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園本教研的教師學習資源支持策略——以湖北省武漢市A幼兒園為例

2016-03-20 18:37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心曹曉薇
當代學前教育 2016年4期
關鍵詞:園本資源庫教研

■ 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心 曹曉薇

基于園本教研的教師學習資源支持策略
——以湖北省武漢市A幼兒園為例

■ 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心 曹曉薇

為教師提供學習資源的支持是提升園本教研質量、促進教師自主學習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湖北省武漢市A幼兒園支持教師在園本教研中學習的具體實踐為例,以幼兒園管理為切入點,在探索幼兒園支持教師學習的有效策略方面獲得如下啟示:了解教師真實的學習需求;創設多元化的網絡學習平臺;確保常態化的教研實踐;健全學習資源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及時將教研成果轉化為專業學習資源。

園本教研 教師學習 教師專業成長

在國內外教育改革和教師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教師學習”和“教師成為研究者”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新主題。園本教研和園本培訓的實踐經驗也表明,只有發揮教師學習和發展的自主性,才能提升教研質量,切實發揮園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改進教學效果、提升園所實力的實效?;趫@本教研的教師學習強調“教”“研”“學”一體化,倡導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充分利用個體內在的學習因素(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等)和外在條件(如學習環境、學習資源等)進行主動學習?!秶鴦赵宏P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也明確指出,在繼續推進各級各類教師培訓的同時,建設并完善終身學習支持服務體系,促進教師自主學習(蔡迎旗,海鷹,2016)。因此,從幼兒園管理的角度來看,為教師提供學習資源的支持是提升教研質量、促進教師自主學習的重要保障。那么,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探索“幼兒園應為教師提供哪些學習資源”“如何更好地為教師提供這些學習資源”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以湖北省武漢市A幼兒園為例,以幼兒園管理為切入點,分析其在探索支持教師學習方面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借鑒。

一、A園的園所背景及其園本教研的開展情況

A園為湖北省省級示范園,辦園歷史悠久,是某重點大學的附屬園,園所自然環境優美秀麗。幼兒園有近80名教職工,師資力量較為雄厚,有濃厚的教研與學習氛圍。A園崇尚“以情為主旨,尊重為基礎,和諧為追求,自主為目標”的園本文化,“自主和諧,共同成長”是其辦園理念。其園本教研特色是以園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為主題,推行課題研究、園本培訓、園本教研與日常工作一體化推進的管理模式(姜瑛俐,彭兵,2008),形成“園長帶頭—教研室負責—專家引領—全員參與”的教研格局。經過十余年的教研實踐,A園逐漸建立起包括教師學習與成長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服務制度等較完備的園本教研制度,并成功打造出獨特的園本課程模式作為幼兒園特色品牌。其間涌現出大批課題研究成果和教研成果,并向各省市展示與推廣?;仡檲@本教研的歷程,從園所支持方面看,教研資源和教師學習資源尤其是人才資源匱乏的問題一度是開展教研活動的阻礙因素,幼兒園管理層和一線教師為解決這些問題做出了探索和努力。A園支持教師教研與學習的歷程和策略值得同類幼兒園借鑒。

二、A園基于園本教研的教師學習資源支持策略

在園本教研中,教師個體和集體的學習研究需要應該得到滿足。這種滿足不僅需要物質資源支持,還需要營造舒緩的環境,從而讓工作在輕松與快樂中展開——建造一個融物化資源與心理疏導空間為一體的新穎的資源庫(鄭慧琦,胡興宏,2004)。

(一)建立資源庫——物應其需

園教研室編制《教師學習資源需求調查》問卷,向全園教師發放,以了解教師需求。教師需求的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物質資源包括幼教專業期刊雜志及素材工具類;信息資源包括網絡學習資源、多媒體素材工具類、教學案例實錄;人才資源主要是各層次的專業引領者,如教研員、園長、骨干教師、經驗豐富的家長和退休教師等,他們可以通過直接指導、間接示范、同伴互助等方式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诖?,由園長牽頭,教研室監管,全員參與開始進行資源庫建設。

1.創建舒適、開放的專供教師研究與學習的場所。幼兒園將一個放置廢棄設備的倉庫改建為研習室,其在園地理位置、采光等自然條件都不錯,整體空間較大,可容納所有在園教職工;整個教室細分為學習區、研討區和休閑區,每個區還配備了相應的多媒體設施。其中學習區配有專門的圖書和部分玩教具,主要供教師自主閱讀;研討區在最里面的隔間,主要用于專門的集中研討或閱讀過程中臨時生成的小組探討;休閑區配有沙發、搖椅等舒緩身心的設施,放有輕柔的音樂。教師換班或下班后可在此休憩,也可在此進行非正式的專業交流,比如集中交流育兒心得、教學疑惑或身心壓力等。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除了專門的集中研討時間,其他時間都盡量保持安靜,不打擾他人活動。

2.廣泛收集資源,初建“庫存”。幼兒園根據教師需求購買或向教師征集資源,包括各種書籍、期刊雜志、各種教育活動的影像制品和各種玩教具。另外,在人力資源方面,對內幼兒園繼續開展“師徒結對”“骨干引領”等同伴互助活動;對外通過“園際教研合作”、承辦教研子課題、組織專家/教研員—骨干—普通教師“教研三人組”、請教學名師或退休教師入園指導等方式,為園本教研謀求智力支持。同時,幼兒園充分利用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搭建網絡學習平臺與研修社區。比如,就教學中常見問題開設“問題征集”“自由交流”“專家答疑”模塊,將教師們感興趣或普遍困惑的問題立為教研主題,教師自行搜索資料、初擬方案,傳送到校園網絡論壇上大家討論。

(二)整理資源庫——物便其用

分門別類、清晰有序的資源庫是教師研究與學習快捷、高效搜集資料的有效保證。物質資源如書籍和教具類按照主題及時間歸類即可;對于網絡資源,幼兒園按主題、班級、時間等維度建立若干子資源庫,如園本課程主題活動資源庫、課題研究資源庫、各年級組教研活動資源庫、多媒體課件資源庫等,以方便資源的傳輸、運用與更新;在人力資源方面,對內幼兒園管理層了解園內各教師的專業優勢、研究興趣和專業發展情況,便于隨時根據教研主題和研究需要確定小組團隊的引領班子;對外幼兒園根據“游戲化課程”的園本特色,聯系幼兒園課程、游戲研究方向的理論專家、教學名師,并了解與之有共同研究方向和興趣的幼兒園的研究與教學情況,尋求與上述群體的長期互動與合作。

(三)利用資源庫——物盡其用

資源庫物盡其用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資源開放。資源庫對幼兒園教師甚至是有需要的全體教職工開放,以充分發揮其對教師進行研究和學習的工具作用。

2.規范、保障資源使用制度。一方面制訂“使用問責制”,教師個人或集體使用時自覺登記、自覺擔責,同時每個教師都有責任對資源進行維護,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另一方面制訂使用常態化制度。這樣一個開放舒適、功能齊全、資源充足的環境相當于是圖書館和教研室的結合體,是教師查閱資料、集體研討的主陣地,也成為教師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的場所。幼兒園專業理論學習活動,如專家或園所管理層的理論講座、新書交流會、讀書漂流活動;深入實踐的教研活動,如開題報告、敘事研討、課例研討等,教師查(借)閱資料、撰寫論文等活動也應固定地在此開展。

3.建立資源的及時更新和維護制度?!敖塘暿摇痹O有“資源需求簿”,教師登記其所需資源,其他有同類需求的教師在后面簽名即可。資源需求簿由管理人員定期匯總整理,及時反饋。電子信息資源則聘請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維護和更新;人力資源維護和擴充主要靠園所管理層的聯動與疏通,注意打造園所特色品牌,邀請專家進行指導與合作,定期派教師外出學習,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升園所教研實力。

(四)擴充資源庫——物存其用

幼兒園還注意多渠道擴充學習資源,除了購買或征集書籍等有形資源外,園方認為最主要也最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是園本教研成果。每次教研活動結束后,教師們都能自覺進行研討反思和經驗總結,就同類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探討。一輪教研活動結束后,還有很多教師自覺繼續探究。資源的保存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文本式記錄,包括教師“記錄員”的在研現場記錄、參研教師的教研日記和反思日記、教育案例(研討、敘事記錄、論文式發表)等;現場攝像記錄,對專家指導會、名師教學示范教育實踐活動進行現場攝像記錄,刻錄成光盤。這些教研資源被打包并上傳到學習網站或打印成冊,供教師學習或向外界推廣。

三、基于A園教師學習資源支持策略的啟示

(一)了解教師真實的學習需求

了解教師在各個教研階段的學習需求,保證學習資源的適切性,才能為教師提供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支持和引領。教師的學習需求因其專業發展階段、個性、興趣、學習能力等各有差異而不同。如骨干教師可能迫切需要專家引領,新教師則對名師教學示范實錄更感興趣;年輕教師樂于并善于利用網絡學習資源,年長教師更傾向于參加現場教研。因此,通過編制調查問卷、組織交流會等方式提前征集問題,了解需求,制訂“按需分類,順勢而為”的培訓與教研計劃。另外,幼兒園管理者也要考慮教研活動的潛在需求,如空間設置應考慮在園教職工人數,盡量保證各類教職工、不同年級(教研)組可同時使用。

(二)創設多元化的網絡學習平臺

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園本教研模式,使其突破時空局限,可以有效運用網絡化、開放式、虛擬化、交互式的教學和學習的虛擬環境及時分享與互動(夏天,2015)。因此,有條件的幼兒園要整合具有園本特色的網絡學習資源,實現線上線下教研一體化。一方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配備多媒體設備,建立網絡學習資源庫。如包含各種講座、教學觀摩的視頻、圖片、錄音等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另一方面,搭建網絡學習互動平臺。以教研資源為中介,以交互、開放的網絡云平臺(如微信公眾號、教研論壇)為載體,整合專家和同伴資源,定期開展網絡教研與學習活動。

(三)確保常態化的教研實踐

A園的經驗表明,幼兒園整合的各種學習資源既源于教研實踐,又歸于教研實踐。既然學習資源是為園本教研與學習活動服務的,其價值就必須在教研活動中得以體現。相應地,資源的充分利用與完備的教研制度和常態化的教研實踐是分不開的。該幼兒園實行課題研究、園本培訓、園本教研與日常工作一體化推進的管理模式(姜瑛俐,彭兵,2008),“教師為教研主體,園長為第一責任人”的管理運行機制。這種教研實踐模式和管理模式使得教師可在日常工作中進行教研與學習,減輕時間和精力負擔,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確實值得借鑒。另外,建立規范的教研執行制度和管理制度,各種教研活動,如理論學習類活動、實踐參與類活動、教師分層研訓活動,都應有計劃地進行,使教研成為教師專業生活的一部分。

(四)建立學習資源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建立一個在教育與研究的各個階段都可快速搜尋相關資料的資源庫尤為重要。在資源的使用上,該幼兒園對資源庫的開放、使用登記與問責、常態化使用制度值得借鑒。不少幼兒園將教研室或其他類型的資源庫僅當作累積資源,或僅對園長、教研組長等少數人開放,甚至僅供外來人員參觀的“藏經閣”,“只設不用”的結果是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資源管理上,對書籍等物質資源及信息資源等無形資源要進行定期維護和更新;人力資源的引進和維護依靠園所管理層的聯動與疏通,要根據園本特色與相關教育專家、教學名師、區教研室、其他幼兒園建立長期的專業聯系。形成園長牽頭,專家、名師專業引領,骨干教師示范,園際合作、共享資源的教研人力資源庫。

(五)及時將教研成果轉化為專業學習資源

園本教研成果是教師個人和集體創造的專業資源,是教師學習資源的補給。然而有的幼兒園并不重視教研成果的總結與使用,有的僅將成果視為對外展示的“業績”,有的將成果束之高閣,有的淺嘗輒止未做持續深入的研究。其實,資源的更新和擴充過程與教師的研究與學習過程是彼此相關的。當然,前提是能對教研成果進行及時有效的梳理與運用。這涉及到教研成果的及時總結和拓展,集體資源分享機制的構建,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持續更新。教研成果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如教育案例、課件、論文成果、教研日記等。教師可根據需要自主選擇,將教研成果以文檔、圖片、視頻資源等形式打包成“知識庫”“資源包”上傳到網絡資源庫或形成文本資料,也可選取主題好、內容實的園本教研成果向外展示與推廣。將既有資源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修正也是資源擴充的重要推力。資源的充分利用意味著新一輪教研實踐的展開,也意味著新的教研成果的產生。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建構主義理論視野下幼兒園的教師自主學習支持系統的研究”(批準號:B B A 1 5 0 0 1 7)的部分研究成果]

蔡迎旗,海鷹.(2016).自主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之需.學前教育研究,3,34-40.

姜瑛俐,彭兵.(2008).向教研要質量,向教研要發展——湖北省六所幼兒園園長關于園本教研的一場對話.學前教育研究,8,44-48.

夏天.(2015).網絡環境下幼兒園園本教研資源建設的實踐研究.中國現代教育裝備,14,44-45.

鄭慧琦,胡興宏.(2004).教師成為研究者.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園本資源庫教研
實施精準園本培訓 建強培優教師隊伍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健身氣功開放課程資源庫建設研究
園本課程開發的迷失與回歸
貴州●石斛種質資源庫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基于共享資源庫的混合式教學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歷史信息化教育資源庫應用探索
運用多元智能構建園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