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學的存在方式與傳播策略

2016-03-16 22:50
梧州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文學創作時代背景網絡文學

陸 璐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管理系,廣東 廣州 511450)

?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學的存在方式與傳播策略

陸 璐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管理系,廣東 廣州 511450)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技術革新使媒體傳播步入全媒體時代。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文學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力,現代文學的發展顛覆了傳統文學的存在方式與傳播途徑,同時,也使現代文學的發展達到新的廣度。就傳播而言,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學由傳統文學的遙不可及變為現在的觸手可及,傳播的廣度達到歷史峰值,這種現狀在傳播技術的繼續發展中必將得到更大的普及,使文學作品的傳播真正實現全民傳播。該文就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學的發展現狀、存在方式及傳播策略提出筆者的淺見,以期為現代文學由小眾化向大眾化過渡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思路,使全媒體背景下的大眾文學創作去蕪存菁,使我們所處這個時代的文學發展百家爭鳴。

全媒體時代;文學;存在方式;傳播策略

一、引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文學的發展與繁榮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不同社會形態下的文學形式、內容、性質均有所不同,且其發展歷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同的經濟環境使文學作品具有不同的內容,文學作為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之一,是對所處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直觀體現。經濟為文學發展創造了基本的物質條件,促進了文學的持續發展?,F階段經濟的繁榮使文學的發展空前繁榮,但是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學爆炸式發展,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筆者認為,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學表現形式突破了文學發展的常規限制,因此,現階段的文學表現形式良莠不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全媒體背景下,文學的存在方式與傳播途徑均呈現出極其鮮明的時代特征,技術進步首次參與到了文學的發展中,相較于以往的文學傳播方式,全媒體背景下的文學傳播以其快捷、高效、廣泛等特征與傳統的傳播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如果說傳統文學的傳播是以“點”的方式傳播,那么現代文學的傳播就是以“面”的形式傳播,其傳播范圍的擴大不言而喻。

二、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學的存在方式

不論是傳統文學與現在的網絡文學、手機文學、電視文學等多種文學表現形式,承載文學作品的載體始終是媒體。自有文學創作開始,其都是通過各種載體傳播。傳統文學的傳播媒介以紙質載體為主,通過書籍、雜志、報刊等形式進行傳播。而現代文學的傳播載體多樣化,其介質不僅包括紙質載體,還有網絡、電視、手機等無紙化載體。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學存在方式呈現出新的特征,既包括傳統的文學創作形式,又兼容網絡文學的超級長篇與微信文學的超級短篇,還有先影視作品后文學作品等顛覆式創作方式??偟膩碚f,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學存在方式呈多元化格局,主要包括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相互滲透、文學表現形式的改變、出版方式的改變、文學作品影視化的加速等方面。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學作品創作與消費的釋放,重構了現代文學的存在方式。

(一)文學表現形式的改變

說到文學表現形式的改變,重點說說構成文學作品一大要素的詩歌創作的改變。詩歌是一種較為小眾的文學形式,由于其語言精煉、寓意深刻,詩歌流行與傳播的范圍很小。但是在現在,詩歌的發展沒有繼續其以往的輝煌,如泰戈爾一樣的巨星很難在現在浮躁的環境中升起,詩歌的沒落已成為了必然。詩歌的影響力逐漸變小,但是在現代文學中詩歌的表現形式變為了歌詞,用歌詞這種更為大眾化、流傳更為廣泛的表現形式去承載詩歌所代表的意境。雖然這種表現形式有很多缺陷,但它用缺失的文學性換取了更大的流傳空間。歌詞與詩歌最大的區別僅僅是承載介質的不同,表現形式的不同。不可否認,在歌詞的創作中,有許多一無是處、表達拙劣的歌詞充斥其中,但是能流傳下去的都是經典之作,可圈可點,都有其獨到之處??梢哉f,音樂作品的成功與否,不僅關系到作曲、演唱水平,好的歌詞也功不可沒。廣受大眾歡迎的歌詞能夠引起人的共鳴,打動內心,在表現形式與內涵上都有可取之處。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方面的,專業從事詩歌創作的收入有限,與歌詞寫手的高產與高收益形成鮮明對比,許多專業詩歌作家被迫轉為業余詩歌創作。這與現代社會扭曲的價值取向相關密切,詩歌創作如此,文學創作亦是如此。諸多原因造成詩歌的沒落,或者說是詩歌轉變為歌詞,大浪淘沙,歷史會做出正確的篩選。這是一個沉重且值得深思的問題,物質與精神的對撞沒有勝負,詩歌這種傳統文學的精髓,也必將以艱難的方式存在下去。

(二)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相互滲透

網絡文學體現出兩個極端的特性——超長與極短。超長指的是現在的網絡文學作品動輒百萬字、幾百萬字,其字數優勢為網絡文學作者帶來了超乎想象的收益。就現階段社會現狀而言,網絡文學在某種程度上的影響力要遠高于傳統文學。網絡文學的創作多數以天馬行空的想象為主,在青少年中所占據的市場比例驚人的高。網絡文學熱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依據網絡文學而改變的影視作品與游戲也層出不窮。就經濟效益而言,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存在巨大的差距。這也是現階段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相互滲透的主要誘因。傳統文學的創作耗時耗力,作家會因一個詞語的應用而反復斟酌,且在作品完成后還要經過出版前的編輯校對等工序。一部作品耗時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正常范疇。網絡文學的創作隨意性較大,很多作者都是一邊創作一邊與讀者互動,聽取有益意見,并及時對作品進行校正。其創作與發行同步,因此,網絡文學作品能更加貼近讀者的思維模式,也是其具有更多受眾的主因。傳統文學網絡化對文學的廣泛傳播具有積極意義,以往的傳統文學創作階層與讀者階層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層次,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相互滲透,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學作品的層次與質量,但是會有更多的人群能感受文學的魅力,受到有益的影響。這就如同把以往的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模式改革為現在的普及教育模式,對現階段提升整體國民素質有積極作用。極短主要體現在博客文學、微信文學等方面。其實博客文學與微信文學就是散文與雜文的延伸。博客文學與微信文學的流行是新媒體的力量,新媒體為全民寫作提供了平臺。且不論其寫作質量優劣,參與文學創作的態度是值得發揚的。文學創作由職業創作向大眾創作轉變,在巨量的寫作人群中,總會有閃光的焦點值得肯定與關注。全媒體背景下的文學存在方式,是網絡文學與微信文學、博客文學共存,是傳統文學與民間文學融合。

(三)出版方式的改變

傳統文學的出版方式基本是固定模式,即書籍、雜志、報紙。文學作品一般都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傳播。長篇以書籍形式出版,也會在雜志、報紙分章節連載,短篇在雜志、報紙刊登后,再結集以書籍的形式出版。而網絡文學一般以網絡出版為主,優秀作品會網絡與實體書籍同時出版。博客文學與微信文學一般以虛擬形式出現,有影響力的作品也會以結集的形式出版實體書籍。紙質書籍的閱讀已深入人心,或者說是絕大部分人的閱讀習慣,閱讀與收藏的習慣也非朝夕可改。因此盡管出版方式多樣化,電子書的出現也并沒有改變紙質書籍的主導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全媒體背景下的另一種出版方式——音頻書籍,以聲音將書籍記錄下來,使讀書變為聽書,這種依托于新媒體的閱讀方式,其接受群體的年輕化是主要特點,不難看出,音頻書籍在未來也將占據書籍出版的一席之地。全媒體背景下的文學作品出版方式也呈多樣化趨勢,傳統的紙質書籍依然占據主導地位,電子書與音頻書籍是其有力補充。出版形式的多元化使文學作品的閱讀更加方便,突破了傳統文學作品閱讀時的時空界限,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更方便地閱讀文學作品,使文學作品的傳播覆蓋更多的時間節點與地域節點。

(四)文學作品影視化加速

傳統文學作品的創作以及讀者群體的文化修養決定了文學作品的傳播范圍與影響范圍。由于文化素養的差異,紙質媒介為載體的文學作品很難更大范圍地流傳起來。通俗地說,文學作品是有文化的人寫給有文化的人看的。這樣的傳播方式與文學作品的創作意圖相背離,于是文學作品的改編成為了文學傳播的主要方式??梢哉f自有文學創作開始,改編便形影不離。從早期的戲曲、歌劇、評書到現在的電影、電視劇等形式,都是文學作品的外在延伸??催^四大名著《西游記》、《水滸傳》、《三國志》、《紅樓夢》書籍原著的人為數不多,但沒看過由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電影的卻基本沒有。影視作品是文學創作的直觀體現,解決了閱讀障礙的同時,又盡量把原著的人文思想通過影視劇體現出來,使文學作品的魅力感染更多的人。文學作品的影視化與經濟發展度密切相關,呈正向關系。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技術支持也使得文學作品的影視化達到巔峰。利益是促使文學作品影視化的最大動力,不論是傳統文學作品還是網絡文學作品,巨大的利益驅動文學作品大批量地走向屏幕。這其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利益至上使得文學作品影視化時,只注重所拍攝作品的可觀賞性,大大降低了文學性與教育性,在文學作品改編過程中,以觀眾喜好驅動故事情節,對原著做出很大的改動,其中的弊端自不必說。長此以往,勢必會降低文學作品創作時的整體水準,作家在創作的時候還要考慮觀眾是否接受,市場是否接受的問題,讀者左右作者思路,使文學創作成為一種逢迎當前時代的快餐文化,而少有傳世之作。

三、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學的傳播策略

全媒體背景下,對文學影響最大的就是傳播。傳統文學的傳播經歷了手抄傳播、印刷傳播到現在的網絡傳播。每一次改變都是文學發展革命性的飛躍,尤其是現在的網絡傳播,全媒體背景下的文學傳播被認為是后網絡傳播。后網絡傳播中,文學傳播跨越了固定的網絡傳播,開啟了移動傳播的先河??梢哉J為,傳播方式的發展是文學發展的先決條件。按照傳播媒介的不同,筆者把全媒體背景下的文學傳播分為書籍傳播、網絡傳播、自媒體傳播,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探討全媒體背景下的文學傳播策略。

(一)書籍傳播

書籍傳播可分為傳統媒介的紙質書籍傳播與新媒體的電子書傳播?;趹T性,在新媒體發展如火如荼的現在,紙質媒介傳播仍牢牢占據著文學傳播的首要位置。純文學作品都是通過紙質媒介進行傳播,雖然現在可以通過掃描將書籍內容上傳到網絡或手機上進行閱讀,但純文學的受眾群體依然只接受紙質書籍傳播。歷史積淀的底蘊賦予了這一群體絕高的忠誠度,這種方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所改變。比較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也會通過紙質書籍進行傳播,其中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逐利,通過網絡與書籍同時傳播來攫取最大利益;其二是彰顯其價值,網絡書籍終究不能與純文學著作相提并論,于是作者便將其由網絡閱讀搬到紙質書籍上,提高身價的同時與其他網絡作品加以區分。誠然,有部分網絡文學作品可圈可點,但絕大多數只是濫竽充數,乏善可陳?,F階段書籍的價格居高不下,對于習慣大量閱讀的群體而言,長久購置書籍也是一個沉重負擔,由此,電子書應用而生。電子書容量巨大,可下載許多書籍在其中,而最主要的是電子書的成本相對較低,只有原著的十分之一左右,且互聯網提供了許多免費資源可供下載。電子書已成為一條成熟的產業鏈,新書出版后,網站購買其電子版權,提供收費下載,使一部分讀者能夠以低成本享受新書帶來的樂趣。因此,電子書的興起,使文學閱讀的規模擴大,使文學的傳播范圍更為廣闊。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應加速文學作品的電子化,使優秀文學作品能夠與更多的讀者見面,也能極大地縮短傳統文學作品的后期傳播速度。作家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即時性、互動性的優勢,在文學作品面世后,注意收集讀者反饋信息,使創作更有靈感,更具高度。

(二)網絡傳播

傳統文學的創作一般以手寫為主,打字機是最先應用到文學寫作中的機器。直到計算機的出現,寫作方式逐漸轉變為電腦打字,其以快速、易修改等特征迅速取代手寫創作。到現在堅持文學創作手寫的已然不多,出版社、雜志社、報社一般也只接受電子投稿。寫作方式的改變是網絡對文學的最直觀改變。計算機網絡的全球連接使傳播跨越了時空界限,也是文學傳播的最大一次變革。網絡傳播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文學作品的時效性,優秀的文學作品自發表起,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數以百萬計的人閱讀,并持續傳播。網絡傳播在極短的時間內能完成傳統文學傳播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積累的閱讀量。網絡文學作為隨網絡而生的土著,其在網絡傳播中的優勢要遠高于傳統文學在網絡中的傳播。網絡文學的創作形式多樣,一般為單人創作或團隊接力協作,因其注重故事性而輕文學性,故使文學作品的團隊創作能夠實現。網絡文學創作過程中,一般的模式是一邊發表作品一邊與讀者互動,讀者實時反饋對作品的后續發展意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網絡文學作品的發展走向。因此,讀者有很強的代入感,有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錯覺。另外,網絡文學在人物塑造的時候,加入讀者元素,使讀者的參與程度更高,更能引起大眾的認同感。傳統文學傳播中,要善于利用網絡優勢,不必因讀者的個人喜好而改變整體的創作框架,這樣會影響文學作品的整體質量,但在于讀者互動交流過程中,汲取中肯意見,改正并完善自身缺陷,使傳統文學更貼近大眾審美水平。讓傳統文學在傳播中通過網絡力量雕琢自身細節,使文學作品平民化,使文學作品的感染力與傳播范圍大幅度提高。值得指出的是,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學傳播中,傳統文學作家要勇于堅守,堅持以文學的力量傳遞正確的人文觀點與正向的價值取向,使傳統文學借助網絡傳播途徑更加深入人心,在物質與精神的追求中正確取舍,使文學的影響力在網絡時代達到新的高度。

(三)自媒體傳播

以手機為代表的自媒體的興起,對文學作品的創作與傳播均有深遠影響。自媒體傳播使全民寫作成為可能,全民作家的說法有點言過其實,全民寫作不代表能寫的就是作家,那么作家的含義就需要徹底重構了。自媒體的興起為文學創作與發表提供了新的途徑,一般自媒體文學起初是在較小的范圍內傳播,因文章質量與其他因素,如刻意炒作等造成的關注度提高以后,自媒體文學,姑且稱之為手機文學,就會迅速呈現爆發式傳播趨勢。這是網絡的力量,正面與負面均會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到全世界有手機網絡的每一個角落。準確地說,自媒體文學的興起起始于博客文學,博客的興起改變了傳統的寫作與閱讀之間的關系,使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身份與關系隨時互換,博客讓人人成為寫作的主體,也使寫作的人成為讀者。文學創作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只要能夠寫的人都能夠在博客中寫出自我,展現自我。寫作方式也趨向于多元化,不再拘泥于文學創作的傳統框架束縛,散文、雜文、游記、日記、感悟、隨筆等寫作方式五花八門,充分釋放了自我,許多寫作人功利性小,文學創作的自由度空前高漲,也使文學創作良莠不齊,許多色情、暴力、反動等內容也屢禁不止。博客使寫作與閱讀成為許多人的生活方式,文學的價值走向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逐步向平民化、大眾化靠攏。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使博客文學變得更為繁盛,筆者認為,依據人們的生活習慣,博客文學與微信文學可以綜合稱之為手機文學。技術進步使智能手機能夠完成博客文學寫作與閱讀功能,且不受時間地域影響,因此博客文學應包括到手機文學之內。手機文學的繁榮,使寫作這種崇高的勞動平民化、大眾化,所有受過教育且能駕馭文字的人都能成為手機文學作者,拋開其寫作水平不提,全民參與至少是活躍與繁榮文學傳播的有利舉動?,F如今,手機文學已成為一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這其中的一個轉變值得我們深思,在手機文學創作群體中,以往從事專業文學創作的作者往往都成為了流行型寫作作者,而業余的大眾寫手創作中,并非全部從事流行型文學寫作。也許這樣的轉變是文學整體繁榮的前奏,但專業作家寫作水準下降的現象卻是不爭的事實。全媒體背景下的自媒體文學傳播,海量的文學作品使得嚴肅文學的辨析成為了更為艱難的事,手機文學的閱讀中,甄別與汲取成為了手機文學傳播的難題。如何在海量作品中甄別選擇出能對自身有益或有所幫助的文學作品,不僅是讀者需要關心的問題,更是媒體傳播所要盡到的義務。筆者認為,在自媒體傳播中,應該從源頭上把關控制,通過權威媒體篩選出分類文庫,有意識地引導讀者的閱讀選擇。以公正、公允,不含任何功利性質的方式,從萬千自媒體作者中篩選出值得一看的文章,用引導的方式使文學作品的能量向外傳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文學存在突破了固有的存在方式,網絡文學與自媒體文學的興起為傳統文學輸送了新鮮血液。就存在方式而言,傳統文學的電子化,網絡文學的紙質書籍化說明二者的融合趨勢明顯。就傳播策略而言,加速傳統文學的網絡化傳播,提高網絡文學的傳統傳播,規范自媒體文學的正能量傳播,是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學傳播的重點與難點。文學創作源于民間,始于勞動生活,遠古文學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又恰好與網絡文學與自媒體文學的率性表達相和,從這個角度而言,網絡文學與自媒體文學的跳脫、隨性也恰好是文化多元生存中必然存在的一種文化景觀。由此而見,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自媒體文學融合發展才會使當前歷史背景下的文學發展更為繁榮,才會使現代文學成為大眾接受與參與的普遍文學。

[1]何明.新媒體時代下微博文學的表現及傳播方式探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2]陳君.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期刊對臺傳播策略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3(12).

[3]李婷.順應新媒體時代背景,調整意識形態傳播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5(14).

[4]吳海進,顏春龍.跨媒體傳播背景下當代貴州文學的改編策略[J]貴州社會科學,2014(4).

[5]王夢,劉斌.微博文學:“自媒體”時代的大眾狂歡[J].貴州社會科學,2013(5).

[6]王倩.大眾傳媒語境下兒童文學傳播障礙歸因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

[7]馬芳芳.80后文學叛逆敘事與傳播途徑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8]文波.媒體時代的文學現狀[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10-23(4).

(責任編輯:高 堅)

On the Existing Way and Spreading Strategy of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All-media

Lu Lu

(Management Department,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made media transmission step into an era of all-media. The newly-emerged media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existing way and spreading method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Besides, it has push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to a new extent. In terms of literature spreading, the literature in the all-media era has become from something traditionally beyond touch into something within arm’s reach now, where its spreading range has reached a historical peak.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preading technology, such a situation will certainly become much more common, which will make the spreading of literature become an activity of the whole people.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existing way and spreading strategy of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all-media, attempting to put forward some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convers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from an unpopular style into a popular style, which will optimize the popular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diversify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diversify in this era of all-media.

The era of all-media; Literature; Existing way; Spreading strategy

2016-06-02

G206

[文章編號]1673-8535(2016)04-0048-06

陸璐(1977-),女,湖南邵陽人,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副教授,文藝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大眾文化批評及高職教育理論。

猜你喜歡
文學創作時代背景網絡文學
第二課:共青團的創立之時代背景
梅卓文學創作論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新時代背景下學校管理之我見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思考
新時代背景下棊江區政協建設
對待網絡文學要去掉“偏見與傲慢”
網絡文學竟然可以這樣“玩”
揭秘網絡文學
曹文軒的文學創作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