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文·閔斯基:大腦無非是肉做的機器

2016-03-18 12:39梅松
大眾科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虛擬現實機器人工智能

梅松

如果真有上帝造人,為何要使人類心智強大而軀體脆弱。人工智能,似乎正是彌補人類的不足,讓人類思想不再受限于肉體生老病死。正如最早聯合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的馬文·閔斯基的一句名言:大腦無非是肉做的機器。

閔斯基不斷將人類的想象力向前推進,在拓寬人類疆域的版圖上插下了一個個小紅旗:世界首批機械人手臂、首個神經網絡模擬器Snare、首個能夠模擬人活動的機器人、開發具有智能的計算機……

虛擬現實

作為21世紀最強的大腦之一,閔斯基的思維水平似乎領先于同類半個多世紀。上世紀中葉,他已著手去實踐前衛、酷炫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

20世紀60年代,閔斯基就自己造了一個名詞,叫telepresence,直譯應為“遙遠的存在”或“遠距離介入”:它可以讓人體驗某種事件,而不需要真正介入這種事件,比如感覺自己在駕駛飛機,在戰場上參加戰斗,在水下游泳等,實際上這些事都沒有發生。

閔斯基提出過利用微型攝像機、運動傳感器等設備來實現telepresence的一些方案。從種種細節看,閔斯基的telepresence即是如今研究的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之雛形。

人工智能

馬文·閔斯基一直堅信機器可以模擬人的思維過程。在沒有超級電腦和微處理器的時代,他用一臺由40個智能體和一個對成功給予獎勵的系統組成的名為Snare的雛形學習機,模擬了人類的神經網絡,它可以學習如何穿過迷宮。雖然Snare看上去粗糙而且不夠靈活,但是這是人工智能的最早展現。

1968年上映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中,馬文·閔斯基曾任影片顧問,里面有個有趣的細節:HAL 9000接受BBC的訪問,他認為自己“完全不會犯錯”,另一個受采訪的科學家表示HAL也會有真實情感。這部電影折射了當時人工智能專家的一些預測:機器會很快擁有人類水平的智慧。同時,這部電影也引發了對人工智能或許會變成一件壞事的擔憂。在將機器智能化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閔斯基也在思考人工智能的邊界。

計算機哲學

閔斯基攻讀數學博士學位期間,他還研修了心理學等偏人文的學科。從上世紀50年代,閔斯基便研究用計算機理念表征人類心理過程,并形成了如何賦予機器智能的理論。

70年代早期,他與計算機科學家seymour papert一同提出了“意識的社會”理論,它融合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1969年,閔斯基獲得了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圖靈獎,他在其著作《The Society of Mind》中認為智能不是任何單一機制的產物,而是來自于被稱為agents的簡單部件的交互。

閔斯基意識到:人類的特殊性不僅僅在擁有高級智能,還有情感。而情感也并非理性的對立面,而是人類的另一種思維方式——情感是人們用以增強智能的思維方式。它就如同多系統操作,當人類切換到不同的情感狀態時會啟動不同的操作模式。

以心理學為切入點,閔斯基剖析著人類的行為機制:如果你僅以一種方式“理解”某件事情,那么你可能根本無法理解它,一旦走進死胡同,你便無路可逃。但是,如果同時使用多種方式來表征某物時,一旦你遭受挫敗,便可以轉換到其他思維方式,直到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為止。以此類推,當設計模擬人腦的機器即創建人工智能時,也要模擬出這套多功能的操作系統。如果一個程序僅有一種運行方法,那么一旦這種方法不再適用于該程序,則該程序很快就會陷入停滯。相反,如果一個程序同時有幾種運行方法,一旦其中一種方法出現問題,程序會很快轉而使用其他方法或者尋找合適的替代方法。

人們緬懷這位人工智能之父,不是僅僅因為他卓越的學術成就,更是因為他有力地論證了:情感、直覺和情緒并不是與眾不同的東西,而只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同時,這也揭示了為什么人類思維有時需要理性推理,而有時又會轉向情感的奧秘。

馬文· 閔斯基曾說過,完美的人工腦不會死亡。人類是否也可以“永生”呢?這個問題閔斯基也許無法做出解答,但是人工智能帶給人類的巨大改變有目共睹。馬文· 閔斯基留給后人的,是一個更大的疑問。(編輯/夏冬)

猜你喜歡
虛擬現實機器人工智能
機器狗
機器狗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虛擬現實,讓學習更“沉浸”
下一幕,人工智能!
神奇的獨眼機器
View Master虛擬現實顯示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