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評價

2016-03-18 23:24夏緒梅王凱萍
商場現代化 2016年1期
關鍵詞:耦合度耦合協調度創造能力

夏緒梅++王凱萍

摘 要:論文構建了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評價體系,運用耦合協調度函數評價了我國31個地區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狀況。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各地區耦合協調度普遍較低,區域發展不平衡,東中西三大區域耦合協調度基本呈依次遞減趨勢,且大部分地區知識產權的保護能力發展滯后于創造能力,并據此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保護能力;耦合度;耦合協調度

知識產權創造與保護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知識產權的創造是保護存在的基礎,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激勵知識產權的創造。據相關統計數據,制約我國當下產學研一體化的很重要的一個要素便是知識產權的創造系統與保護系統二者間的銜接不暢?,F有研究從不同方面分析了知識產權,建立對知識產權的評價體系,而對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協調評價的實證分析尚顯不足,基于此,本文構建了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評價的指標體系,并以我國31個地區為研究對象,運用耦合協調模型對兩種能力進行了耦合評價。

一、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機理

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是知識產權的兩個子系統,知識產權的創造產生技術創新成果,即專利、商標和著作;創新成果經過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和資本化轉化為知識產權價值;知識產權價值通過申請、授權和維權得到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的保護。簡而言之,知識產權的創造產生技術創新成果,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了創新成果的權利歸屬,兩者缺一不可。因此,知識產權整體優化的關鍵在于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是否協調。耦合作為物理學概念,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運動形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的現象。知識產權的創造和保護兩個子系統通過相互作用,能夠產生協同放大效應,二者之間存在著協同耦合關系,如圖所示。

圖 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關系

二、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和保護能力耦合評價的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構建了包含5個二級指標和12個三級指標的綜合評價體系,具體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三、地區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耦合評價模型

1.耦合度模型

設變量u1為知識產權創造系統的序參量,變量u2為知識產權保護系統的序參量,uij為第i個序參量的第j個指標,其值為xij(i=1,2;j=1,2......n)。Aij,Bij是系統序參量的上、下限值。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對系統有序的功效系數uij可表示為:

其中,耦合度值C∈[0,1]。當C=1時,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度最大,說明兩者達到了良性共振耦合。

2.耦合協調度模型

當兩個系統的綜合序參量的取值都較低且得分相近時,使用耦合度指標會出現系統協同發展程度較高的偽評價結果。因此,本文構造了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和保護能力的耦合協調度評價模型來衡量不同區域兩者之間的交互耦合協調程度。其算法可表示為:

其中,D為耦合協調度;C為耦合度;U1為創造能力的序參量;U2為保護能力的序參量;H為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交互耦合協調度。為保證D∈(0,1),必須使H∈(0,1)。α、β為待定系數。

四、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分析

1.數據選取

本文選取2012年我國31個地區知識產權相關統計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全部數據來源于《2013中國知識產權年鑒》、《2012中國知識產權年鑒》、《2013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以及《2013中國統計年鑒》。

表2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協調度計算結果

2.結果分析

本文在確定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參數α、β時,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同時吸取專家的意見,賦予α=0.6,β=0.4,即綜合協調和指數H=0.6U1+0.4U2,結合耦合協調度模型進行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協調度計算結果及區域耦合協調度對比結果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從整體來看,各省市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耦合協調度水平普遍較低。31個省市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協調度均值是0.1864(見表2),位于低度協調階段。

(2)各地區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協調度差異較大。根據各地區耦合協調度大小可以將我國31個省市劃分為三類:①中度協調類(0.3≤D<0.6)。僅包括東部地區的5個省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表明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對創造能力的激勵作用明顯,但是耦合發展水平相對來說仍然較低。②低度協調類(0.1≤D<0.3)。包括東部地區的山東、遼寧、天津、福建、河北、海南;中部地區的全部省市以及除西藏以外的西部省市。表明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機制不完善,保護能力對創造能力的支持不足。③極度失調類(0≤D<0.1)。只有西部地區的西藏省。表明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機制都不完善,兩者耦合度很低。

(3)東中西三大區域耦合協調度基本呈遞減趨勢,但也有個別省份表現異常。

參考文獻:

[1]單鋒.知識產權系統優化論[J].管理世界,2014,(9):182-183.

[2]王永初,王啟志.耦合度的新定義及其應用[J].華僑大學學報,1999,20(3):273-277.

[3]曾珍香.可持續發展協調性分析[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1,(3):18-21.

[4]ILLING WORTH V.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hys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92-93.

[5]王琦,陳才.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空間的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學,2008,28(2):145-149.

作者簡介:夏緒梅(1972- ),女,四川遂寧人,博士,碩士生導師,西安財經學院現代企業管理中心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訪問學者,研究方向:創新管理,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王凱萍(1989- ),女,河南安陽人,西安財經學院2013級碩士生,研究方向:創新管理

猜你喜歡
耦合度耦合協調度創造能力
2003~2013年中國城市休閑化質量評估
山西省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耦合的實證分析
中國“三化”協調發展的區域格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耦合協調度研究
合并高校耦合度測評模型的構建
音樂教育對于幼兒創造能力的有效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席成金
數學建模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城鎮化與耕地非農化空間特征及協調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