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方元音》刻本考*

2016-03-20 03:04周賽華
古籍研究 2016年2期
關鍵詞:書局同治全書

周賽華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中文系)

《五方元音》刻本考*

周賽華

《五方元音》系清初河北堯山樊騰鳳所著,因作者自序后面沒有署成書年月,故撰寫時間不詳。但據龍莊偉先生考證,該書編撰于順治十一年(1654)至康熙三年(1664)之間。

該書是清初北音的代表作之一,許多學者對它所反映的音系進行過研究,如趙蔭棠、王力、陸志韋、永島一郎、應???、李新魁、耿振生、龍莊偉、王平、李清桓、汪銀峰等。在這些學者中,也有些人對《五方元音》版本進行過介紹*趙蔭棠:《等韻源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第310頁;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第181頁;李清桓:《〈五方元音〉音系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8頁;等等。,但大多不夠詳細。有鑒于此,本文擬對《五方元音》的版本作些補充說明。

《五方元音》雖是個人修撰,但在有清一代影響頗巨,書商競相翻刻,余波延續到民國。該書自從誕生以來,大致有四個版本系統:

1. 樊騰鳳原本。

2. 康熙庚寅年(1710)廣寧(今遼寧北鎮)人年希堯增補本??滴跛氖拍?,年希堯在武安做官時,利用公務之余,對《五方元音》進行了增補,但增補不多,變動不大,比較接近樊氏原著??滴醣緦Ψ显镜母膭又饕校?/p>

(1) 在韻圖部分對陽聲韻相配的入聲字略有改動*不同的版本略有差異。樊氏原本用的是道光廿六年成文堂《增補五方元音》,康熙本用的是四庫存目本,雍正本用的是光緒丁酉年文勝堂石印本。。以“一天”韻為例:

梆母原本○○康熙本別剝日母原本○康熙本弱蟲母原本○○康熙本擉插云母原本○○康熙本噎月火母原本○康熙本學橋母原本○康熙本渴雷母原本○康熙本劣

(2) 對韻字進行少量增刪(主要是增)。以“一天”韻下的梆母所轄小韻為例:

所刪之字增添之字上平箯籩鯾骿軿去姅

3. 雍正五年(1727)年希堯增補本。雍正四年年希堯奉命到淮陰督查稅務,次年對《五方元音》再次進行增補。年氏自稱“增者十之五,刪者十之一”。雍正本對康熙本的改動主要有:

(1) 在韻圖部分對入聲字有所改動。以“一天”韻為例:

梆母康熙本剝雍正本薄剪母康熙本○雍正本爵匏母康熙本樸雍正本潑云母康熙本噎雍正本謁木母康熙本末雍正本莫蛙母康熙本惡雍正本萼斗母康熙本跌雍正本耋

(2) 對韻字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特別是增加了俗字、異體字、偏僻字。以“一天”韻下的梆母所轄小韻為例:

所刪之字增添之字上平箯諞楄鍽上疺碥去汳昪

(3) 增刪了少許音節。如:

在“二人”韻蛙母下,康熙本“恩○○○○”,雍正本為“恩○峎○○”。

在“四羊”韻蟲母下,康熙本“窗床磢創擉”,雍正本為“窗床○創擉”。

在“四羊”韻橋母下,康熙本“匡狂○眶閣”,雍正本為“匡狂逛眶閣”。

(4) 釋義更改較大。如:

在“一天”韻梆母下,康熙本“籩”字的釋義為:“祭器?!倍赫镜尼屃x為:“竹豆祭祀燕饗皆用之?!?/p>

在“一天”韻梆母下,康熙本“編”字的釋義為:“以繩聯次?!倍赫镜尼屃x為:“次簡也又繩聯物曰~又~修官名?!?/p>

在“一天”韻梆母下,康熙本“鞭”字的釋義為:“皮~”而雍正本的釋義為:“驅也又馬箠?!?/p>

嘉慶十五年(1810)趙培梓改編的《增補剔弊五方元音》本。嘉慶十五年繁水(今河南南樂)人趙培梓對《五方元音》進行了修訂。趙氏在每韻下都注明了詩韻的韻目字,還將原書的二十字母改用為舊的三十六字母,韻類分析顧及古代的四等,改動比較大,有失原書的本來面貌。

下面按這四個系統,以時間先后順序列出所見版本*每個版本都按時間、出版者和書名順序排列,封面上的“書名”跟版權頁不同的,一般采用版權頁的名稱。還有些版本既沒有刊刻時間,也沒有刊刻者,本文不收;另有一些抄本,因多根據刊刻本抄錄,本文也不收。(年月不詳者附列最后面)。

一、 樊騰鳳原本系

1. 乾隆甲寅(1794) 文寶堂 《五方元音》

2. 嘉慶戊辰(1808) 聚業堂 《五方元音》

3. 嘉慶十六年(1811) 聚錦堂 《五方元音》

4. 嘉慶二十三年(1818) 東郡啟文堂 《增定五方元音》

5. 道光七年(1827) 文萃堂 《五方元音》

6. 道光十八年(1838) 文錦堂 《五方元音》

7. 道光十八年(1838) 敬文堂 《五方元音》

8. 道光十八年(1838) 啟文堂 《增補五方元音》

9. 道光壬寅年(1842) 崇茂堂 《五方元音》

10. 道光二十六年(1846) 誠意堂 《增補五方元音》

11. 道光二十六年(1846)冬 成文堂 《增補五方元音》

12. 光緒廿五年(1899) 寶書堂 《五方元音》

13. 南邑王桐庵重刻 《新纂五方元音》

14. 式文齋 《五方元音》

15. 二郁堂 《五方元音》

16. 文秀堂 《五方元音》

17. 寶旭齋 《五方元音》

二、 年希堯康熙庚寅年(1710)增補本系

1. 嘉慶乙丑(1805) 金閶寶仁堂 《增補五方元音》

2. 嘉慶乙丑(1805) 金閶書業堂 《五方元音》

3. 嘉慶丙子(1816) 協志堂 《五方元音大全》

4. 嘉慶戊寅(1818) 文錦堂 《五方元音大全》

5. 道光元年(1821) 文富堂 《五方元音》

6. 道光甲申(1824) 文錦堂 《五方元音大全》

7. 道光乙酉(1825) 桐石山房 《增補五方元音》

8. 道光庚寅(1830) 金閶步月樓 《增補五方元音》

9. 道光壬辰春(1832) 文錦堂 《五方元音大全》

10. 道光壬辰夏(1832) ××堂 《五方元音大全》

11. 道光十三年(1833) 太倉邵廷烈輯 《棣香齋叢書》本

12. 道光丙申(1836) 文運堂 《銅版元音大全》

13. 道光癸卯(1843) 宏道堂 《五方元音》

14. 道光甲辰(1844) 文錦堂 《五方元音大全》

15. 道光乙巳(1845) 文華堂 《五方元音大全》

16. 道光丁未(1847) 東昌寶書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17. 道光壬午(1822) 通州掄秀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18. 咸豐元年(1851) 東昌府文錦堂 《增補五方元音大全》

19. 咸豐丙辰(1856) 二酉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20. 咸豐丙辰(1856) 京書行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21. 咸豐丙辰(1856) 經魁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22. 咸豐丙辰(1856) 聚奎堂 《增補五方元音》

23. 咸豐巳未(1859) 泊鎮聚元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24. 同治甲子(1864) 書業德 《五方元音大全》

25. 同治丙寅(1866) 協毓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26. 同治丙寅(1866) 上洋文玉堂 《新纂五方元音大全》

27. 同治丙寅(1866) 五云樓 《五方元音》

28. 同治庚午(1870) 泊鎮聚元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29. 同治十年(1871) 經綸堂 《五方元音》

30. 同治辛未(1871) 衡水書農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31. 同治甲戍(1874) 經余厚 《銅版五方元音大全》

32. 同治甲戌(1874) 衡邑三義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33. 光緒元年(1875) 《增補銅板五方元音》

34. 光緒丙子(1876) 聚文堂 《五方元音全書》

35. 光緒丁丑(1877) 上?,槶h小筑 《新纂五方元音》

36. 光緒丁丑秋(1877) 文盛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37. 光緒庚辰(1880) 善成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38. 光緒辛巳(1881) 寶文堂 《銅版五方元音大全》

39. 光緒辛巳(1881) 有益堂 《五方元音》

40. 光緒辛巳(1881) ××堂 《銅版五方元音大全》

41. 光緒壬午(1882) 衡邑寶善堂 《五方元音大全》

42. 光緒壬午(1882) 上海掃葉山房 《五方元音》

43. 光緒乙酉(1885) 泰山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44. 光緒乙酉冬(1885) 書業德 《五方元音大全》

45. 光緒丙戌(1886) 三義堂 《五方元音大全》

46. 光緒十四年(1888) 古渝善成堂 《增五元音玉堂字匯合刻》(頁眉處刻印《五方元音》)

47. 光緒戊子(1888) 存林堂 《五方元音大全》

48. 光緒己丑(1889) 萬育堂 《銅板五方元音》

49. 光緒庚寅冬(1890) 深州榮德堂 《五方元音大全》

50. 光緒庚寅冬(1890) 京都文成堂 《五方元音大全》

51. 光緒辛卯(1891) 天津煮字山房 《五方元音大全》

52. 光緒壬辰(1892) 四和堂 《五方元音大全》

53. 光緒壬辰(1892) 三義堂 《銅板五方元音》

54. 光緒壬辰(1892) 文盛堂 《銅板五方元音》

55. 光緒甲午(1894) 書業德 《五方元音大全》

56. 光緒己亥(1899) 東邑孟鎮復順堂 《五方元音大全》

57. 光緒己亥(1899) 藝德堂 《五方元音大全》

58. 光緒癸卯(1903) 三義堂 《銅版五方元音》

59. 光緒癸卯(1903) 深州文德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60. 光緒三十年(1904) 泊鎮聚元堂 《五方元音大全》

61. 光緒甲辰(1904) 樹德堂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62. 光緒甲辰(1904) 有益堂 《銅版五方元音》

63. 光緒乙巳(1905) 保陽博文堂 《五方元音》

64. 光緒丙午(1906) 三義堂 《五方元音大全》

65. 光緒丁未(1907) 義盛堂 《銅板五方元音》

66. 光緒丁未(1907) 致文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67. 光緒丁未(1907) 三義堂 《五方元音大全》

68. 光緒年月 三義堂 《五方元音大全》

69. 宣統三年(1911) 天津聚興堂 《五方元音》

70. 民國四年(1915) 江東書局 《五方元音》

71. 民國六年(1917) 永元堂 《五方元音大全》

72. ××十一年 善成堂 《銅版五方元音》

73. 三義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74. 上海自強書局 《增篆五方元音大全》

75. 北京文成堂福記印行 《五方元音大全》

76. 天津誠文信書局 《考正五方元音》

77. 上海昌文書局 《五方元音大全》(新增共和適用白話尺牘)

78. 上海廣益書局 《五方元音大全》

79. 上海錦章圖書局 《五方元音大全》

80. 上海良友書局 《五方元音大全》

81. 北京打磨廠石印發行所 《五方元音》

三、 年希堯雍正五年(1727)增補本系

1. 雍正丁未(1727) 澄鑒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2. 雍正丁未(1727) 澄鏗堂 《五方元音》

3. 道光庚子(1840) 敬文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4. 道光庚子(1840) 德義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5. 同治己巳(1869) 修文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6. 同治癸酉(1873) 善成堂 《增補五方元音》

7. 同治癸酉(1873) 同文堂 《增補五方元音》

8. 光緒丙子(1876) 寶興堂 《袖珍五方元音全書》

9. 光緒戊寅(1878) 聚錦旭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10. 光緒癸未(1883) 掃葉山房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11. 光緒甲申(1884) 文興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12. 光緒十七年(1891) 東昌聚盛堂書坊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13. 光緒十九年(1893) 上海錦章圖書局 《增補五方元音》

14. 光緒丁酉(1897) 文勝堂 《注釋五方元音》

15. 光緒丙午(1906) 打磨廠東口文成堂 《重校增補五方元音全書》

16. 光緒戊申(1908) 善成堂 《五方元音大全》

17. 光緒年月 善成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18. 宣統元年(1909) 上海掃葉山房 《增補五方元音》

19. 宣統三年(1911) 上海鑄記書局 《重校增補五方元音》

20. 宣統壬子(1912) 濟南聚和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21. 民國二年(1913) 京都打磨廠文成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22. 民國二年(1913) 天津三條石文成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23. 民國二年(1913) 天津萃文魁 《新輯考正五方元音》

24. 民國四年(1915) 上海鑄記書局 《增補五方元音》

25. 民國六年(1917) 上海普通書局 《新輯改正五方元音》

26. 民國九年(1920) 上海江東茂記書局 《增補五方元音》

27. 民國十五年(1926) 上海昌文書局 《增補五方元音》

28. 上海錦章圖書局 《增補五方元音》

29. 善成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30. 三義堂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四 趙培梓嘉慶十五年(1810)改編的《增補剔弊五方元音》系

1. 嘉慶十五年(1810) 崇仁堂 《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

2. 嘉慶十五年(1810) 步云閣 《剔弊元音新編》

3. 道光丙午(1846) 步云閣 《剔弊元音新編》

4. 咸豐壬子(1852) 崇義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5. 咸豐壬子(1852) 姑蘇桐石山房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6. 同治甲子(1864) 公好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7. 同治丙寅(1866) 修文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8. 同治己巳(1869) 同文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9. 同治己巳(1869) 萬育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0. 同治辛末(1871) 宏文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1. 同治辛未(1871) 書業德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2. 同治癸酉(1873) 聚錦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3. 同治甲戌(1874) 敬文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4. 光緒庚辰(1880) 書業德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5. 光緒甲申(1884) 三義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6. 光緒乙酉(1885) 書業德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7. 光緒丙戌(1886) 魁聚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8. 光緒丙戌(1886) 善成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19. 光緒十三年(1887) 善成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0. 光緒丁亥(1887) 有益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1. 光緒十六年(1890) 寶興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2. 光緒十九年(1893) 文英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3. 光緒甲午(1894) 三義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4. 光緒丙申(1896) 書業德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5. 光緒戊戌(1898) 聚和堂 《新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6. 光緒戊戌(1898) 善成堂 《新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7. 光緒己亥(1899) 三義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8. 光緒己亥(1899) 上海萃文齋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29. 光緒二十七(1901) 善成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0. 光緒甲辰(1904) 三義堂 《新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1. 光緒甲辰(1904) 書業德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2. 光緒丙午(1906) 聚原堂 《銅板增補剔弊五方元音大全》

33. 光緒戊申(1908) 京都龍文閣仿西法石印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4. 宣統元年(1909) 泊鎮聚元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5. 宣統元年(1909) 上海章福記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6. 民國甲寅年(1914) 有益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7. 民國三年(1914) 聚盛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8. 民國三年(1914) 保定群玉山房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39. 民國三年(1914) 上海錦章圖書局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40. 民國四年(1915) 三義堂 《新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41. 民國六年(1917) 上海章福記書局 《增廣剔弊五方元音》

42. 民國六年(1917) 直隸書局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43. 民國十年春(1921) 寶興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44. 民國丙寅(1926) 書業德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45. 善成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46. 藜光閣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47. 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48. 會文堂 《增補五方元音》

49. 成文信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50. 上海錦章圖書局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51. 京都文成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52. 會文堂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53. 上海大成書局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54. 上海廣益書局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55. 清書林 《增補剔弊五方元音》

除了以上系屬比較明確的以外,有些版本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暫時還沒有確定系屬的也開列如下:

1. 道光二十五年(1845) 萬元堂 《增補五方元音》

2. 同治七年(1868)冬 敬文堂 《五方元音大全》

3. 光緒癸未(1883) 掃葉山房 《新纂五方元音全書》

4. 光緒丁亥(1887) 兩儀堂 《五方元音》

5. 光緒癸已(1893) 雙和堂 《銅版五方元音》

6. 光緒十九年(1893) 上洋章福記書局 《重校增補五方元音》

7. 光緒丁酉(1897)源記書莊 《五方元音》

8. 光緒己亥(1899) 束鹿墨林堂 《五方元音大全》

9. 光緒戊申(1908) 天津文元齋 《銅板五方元音大全》

10. 宣統元年(1909) 上海掃葉山房 《增補五方元音》

11. 宣統庚戌年(1910) 天津文賢書局 《五方元音》

12. 民國六年(1917) 上海石竹山房 《五方元音大全》

13. 中華民國六年(1917) 海山編譯《蒙漢合璧五方元音》

14. 民國十年(1921) 京都文成堂 《五方元音大全》

15. 民國十五年(1926) 上海昌文書局《增補五方元音》

16. 敦和堂 《五方元音便覽》

17. 上海昌文書局 《五方元音大全》

18. 上海昌文書局 《增補五方元音》

19. 上海大成書局 《五方元音大全》

20. 上海國民書局 《五方元音大全》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中文系)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代等韻研究綴補(15BYY103)。

猜你喜歡
書局同治全書
圖片資料
毓慶宮在乾隆、嘉慶、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瀾
四水同治
論陜西官書局的創立
中國官窯瓷器的最后輝煌:“同治大婚瓷”究竟多奢華
不謀全書者不足以謀一課——“整本書閱讀導讀課”研修心得
呂梁市嵐縣:“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態水環境
《西湖》一部婉約而豪放的西湖全書
新發現的線裝本《張天師發病書》《發病全書》整理研究
李小峰與北新書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