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實”之中蘊“真情”

2016-03-19 16:19崔晶
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 2016年12期
關鍵詞:語態榛子專題片

◎崔晶

“平實”之中蘊“真情”

◎崔晶

如同色彩斑斕的萬花筒一般,專題片的個性特點也是異彩紛呈,綻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無論是展現黨建典型工作做法的工作片還是突出先鋒精神的黨建典型人物片,無論是紀實手法更純熟些還是藝術色彩更濃厚些,只要一部黨建專題片是用心而為,用認真的態度去構思拍攝,就都會讓觀眾感受到那份飽滿的真誠,觀眾也同樣會用實實在在的好評來回饋這份“平實”的“真情”。

由遼寧省開原市委組織部拍攝的黨建人物專題片《榛情》,從一份小小的榛子事業談起,講述了開原市一位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榛子種植帶頭人的帶富故事。片中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濃墨重彩的語言,只通過平實質樸的真實講述就獲得了觀眾的認可??梢?,只要能夠拍攝出專題片自己的特色,并能夠引起觀眾共鳴,就是一部值得肯定的作品。

畫面“平實”——流露“自然美”。有句話說“距離產生美”,用在黨建專題片中卻不盡然。只有盡量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獲得其內心的認可,才能實現黨建專題片宣揚美的教育效果。而專題片主要靠鏡頭說話,鏡頭畫面承載了專題片的主要敘事功能,因此,要想片子平易近人,畫面的平實首當其沖。這種平實一方面來源于畫面中對鏡頭“干貨”的選取,即“拿什么入鏡”。根據片子題材的具體情況,要盡可能多地選取與主題密切相關的自然環境和景物,從大家熟悉的、最日常的畫面拍起,建立起與觀眾之間的“親密度”。另一方面,入鏡后的畫面應盡量避免過度剪輯與修飾,正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呈現給觀眾原原本本的樸素畫面其實更容易引起與觀眾的共鳴。在專題片《榛情》中,畫面中的遠山近草都是土生土長的家鄉風景,對主人公的采訪也多放在能代表他事跡特色的榛林中,讓搖曳擺動的榛林枝葉成為畫面中一抹跳動的亮色。

視角“平實”——講述“身邊事”?!鞍阉伎剂粼阽R頭外”,其實也是專題片攝制的一種追求。我們說的“平實”并不等同于平鋪直敘地說滿大白話了事,殊不知,敘述平實其實是一種簡約凝練的風格體現,實際追求的是“以小見大”的樸素和“點到為止”的質感。黨建專題片塑造的典型人物并非“高、大、全”式的全能形象,多數都是平凡身影中蘊含著先進精神的閃光,因此,從身邊人、身邊事講起,在敘述邏輯定位上以普通人的思維習慣為基準,用平實視角展開敘述更容易獲得觀眾的認同。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榛情》片中,剛一開篇入題的畫面讓觀眾看到了開車駕駛并滔滔不絕在向主持人介紹當地榛子產業現狀的人物就是該片的主人公朱友誼。鏡頭隨著采訪人以外來參觀的旁觀者的視角在汽車后排座位上傾聽主人公的熱情講述,客觀而真實地記錄下主人公對榛子事業帶富群眾的回憶,令人觀后很受觸動。

語態“平實”——營造“家常感”。黨建工作其實是一項“敲開群眾心門”的工作,如何真正走進群眾內心并被群眾接受是一門需要下功夫的功課。黨建專題片也是如此,面向黨員群眾的鏡頭如何講和講什么同樣重要。因此,接地氣的平實語態更容易使片子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專題片能體現語態的聲音基本有兩種,一種是片中人物的同期聲,一種是后期所配的解說詞。人物的同期聲要想接地氣,在預先溝通時要多以引導的方式進行,減少對采訪內容的預設和限制,盡量讓片中人物以自主自在的方式接受采訪,在“嘮家?!笔降臏贤ㄖ型瓿杀匾臄⑹?。后期的解說詞內容盡量平實通俗,避免文學氣和書卷氣過濃;配音人員也應盡量以親切自然的口吻誦讀,避免過于刻板或過猶不及?!堕磺椤菲械慕庹f詞創作偏重于客觀敘述和啟發觀者思考,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提綱挈領的總結,營造出一種親切溫馨的語言環境。

如此,平實的影像展現出了朱友誼的質樸與熱情,契合了專題片所定位的類型與風格??梢?,專題片選擇什么樣的風格特色,要因“片”、因“題”而異,“量體裁衣”方能“獨放異彩”。

猜你喜歡
語態榛子專題片
真人榛事
中國夢 (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插曲)
夢想陽光(大型專題片《必由之路》主題歌)
淺析對電視專題片節奏的把握
榛子的貓貓圖鑒(上)
動詞的時態與語態題這樣得高分
淺談新聞及專題片中的同期聲采訪拍攝
“媒介技術論”語態下的宗教形態與傳播
松鼠采榛子
動詞的時態、語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