早進入了農耕文明,但其農業文明總體上落后于中國農業文明,因此在西方文明傳入之前,這些國家和地區自覺接受了中國文化,形成了漢字文化圈。相反,中國北部因為是游牧民族,雖然文化上是弱者,但中國儒家學說和以儒佛道為核心的中國文化體系極為深奧復雜,而北方游牧地區的生產力水平較低,社會尚處于簡單的游牧文明階段,因此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和吸收豐富的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化傳播受限的境遇不同,古代伊斯蘭文化系統則能夠適合比較簡單組織的社會,其教義簡潔明了,倡導“和平、順從”,在亞洲非洲廣泛流播。關于伊斯蘭教,恩格斯認為“伊斯蘭這種宗教是適合于東方人的,特別是適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說,一方面適合于從事貿易和手工業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適合于貝都因游牧民族?!盵4]526在當時亞洲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處于較低文明發展的狀態,因此比較容易接受伊斯蘭文化,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則在這些地區不易被理解認同。

(三)中國文化對西方的影響受當時地理條件所限

西方文明的中心距離中國路途遙遠,受古代交通、地理條件所限,文化間的傳播需要穿越高山、沙漠、海洋等地理障礙,而跨越這些地理障礙往往要付出巨大代價,因此只有具有軍事政治使命或貿易高額利潤的吸引,才能克服萬難前往。一般人員的往來和交流很少。中亞、阿拉伯的商人受高額利潤的驅使將絲瓷等中國物質文化的成果作為商品帶到了西方,但制度和精神文化卻很難通過商人進行傳播。16世紀歐洲才出現關于中國的著述,例如葡萄牙人皮萊士編寫的《東方諸國記》(Suma Orienta1),此時,歐洲人才開始逐漸了解中國風土人情,之前由于地理相距遙遠,很多介紹中國的著作提供的信息都是片面甚至是錯誤的。這足以說明地理條件制約了中國文化對西方的影響。

(四)中國傳統的儒道思想對外傳播的動力不足

古代儒家道家思想在中國周邊的傳播和在民眾之間的傳播主要借助的是官方的力量,周邊國家的政權按照國家建設的需要,以主動的“慕化之心”來重點學習儒學的治國之道。而古代的儒士們學習鉆研儒學也主要為了“求仕”。儒家道家思想與其他宗教思想不同,其本身沒有推動學習者去宣傳的作用。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教義中都倡導信徒進行宗教的傳播。佛教講究慈悲普度,基督教、伊斯蘭教則直接有傳教士傳教,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宗教是一種“外向”的哲學。而儒家道家思想講求的是“治國”、“齊家”、“內省”,更傾向“內向”哲學,因此無論從外在的傳播渠道還是內在的傳播內容都缺乏積極主動性,顯得動力不足。

總之,以上諸多因素使中國精神文化的輸入與輸出呈現出了不平衡的特點。

三、“不平衡”性對當今中國文化建構與傳播的啟示

(一)繼續堅持多元包容、多樣吸收、適應融合的原則

古代中國以包容的胸懷輸入大量異族文化,但卻從不全盤照搬,而是持批判吸收的態度,因而沒有失去中國文化的根本。而隨著近現代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擴張,飽受摧殘的中華民族自信感降低,一些思想家如提出了“全盤西化”的理論,認為中國要想在物質文明方面效仿西方,精神文明如“政治社會道德”方面也必須效仿西方?!拔母铩边\動將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摧殘毀滅,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統被全盤否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迎來了文化振興的重要契機,但一些文化觀點的影響仍然很大,一些年青學者提出了文化的“徹底重建論”,認為中國的文化傳統在歷史的新時期已經毫無可取之處,應該徹底反傳統。當今又出現“儒學”復興論,認為全世界的發展遇到的阻礙只有“儒學”能夠解決。中國文化究竟何去何從?我們不妨參考古人的智慧,堅持多元包容,既不全盤照搬走完全西化之路,也不盲目排外自我封閉,任何極端的文化態度都是不符合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應根據國家與民族生存發展的需要,選擇性吸收外來文化,將外來文化精華消化吸收融入中華民族文化的血液,從而保持中國文化長久的生命力。

(二)必須要建構發達的文明,才更有對外文化傳播的優勢

古代中國由于有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因此,中華文明呈高屋建瓴之勢,對周邊欠發達的農業國家不斷流播。這恰恰說明文明發達的程度與文化傳播的力度成正比關系。當今亦是如此,只有中國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構建發達的中國文明,才能帶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新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擁有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大國地位,中國經濟的崛起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各國紛紛前來尋求發展機會,也吸引了大量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我們迎來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寶貴時機。然而,中國物質文明不斷發展,精神文明卻遠沒有跟上前進的腳步?!爸袊媾R一個從‘農業文明+初級的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跨越式發展的機遇……這種物質層面的文明轉型同時面對的是對建基于其上的文化話語結構的轉型。既包括自身為這樣的轉型建構一個文化內涵來與之邏輯上相配,也包括如何向外界闡釋自己?!盵5]15建立在古老農業文明基礎上的中國傳統文化已不能完全滿足當今經濟形態對文化的要求。建構與當代中國物質文明相匹配的當代精神文明已成為當務之急。

(三)利用當今多個渠道、多種媒介進行文化傳播

相比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傳播受限于高山、沙漠、海洋等地理障礙,當代文化傳播呈現出多渠道、多媒介的傳播優勢?,F代國際間的往來有海陸空全方位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使各個國家人們之間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與古代單一的主要靠書籍充當文化傳播媒介不同,現代文化傳播的媒介呈現出多樣化,除了傳統的書籍、報紙等,又出現了廣播、影視、網絡等媒體,尤其是現代的網絡媒體,可以使一種文化現象瞬間傳播至世界各地。古代需要跨越國家與地區的邊界才能進行文化傳播,而當今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沒有邊界的跨文化傳播??梢哉f目前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媒體時代,這一時代帶來的是跨文化傳播與文化融合,因此也為中國文化傳播提供了絕佳的機遇。在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進行文化傳播的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多媒體文化傳播在方便的同時也有著不小的成本要求,而且幾乎都離不開商業市場的支持,而過度的商業化,往往又會改變文化傳播的初衷,這一矛盾需引起人們審慎思考。

(四)努力尋找中國文化思想走出去的驅動力

古代的儒學教育機構對儒學的繼承與傳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當今儒道思想對外傳播的這些政權、教育等外在推動力已經消失或弱化。中國傳統文化傳播面臨很大的困境,需要尋找新時代下中國文化傳播的推動力。除了建構當代中國的精神文明以外,我們也應該發掘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例如美國當代漢學家安樂哲將傳統儒學與當代世界聯系起來,“我認為儒學對于人類經驗有其獨立的視野,儒學最重要的貢獻是提供了西方倫理學傳統之外的另一選擇。西方絕大部分倫理學是建立在個人主義的基礎之上,而儒學中的‘個人’是處于關系中的‘個人’,強調人的關系性、共生性。這個理念非常健康,它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圖景?!盵6]傳統儒學的現代意義絕不僅限于此,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傳統儒道思想是一種現世的哲學,它與其他宗教教義側重于對人生彼岸的追求不同,這又迎合了現今世界大多數人“活在當下”的思想,可以成為人類現世生活快樂的源泉。發掘傳統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并以此來追求文化傳播的策略,不失為一種積極的探索與嘗試。

同時,中國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是中國文化傳播的雙刃劍。中國文化融合了域內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了大量的域外文化精華,形成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體系。這種豐富的文化內涵一方面為傳播者提供了大量的傳播內容,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另一方面正由于內涵豐富,使得中國文化在對外傳播時特征不容易概括,傳播內容也不好取舍,這又使得文化傳播的有效性受到考驗。

當今中國精神文化的建構與對外傳播是互相影響的,建構的內容是對外傳播的主題內容,對外文化傳播的影響與反饋也會促進文化的再次建構和發展,對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傳播,應根據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情況、文化狀況、自然條件等選擇不同的著力點,堅持包容與適應、和平與友好的原則。隨著世界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要清楚了解當代世界各國的文化、正視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困境,才能尋找有效的策略,推動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

參考文獻:

[1]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M].長沙:岳麓書社,2010.

[2]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8.

[3]譚元亨.中國文化史觀[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恩格斯.論早期基督教的歷史[M]//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姜飛.傳播與文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6]安樂哲.儒學,為我們提供更好的世界圖景[N].光明日報,2008-06-24(12).

責任編輯:王飛霞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1(2016)01-0149-04

收稿日期:2015-07-31

基金項目:2014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新媒體時代遼寧形象的塑造與傳播”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L14DZW012)。

作者簡介:郭憲春(1971-),女,滿族,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跨文化傳播。

猜你喜歡
精神文化文化傳播
英語新聞中文化傳播的特色與現狀
從眼動實驗看中原服飾文化傳播與社會服務
立人教育成就教師的本土化發展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六曜與日本文化
淺析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
讀《申報》女性廣告,享文化傳播之精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